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力電子技術、微處理器技術、控制理論及永磁材料等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以永磁同步電機作為控制對象的傳動領域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隨著FPGA的技術的普及和廣泛應用,使得各種先進的控制算法得以實現,于是數字化、智能化的永磁交流控制器成為必然的發(fā)展趨勢和當前的研究熱點。本文的主要工作就是圍繞數字化的永磁同步電機控制器研究來展開。首先深入研究了永磁同步電機的數學建模方法及電機控制策略問題。在對永磁同步電機的數學模型進行了推導的基礎上,在PSIM仿真軟件中建立了永磁同步電機的電機模型,提出了一種永磁同步電機傳統(tǒng)控制系統(tǒng)仿真建模的新方法。其次對常用的數字脈寬調制方法進行了數學推導,并對滑模控制理論和矢量控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將滑模變結構控制應用于永磁同步電機的調速系統(tǒng)中,改善了傳統(tǒng)PI控制器參數整定繁瑣、系統(tǒng)魯棒性差的缺點,仿真結果驗證了該系統(tǒng)設計方案的優(yōu)越性。最后在永磁同步電機建模仿真的基礎上,根據永磁同步電機控制器的設計要求及FPGA的特點,提出永磁同步電機控制器的的設計方案。按照FPGA模塊化設計思想,將整個系統(tǒng)進行了合理的劃分,分別對SVPWM、Park變換、SMC、反饋速度測量等重要模塊的FPGA硬件實現算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各模塊在Modelsim平臺上完成功能仿真后并下載到Spartan-3E開發(fā)板上完成硬件驗證,驗證結果表明:永磁同步電機在低速和高速時都能穩(wěn)定運行,從而證實了本設計方案的可行性。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wff
隨著微電子技術的快速發(fā)展,電子設備逐漸向著小型化、集成化方向發(fā)展;人們在要求設備性能不斷提升的同時,還要求設備功耗低、體積小、重量輕、可靠性高。同樣在我軍武器裝備的研制過程中,也對各武器裝備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別是針對單兵配備的便攜設備,對體積、功耗、擴展性的要求更是嚴格。 在某手持式設備的開發(fā)項目中,需要設計一塊接口板,要求實現高達8個串行口擴展以及能源管理和數字輸入輸出接口等功能,該接口板與處理器模塊的連接總線采用LPC總線,整個手持設備除了對功能有基本的要求以外,對體積及功耗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針對項目的具體設計要求,經過與傳統(tǒng)設計方法的比較,決定采用FPGA來實現LPC接口及UART控制器功能。 論文的主要目標是完成LPC接口的UART控制在FPGA中的實現。對于各模塊中的關鍵的功能部分,文中對其實現都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整個設計全部采用硬件描述語言(HDL)實現,并且采用了分模塊的設計風格,具有很好的重用性。 為了在硬件平臺上驗證設計,還實做了FPGA驗證平臺,并用C語言編寫了測試程序。經過驗證,該方案完全實現了接口板的功能要求,并且滿足體積和功耗上的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論文通過采用FPGA作為電路設計的核心,以一種新的數字電路設計方法實現電路功能;旨在通過這種方式,不斷提高設備的性能并拓展設計者思想。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wlyang
這篇論文在系統(tǒng)分析國內外雷達伺服控制系統(tǒng)研究現狀的基礎上,選定以ARM為內核的基于ARM+FPGA的雷達伺服控制器為研究對象。 首先,根據雷達伺服控制系統(tǒng)功能要求與性能指標,進行系統(tǒng)的硬件設計:選擇基于ARM920T的S3C2410和Altera公司的FPGA芯片EP1C12Q240作為主控芯片,ARM與FPGA的連接形式采用中斷+存儲器的形式;將ARM與FPGA上多余的引腳引出作為將來升級的需要;還畫出ARM+FPGA的雷達伺服控制器的系統(tǒng)圖并制作了PCB板。 其次,選用PID對伺服系統(tǒng)進行控制,模糊神經網絡綜合了模糊控制和神經網絡的優(yōu)點,并利用模糊神經網絡算法對PID參數進行在線調整。用Matlab7.1進行仿真,其結果表明:該控制算法對系統(tǒng)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性能較常規(guī)PID得到較大改善。 最后,根據FPGA在伺服系統(tǒng)主要任務,用VHDL語言和原理圖在FPGA芯片中分別編制實現DAC0832接口控制功能、光電編碼器與脈沖發(fā)生電路的程序代碼;并在Quartus II6.0環(huán)境下通過仿真,且得到仿真的波形符合系統(tǒng)功能要求。采用C語言編寫在ARM中實現模糊神經網絡PID控制算法的代碼,通過CodeWarrior for ARM的編譯無誤后,生成可執(zhí)行文件.axf,,調用AXD進行在線仿真調試。仿真結果表明:模糊神經網絡PID算法對伺服系統(tǒng)能夠進行有效控制。 結果表明:ARM作為伺服控制器的內核,其性價比與集成度高:用FPGA芯片實現接口電路使伺服控制器的可靠性高、速度快、可配置及連接方式靈活。因此采用基于ARM+FPGA的雷達伺服控制器,提高了系統(tǒng)的開放性、實時性、可靠性,降低了系統(tǒng)功耗,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上傳時間: 2013-06-30
上傳用戶:Ruzzcoy
本論文采用TOP-DOWN設計方法對PCI總線接口控制器的設計與實現進行了研究,對PCI總線協(xié)議做了比較深刻的理解和分析.本論文以PCI總線接口控制器的設計和實現為線索,闡述了PCI總線接口控制器設計、仿真及綜合、驗證的各個步驟,以及PCI板卡驅動程序的編寫和調試.作為PCI接口控制器下一步發(fā)展的前瞻性研究,還介紹PCI接口控制器DMA傳輸方式的實現思路及功能模塊劃分.在本論文的研究中,重點分析了PCI總線接口控制器的設計、對PCI總線協(xié)議的分析理解是進行PCI總線接口控制器設計的前提,而對PCI總線接口控制器的功能分析和結構劃分是設計的關鍵.本論文在對PCI總線接口控制器的功能分析和結構分析的基礎上,對PCI總線接口控制器的整體設計和子模塊的劃分和實現進行了詳細的分析闡述.通過本論文的研究,完成了PCI總線接口控制器的設計,并且通過編寫測試激勵程序完成了功能仿真,以及布局布線后的時序仿真,并設計了PCB實驗板進行了測試,證明所實現的PCI接口控制器完成了要求的功能.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stvnash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互聯(lián)網技術的發(fā)展,嵌入式系統(tǒng)已成為近年來新興的研究熱點。嵌入式系統(tǒng)的硬件核心是嵌入式微處理器,ARM處理器以其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等優(yōu)點占領了嵌入式系統(tǒng)處理器的大部分市場,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統(tǒng)的應用已深入到工業(yè)控制、網絡通訊設備等領域。Linux作為功能強大、源碼公開的操作系統(tǒng),在嵌入式領域中被廣泛應用。 本文針對自動售貨機控制系統(tǒng)在校園一卡通系統(tǒng)中的應用要求,以開發(fā)具有射頻卡結帳功能的新型自動售貨機控制系統(tǒng),并與校園一卡通信息管理系統(tǒng)相連為目標,提出了基于ARM-Linux的自動售貨機控制器總體設計方案。根據方案對自動售貨機控制系統(tǒng)進行總體設計,在分析嵌入式軟硬件可實現模塊化設計的基礎上,采用數據處理能力強和能夠實現數據網絡傳輸的HMS30C7202微處理器,對ARM處理器最小系統(tǒng)和關鍵的接口電路進行了硬件結構設計,系統(tǒng)擴展有FLASH、EPROM、以太網接口、RS232接口、GPIO接口、USB接口等外圍電路。利用Protel軟件完成了開發(fā)板的原理圖設計、繪制以及印刷電路板布局布線工作,PCB設計以高速電路設計為準則,集成了多種接口電路,完成了硬件系統(tǒng)的設計。研究了嵌入式Linux操作系統(tǒng)下的自動售貨機控制系統(tǒng)軟件環(huán)境建立方法,論述了移植Linux到ARM控制板的過程,分析了嵌入式軟件的應用程序架構與各部分設備驅動程序的設計方法,設計了硬件驅動程序。在嵌入式軟、硬件開發(fā)的基礎上,對基于ARM的嵌入式自動售貨機控制系統(tǒng)進行實例研究和系統(tǒng)功能調試,完成了自動售貨機控制系統(tǒng)的基本功能,并使系統(tǒng)能夠基于以太網進行數據通信,為進一步的開發(fā)和應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上傳時間: 2013-07-05
上傳用戶:Ruzzcoy
隨著微電子技術的快速發(fā)展,電子設備逐漸向著小型化、集成化方向發(fā)展;人們在要求設備性能不斷提升的同時,還要求設備功耗低、體積小、重量輕、可靠性高。同樣在我軍武器裝備的研制過程中,也對各武器裝備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別是針對單兵配備的便攜設備,對體積、功耗、擴展性的要求更是嚴格。 在某手持式設備的開發(fā)項目中,需要設計一塊接口板,要求實現高達8個串行口擴展以及能源管理和數字輸入輸出接口等功能,該接口板與處理器模塊的連接總線采用LPC總線,整個手持設備除了對功能有基本的要求以外,對體積及功耗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針對項目的具體設計要求,經過與傳統(tǒng)設計方法的比較,決定采用FPGA來實現LPC接口及UART控制器功能。 論文的主要目標是完成LPC接口的UART控制在FPGA中的實現。對于各模塊中的關鍵的功能部分,文中對其實現都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整個設計全部采用硬件描述語言(HDL)實現,并且采用了分模塊的設計風格,具有很好的重用性。 為了在硬件平臺上驗證設計,還實做了FPGA驗證平臺,并用C語言編寫了測試程序。經過驗證,該方案完全實現了接口板的功能要求,并且滿足體積和功耗上的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論文通過采用FPGA作為電路設計的核心,以一種新的數字電路設計方法實現電路功能;旨在通過這種方式,不斷提高設備的性能并拓展設計者思想。
上傳時間: 2013-05-21
上傳用戶:poyao
為了滿足外圍設備之間、外圍設備與主機之間高速數據傳輸,Intel公司于1991年提出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總線的概念,即周邊器件互連。因為PCI總線具有極高的數據傳輸率,所以在數字圖形、圖像和語音處理以及高速數據采集和處理等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本論文首先對PCI總線協(xié)議做了比較深刻的分析,從設計要求和PCI總線規(guī)范入手,采用TOP-DOWN設計方法完成了PCI總線接口從設備控制器FPGA設計的功能定義:包括功能規(guī)范、性能要求、系統(tǒng)環(huán)境、接口定義和功能描述。其次從簡化設計、方便布局的角度考慮,完成了系統(tǒng)的模塊劃分。并結合設計利用SDRAM控制器來驗證PCI接口電路的性能。 然后通過PCI總線接口控制器的仿真、綜合及硬件驗證的描述介紹了用于FPGA功能驗證的硬件電路系統(tǒng)的設計,驗證系統(tǒng)方案的選擇,并描述了PCI總線接口控制器的布局布線結果以及硬件驗證的電路設計和調試方法。通過編寫測試激勵程序完成了功能仿真,以及布局布線后的時序仿真,并設計了PCB實驗板進行測試,證明所實現的PCI接口控制器完成了要求的功能。 最后,介紹了利用驅動程序開發(fā)工具DDK軟件進行軟件設計與開發(fā)的過程。完成系統(tǒng)設計及模塊劃分后,使用硬件描述語言(VHDL)描述系統(tǒng),并驗證設計的正確性。
上傳時間: 2013-07-15
上傳用戶:1134473521
感應電機由于具有可靠性好、結構簡單、價格低廉和體積小等優(yōu)點,成為生產實踐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電動機。然而,感應電機是一個多變量、強耦合、非線性的時變系統(tǒng),這使得感應電機的控制十分復雜,尤其是在對控制精度要求比較高的場合,設計出高精度的感應電機控制系統(tǒng)變得非常困難。 針對高精度感應電機控制較困難的問題,本文分析了感應電機的數學建模方法及電機控制策略問題。在對感應電機的數學模型進行了數學推導的基礎上,在Matlab/Simulink平臺上建立了感應電機的電機模型,提出了一種感應電機控制系統(tǒng)仿真建模的新方法。對常用的數字脈寬調制方法進行了數學推導及仿真研究,并將模糊控制理論應用于感應電機的變頻調速系統(tǒng)中,改善了傳統(tǒng)PI控制器超調較大、響應較慢、魯棒性差的缺點。仿真結果驗證模糊PI控制方案的優(yōu)越性。 在感應電機建模仿真的基礎上,根據高精度感應電機控制器的需求及FPGA的特點,本文提出感應電機控制器的的設計方案。按照FPGA模塊化設計思想,將整個系統(tǒng)進行了合理的劃分,對SVPWM、Park變換、模糊PI控制器、反饋速度測量等重要模塊的FPGA硬件實現算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一些模塊算法的設計上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各模塊在Modelsim平臺上完成功能仿真后并下載到Spartan-3E開發(fā)板上完成硬件驗證。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tdyoung
本文針對目前國內外基于FPGA實現模糊控制器的理論、EDA軟件工具的使用以及FPGA 技術的發(fā)展,對模糊控制器的設計作了有益的探索,并達到了預期的實驗效果。文章綜述了模糊控制理論的產生、發(fā)展、應用現狀以及今后的發(fā)展方向;介紹了模糊邏輯、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模糊控制器的結構;闡述了常規(guī)模糊控制器的設計過程。文章介紹了運用 VHDL語言進行模糊控制器的設計過程。對模糊控制過程中隸屬度函數的存儲采用了分段存儲法,其設計方法簡單,提高了運算速度和運算精度。采用了“最大-最小”函數法簡化了模糊控制規(guī)則的推理過程。運用“倒數相乘法”實現除法器的設計,能夠實現任意數的除法運算,且精度較高。并以模糊空調溫度控制器為例進行了理論說明和模糊設計,并給出了相應的VHDL代碼。整體設計及其各個模塊都在ALTERA公司的EDA 工具Quartus Ⅱ和Modelsim SE平臺上進行了邏輯綜合及功能時序仿真,綜合與仿真的結果表明,基于FPGA的模糊控制器芯片消耗較少的硬件資源,達到了較高的設計性能,在速度和資源利用率方面均達到了較優(yōu)的狀態(tài),通過在 FPGA開發(fā)板上的驗證與測試,測試結果表明,所設計的模糊控制器可滿足實時模糊控制的要求。關鍵詞:模糊邏輯 模糊控制器 VHDL FPGA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003030
基于ep1c6的led控制器顯示程序,已經在開發(fā)板上試驗成功
上傳時間: 2013-08-07
上傳用戶:ajaxm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