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第一页_禁久久精品乱码_粉嫩av一区二区三区免费野_久草精品视频

蟲蟲首頁| 資源下載| 資源專輯| 精品軟件
登錄| 注冊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技術閱讀 >  中國防沙治沙事業進展

中國防沙治沙事業進展

時間:2024-02-03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2016年10月24日的一篇報道聲稱,中國的沙漠以每年1300平方英里(約合3367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增,沙漠構成了中國將近20%的國土,中國北方的干旱愈演愈烈;并指出中國的沙漠面積比1975年時擴大了5萬多平方公里——約等于克羅地亞的面積。國內的諸多媒體轉載了該報道,引起公眾的廣泛關注。對此,國家林業局在官方網站兩度回應,“還以真相,以正視聽”,指出我國防沙治沙形勢確實相當嚴峻,但很多問題都已成為歷史,我國的治沙成果已成為世界典范,“成績斐然”。

沙化和起沙的機制在于風蝕,即風對地面的吹蝕作用,導致土壤顆粒從地面脫離,因此防沙治沙的途徑可以簡單地從“天”和“地”兩個方向概括,即阻風截沙和增強地表的抗風蝕能力。前者主要是指一些防護(如防護林)和沙障措施,減小風到地面的力量,阻截沙塵的運行。后者較為復雜,如增加地面的濕度和植被的蓋度、鋪墊覆蓋物等,減少從地面脫離的沙塵量。防沙和治沙是兩個有交叉關系的概念,防中有治、治中有防,兩者相互促進。

我國的防沙治沙工作已經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三北防護林等工程已見成效,我國的荒漠化和沙化趨勢已于2004年之前發生全國性逆轉,目前已經呈現整體遏制、持續縮減、功能增強的態勢。我國已經形成集國家戰略、政府規劃、社會關注、群眾參與、法律保障于一體的完善的防沙治沙體系。尤其是2002年1月1日,我國頒布實施了世界上第一部防沙治沙的專門法律——《防沙治沙法》,將防沙治沙納入了法治的軌道。

2015年6月,國家林業局發布了《國家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管理辦法》,并于2016年年底發布22號公告,公布了首批61個國家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其中,新疆17個,內蒙古12個,西藏3個,陜西4個,甘肅12個,青海8個,寧夏5個2017年1月1日,新修訂的國家標準《造林技術規程》開始實施,低覆蓋度治沙理論研究成果被采用,在沙化區域不再提倡“大力發展植樹造林”。國家防沙治沙工作步入了科學的發展道路。在這個時期,我國的防沙治沙技術也取得新突破,中國研發生產的固沙車正式投入使用,極大地提高了防沙治沙的效率。自2015年,我國防沙治沙策略和技術都有了全新的發展,因此筆者認為這一時期防沙治沙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國家將科學家的研究成果作為防沙治沙的重要理論支撐。

我國的防沙治沙工作還面臨著各種挑戰。全球變暖以及局部降雨減少將加重部分區域的沙化趨勢。而人為因素帶來的挑戰更大。因經濟利益、地方利益等因素驅動,過度放牧(見圖1)、濫墾、濫開發、水資源濫用等現象仍然廣泛存在,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還存在著矛盾和沖突。加之民族習俗、生活習慣甚至民族文化等原因,禁牧、限牧等措施無法得到有效的實施。

整體上看,近年來大范圍的沙塵暴等極端天氣發生率降低。但各地治沙的進展不平衡,部分區域環境惡化,沙塵暴嚴重。截至2014年,全國具有明顯沙化趨勢的土地面積為30.03萬平方公里,其中內蒙古為17.4萬平方公里,占所有呈明顯沙化趨勢土地的57.94%。

總之,我國目前的防沙治沙工作現狀可以用12字概況,即成就十分輝煌,形勢依然嚴峻。防沙治沙還面臨著氣候變化和人為因素等諸多挑戰。防沙治沙和土地沙化仍處于相持的階段。

2014-2016年,河南大學萬師強教授課題組先后進行了4次風蝕樣帶調查,涵蓋新疆、青海、甘肅、內蒙、寧夏等地。我們試圖通過樣帶調查中的所見、所聞、所測、所想,對我國的防沙治沙策略進行概覽并嘗試對它們的效果進行對比分析。

塔克拉瑪干沙漠和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分別是中國的第一、第二大沙漠,均位于新疆境內,我們可以通過穿越這兩大沙漠的3條沙漠公路(見圖2)了解相關的防沙治沙策略。

塔里木沙漠公路開建于1993年3月,于1995年9月完工,始于輪臺,終于民豐和且末,整體呈Y字型,全長522公里。最初公路兩側采用了蘆葦方格、防護網等防護措施,現在這些防護措施的防護能力已大大下降,目前護路的主要措施是公路兩側被譽為“沙漠綠色走廊”的防護林帶。這條綠色走廊從2003年開始建設,全長436公里,寬72至78米,苗木栽植總量達到1800余萬株。為了保持這條走廊的生命,每4公里設一個泵站,安排兩名護理員(見圖3)。每站打水井一眼,井深40~80米,部分井深超過80米。每年的3-11月份,每天進行12小時的滴灌(7-13時和16-22時)。維護成本高昂。

和阿公路是連通和田與阿拉爾的沙漠公路,于2005年6月開工,2007年9月完工,全長425公里,其中沙漠地段長408公里。為了保證和阿公路不被流沙吞蝕,公路兩側以蘆葦方格為主鋪設了大量的“方格”防護網(見圖4)。

北疆穿沙漠公路不對外開放,大多數地圖上也不標注這條道路。其穿越的是我國的第二大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沙漠內部絕大部分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其面積占整個沙漠面積的97%。固定沙丘上植被覆蓋度為40%~50%,半固定沙丘達15%~25%。這條沙漠公路幾乎沒有專門的防沙護路設施(見圖5)。因為不對外開放,外部干擾較少,公路的通行狀況也較為良好。

寧夏沙坡頭是我國也是全世界成功治沙的典范,沙漠被防護林牢牢地鎖在中央。其成功治沙的奧秘在于“封、禁、護”3個字,也得益于毗臨黃河易于得到水分補養的有利位置。部分被植被包圍的裸地表面形成了穩定的生物結皮,在我們的風蝕吹蝕實驗中也能夠巋然不動(見圖6)。

我們通過樣帶調查發現,干旱區的灌叢一方面可以起到防風固沙的積極作用,而另一方面當其死亡時又會成為易于風蝕的沙源,同時由于其對草本植物的競爭,容易在灌叢間形成較大的裸地,導致更為嚴重的風蝕(見圖7)。

封育禁牧能夠減少人畜對植被的破壞,通過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能力,實現人退沙退的目的。通過樣帶調查我們發現,封育的實際效果顯著,多地都通過圍封禁牧等扭轉了沙化趨勢的局面。例如,內蒙多倫十三里灘就通過禁牧措施恢復了原本已經嚴重沙化的草地,實現了從荒漠到草地的逆轉。

草(蘆葦)方格、石方格、防沙網等沙障防治方法的效果立竿見影,但時效短暫。一旦方格構造被破壞或遭沙土掩埋,便會喪失其防沙治沙的功效。隨著固沙車的普及,蘆葦方格等治沙手段的成本將大大降低,其治沙效能將進一步凸現。

防護林的防沙治沙時效持久,但成本高昂、周期漫長,對水資源索取較多。多用于沙漠邊界處或公路、村莊周圍(見圖8)。

除上述治沙方法外,還有化學治沙、人工降雨等輔助治沙方法。化學固沙是指利用化學材料與工藝,在地表形成一層能夠抵抗風蝕又具有保持水分和改良沙地性質的固結層,從而達到控制和改善沙害環境的目的。化學治沙效果顯著,但成本較高,多用于機場、鐵路、公路等區域,一般作為植物固沙的輔助性和過渡性措施。而人工降雨受自然氣候條件的影響較大,只有在極少的情況下才能實現。

在植物治沙的措施中,一般提倡喬、灌、草相結合或灌、草相結合的原則,往往通過人工造林、飛播造林、人工草地等手段增加植被,借助退耕還草、退牧還草等進行生態恢復。合理搭配的治沙手段可以起到良好的治沙效果。

我們對我國的防沙治沙策略提出以下建議。

(1)發揮政府的領導作用和政策的引導作用,指導建立“科技引領(專家論證)、規劃先行、監控實效、適時調整”的科學防沙治沙體系。宏觀上加強國家監測與評估,微觀上加強地方指導和獎懲。

(2)通過政策引導,讓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同步增長。我們認為,現有的補貼對牧民來說無足輕重,起不到激勵作用,建議以獎勵代替補貼,讓草場保護較好的牧民得到更多的精神獎勵和經濟實惠。 

(3)加大宣傳和政策扶持,鼓勵更多的人參與生態治沙。我國的《防沙治沙法》和相關的防沙治沙政策有許多積極的內容,但并不為大多數公眾所知。加大宣傳力度,有利于提高公眾的參與意識。

(4)國家應對易風蝕沙化的區域實行網狀防護,分塊實施防治措施,重點治理沙化趨勢嚴重地區。

(5)綜合防治。防沙治沙要標本兼治,通過蘆葦方格、石方格等治標方式為增加綠色植被等治本目標爭取時間。在治標的同時,治本措施要及時跟進。爭取在治標措施退化失效前使治本舉措發揮效能。

(6)因地制宜,分類治理。根據不同的土地類型、不同的沙化程度、不同的水資源狀況,采取不同的治理手段。要改變過去“大力發展植樹造林”的思維,在水資源受限區域推廣低密度植樹(灌)。用灌(木)、草結合等方式進行生態恢復時,要考慮不同物種間對水分、養分的競爭。

(7)創新思路,運用互聯網+技術,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文化效益、生態效益的多位一體。例如,過載放牧的核心問題是牧民的經濟利益問題,也和少數民族的生活習俗和文化傳統緊密相關。想通過把牧民全部遷出解決這一普遍現象的策略是難以實現的,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創新性地解決首先由第三方企業對草場的可養殖量進行嚴格評估,定出適宜的養殖數量并嚴格控制,保證牧民的實際收益不低于往年的前提下進行合理定價測算,并拆分為一定的眾籌份額。然后通過互聯網發布詳細資料進行宣傳,吸引關心關注生態環境的人士進行眾籌購買(生態環境和養殖的牲畜)。籌得資金后一部分交給牧民進行養殖投入,剩余部分由企業代為管理(可用于暫時性投資),之后適時發布草場生長季的生態監測實況,提高眾籌群眾的參與意識和成就感。待生長季結束后由第三方企業收購牧民所養的牲畜,宰殺加工后按認購份額通過物流網發送給參與眾籌的客戶,對他們的公益投資進行回報。

(8)轉換思路,變沙患為資源。已有的沙漠作為一種自然景觀,有其獨特的自然魅力。可以通過一些防護和治理措施,讓這些沙漠從流動模式向固定模式轉變,成為環境友好型的旅游資源,讓投資者受益。

經過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國的防沙治沙事業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就,伴隨我國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必將取得更大的成功,使我國的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改觀。

(編輯:小智)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海县| 大悟县| 包头市| 柏乡县| 吉安县| 福安市| 沙田区| 凤凰县| 横峰县| 司法| 青冈县| 礼泉县| 轮台县| 瑞丽市| 玛多县| 贵州省| 赤水市| 天祝| 固原市| 株洲市| 寻乌县| 伊宁县| 靖州| 永吉县| 长乐市| 江永县| 信宜市| 凉城县| 通榆县| 琼中| 嵩明县| 保山市| 东乌| 潮州市| 镇雄县| 盐池县| 洪洞县| 西峡县| 巴塘县| 额敏县| 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