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記得誠。
公司新入職了3個硬件工程師,想考察一下技術實力,單從技術方面如何判斷硬件工程師的水平?
順便說一下行業,機器人行業,目前所涉及工作為四輪驅動的機器人底盤、機器人工作執行端、桁架工作末端的應用。
1,
很簡單啊,給你小信號采集的任務。
比如:聲音 超聲波 小電流 都可以。
設計完成電路,來講講問什么這么設計,器件為什么這么選型。怎么考慮的使用場景和應用場景。
基本功就差不多了,適用于所有方向的硬件 工程師,包含射頻方向。
看你有沒有潛力,培養一下。
就一般的條件是:1年內可以完全HOLD住公司所有的產品,包括:問題定位,售后解答,客戶問題收集。
如果能搞定,小公司就會放獨立的項目給你,包括器件選項啊,功能需求文檔啊,生產工藝文件啊。
大公司就會把之前產品的幾個產品線交給你維護:產品改版 定制 等等。
如果你還可以堅持干3年,基本上也會給你釋放一些管理權限:
小公司就是一把抓,產品基本都你管了。
如果你有些管理能力的話,大公司就會安排個小組,管理下人力統籌和任務安排,新人培養。
當然,你說我也能干,但是沒有管理才能,基本上小公司你干不久。因為,小公司的本質就是一分錢多分活。和你本職業務關系不大,你哪怕不精但是能扛擔子小公司也愿意培養。
但是,大公司好處就是你可以技術鉆技術,內部職稱:工程師助理(實習/試用)—>初級(工程師)->高級->專家。基本就這樣,其實活是差不多的。就是新項目可能要求你去審核和評估。但是相對于工資等級也會漲。
2,
個人覺得,硬件工程師的能力有以下幾方面:
1、基礎學科和電路相關學科的理論能力,主要涉及高等數學、復變函數、大學電路、大學物理、模擬電路、數字電路、高速電路設計、信號完整性、電磁仿真、EMS/EMI設計等;
2、器件選型、電路設計能力;
3、故障定位、聯合調試能力;
4、電路板焊接、手工工具使用能力;
5、萬用表、示波器、頻譜儀、時序分析儀、矢量網絡分析儀等儀器儀表的使用能力;
6、常見數字信號的總線和接口的理解和測試能力;
7、文檔閱讀、撰寫能力;
8、新方案和平臺的學習能力;
9、代碼debug能力;
10、問題描述和溝通能力。
這些是硬件工程師理論上是都得具備的,但其實很難全部精通,不過能夠學習,大部分硬件工程師都能夠完成上述的任務。
想要考察別人,遇到幾次問題,分配幾個新方案和任務,看看會不會,或者不會的時候怎么嘗試解決,自然就知道能力夠不夠了。
3,
這個要看崗位本身需求。水平高低就看,這個人是否是能解決公司現在和將來要面臨的問題。
硬件工程師也是一個集合,硬件的方向也是好多。高速電路,射頻電路,功率電路,模擬電路,都很不一樣。雖然都是硬件的方向,但使用的開發工具,行業標準,測試方法,器件選型方案都不一樣。
比如電源方向,saber,psim,spices,mathcad這些做仿真的,jmac做變壓器設計等等。估計這些做射頻的工程師是不太會用,而且電源方向對emc,散熱,安規的標準,和射頻或者高速電路所需求大相徑庭。
拋開這些專業能力,還有一些業務上的能力。比如說對成本方案的把控,對硬件交期設定,方案風險的評估,團隊溝通和協調,物料交期的和供應商PK等等。
個人觀點,能力高低主要看需求和業務能力。如果用高速電路標準去評判做模擬電路的,或調轉過來,這會鬧笑話。
4,
可以考察兩個方面的能力,第一個是經驗,如果現在的工作內容以前有做過,那么上手很快,很容易做出成果。第二個是成長力,不管有沒有經驗,遇到問題是否可以主動研究并學習,有效解決。如果有,時間長了,經驗也就有了。
不管什么職位,都會有自己擅長的東西和不會的。公司希望員工可以勝任工作內容,理論考試可能不準,直接看項目完成效果。員工希望公司的工作可以有成長或有足夠的好處,沒有追求的人都會變成老油條。能自主成長的員工其實不多,更多的需要管理,改造成滿意的工具人。
5,
筆試面試應該有初步的判斷了吧。剩下的,就看實際干活好不好了。分派一些不關鍵的活,幾天下來,基本有數了。
如果真不知道怎么評判水平,還讓入職了,只能說貴司錢多。
文章轉載來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3818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