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因斯坦團隊歷經15年的研究為生物電子醫學收集到了大量證據,證實了神經刺激可以預防或阻止實驗室動物的嚴重出血。現在,研究人員正在進行人體臨床試驗,向世人證明他們的奇思妙想不但管用,而且能夠救命。然而“神經止血帶”聽起來非常不靠譜,連它的發明人也承認這一點。位于紐約市附近的范因斯坦醫療研究所的副總裁克里斯?克祖拉說:“這真的是一個認知的飛躍,我們要通過刺激神經來控制出血。但是當你對外科醫生說起這個的時候,他們會覺得你太搞笑了。”
其實,這一技術與一般的止血帶差別甚大。以前的止血帶從亞歷山大大帝的軍隊在古代波斯作戰時就開始使用了。當時,如果有一名士兵受傷,醫生就會在士兵傷口上方的肢體上纏繞一圈繩索來壓迫血管,從而止血。在今天的急救醫療中,第一急救人也是以同樣的方法來使用止血帶的。而使用神經止血帶既不需要用到繩子,也不需要對血管進行物理按壓。醫生們將一個手持設備按在皮膚上(克祖拉不肯透露具體位置,稱這是專利信息)來刺激負責在大腦和主要器官之間傳遞信息的迷走神經。這一刺激向脾臟發出信號,使脾臟中的血小板(會凝結成血塊的類似細胞的結構)收到指令。該信號使脾臟中的神經細胞釋放出一種“啟動”血小板的化學物質,使血小板準備好在身體任何部位遇到傷口時凝血。
克祖拉表示,這種方式控制了大腦所使用的機制。因為身體有天然的生理通道來控制流血,所以這種方式只是加了一把力而已。早在2010年在豬身上進行的研究發現,使用神經止血帶可以使出血時間縮短40%,出血量減少50%,并且起效非常快。在豬的神經被阻斷后的3分鐘內,研究人員測到受傷部位有一種與凝血相關的酶數量上升,而體內其他地方酶的水平保持穩定。此外,在其他動物身上進行的試驗顯示,這一技術既可用于處理內傷也可以用于處理外傷。
克祖拉和他的同事稱,神經止血帶在戰地醫療、急救、外科手術和產后護理中的作用很大。這一技術將首先在產后護理方面接受測試。范因斯坦醫療研究所的衍生企業Sanguista公司將測試止血帶能否作為產后大出血的治療手段。眾所周知,產后大出血是世界范圍內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在非洲和亞洲,每年有將近8萬產婦死于失血過多。Sanguista公司與比爾?蓋茨支持的Global Good基金會合作在美國和發展中國家進行臨床試驗。研究產后大出血的專家們指出,產后大出血是非常棘手的,搶救時要重建微妙的身體平衡。英國利物浦大學的國際孕產婦健康教授安德魯?威克斯介紹說,孕婦本來就存在血液凝結趨勢上升的問題。因此,醫生需要防止血栓形成——這種情況十分危險,血液凝結成塊會堵塞血管。不僅如此,他還說研究人員在產后出血的藥物治療方面正在取得進展。預計對低價藥品“凝血酸”進行的測試很快就將獲得結果,測試對象為來自世界各地的2萬名女性。如果要使神經止血帶得到大范圍使用,(止血帶)必須在緊急情況下易獲得和使用,起效要快,同時必須可逆或者短效,以防止形成血栓。
范因斯坦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和創傷外科醫生杰拉德?休斯頓希望神經止血帶能夠成為外科醫生的新工具。他說,在手術之前,這一刺激器可作為預防大出血的措施,就像在手術之前為患者提供抗生素來預防感染一樣。休斯頓還希望能夠為急診室的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療。他介紹說,最近有一名30歲的病人在摩托車事故中死于失血過多。如果外科醫生不能及時止血,那病人就完蛋了。
作者:Eliza Strick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