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9年8月份集中受理期未公布的部分項目,包括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國家重大儀器項目(部門推薦)、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港澳)以及重大研究計劃項目。此次公布的項目總經費達到17.67億元人民幣。基礎科學中心項目是2016年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開始試點建設的迄今為止資助力度最大的項目。本次獲批的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共有13個,項目總經費高達10.2億元。除廈門大學一項目獲批項目為6000萬元外,其余各項目均為8000萬元。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的依托單位分別來自高校和中國科學院系統,其中高校有7項,中科學院系統共有6項。北京大學成為最大贏家,共斬獲3項,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各斬獲1項。今年8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曾公布了國家重大儀器研制項目(自由申請)項目的立項情況,共有57家單位的82個項目獲批,總金額為5.84億元。本次公布的為金額更大的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部門推薦)項目,今年有3項獲批,單個項目經費從7000多萬到5000多萬不等。北京大學共有2項獲批,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有1項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家基金項目”今年起開放25個名額給香港和澳門的年輕學者申請,來自香港和澳門地區的25名學者獲選,每人獲130萬元人民幣資助金額,資助期限3年。
此次獲選的25名學者中,共有21人來自香港高校,其中香港大學有7名,香港中文大學有4名,香港科技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各有3名,香港理工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各有2名。澳門地區共有4名學者獲選,全部來自澳門大學。國家重大研究計劃項目包括培育項目、重點支持項目和集成項目等亞類。截止到2019年11月4日,今年共有222個重大研究計劃項目獲批,項目總經費5.17億元。北京大學依然是斬獲重大研究計劃項目最多的單位,共有16個項目獲批,獲批經費高達3905萬元;上海交通大學位居第二,共有14個項目獲批,獲批經費3112萬元;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中國海洋大學、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武漢大學等單位各有6個項目獲批,獲批項目也較多。
IEEE Spectrum
《科技縱覽》
官方微信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