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電路零件應用手冊
標簽: 電子電路
上傳時間: 2021-12-14
上傳用戶:slq1234567890
在各種小電子中,常用到電容降壓電路,但如何取電容的容量,則許多電子愛好者并不是很清楚。在電路中可先把降壓電容看成是一個電阻,根據電阻分壓的原理計算降壓電容的等效阻抗,再根據容抗公式,計算出電容的容量。
上傳時間: 2022-01-07
上傳用戶:trh505
電子電源,有需要得可以下載學習。相鄰層不同的電源平面要避免交疊放置,以防止噪 聲的互擾 v 模擬電源和模擬地;數字電源和數字地,在平面層 分割時要嚴格分開,不要在平面上存在容性耦合 v 電源的分割區域要正確,模擬電源區域上要避免有 數字信號和數字器件,數字電源區域上要避免有模 擬信號和模擬器件,以防止噪聲的互擾。 v 信號不允許跨越分割平面,如不可避免,要適當加跨 接電容形成信號回流通道。 v 電源層要比地層內縮1mm,并在內縮區域每隔150mil 打屏蔽地過孔
上傳時間: 2022-02-05
上傳用戶:wangshoupeng199
PCB聯盟網-科普知識--《電子封裝材料與工藝》 學習筆記 54頁本人主要從事 IC 封裝化學材料(電子膠水)工作,為更好的理解 IC 封裝產業的動態和技術,自學了《電子封裝材料 與工藝》,貌似一本不錯的教材,在此總結出一些個人的學習筆記和大家分享。此筆記原發在本人的“電子中,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去查看一起探討第一章 集成電路芯片的發展與制造 1、原子結構:原子是由高度密集的質子和中子組成的原子核以及圍繞它在一定軌道(或能級)上旋 轉的荷負電的電子組成(Neils Bohr 于 1913 年提出)。當原子彼此靠近時,它們之間發生交互作用 的形成所謂的化學鍵,化學鍵可以分成離子鍵、共價鍵、分子鍵、氫鍵或金屬鍵; 2、真空管(電子管): a.真空管問世于 1883 年 Edison(愛迪生)發明白熾燈時,1903 年英格蘭的 J.A.Fleming 發現了真 空管類似極管的作用。在愛迪生的真空管里,燈絲為陰極、金屬板為陽極; b.當電子管含有兩個電極(陽極和陰極)時,這種電路被稱為二極管,1906 年美國發明家 Lee DeForest 在陰極和陽極之間加入了一個柵極(一個精細的金屬絲網),此為最早的三極管,另外更 多的電極如以致柵極和簾柵極也可以密封在電子管中,以擴大電子管的功能; c.真空管盡管廣泛應用于工業已有半個多世紀,但是有很多缺點,包括體積大,產生的熱量大、容 易燒壞而需要頻繁地更換,固態器件的進展消除了真空管的缺點,真空管開始從許多電子產品的使 用中退出; 3、半導體理論: a.在 IC 芯片制造中使用的典型半導體材料有元素半導體硅、鍺、硒,半導體化合物有砷化鎵(GaAs)、 磷砷化鎵(GaAsP)、磷化銦(InP); b.二極管(一個 p-n 結),當結上為正向偏壓時可以導通電流,當反向偏壓時則電流停止; c.結型雙極晶體管: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 p-n 結組合成一個器件,導致了之!
上傳時間: 2022-02-06
上傳用戶:
虛擬現實技術的國內外研究現狀與發展-許微虛擬現實技術的國內外研究現狀與發展 許 微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信息工程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74) 摘 要 :虛擬現實技術是一門新興邊緣的技術 ,研究內容涉及多個領域 ,應用十分廣泛 ,被公認為是 21 世紀重要的發 展學科以及影響人們生活的重要技術之一。從虛擬現實的概念出發 ,對虛擬現實技術的國內外研究現狀進行了充分論述 , 并展望了虛擬現實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 :虛擬現實 ;研究現況 ;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 : F061. 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23198 (2009) 0220279202 1 虛擬現實 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 ,簡稱 VR) ,又譯為臨境 , 靈 境等。從應用上看它是一種綜合計算機圖形技術、多媒體 技術、人機交互技術、網絡技術、立體顯示技術及仿真技術 等多種科學技術綜合發展起來的計算機領域的最新技術 , 也是力學、數學、光學、機構運動學等各種學科的綜合應用。 這種計算機領域最新技術的特點在于以模仿的方式為用戶 創造一種虛擬的環境 ,通過視、聽、觸等感知行為使得用戶 產生一種沉浸于虛擬環境的感覺 ,并與虛擬環境相互作用 從而引起虛擬環境的實時變化。現在與虛擬現實有關的內 容已經擴大到與之相關的許多方面 ,如“人工現實”(Artifi2 cial Reality) 、“遙在”( Telepresence) 、“虛擬環境”( Virtual Environment) “、賽博空間”(Cyberspace) 等等。 2 國外虛擬現實技術研究現狀 計算機的發展提供了一種計算工具和分析工具 ,并因 此導致了許多解決問題的新方法的產生。虛擬現實技術的 產生與發展也同樣如此 ,概括的國內外虛擬現實技術 ,它主 要涉及到三個研究領域 :通過計算圖形方式建立實時的三 維視覺效果 ;建立對虛擬世界的觀察界面 ;使用虛擬現實技 術加強諸如科學計算技術等方面的應用。 2. 1 VR 技術在美國的研究現狀 美國是虛擬現實技術研究的發源地 ,虛擬現實技術可 以追溯到上世紀 40 年代。最初的研究應用主要集中在美 國軍方對飛行駕駛員與宇航員的模擬訓練。然而 , 隨著冷 戰后美國軍費的削減 ,這些技術逐步轉為民用. 目前美國在 該領域的基礎研究主要集中在感知、用戶界面、后臺軟件和 硬件四個方面。 上世紀 80 年代 ,美國宇航局 (NASA) 及美國國防部組 織了一系列有關虛擬現實技術的研究 ,并取得了令人矚目 的研究成果 ,美國宇航局 Ames 實驗室致力于一個叫“虛擬 行星探索”(VPE) 的實驗計劃。現 NASA 已經建立了航空、
標簽: 虛擬現實
上傳時間: 2022-03-17
上傳用戶:得之我幸78
內 容 簡 介 本書以最新流行的不需要外部晶振與復位電路的可仿真的高速 STC15 系列單片機為核心,詳細介紹了 單片機內部功能模塊,比如定時器、中斷、串口、SPI 接口、片內比較器、ADC 轉換器、可編程計數器陣列 (CCP/PCA/PWM)等。每個重要知識點都有簡短精煉的實例作驗證,然后就是單片機常用外圍接口的介紹與 STC15 系列單片機的實際產品運用實例分析。另外對單片機開發必須掌握的 C 語言基礎知識與 Keil 開發環 境也作了較為詳細的介紹,對于沒有學習過 C 語言的讀者通過本書也能輕松進入以 C 語言開發單片機的學 習狀態。 為了快速驗證本書的理論知識,作者設計了與本書配套的雙核(兩個仿真型單片機)實驗板,功能強 大,操作簡單,直觀,除用于本書實驗測試外,也可用于產品前期開發。 本書可作為普通高校計算機類、電子類、自動控制類、儀器儀表類、機電一體化類等相關專業教學用書, 對已有一定設計經驗的單片機工程師也有重要參考價值
標簽: 51單片機
上傳時間: 2022-03-24
上傳用戶:zhaiyawei
本文對PWM全橋軟開關直流變換器進行了研究。具體闡述了PWM全橋ZS軟開關直流變換器的工作原理和軟開關的實現條件,就基本的移相控制FB ZVS PWM變換器存在的問題給予分析并對兩種改進方案進行了研究:1、能在全部工作范圍內實現零電壓開關的改進型全橋移相zvs-PWM DCDC變換器,文中通過對其開關過程的分析,得出實現全負載范圍內零電壓開關的條件。采用改進方案設計了一臺48V~6 VDC/DC變換器,實驗結果證明其比基本的 ZVS-PWM變換器具有更好的軟開關性能。2、采用輔助網絡的全橋移相 ZVZCS-PWM DCDC變換器,文中具體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及變換器特性,并進行實驗研究隨著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功率變換器在開關電源、不間斷電源、CPU電源照明、電機驅動控制、感應加熱、電網的無功補償和諧波治理等眾多領域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電力電子技術高頻化的發展趨勢使功率變換器的重量大大減輕體積大大減小,提高了產品的性能價格比,但采用傳統的硬開關技術,開關損耗將隨著開關頻率的提高而成正比地增加,限制了開關的高頻化提高功率開關器件本身的開關性能,可以減少開關損耗,另一方面,從變換器結構和控制上改善功率開關器件的開關性能,可以減少開關損耗。如緩沖技術、無損緩沖技術、軟開關技術等軟開關技術在減少功率開關器件的開關損耗方面效果比較好,理論上可使開關損耗減少為零。12軟開關技術的原理和類型功率變換器通常采用PwM技術來實現能量的轉換。硬開關技術在每次開關通斷期間功率器件突然通斷全部的負載電流,或者功率器件兩端電壓在開通時通過開關釋放能量,這種方式的工作狀況下必將造成比較大的開關損耗和開關應力,使開關頻率不能做得很高。軟開關技術是利用感性和容性元件的諧振原理,在導通前使功率開關器件兩端的電壓降為零,而關斷時先使功率開關器件中電流下降到零,實現功率開關器件的零損耗開通和關斷,并且減少開關應力。
標簽: 移相全橋
上傳時間: 2022-03-29
上傳用戶:jason_vip1
IC封裝前仿和后仿的PI/SI/EMC分析直流壓降-仿真直流壓降,電流密度分布,功率密度分布,電阻網絡2.電源完整性-分析電源分配系統的性能,評估不同的疊層,電容容值選擇和放置方法,最佳性價比優化去耦電容3.信號完整性一分析信號回流路徑的不連續性,分析串擾和SSN/SS0,分析信號延遲,畸變,抖動和眼圖4.電磁兼容一分析電磁干擾和輻射寬帶模型抽取-提取電源分配網絡的精確寬帶模型,信號和電源/地模型
標簽: sip
上傳時間: 2022-04-03
上傳用戶:qdxqdxqdxqdx
【作 者】(美)霍華德·約翰遜(Howard Johnson),(美)Martin Graham著;沈立等譯本教材結合了數字和模擬電路理論,對高速數字電路系統設計中的信號完整性和EMC方面的問題進行了討論和研究。書中詳細討論了涉及信號完整性方面的傳輸線、時鐘偏移和抖動、端接、過孔等問題。第1章 基礎知識 18 1.1 頻率與時間 18 1.2 時間與距離 21 1.3 集總與分布系統 22 1.4 關于3 dB和RMS頻率的解釋 24 1.5 4種類型的電抗 25 1.6 普通電容 26 1.7 普通電感 31 1.8 估算衰減時間的更好方法 35 1.9 互容 37 1.10 互感 40第2章 邏輯門電路的高速特性 47 2.1 一種年代久遠的數字技術的發展歷史 47 2.2 功率 31 2.3 速度 66 2.4 封裝 71第3章 測量技術 84第4章 傳輸線 123第5章 地平面和疊層 169第6章 端接 195第7章 通孔 214第8章 電源系統 225第9章 連接器 249第10章 扁平電纜 271第11章 時鐘分配 285第12章 時鐘振蕩器 304
標簽: 高速數字設計
上傳時間: 2022-04-16
上傳用戶:wangshoupeng199
支持在線安裝方式,永遠保持最新版本持常用的110-115200bps波特率,端口號、校驗位、數據位和停止位均可設置動檢測枚舉本機串口號,支持虛擬串口持設置分包參數(最大包長、分包時間),防止接收時數據粘包持ASCII/Hex發送,發送和接收的數據可以在16進制和AscII碼之間任意轉換,支持發送和顯示漢字接收數據能夠自動儲存到文檔支持系統日志接受方式:接受內容時自動顯示信息時間戳等基本信息支持隨意間距發送,循環系統發送接受和發送文本支持ANSI與UTF8二種編碼方式支持頁面對話框的背景圖及其字體樣式定制支持多個串口同時處理現在發布了V1.1.21版本了正在加入圖形分析研究的功能后續我會持續更新,同步推送
上傳時間: 2022-04-25
上傳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