
雖然美國在2019年的排名中保持了自己作為高質量研究最大生產國的地位,但中國的增速不容小覷。
中國的大學表現搶眼,在科學研究排名Top10機構、上升最快Top10機構以及Top10年輕大學中排名第一(按份額衡量)。
注:份額(Share),以前在自然指數中稱為Fractional Count(FC),是衡量一個機構對該指數跟蹤的82種期刊文章貢獻的指標。
中國科學院大學在2019年的排名中實現了大幅躍升,在增長最快的院校和領先的年輕大學中位居榜首。
北京大學首次進入全球十大研究機構之列,而清華大學在自然指數方面領先的學術機構中產出增長最快。
科學研究十大國家:美國第一,中國增速明顯位列第二
科學研究十大國家
美國仍然是“自然指數”跟蹤的文章的最大貢獻國,但中國正在向頂端發起挑戰。自2017年以來,中國的份額增長了16.4%,而美國的份額下降了2.9%。
澳大利亞擠掉西班牙位列第十,其份額增長了8.2%,成為除中國之外唯一增加份額的十個國家之一。
科學研究十大機構:中科院位列第一,北大首次躋身Top 10,清華未能擠入
科學研究十大機構
在科研機構中,中國科學院一直保持著自己的據點,成為“自然指數”在2018年追蹤的論文的最大貢獻者。作為中國的國家研究機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研究機構),它的出版物在十大研究機構中增長最快。
此外,北京大學的排名上升,首次躋身“自然指數”全球領先機構之列。北大一年內躍升了兩個名次,把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擠出了前十名。
上升最快的十大機構被中國包攬:國科大位列第一,上交大、清華位列二、三
上升最快的十大機構
在“自然指數”中排名上升最快的10個機構全部來自中國,其中,中國科學院大學位居榜首。自2015年以來,其份額增長了200%,令人印象深刻!
上海交通大學和清華大學位列第二、第三,分別占有118.04和114.09的份額。中國科學院是2018年增長速度第七快的機構,是全球最大的高質量文章生產者。
十大學術機構:哈佛、斯坦福、MIT領跑,北大第六、清華第九
十大學術機構
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連續4年領跑學術機構,在“自然指數”跟蹤的82種期刊上發表的文章在所有機構中所占份額最大。
在排名前十的學術機構中,中國兩所高校上榜,北大位列第六,清華力壓UC Berkeley位列第九。其中,清華大學的高質量研究產出(按份額衡量)與2017年相比增長最為強勁。2018年,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和北京大學也取得了穩步進展,排名均上升了兩位。
十大年輕大學:國科大、港科大、南方科技大學上榜
十大年輕大學
在全球排名前十的建校50年及以下大學中,亞洲大學占據了主導地位,前十名中占據了七位。中國、韓國各有3所大學上榜。
擁有41年歷史的中國科學院大學以318.77的份額位居榜首,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以232.51的份額升至第二位。韓國科學技術院緊隨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排名第四。
文章來源:natureindex
IEEE Spectrum
《科技縱覽》
官方微信公眾平臺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