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是1999年由Silicon Im-age、lntel(英特爾)、Compaq(康柏)、IBM、HP(惠普)、NEC、Fujitsu(富士通)等公司共同組成的數字顯示工作組DDWG(Digital Display Working Group)推出的接口標準,其外觀是一個24針的接插件(中-1。DVI接口采用高速串行的方式傳輸數據,在正常的使用情況下,DVI傳輸從計算機引出后直接連接到顯示終蠟,中間只經過兩對匹配的連接器和長度比較短的DVI線纜,DVI信號在這種情況下的傳輸一般都不會存在什么問題。當前在工業控制等惡劣環境領域DVI接口的使用頻率也越來越頻繁,在工業控制環境下,DVI傳輸需要經過除標準傳輸線纜外的其它環境,如底板、轉接線等,傳輸線的長度也可能比較長,而且當前在工業控制領域基于DVI接口的電路基本上仍然采用原有的VGA接口電路的方式進行設計,在信號引出時仍采用傳統連接器,而不是專用的差分連接器。以上這些情況都導致在工業控制環境下DVI信號傳輸經常出現信號完整性問題]。本文針對常見的DVI信號完整性問題,提出了基于電路仿真的解決方法,并結合具體的硬件平臺詳細說明了該方法的實現過程。使用基于電路仿真的方法可以得到DVI傳輸的極限情況,合理為設計留有裕度。最后通過高速示波器對電路的測試驗證了仿真方法
上傳時間: 2022-06-18
上傳用戶:
串行傳送的特點 隨著多微機系統的應用和微機網絡的發展,通信功能顯得越來越重要。這里所說的通信是指計算機與外界的信息交換。因此,通信既包括計算機與外部設備之間,也包括計算機和計算機之間的信息交換。由于串行通信所用的傳輸線少,并且可以借助現存的電話網進行信息傳送,因此,特別適合于遠距離傳送。對于那些與計算機相距不遠的人機交換設備和串行存儲的外部設備(磁盤等),采用串行方式交換數據也很普遍。在實時控制和管理方面,采用多臺微處理機組成分級分布式控制系統,其中各CPU之間的通信一般都是串行方式。所以,串行接口是微機應用系統常用的接口。串行傳送是在一根傳輸線上一位一位的傳送,這根線既做數據線又做聯絡線,也就是說要在一根傳輸線上既傳送數據信息,又傳送聯絡控制信息,這就是串行方式傳送的第一個特點。那么,如何來識別在一根線串行傳送的信息流中,哪一部分是聯絡信號,哪一部分是數據信號。為解決這個問題,就引出了串行通信的數據格式的約定。因此,串行傳送的第二個特點是它的數據格式有固定的要求(即固定的數據格式),分異步和同步數據格式,與此相應,就有異步通信和同步通信兩種方式。異步通信方式是按字符傳送的,而同步通信是按數據塊傳送的。
上傳時間: 2014-12-27
上傳用戶:shen007yue
單片機串行通信發射機 我所做的單片機串行通信發射機主要在實驗室完成,參考有關的書籍和資料,個人完成電路的設計、焊接、檢查、調試,再根據自己的硬件和通信協議用匯編語言編寫發射和顯示程序,然后加電調試,最終達到準確無誤的發射和顯示。在這過程中需要選擇適當的元件,合理的電路圖扎實的焊接技術,基本的故障排除和糾正能力,會使用基本的儀器對硬件進行調試,會熟練的運用匯編語言編寫程序,會用相關的軟件對自己的程序進行翻譯,并燒進芯片中,要與對方接收機統一通信協議,要耐心的反復檢查、修改和調試,直到達到預期目的。單片機串行通信發射機采用串行工作方式,發射并顯示兩位數字信息,既顯示00-99,使數據能夠在不同地方傳遞。硬件部分主要分兩大塊,由AT89C51和多個按鍵組成的控制模塊,包括時鐘電路、控制信號電路,時鐘采用6MHZ晶振和30pF的電容來組成內部時鐘方式,控制信號用手動開關來控制,P1口來控制,P2、P3口產生信號并通過共陽極數碼管來顯示,軟件采用匯編語言來編寫,發射程序在通信協議一致的情況下完成數據的發射,同時顯示程序對發射的數據加以顯示。畢業設計的目的是了解基本電路設計的流程,豐富自己的知識和理論,鞏固所學的知識,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和實驗能力,從而具備一定的設計能力。我做得的畢業設計注重于對單片機串行發射的理論的理解,明白發射機的工作原理,以便以后單片機領域的開發和研制打下基礎,提高自己的設計能力,培養創新能力,豐富自己的知識理論,做到理論和實際結合。本課題的重要意義還在于能在進一步層次了解單片機的工作原理,內部結構和工作狀態。理解單片機的接口技術,中斷技術,存儲方式,時鐘方式和控制方式,這樣才能更好的利用單片機來做有效的設計。我的畢業設計分為兩個部分,硬件部分和軟件部分。硬件部分介紹:單片機串行通信發射機電路的設計,單片機AT89C51的功能和其在電路的作用。介紹了AT89C51的管腳結構和每個管腳的作用及各自的連接方法。AT89C51 與MCS-51 兼容,4K字節可編程閃爍存儲器,壽命:1000次可擦,數據保存10年,全靜態工作:0HZ-24HZ,三級程序存儲器鎖定,128*8 位內部RAM,32 跟可編程I/O 線,兩個16 位定時/計數器,5 個中斷源,5 個可編程串行通道,低功耗的閑置和掉電模式,片內震蕩和時鐘電路,P0和P1 可作為串行輸入口,P3口因為其管腳有特殊功能,可連接其他電路。例如P3.0RXD 作為串行輸出口,其中時鐘電路采用內時鐘工作方式,控制信號采用手動控制。數據的傳輸方式分為單工、半雙工、全雙工和多工工作方式;串行通信有兩種形式,異步和同步通信。介紹了串行串行口控制寄存器,電源管理寄存器PCON,中斷允許寄存器IE,還介紹了數碼顯示管的工作方式、組成,共陽極和共陰極數碼顯示管的電路組成,有動態和靜態顯示兩種方式,說明了不同顯示方法與單片機的連接。再后來還介紹了硬件的焊接過程,及在焊接時遇到的問題和應該注意的方面。硬件焊接好后的檢查電路、不裝芯片上電檢查及上電裝芯片檢查。軟件部分:在了解電路設計原理后,根據原理和目的畫出電路流程圖,列出數碼顯示的斷碼表,計算波特率,設置串行口,在與接受機設置相同的通信協議的基礎上編寫顯示和發射程序。編寫完程序還要進行編譯,這就必須會使用編譯軟件。介紹了編譯軟件的使用和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在編譯后燒入芯片使用的軟件PLDA,后來的加電調試,及遇到的問題,在沒問題后與接受機連接,發射數據,直到對方準確接收到。在軟件調試過程中將詳細介紹調試遇到的問題,例如:通信協議是否相同,數碼管是否與芯片連接對應,計數器是否開始計數等。
上傳時間: 2013-10-19
上傳用戶:uuuuuuu
//串行驅動led顯示, //一個74hc595位移寄存器驅動三極管驅動led位, //兩個74hc595驅動led段,方式位5位x8段x2=10個數碼管 //5分頻,每次掃描時間位1.25ms //定義特殊符號
上傳時間: 2015-03-30
上傳用戶:海陸空653
LVDS技術: 低電壓差分訊號(LVDS)在對訊號完整性、低抖動及共模特性要求較高的系統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本文針對LVDS與其他幾種介面標準之間的連接,對幾種典型的LVDS介面電路進行了討論
上傳時間: 2014-01-13
上傳用戶:stvnash
//串行驅動led顯示, //一個74hc595位移寄存器驅動三極管驅動led位, //兩個74hc595驅動led段,方式位5位x8段x2=10個數碼管 //5分頻,每次掃描時間位1.25ms
上傳時間: 2013-12-21
上傳用戶:netwolf
常用的串行通信方式。在 Visual C++的編程中,既可以用 Windows API函數進行串行通信編程,也可以利用環境自帶的控件進行編程。利用 API函數編寫實際應用程序時,往往要考慮多線程的問題,這樣編出來的程序不但十分龐大,而且結構比較復雜,繼承性差,維護困難。但是使用串行通信控件就 相對簡單一些,而且功能強大,性能安全可靠
上傳時間: 2013-12-24
上傳用戶:rocwangdp
用FPGA實現了RS232異步串行通信,所用語言是VHDL,另外本人還有Verilog的歡迎交流學習,根據RS232 異步串行通信來的幀格式,在FPGA發送模塊中采用的每一幀格式為:1位開始位+8位數據位+1位奇校驗位+1位停止位,波特率為2400。由設置的波特率可以算出分頻系數,具體算法為分頻系數X=CLK/(BOUND*2)。
上傳時間: 2013-11-29
上傳用戶:ve3344
單片機串行通信發射機采用串行工作方式,發射并顯示兩位數字信息,既顯示00-99,使數據能夠在不同地方傳遞。硬件部分主要分兩大塊,由AT89C51和多個按鍵組成的控制模塊,包括時鐘電路、控制信號電路,時鐘采用6MHZ晶振和30pF的電容來組成內部時鐘方式,控制信號用手動開關來控制,P1口來控制,P2、P3口產生信號并通過共陽極數碼管來顯示,軟件采用匯編語言來編寫,發射程序在通信協議一致的情況下完成數據的發射,同時顯示程序對發射的數據加以顯示。
上傳時間: 2016-08-14
上傳用戶:84425894
常用串行EEPROM的編程應用,SPI總線(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圍設備接口總線)是三線式的串行總線,是由摩托羅拉公司所研發,使用三線進行數據傳輸,分別是SCK時鐘引腳,SI數據輸入引腳和SO數據輸出引腳。
上傳時間: 2013-12-21
上傳用戶:894898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