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RPRO燒錄器,是針對ATMEL公司的90系列AVR精簡指令單片機設計的專用燒錄工具該產(chǎn)品只有軟件部分,無需硬件支持,僅僅只需4根線,將計算機并口和用戶板相連,這都是因為采用了ISP串行編程。軟件支持擦、寫、校驗、寫保護位以及批處理。使用極其方便。 該產(chǎn)品的最大優(yōu)點有: 1. 使用串行編程,達到了在線編程,節(jié)省了購買萬用編程器和適配器的費用(萬用編程器需2千元左右,適配器需3、4百元,并各個芯片和封裝需不同適配器)。用戶板也無需在焊插座(帶來可靠性下降),而且為軟件升級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2. 使用方便,無需硬件,給現(xiàn)場調(diào)試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不用再帶笨重的編程器,而且為AVR單片機的使用上帶來了方便。 3. 價格實在太便宜,為您省了不少錢。 硬件使用說明: 并口和用戶板連接說明 并口2腳<―――>用戶板單片機MOSI 并口3腳<―――>用戶板單片機SCK 并口12腳<―――>用戶板單片機MISO 并口25腳<―――>用戶板單片機GND 軟件使用說明: 軟件名是AVRPRO.EXE,支持DOS,WIN9x,支持.hex(intel)格式,可直接運行AVRPRO.EXE,也可以鍵入AVRPRO.EXE 目錄\文件名.HEX,直接運行時可進入菜單,可選擇擦、寫、校驗、寫保護位以及批處理。鍵入文件名時,軟件運行批處理,自動完成擦、寫、校驗、寫保護位
上傳時間: 2014-12-27
上傳用戶:zhang97080564
1.1系統(tǒng)性能指標1.仿真、實驗相結合。2.實驗模塊化結構,互不影響,通過連線又可將各模塊有機結合。3.實驗內(nèi)容設置豐富、合理,滿足教學大綱要求。4.每項實驗連線方便,既能滿足學生動手能力愿望,又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教學實驗的質(zhì)量和效率。5.自帶集成調(diào)試環(huán)境,Win9X/NT軟件平臺,含:源程序庫、芯片資料庫、原理圖庫、元器件位置圖庫、實驗說明、動態(tài)調(diào)試工具庫。6.提供源程序編輯、匯編、鏈接。7.電路具有過壓保護,確保系統(tǒng)安全、可靠工作。8.整機采用熱風整平工藝基板、波峰焊接,實驗連接接口采用圓孔插座,整機可靠性好。9.自帶EPROM寫入器,可對27128、2764EPROM進行寫入。10.自帶鍵盤顯示器,進口鍵座,專用彩色鍵帽,決無按鍵不可靠現(xiàn)象。11.系統(tǒng)用串行口、用戶用串行口相互獨立,在通過RS232與上位機聯(lián)機狀態(tài)下,同樣可以調(diào)試用戶串行口程序。12.系統(tǒng)帶有示波器功能,通過RS232口,可將測得的信號顯示在上位機的屏幕上。該系統(tǒng)通過RS232口可連各種上位機,在Win9X/NT軟件平臺進行仿真開發(fā)和實驗。同時系統(tǒng)自帶鍵盤顯示器,無須任何外設也能獨立工作,支持因陋就簡建立單片機實驗室。系統(tǒng)提供實驗程序庫,均放在系統(tǒng)光盤上,可直接使用。同時全部實驗程序機器碼已固化在EPROM中,作為用戶程序。在進入實驗前,需將該EPROM中的程序(在固化區(qū))傳送到仿真RAM區(qū),以便以單步、斷點、連續(xù)等方式運行程序。
上傳時間: 2013-10-13
上傳用戶:huaidan
倚天版增強型編程試驗一體化開發(fā)套件,適合于零基礎,或者初中級單片機愛好者使用,并適合于單片機程序員的前期試驗。他由一個多功能的51燒寫器和一個具有擴展功能的多功能試驗板組成。同時標配2片試驗用AT89S51,串行試驗電纜,遙控器,1602液晶屏。您不需要另外購買其他任何材料即可完成51單片機的流水燈,小鍵盤,數(shù)碼管動態(tài)顯示,數(shù)碼管靜態(tài)顯示,計數(shù)器,小喇叭報警器,唱歌。串口通信試驗,24c04擴展,外中斷,紅外遙控,液晶顯示等試驗。在同類產(chǎn)品中,本品率先采用流水線波峰焊接,彩色外包裝設計,采用藍色雙面PCB,4角特別貼心銅柱固定,品質(zhì)非常穩(wěn)定。
上傳時間: 2013-10-23
上傳用戶:TF2015
說明:適用于沒用燒寫ATmega8并行編程器的朋友,初用ATmega8的工程師常常在串行編程時寫錯熔絲位,及加密位,造成不能再串行編程的不便,沒并行編程將無法再使用,本人就是因此才特花兩天時間做了一個簡易的并行編程器(很簡單,用萬能板搭焊即可),將的芯片加密位及熔絲恢復出廠默認值恢復串行編程。
上傳時間: 2013-11-07
上傳用戶:牧羊人8920
EM78系列單芯片-提升軟件效率的小程序筆者閑暇時總喜歡一個人窩在房里拿烙鐵,焊電路板,在網(wǎng)絡上游走,看到喜歡的DIY也一定仔細端詳,即使按圖施工也可以得到不少的樂趣,相信酷愛此道的人應該也不少,除了喜歡看看別人的作品,也可以互相比較一下看誰用的零件少,誰提供的功能強,誰的速度最快,所以經(jīng)常很容易就搜集到一些不錯的電路,日子久了就像堆積木一樣,可以一個方塊一個方塊的拿來用,吾人戲稱為積木設計法。將許多有用的電路組合在一起,又是一個新的東西。這種方式的確又快又經(jīng)濟,符合現(xiàn)代人快餐的觀念。不僅是硬件可以像堆積木一樣的收集起來,軟件當然也可以適用于積木法則,于是在不少有心人的努力之下,筆者也收集了EM78系列單芯片一些很好的鏈接庫,所以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也因為這些鏈接庫極具參考價值,筆者不忍獨享,故決定將紊亂的筆記重新整理后。
上傳時間: 2013-11-21
上傳用戶:kristycreasy
關于PCB封裝的資料收集整理. 大的來說,元件有插裝和貼裝.零件封裝是指實際零件焊接到電路板時所指示的外觀和焊點的位置。是純粹的空間概念.因此不同的元件可共用同一零件封裝,同種元件也可有不同的零件封裝。像電阻,有傳統(tǒng)的針插式,這種元件體積較大,電路板必須鉆孔才能安置元件,完成鉆孔后,插入元件,再過錫爐或噴錫(也可手焊),成本較高,較新的設計都是采用體積小的表面貼片式元件(SMD)這種元件不必鉆孔,用鋼膜將半熔狀錫膏倒入電路板,再把SMD 元件放上,即可焊接在電路板上了。晶體管是我們常用的的元件之一,在DEVICE。LIB庫中,簡簡單單的只有NPN與PNP之分,但實際上,如果它是NPN的2N3055那它有可能是鐵殼子的TO—3,如果它是NPN的2N3054,則有可能是鐵殼的TO-66或TO-5,而學用的CS9013,有TO-92A,TO-92B,還有TO-5,TO-46,TO-52等等,千變?nèi)f化。還有一個就是電阻,在DEVICE 庫中,它也是簡單地把它們稱為RES1 和RES2,不管它是100Ω 還是470KΩ都一樣,對電路板而言,它與歐姆數(shù)根本不相關,完全是按該電阻的功率數(shù)來決定的我們選用的1/4W 和甚至1/2W 的電阻,都可以用AXIAL0.3 元件封裝,而功率數(shù)大一點的話,可用AXIAL0.4,AXIAL0.5等等。現(xiàn)將常用的元件封裝整理如下:電阻類及無極性雙端元件:AXIAL0.3-AXIAL1.0無極性電容:RAD0.1-RAD0.4有極性電容:RB.2/.4-RB.5/1.0二極管:DIODE0.4及DIODE0.7石英晶體振蕩器:XTAL1晶體管、FET、UJT:TO-xxx(TO-3,TO-5)可變電阻(POT1、POT2):VR1-VR5這些常用的元件封裝,大家最好能把它背下來,這些元件封裝,大家可以把它拆分成兩部分來記如電阻AXIAL0.3 可拆成AXIAL 和0.3,AXIAL 翻譯成中文就是軸狀的,0.3 則是該電阻在印刷電路板上的焊盤間的距離也就是300mil(因為在電機領域里,是以英制單位為主的。同樣的,對于無極性的電容,RAD0.1-RAD0.4也是一樣;對有極性的電容如電解電容,其封裝為RB.2/.4,RB.3/.6 等,其中“.2”為焊盤間距,“.4”為電容圓筒的外徑。對于晶體管,那就直接看它的外形及功率,大功率的晶體管,就用TO—3,中功率的晶體管,如果是扁平的,就用TO-220,如果是金屬殼的,就用TO-66,小功率的晶體管,就用TO-5,TO-46,TO-92A等都可以,反正它的管腳也長,彎一下也可以。對于常用的集成IC電路,有DIPxx,就是雙列直插的元件封裝,DIP8就是雙排,每排有4個引腳,兩排間距離是300mil,焊盤間的距離是100mil。SIPxx 就是單排的封裝。等等。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晶體管與可變電阻,它們的包裝才是最令人頭痛的,同樣的包裝,其管腳可不一定一樣。例如,對于TO-92B之類的包裝,通常是1 腳為E(發(fā)射極),而2 腳有可能是B 極(基極),也可能是C(集電極);同樣的,3腳有可能是C,也有可能是B,具體是那個,只有拿到了元件才能確定。因此,電路軟件不敢硬性定義焊盤名稱(管腳名稱),同樣的,場效應管,MOS 管也可以用跟晶體管一樣的封裝,它可以通用于三個引腳的元件。Q1-B,在PCB 里,加載這種網(wǎng)絡表的時候,就會找不到節(jié)點(對不上)。在可變電阻
上傳時間: 2013-11-03
上傳用戶:daguogai
S51編程器制作包:自制AT89S51編程器教程AT89S51芯片的日漸流行,對我們單片機初學者來說是一個大好消息。因為做個AT89S51編程器非常容易,而且串行編程模式更便于做成在線編程器,給頻繁燒片,調(diào)試帶來了巨大的方便。 電路: 只要焊13根線就可以搞定這個電路。基本原理:RST置高電平,然后向單片機串行發(fā)送 編程命令。P1.7(SCK)輸入移位脈沖,P1.6(MISO)串行輸出,P1.5(MOSI)串行輸入(要了解詳細編程原理可以去看AT89S51的數(shù)據(jù)手冊)。使用并口發(fā)出控制信號,74373只是用于信號轉換,因為并口直接輸出高電平的電壓有點沒到位,使用其他芯片也可以,還有人提出直接接電阻。并口引腳1控制P1.7,引腳14控制P1.5,引腳15讀P1.6,引腳16控制RST,引腳17接74373 LE(鎖存允許),18-25這些引腳都可以接地。建議在你的單片機系統(tǒng)板上做個6芯的接口。注意:被燒寫的單片機一定是最小系統(tǒng)(單片機已經(jīng)接好電源,晶振,可以運行),VCC,GND是給74373提供電源的。 還有一個方案:使用串口+單片機,這個方案已經(jīng)用了半年了。電路稍微麻煩一點,速度比較快,而且可以燒AT89C51等等。其實許多器件編程原理差不多,由于我沒太多時間研究器件手冊,更沒有MONEY買一堆芯片來測試,所以只實現(xiàn)了幾個最常用單片機編程功能(AT89C51,C52,C55,AT89S51,S52,S53)。如果要燒寫其他單片機,你可以直接編寫底層控制子程序(例如,寫一個單元,讀一個單元,擦除ROM的子程序)。如果有需要,我可以在器件選擇欄提供一個“X-CHIP”的選擇,“X-CHIP”的編程細節(jié)將由用戶自己去實現(xiàn)。當你仔細閱讀器件手冊后,會發(fā)現(xiàn)實現(xiàn)這些子程序其實好容易,這也是初學者學單片機編程的好課題。如果成功了會極大的提高你學單片機的積極性。 軟件: 這個軟件的通信,控制部分早在半年前就完成了,這回只是換了個界面和加入并口下載線的功能,希望你看到這個軟件不會想吐。使用很簡當,有一點特別,當你用鼠標右鍵點擊按鈕后,可以把相關操作設置為自動模式(只有打開文件,擦除芯片,寫FLASH ROM,讀FLASH ROM,效驗數(shù)據(jù) 可以設置),點擊‘自動完成’后會依次完成這些操作,并在開始時檢測芯片。當“打開文件”設為自動后,第2次燒寫同一個文件時不必再去打開文件,軟件會自動刷新緩沖。軟件在WIN XP,WIN 2000可以使用(管理員登陸的),在WIN 98 ,WIN ME使用并口模式時會更快些。這個軟件同時支持串口編程器和并口下載線。操作正常結束后會有聲音提示。如果沒有聲卡或聲卡爛了,則聲音會從機箱揚聲器中發(fā)出。注意:記得在CMOS設置中把并口設為ECP模式。就這些東西,應該夠詳細吧,還有什么問題或遇到什么困難可以聯(lián)系我,軟件出現(xiàn)什么問題一定要通知我修正。祝你一次就搞定。
上傳時間: 2014-01-24
上傳用戶:13162218709
ZY00xxGD-10W是廣州致遠電子研制的寬壓輸入隔離穩(wěn)壓電源系列模塊,其轉換效率高,高低溫度特性好,帶容性負載能力強,具有短路保護等功能。國際標準引腳方式,自然冷卻,無需外加散熱片,無需外加元件可直接使用,并可直接焊在PCB板上。連接簡單,是您的前級電源理想解決方案。
上傳時間: 2014-12-28
上傳用戶:372825274
ZY00xxGD-15W是廣州致遠電子研制的寬壓輸入隔離穩(wěn)壓電源系列模塊,其轉換效率高,高低溫度特性好,帶容性負載能力強,具有短路保護等功能。國際標準引腳方式,自然冷卻,無需外加散熱片,無需外加元件可直接使用,并可直接焊在PCB板上。連接簡單,是您的前級電源理想解決方案。
上傳時間: 2013-11-05
上傳用戶:風為裳的風
P C B 可測性設計布線規(guī)則之建議― ― 從源頭改善可測率PCB 設計除需考慮功能性與安全性等要求外,亦需考慮可生產(chǎn)與可測試。這里提供可測性設計建議供設計布線工程師參考。1. 每一個銅箔電路支點,至少需要一個可測試點。如無對應的測試點,將可導致與之相關的開短路不可檢出,并且與之相連的零件會因無測試點而不可測。2. 雙面治具會增加制作成本,且上針板的測試針定位準確度差。所以Layout 時應通過Via Hole 盡可能將測試點放置于同一面。這樣就只要做單面治具即可。3. 測試選點優(yōu)先級:A.測墊(Test Pad) B.通孔(Through Hole) C.零件腳(Component Lead) D.貫穿孔(Via Hole)(未Mask)。而對于零件腳,應以AI 零件腳及其它較細較短腳為優(yōu)先,較粗或較長的引腳接觸性誤判多。4. PCB 厚度至少要62mil(1.35mm),厚度少于此值之PCB 容易板彎變形,影響測點精準度,制作治具需特殊處理。5. 避免將測點置于SMT 之PAD 上,因SMT 零件會偏移,故不可靠,且易傷及零件。6. 避免使用過長零件腳(>170mil(4.3mm))或過大的孔(直徑>1.5mm)為測點。7. 對于電池(Battery)最好預留Jumper,在ICT 測試時能有效隔離電池的影響。8. 定位孔要求:(a) 定位孔(Tooling Hole)直徑最好為125mil(3.175mm)及其以上。(b) 每一片PCB 須有2 個定位孔和一個防呆孔(也可說成定位孔,用以預防將PCB反放而導致機器壓破板),且孔內(nèi)不能沾錫。(c) 選擇以對角線,距離最遠之2 孔為定位孔。(d) 各定位孔(含防呆孔)不應設計成中心對稱,即PCB 旋轉180 度角后仍能放入PCB,這樣,作業(yè)員易于反放而致機器壓破板)9. 測試點要求:(e) 兩測點或測點與預鉆孔之中心距不得小于50mil(1.27mm),否則有一測點無法植針。以大于100mil(2.54mm)為佳,其次是75mil(1.905mm)。(f) 測點應離其附近零件(位于同一面者)至少100mil,如為高于3mm 零件,則應至少間距120mil,方便治具制作。(g) 測點應平均分布于PCB 表面,避免局部密度過高,影響治具測試時測試針壓力平衡。(h) 測點直徑最好能不小于35mil(0.9mm),如在上針板,則最好不小于40mil(1.00mm),圓形、正方形均可。小于0.030”(30mil)之測點需額外加工,以導正目標。(i) 測點的Pad 及Via 不應有防焊漆(Solder Mask)。(j) 測點應離板邊或折邊至少100mil。(k) 錫點被實踐證實是最好的測試探針接觸點。因為錫的氧化物較輕且容易刺穿。以錫點作測試點,因接觸不良導致誤判的機會極少且可延長探針使用壽命。錫點尤其以PCB 光板制作時的噴錫點最佳。PCB 裸銅測點,高溫后已氧化,且其硬度高,所以探針接觸電阻變化而致測試誤判率很高。如果裸銅測點在SMT 時加上錫膏再經(jīng)回流焊固化為錫點,雖可大幅改善,但因助焊劑或吃錫不完全的緣故,仍會出現(xiàn)較多的接觸誤判。
上傳時間: 2014-01-14
上傳用戶:cyln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