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已經知道了 2019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名單,今年的獎項頒給了 William G. Kaelin 教授、Peter J. Ratcliffe 教授、以及 Gregg L. Semenza 教授。獲獎理由表彰他們在理解細胞感知和適應氧氣變化機制中的貢獻。一段話搞清機理? 細胞是如何調節氧氣平衡的?
紅細胞起著運輸氧氣的作用,一旦氧氣含量過低,機體就會促進紅細胞生成,保持氧氣的濃度在合理范圍內。
? 調節氧氣靠什么機制?
一段特殊的 DNA 序列調控了一種蛋白質,這種蛋白在缺氧的環境下,能夠結合并激活許多哺乳動物細胞內的特定基因。這樣神奇的蛋白就是我們的缺氧誘導因子-1(HIF-1)。研究中的明星因子 HIF-1更深一層次的講,缺氧誘導因子-1(HIF-1)是一種 120 kD 的堿性螺旋-環-螺旋蛋白,屬于轉錄因子 PAS 超家族。在激活缺氧誘導基因的轉錄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還可以激活 NIP3 的編碼基因表達;隨后在持續性缺氧下誘導細胞凋亡。會應用于治療哪些疾病或癥狀?圖片來源:諾貝爾獎官網研究工具? 缺氧誘導因子的信號通路研究會用到哪些實驗工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