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了基于 ARM 的閉環 PID 恒溫控制系統。系統以 S5PV210 微處理器為核心構建嵌入式硬件平臺,并在軟件平臺上實現溫度采集、數據處理、PID 恒溫控制、數據顯示與傳輸等功能。實驗涉及多種通信協議(SPI、串口、TCP/IP 等)、脈寬調制 PID 控制算法、基于 Linux API 的網絡編程等。該實驗屬于嵌入式系統設計開發,旨在讓學生對嵌入式系統課程有深刻的認識,熟悉嵌入式項目的開發及調試過程,理解閉環 PID控制的原理及實現方法。該實驗包含嵌入式設計的硬件驅動、軟件開發、通信協議等多方面內容,綜合性強,可作為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的實訓實驗。
上傳時間: 2022-03-27
上傳用戶:
針對當前電網需要能輸出高質量的交流電,且需具備較好的負載適應性及調壓、調頻等問題。設計了基于STM32F103C8T6單片機控制的DC-AC三相正弦波逆變器。文章詳細分析了三相逆變器硬件電路各個模塊的工作原理及相關參數的設計,分析了用于控制三相逆變器的SPWM調制技術、基于數字PI控制的功率變換技術,同時進行了硬件電路設計、軟件設計,制作了三相逆變器實物。通過對逆變器調壓、調頻測試,結果表明所制作的三相逆變器調壓、調頻控制方案的可行性與有效性。
上傳時間: 2022-03-28
上傳用戶:aben
資源較大,分為3個部分,已全部上傳:第一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1-418892.html 第二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2-418893.html 第三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3-418894.html 全書共分8章。第1章,概論。是本書的總綱,主要介紹了機器人的由來與發展、定義、分類及機器人技術的研究內容等。第2章,機器人的基本結構原理。主要講述工業機器人的組成,主要技術參數,人手臂作用機能初步分析及工業機器人的手部、手腕、手臂、機身、行走機構等原理結構和特點。第3章,機器人運動學與動力學。先后介紹了齊次坐標與動系位姿矩陣、齊次變換等基本概念,在對機器人的位姿分析的基礎上,較為深入地介紹了機器人運動學和動力學方程建立的方法與步驟。第4章,機器人傳感器技術。首先介紹了機器人常用傳感器的分類、要求及選擇,然后較為深入地介紹了機器人內部傳感器和外部傳感器原理等。第5章,機器人驅動技術。先后介紹了機器人液壓驅動、氣壓驅動、電氣驅動和新型驅動技術原理及結構。第6章,機器人控制技術。主要講述工業機器人控制方式分類、機器人位置控制、運動軌跡規劃、力(力矩)控制、智能控制技術及其應用等內容。第7章,機器人系統設計方法與實例。首先介紹了機器人系統設計基本方法,在此基礎上詳細介紹了“昆山1號6軸機器人系統設計”和“MT-R智能型移動機器人設計”過程的方法與步驟。第8章,機器人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重點介紹了工業機器人、農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軍用機器人、水下機器人、空間機器人、微型機器人和仿人機器人等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本書適合理工類專業本科生教學之用。如作為大專生教材可適當刪減;作為研究生用書時,部分章節應適當加深。書中有關*號的內容可作為拓展學生知識面內容。
標簽: 機器人
上傳時間: 2022-04-07
上傳用戶:
資源較大,分為3個部分,已全部上傳:第一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1-418892.html 第二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2-418893.html 第三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3-418894.html 全書共分8章。第1章,概論。是本書的總綱,主要介紹了機器人的由來與發展、定義、分類及機器人技術的研究內容等。第2章,機器人的基本結構原理。主要講述工業機器人的組成,主要技術參數,人手臂作用機能初步分析及工業機器人的手部、手腕、手臂、機身、行走機構等原理結構和特點。第3章,機器人運動學與動力學。先后介紹了齊次坐標與動系位姿矩陣、齊次變換等基本概念,在對機器人的位姿分析的基礎上,較為深入地介紹了機器人運動學和動力學方程建立的方法與步驟。第4章,機器人傳感器技術。首先介紹了機器人常用傳感器的分類、要求及選擇,然后較為深入地介紹了機器人內部傳感器和外部傳感器原理等。第5章,機器人驅動技術。先后介紹了機器人液壓驅動、氣壓驅動、電氣驅動和新型驅動技術原理及結構。第6章,機器人控制技術。主要講述工業機器人控制方式分類、機器人位置控制、運動軌跡規劃、力(力矩)控制、智能控制技術及其應用等內容。第7章,機器人系統設計方法與實例。首先介紹了機器人系統設計基本方法,在此基礎上詳細介紹了“昆山1號6軸機器人系統設計”和“MT-R智能型移動機器人設計”過程的方法與步驟。第8章,機器人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重點介紹了工業機器人、農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軍用機器人、水下機器人、空間機器人、微型機器人和仿人機器人等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本書適合理工類專業本科生教學之用。如作為大專生教材可適當刪減;作為研究生用書時,部分章節應適當加深。書中有關*號的內容可作為拓展學生知識面內容。
標簽: 機器人
上傳時間: 2022-04-07
上傳用戶:ttalli
資源較大,分為3個部分,已全部上傳:第一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1-418892.html 第二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2-418893.html 第三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3-418894.html 全書共分8章。第1章,概論。是本書的總綱,主要介紹了機器人的由來與發展、定義、分類及機器人技術的研究內容等。第2章,機器人的基本結構原理。主要講述工業機器人的組成,主要技術參數,人手臂作用機能初步分析及工業機器人的手部、手腕、手臂、機身、行走機構等原理結構和特點。第3章,機器人運動學與動力學。先后介紹了齊次坐標與動系位姿矩陣、齊次變換等基本概念,在對機器人的位姿分析的基礎上,較為深入地介紹了機器人運動學和動力學方程建立的方法與步驟。第4章,機器人傳感器技術。首先介紹了機器人常用傳感器的分類、要求及選擇,然后較為深入地介紹了機器人內部傳感器和外部傳感器原理等。第5章,機器人驅動技術。先后介紹了機器人液壓驅動、氣壓驅動、電氣驅動和新型驅動技術原理及結構。第6章,機器人控制技術。主要講述工業機器人控制方式分類、機器人位置控制、運動軌跡規劃、力(力矩)控制、智能控制技術及其應用等內容。第7章,機器人系統設計方法與實例。首先介紹了機器人系統設計基本方法,在此基礎上詳細介紹了“昆山1號6軸機器人系統設計”和“MT-R智能型移動機器人設計”過程的方法與步驟。第8章,機器人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重點介紹了工業機器人、農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軍用機器人、水下機器人、空間機器人、微型機器人和仿人機器人等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本書適合理工類專業本科生教學之用。如作為大專生教材可適當刪減;作為研究生用書時,部分章節應適當加深。書中有關*號的內容可作為拓展學生知識面內容。
標簽: 機器人
上傳時間: 2022-04-07
上傳用戶:kingwide
本書通過淺顯易懂的解說和對例題和練習題的仿真來介紹電力電子技術的基礎。全書共九個章節和一個附錄, 每章后面都配有習題, 并在書后附有習題解答。主要內容包括: 電力電子以及仿真的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理想開關及半導體開關器件; AC/DC變換器、DC/DC變換器、DC/AC變換器以
上傳時間: 2022-05-23
上傳用戶:
1. 文檔概述1.1. 文檔目的本文檔描述對SPI-4.2 協議的理解,從淺入深地詳細講解規范。1.2. SPI-4.2 簡介SPI-4.2 協議的全稱為System Packet Interface ,可譯為“系統包接口” 。該協議由OIF( Optical Internetwoking Forum )創建,用于規定10Gbps 帶寬應用下的物理層( PHY)和鏈路層( Link )之間的接口標準。SPI-4.2 是一個支持多通道的包或信元傳輸的接口,主要應用于OC-192 ATM 或PoS 的帶寬匯聚、及10G 以太網應用中。1.3. 參考資料1) SPI-4.2 協議的標準文檔。2) 中興公司對SPI-4.2 協議文檔的翻譯稿。2. SPI-4.2 協議2.1. SPI-4.2 系統參考模型圖 1 SPI-4.2 系統參考模型圖X:\ 學習筆記\SPI-4.2 協議詳解.doc - 1 - 創建時間: 2011-5-27 21:53:00田園風光書屋NB0005 v1.1 SPI-4.2 協議詳解SPI-4.2 是一種物理層和鏈路層之間的支持多通道的數據包傳輸協議,其系統參考模型如上圖所示,從鏈路層至物理層的數據方向,稱為“發送”方向,從物理層至鏈路層的數據方向,稱為“接收”方向。在兩個方向上,都存在著流控機制。值得注意的是, SPI-4.2 是一種支持多通道( Port)的傳輸協議。一個通道,指接收或發送方向上,相互傳輸數據的一對關聯的實體。有很多對關聯的實體,即很多個通道,都在同時傳輸數據,它們可復用SPI 總線。最多可支持256 個通道。例如OC-192 的192 個STS-1 通道,快速以太網中的100 個通道等, 各個通道的數據都可以相互獨立地復用在SPI總線上傳輸。
標簽: SPI-4.2協議
上傳時間: 2022-06-19
上傳用戶:
本書具有如下特點1,強調了應用系統的設計。不僅詳細介紹了各種硬件接口的設計,而且對如何組成硬件系統也給以詳細的介紹并給出實例,使得讀者能很快地掌握典型的MCS-51單片機應用系統的設計。2、突出了選取內容的實用性、典型性。書中的應用實例,大多來自科研工作及教學實踐,且經過檢驗。所介紹的各種設計方案,均為常用、典型的方案。對于解決同一問題的幾種方案的優缺點及適用場合作了詳細的比較和說明。本書提供了大量的接口設計實例及程序實例,非常有利于讀者提高設計工作能力和效率。3,對系統設計用到的新器件也做了詳細的介紹。例如各種新型的存儲器芯片、時鐘日歷芯片、新型功率器件、信號調理器件及其它新型接口芯片等。4,與原書相比,本書的前10章增加了思考題及習題。另外,對定時器/計數器、串行口以及中斷系統的講授順序進行了調整,改為中斷系統、定時器/計數器以及串行口,這樣,顯得更為合理。5,本書是多年教學、科研工作的結晶,內容豐富、文字精練、通俗易懂、深入淺出,便于讀者自學。6·本書適應面廣,既可作為大、中、專高校作教材,也可作為專科生及研究生的參考教材,即適用于電類的學生,也適用于非電類的學生,同時還可供廣大工程技術人員在進行MCS-51單片機應用系統設計時參考。全書共分為16章:第1章至第6章,著重從應用設計角度介紹MCS-51單片機的硬件結構、功能部件及指令系統;第7章至第13章,介紹各種類型的硬件接口設計,如存儲器,Vo接口,鍵盤、顯示器、微型打印機,A/D,D/A,大功率(高壓、大電流)芯片以及各種在單片機應用設計中用到的其它接口和電路等,并對各種接口的驅動程序也作以介紹;第14章,介紹了常用的數據運算和處理程序設計,并給出了較多的實用子程序,以便讀者在程序設計時參考和使用;第15章,介紹了如何根據應用需求,來進行系統的設計、開發和調試,介紹了抗干擾技術和可靠性在單片機應用系統設計中的應用措施;第16章,詳細地介紹了目前常用的各種抗干擾技術和抗干擾設計方法等。
標簽: 51單片機
上傳時間: 2022-06-22
上傳用戶:
本書系《自動控制原理》·書的第四版.比較全面地闡述了自動控制的基本理倫與應用。全書共分十章,前八章著重介紹經典控制理論及應用,后兩章介紹現代控制理論中的線性系統理論和最優控制理論。本書精選了第二版中的主要內容,加強了對基本理論及其應用的闡述。書中深入淺出地介紹了自動控制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統在時域和復域中的數學模型及其結構圖和信號流圖;比較全面地闡述了線性控制系統的時域分折法、根軌跡法、頻域分析法以及校止和設計等方法;對線性離散系統的基礎理論、數學模型、穩定性及穩態誤差、動態性能分析以及數字校正等問題,進行了比較詳細的討論;在非線性控制系統分析方面,給出了相平面和描述函數兩種常用的分析方法,對日前應用日益增多的非線性控制的逆系統方法也作了較為詳細的介紹;最后兩章根據高新技術發展的需要系統地闡述了線性系統的狀態空間分析與綜合,以及動態系統的最優控制等方法:書末給出的兩個附錄,可供讀者在學習本書的過程中查詢之用。本書1985年被評為航空工業部優秀教材,1988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材,1997年被評為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同年被批準列為國家“九丘”重點教材。本書可作為高等工業院校自動控制、工業自動化、電氣白動化、儀表及測試、機械、動力、治金等專業的教科書,亦可供從事自動控制類的各專業工程技術人員自學參考。
標簽: 自動控制
上傳時間: 2022-06-23
上傳用戶:
編程器 簡介HDSC CCID Writer是華大半導體針對HC32系列MCU所研發的編程器,支持對MCU進行在線編程及離線編程。該編程器小巧便攜、安全可靠、操作簡單,適用于工程研發及小批量編程。
上傳時間: 2022-06-25
上傳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