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學中的測量技術涉及范圍非常廣,電流測量在電學計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如何精確地進行電流測量是精密測量的一大難題。傳統的電流檢測電路多采用運算放大芯片與片外電流檢測電路相結合的方式,電路集成度很低,需要較多的接口和資源才能完成對電路的檢測。本文把所有電路部分都集成在一塊芯片上,包括檢測電阻,運算放大器電路及模擬轉數字轉換電路,從而在電路內部可以進行電流檢測,使電路更好的集成化。前置電路使用二級共源共柵結構的運算放大器,減小溝道長度調制效應造成的電流誤差。10位SAR ADC中采用電容驅動能力強的傳輸門保證了模數轉化器的有效精度。比較器模塊采用再生鎖存器與遲滯比較器作為基礎單元組合解決精密測量的問題。本設計可以作為嵌入芯片內的一小部分而檢測芯片中的微小電流1mA~100mA,工作電壓在1.8v左右,電流檢測精度預期達到10uA的需求。The measurement technology in electricity involves a wide range,and current measuremen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electrical measurement.How to accurately measure current is a big problem in precision measurement. The traditional current detecting circuit adopt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operational amplifier chip and theoff-chip current detecting circuit, The circuit integration is very low, and more interfaces and resources are needed tocomplete the circuit detection.This topic integrates all the circuit parts into one chip, including detection resistance, operational amplifier circuit andanalog to digital conversion circuit. Highly integrated circuit makes the external resources on the chip more intensive,so that current detection can be carried out inside the circuit, so that the circuit can be better integrated. Thefront-end circuit of this project uses two-stage cascade operational amplifier and cascade tube to reduce the currenterror caused by channel length modulation effect. In 10-bit SAR ADC, the transmission gate with strong capacitivedriving ability ensures the effective accuracy of the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Comparator module uses regenerativelatch and hysteresis comparator as basic unit to solve the difficult problem of precision measurement. This topic can beused as a small part of the embedded chip to detect the micro-current in the chip 1 mA~100 mA, the working voltageis about 1.8v, and the current detection accuracy is expected to reach the requirement of 10 uA.
上傳時間: 2022-04-03
上傳用戶:
隨著現代電子和通信技術的飛躍發展,信息交流越發頻繁,各種各樣電子電氣設備已大大影響到各個領域的企業及家庭。在微波通信領域,隨著微波技術的發展,功分器作為一個重要的器件,其性能對系統有不可忽略的影響,因此其研制技術也需要不斷的改進本文首先對功分器的基本理論、性能指標作了簡單介紹,然后闡述了一個具體的一分六功分器的設計思路和過程,并給出了設計的電路結構、仿真結果、最后制作了版圖。本文還用到了HFSS,在功分器的具體電路結構建模、仿真優化和版圖的生成上如何應用,在設計過程中文中都作出了相應的說明功分器是將輸入信號功率分成相等或不相等的幾路輸出的一種多端口網絡它廣泛應用于雷達系統及天線的饋電系統中。功分器按照其功率分配比有相應的設計公式可較為容易的實現。等分功分器按其分配支路的數量可分為2n+1(奇)等分和2n(偶)等分兩類。后者的設計方法相對簡單,只需要在最基本的一分功分器上再等分即可。對于奇等分功分器,通常慣用的設計方法是先2(n+1)等分,然后其中一路加負載,這種設計方法雖然簡便,可是有著結構受限,接負載端容易影響其它端口相幅的一致性,并且插損較大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各種通訊系統的載波頻率不斷提高,小型化低功耗的高頻電子器件及電路設計使微帶技術發揮了優勢。在射頻電路和測量系統如混頻器、功率放大器電路中的功率分配與耦合元件的性能將影響整個系統的通訊質量在通訊設備中,功分器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例如在相控陣雷達系統中,要將發射機功率分配到各個發射單元中去。實際中常需要將某一功率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分支電路中。功分器種類繁多,常見的功分器有變壓器式、微帶式或帶狀線式、波導式和鐵氧體式,它們各有優缺點和使用場合。
標簽: hfss
上傳時間: 2022-04-05
上傳用戶:bluedrops
永磁元;自n交流電機被認為是21 世紀最有發展前途和廣泛應用前景的電子控能電貌。本書著重對永磁無踴3支流電機與控制技術的定要問題進行較深入的研究分析和介紹,包指無刷3主流電動機與永磁同步電動機的結構和性能比較;元刷直流電機數學模搜;計及繞組電感的特性與參數計算方法;分數糟集中繞組和多相繞組;不肉相數繞組連接和導通方式的分析與比較:氣隙磁通密度的計算:反電動勢波形和反電動勢計算z 霍爾傳感器位置分布~規律分析和確定方法:無剿寬流電機設計要素前選擇;±蔡尺寸基本關系式考慮電感影響的修正;應粘性思尼系數確定電機主要尺寸的方法;整數槽和分數槽繞組元崩豆豆流傳Z板的電樞反應:轉短波動及其抑制方法;齒槽轉矩及其削弱方法:寵剿直流電機基本控制技術E 元傳感器控制技術;低成本正弦波控鵝技術:總相元麟直流電機與控制等。2秘書同時綜合介紹國內外元;到直流電機與控制技術最新進展動態和研究成泉。每章后附有相關參考文獻,便于讀者跟蹤和進一步深入研究。本書遵循理論研究與實用技術相結合的編寫原則,可供即將從事或正在從事與元刷直流電機有關的研究開發、設計、生產、控制和應用的科技人員、管理人員,以及大專院校教師、學生和研究生參考。
標簽: 永磁無刷直流電機
上傳時間: 2022-04-10
上傳用戶:
虛擬儀器技術發展日趨成熟,憑借著其在智能化程度、處理能力、性價比和可操作性等方面的明顯優勢,已經被廣泛應用到各個研究領域。隨著氣象事業的逐步發展,氣象要素的數據測量也步入自動化。將虛擬儀器和氣象站相結合,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間。 在這個系統中,采用了硬件和軟件相結合的方式。在硬件部分,設計了溫濕度傳感器和氣壓傳感器與單片機MSP430F135的接口電路,并利用單片機控制進行數據測量,得到了各要素數據并進行了相應的數據處理和溫度補償,由無線發送模塊進行傳輸。無線接收模塊通過RS-232總線與計算機相連接,把接收到的數據送入計算機。在軟件方面,利用LabVIEW強大的儀器控制功能,輕松地實現了與硬件進行通信交換數據,并將數據以Excel的格式存儲在計算機中。使用LabVIEW開發用戶控制界面,提供了系統時間顯示和數據顯示,并且提供歷史數據的查詢,用戶可以輸入日期或通過第三方軟件(Excel)進行歷史數據的查看。此外系統設計中還具有數據超限提示功能,用戶可以在前面板根據自身需要設置超限值,若測量到的數值超過用戶定義的值,將在前面板進行警告提示。 該系統具有開發周期短、成本低和高效性等特點,將虛擬儀器技術和氣象相結合,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然而虛擬儀器技術與氣象測量的結合才剛剛起步,今后還需要更深入地研究。
標簽: 虛擬儀器
上傳時間: 2022-05-30
上傳用戶:aben
近年來,隨著超聲學研究的發展,功率超聲技術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超聲波清洗技術作為功率超聲技術的一個分支,以清洗速度快、效果好、易于實現自動化等優點,為傳統工業清洗領域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作為超聲波清洗機的核心組件,超聲逆變電源的設計一直是超聲波清洗系統設計的關鍵環節,它性能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最終的清洗效果。以往的超聲逆變電源的設計通常是基于模擬集成控制芯片的,這種實現方式在頻率、功率控制的精度和速度上以及系統的靈活性、穩定性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限制了超聲逆變電源的發展。數字控制技術的出現,很好地彌補了上述缺陷,因此本課題將數字控制技術引入到超聲逆變電源控制電路的設計中是很有意義的。 本文首先對超聲逆變電源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做了簡單介紹,針對超聲逆變電源各部分的結構特點,并結合一些傳統設計方案優缺點的分析,確定了二極管不控整流的整流電路設計方案、電壓源型串聯諧振逆變器的逆變電路實現方案、基于鎖相環的頻率跟蹤實現方案、和基于PWM脈寬調制技術的功率調節實現方案。接著,文章詳細介紹了頻率自動跟蹤和功率控制的具體實現方法,利用數學推理和波形分析的方式闡明了方案的可行性,并通過軟件仿真驗證了方案的正確性。然后,文章還設計了主電路諧振軟開關、人機接口電路、采樣電路、IGBT驅動以及過流過溫保護電路。方案確定了之后,通過觀察自制電路板的實驗波形表明新構建的超聲逆變電源可以保證系統在復雜工況下處于諧振狀態,驗證了全數字頻率跟蹤系統和功率調節系統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本文的重點和創新點在于將超聲逆變電源的控制電路通過數字化來實現。本文創新地利用FPGA構建了全數字頻率跟蹤系統——數字鎖相環和全數字功率調節系統——數字PWM調制、數字PID調節,從而取代了傳統的模擬鎖相環芯片CD4046和模擬PWM控制芯片SG3525,在控制的精確性、快速性和靈活性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此外,利用ATmega16單片機實現了人機接口電路、頻率采樣和電流A/D轉換,并通過SPI接口與FPGA進行數據傳輸,完善了數字控制體系,從而實現了基于FPGA和單片機的全數字控制超聲逆變電源系統。
上傳時間: 2022-05-30
上傳用戶:
感應加熱技術是20世紀初才開始應用于工業部門的,它通過電磁感應原理和利用渦流對工件進行加熱,是制造業和材料加工中的一種重要手段。目前感應加熱電源在金屬熔煉、鑄造、鍛造、透熱、淬火、彎管、燒結、表面熱處理、釬焊以及晶體生長等行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隨著微機技術和IGBT器件的發展,新型中頻感應加熱電源成為研究的重點。 本文以中頻串聯諧振感應加熱電源為研究對象,采用單片機C8051f300和脈沖輸出芯片SG3525相結合的方式,增加了IGBT驅動電路的設計和限頻保護電路的設計。實現了感應加熱電源的數字化控制,為感應加熱電源系統的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提供了優質、可靠的技術基礎。 論文先介紹了感應加熱電源的基本原理以及感應加熱技術的發展動態。針對30kW/10kHz-30kHz中頻感應加熱電源的主電路和控制電路進行了設計,然后通過對感應加熱電源中的主電路拓撲結構進行分析,比較串聯諧振逆變電路與并聯諧振逆變電路的優缺點,選擇了更適合中頻感應加熱電源的串聯諧振逆變電路。在確定了設計方案后,詳細分析了電源的主電路結構并進行了系統各組成部分器件的參數計算和選取。 論文在分析和對比了感應加熱電源的各種調功方式后,選擇了PWM調功對感應加熱電源進行恒流調節。論文是以單片機80C51f330為控制核心的硬件控制平臺,包括頻率、占空比可調并通過數碼管顯示、保護電路、驅動電路、顯示電路等外圍電路。在此基礎上編寫了相應的程序,完成了樣機,并進行了整機調試,可以達到順利加熱。 通過實測波形的分析,實驗限頻電路可以很好的使電源工作在感性狀態,驅動電路的驅動能力很好,增加了系統的安全性。系統硬件電路可靠,程序運行良好。
上傳時間: 2022-05-30
上傳用戶: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熱水器的使用已相當普及。與之相配套的控制儀也相繼問世。然而目前市場上的各種熱水器控制電路還與理想要求相差甚遠。消費者需要真正的“自動”控制,以實現使用的最簡單化。就像家用電視機、電冰箱一樣,按通電源、設定完畢這么簡單就可以了。本次畢業設計運用AT89C51單片機設計了一種自動控制電路,該電路用于太陽能熱水器,能實現在用水時,若水位不夠可以自動供水,若日曬水溫達不到設定值,則電加熱自動補溫。從而實現了熱水器的自動及節能。太陽能熱水器自動控制硬件電路,輔以相應的軟件設計,來實現溫度和水位參數的實時顯示,而且具有溫度設定、水位設定與控制功能,停電后再來電時也不用重新設定,具有故障報警和故障自處理功能,良好的穩定性和抗干擾性能。實驗結果表明,本次系統設計合理,工作穩定可靠、溫度測量精度高。同時給出了溫度測量系統的硬件結構和軟件設計當前能源緊缺,用電緊張,太陽能是綠色能源,得到廣大用戶的喜愛。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時存在的問題:不可缺水,空曬情況下上水會爆炸;春、秋天,水溫升高蒸發,造成熱能損失;冬天水溫不夠,須用電等等。采用太陽能熱水器智能儀(儀稱太陽能熱水器水溫水位測控儀),能解決上述問題。使用戶省心,使用方便,智能運行,用戶不必作任何操作。太陽能是一種低密度、間歇性、空間分布不斷變化的能源,與常規能源有很大的區別,這就對太陽能的收集和利用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太陽能熱利用中,為了得到中高溫熱能,必須使集熱器從日出到日落跟蹤太陽,而在太陽能光電中,相同條件下,自動跟蹤發電設備要比固定發電設備的發電量提高35%,成本下降25%,因此在太陽能利用中,進行跟蹤裝置的控制方式進行研究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
上傳時間: 2022-05-30
上傳用戶:得之我幸78
新版本無人機.刷機用借助此實際應用程序,管理無人機的所有區域,例如電動機,GPS,傳感器,陀螺儀,接收器,端口和固件INAV-Chrome 的配置器中的新功能:修復了導致加速度計校準失敗的錯誤支持DJI FPV系統配置輸出選項卡中的怠速節氣門和馬達極現在可以在“混合器”選項卡中選擇“漫遊者”和“船用”平臺。 固件方面的支持仍然有限!閱讀完整的變更日誌 在過去的幾年中,無人駕駛飛機取得了相當大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能夠獲取和使用無人機。 不用說,無人機可以基於特定固件在一組命令上運行。 在這方面, 用於Chrome的INAV-Configurator隨附的工具可幫助您輕鬆配置無人機的各個方面。支持多種硬件配置首先要提到的一件事是,要求Google Chrome瀏覽器能夠訪問INAV-Chrome的配置器功能。 儘管它已集成到Chrome中,但它可以作為獨立應用程序運行,甚至可以脫機使用,而與瀏覽器無關。 您甚至可以從Google Apps菜單為其創建桌面快捷方式。不用說,另一個要求是實際的飛行裝置。 該應用程序支持所有支持INAV的硬件配置,例如Sirius AIR3,SPRacingF3,Vortex,Sparky,DoDo,CC3D / EVO,Flip32 / + / Deluxe,DragonFly32,CJMCU Microquad,Chebuzz F3,STM32F3Discovery,Hermit ,Naze32 Tricopter框架和Skyline32。該窗口非常直觀,並提供各種令人印象深刻的提示和文檔。 在上方的工具欄上,您可以找到連接選項,這些選項可以通過COM端口,手動選擇或無線模式進行。 您也可以選擇自動連接。 連接後,您可以在上方的工具欄中查看設備的功能,並在側面板中輕鬆瀏覽配置選項。管理傳感器,電機,端口和固件本。
標簽: configurator 無人機
上傳時間: 2022-06-09
上傳用戶:
CCD(Charge Coupled Device)是電荷耦合器件的縮寫,它是一種特殊的半導體器件,是一種新型的固體成像器件。它既具有光電轉換的功能,又具有信號電荷的存儲、轉移和讀出的功能。CCD應用技術是光、機、電和計算機相結合的高新技術。目前,CCD技術廣泛應用于視頻處理的前端,它通過光電轉換將光信號轉化為電信號,以便于后續電路的處理。本文從CCD出發,系統地介紹了CCD的發展、結構、特點和分類,并以CV-A50/CV-A60相機為例,闡述CCD相機的控制時序,并介紹了調光的種類及各自的優缺點。本文以AT mega16單片機為例,詳細地介紹了用AVR單片機控制調光的硬件和軟件的實現,為調光系統的設計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目前,視頻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監控和測量領域,并在寧航、遙感、軍用設備、自動控制等方面有很多應用。民用的CCD相機,廣泛應用在各種需要監視和圖像采集的環境中。例如:銀行監視器的鏡頭,數碼相機鏡頭,數碼攝像機鏡頭,手機鏡頭等中都得到了廣泛的使用。視頻技術通常由采集,處理和分析三部分組成。作為圖像采集前端的CCD,承擔著將光信號轉變成電信號的任務,直接影響著后續的計算機圖像處理的效果,對整個系統的性能起著重要作用。快門時間是CCD的重要指標,影響著CCD的圖像質量和速度。因此,合理的選擇快門時間是非常重要的。有些相機具有自動快門,能夠較好的控制曝光時間,有些可以通過跳線設置快門,根據觀察的結果進行設置。先進的快門控制是通過調光板實現的,通過對背景環境的預測,結合一定的算法,來合理的設置快門時間。一般來說,CCD相機可以內部產生各種同步信號和控制時序,也可以通過外部控制來調節CCD的快門時間和相機的進光量,以達到幀速度和視頻質量的較好匹配。目前,對CCD相機調光的控制可分為機械調光,液品調光和電子調光等方式 其中,電子調光是常用的方式。本設計基于AT megal6單片機控制,通過C語言編程,達到調光的目的。
上傳時間: 2022-06-18
上傳用戶:
計算機技術和通訊技術的發展推動著控制系統由集散控制系統和分布式現場總線控制系統向著開放的嵌入式網絡控制系統方向發展。嵌入式系統是以應用為目的,輔以計算機技術,其軟件、硬件可以根據需求進行裁剪,對功能、成本及體積有特殊需求的專用計算機系統非常適用。嵌入式系統包括嵌入式微處理器、操作系統、外圍硬件接口電路和應用程序等,能夠對其他設備進行監控、管理和操作等功能。人機界面是一個功能高度自治的典型的嵌入式系統。人機界面具有顯示單元、控制單元、數據存儲單元等。能夠對對象進行操作控制,狀態監控,數據存儲以及網絡傳輸等多種功能,在各行各業中應用非常廣泛。本文以嵌入式控制系統的人機界面為具體的研究對象,利用S3C2440處理器作為硬件平臺核心,以Linux嵌入式操作系統為軟件平臺,運用軟件和硬件相結合的設計理念,形成了一個嵌入式人機界面的開發平臺。本論文介紹了嵌入式系統的發展概況以及無紙記錄儀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對硬件電路進行設計,然后又給出了基于Linux操作系統的嵌入式人機交互系統平臺的搭建方法,最后詳細介紹了無紙記錄儀的人機交互系統研究。自lntel在1971年推出了第一款微處理器Intel4004以來,各廠家陸續推出了許多8位,16位和32位的處理器。傳統的微處理器難以滿足市場監控平臺系統的要求,而能夠結合操作系統的嵌入式處理器得到了廣泛地應用。在計算機技術發展的初期,計算機的價格高,運行速度不快且可靠性低,交互性能差,用戶只有調整自己的行為去適應機器。所以,與在使用計算機的其他問題而言,界面問題只是一個小的方面。隨著計算機的不斷發展,系統能夠用一部分資源來處理人一計算機界面,用戶界面設計開始引起人
上傳時間: 2022-06-18
上傳用戶:XuV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