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文針對6kV/400kW三相異步電動機的中壓變頻器試驗裝置,從分析目前中壓變頻器常用的主回路拓撲入手,詳細闡述并分析了本文研究的單元串聯型中壓變頻器控制系統。 本文首先從理論上分析了多單元串聯型中壓變頻器脈寬控制原理。然后,把一種高性能的V/f控制方案引入中壓變頻器控制系統。通過矢量補償定子壓降,進行轉差補償和對電機電流進行限制控制,實現了具有很好的低頻性能并具有防“跳閘”等功能的V/f控制方案。 同時,本文將Siemens公司通用變頻器的時隙、連接紙的概念運用到中壓變頻器控制領域。增加了系統的可變性,自由性和方便性。設計了具有系統組態功能的模塊化軟件,其中著重對控制軟件中的幾個重要功能進行了分析討論。這些重要功能模塊有:控制字和狀態字、順序控制、V/f曲線、給定積分器、基于電壓補償的輸出自動穩壓算法、通訊功能等。 中壓變頻器在實驗室設計為6kV/22kW試驗系統,實際設計為6kV/400kW的變頻系統裝置。本文給出了實驗室調試結果及分析。實驗結果表明,該中壓變頻器能夠安全、穩定地運行。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mingaili888
工業領域中需要大量的AC/DC整流電源。隨著現代電力電子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曰益意識到低功率因數整流系統造成了諧波污染和電網公害。因此消除電網諧波污染,提高功率因數,成為整流系統的發展趨勢。由于中大功率的電力電子設備在電網中占很大的比重,因此高功率因數的三相整流器的研究已成為當今國內外研究的一大熱點。 隨著數字控制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控制策略通過數字信號處理器(DSP)得以實現。數字控制的特有優點:簡化硬件電路,克服了模擬電路中參數溫度漂移的問題,控制靈活且易實現先進控制等,使得所設計的電源產品不僅性能可靠,且易于大批量生產,從而降低了開發周期。因此,數字化控制電源已成為當今于開關電源產品設計的潮流。 本文首先給出了幾種常見的三相功率因數校正方案,并對其進行了比較和分析,在前面的基礎上提出了:三相三開關三電平拓撲結構和雙閉環控制的策略結合的三相PFC系統。緊接著介紹了DSP芯片的特點及其在電力電子裝置中的應用,首先介紹目前DSP芯片的發展,通過比較選定了TI公司的TMSLF2407芯片作為本文的處理芯片,而后基于對TMSLF2407芯片的內部資源和該芯片數字式PWM信號產生的原基于DSP的三相有源功率因數校正研究與設計理的分析,提出了三相PFC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在第四章中介紹了基于DSP數字控制的PFC的總體設計方案,電路所采用的是基于平均電流方案的雙閉環控制策略。內環通過瞬時值控制獲得快速的動態性能,保證輸出畸變率較低,外環使用輸出電壓的瞬時值控制,具有較高的輸出精度。本文最后應用仿真軟件MATLAB中的SIMULINK對系統進行仿真,驗證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并有助于系統主電路和控制電路的設計。對于三相變換器這種復雜的非線性系統,需要模擬、數字信號混合仿真,仿真比較難以實現。一是因為模型難以建立二是即使建立起一個模型,由于電路復雜,仿真軟件也未必能保證其收斂性。所以經過簡化,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構建了變換器的電壓模型,用于驗證設計方法和設計參數的正確性。
上傳時間: 2013-05-31
上傳用戶:wengtianzhu
本文的目的在于設計一個自適應噪音抵消系統,使其能消除含噪語音信號中的背景噪音,達到提高語音信號質量的目的.主要工作分為兩大部分.本文在第一部分介紹了自適應數字濾波器的基本理論思想,具體闡述了自適應噪聲抵消系統基本原理,并對自適應噪聲抵消系統的指標、抵消性能進行了計算分析.自適應濾波器的算法是整個系統的核心,在第一部分中,對兩種最基本的自適應算法,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和分析,并針對兩種算法的優缺點進行了詳細的比較.這一部分中最關鍵的是對設計的噪聲抵消系統進行計算機仿真,驗證系統設計的合理性和算法的正確性.通過對自適應噪聲抵消器的MATLAB仿真及對仿真圖形的分析,驗證了系統設計和自適應算法的可行性.第二部分主要完成自適應噪聲抵消系統的硬件設計和軟件編程.在第一部分計算機仿真分析的基礎上,利用高速信號處理芯片DSP(TMS320LF2407)設計了一個噪聲干擾抵消系統,在高速信號處理芯片(TMS320LF2407)上開發實現了自適應LMS算法.
標簽: DSP
上傳時間: 2013-06-28
上傳用戶:zklh8989
河北工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論文研究在 ARM920T硬件平臺以及Linux軟件平臺上, 通過構建完整的嵌入式Linux系統并移植多媒體播放器MPlayer,完成一款具有轉儲功能的MP4播放器。在這個過程中研究了Linux系統移植、探索了USB驅動程序、學習了文件系統的構建并完成了多媒體播 放器 MPlayer 的移植,最終實現了一款基于嵌入式 Linux 軟件平臺具有轉儲功能的 MP4 播放器,使得 MP4 播放器可以通過 USB 接口對可移動硬盤上的信息進行操作。通過該研究過程構建了嵌入式軟件系統,以實現更好的系統性能,最重要的是可以在實踐基礎上增加對系統移植和驅動開發理論的理解并積累豐富的系統移植經驗,以促進我們去理解軟件開 發項目及其與目標硬件移植和優化的關系。
上傳時間: 2013-07-08
上傳用戶:sclyutian
電壓空間矢量脈沖寬度調制技術是一種性能優越、易于數字化實現的脈沖寬度調制方案。在常規SVPWM算法中,判定等效電壓空間矢量所處扇區位置時需要進行坐標旋轉和反正切三角函數的運算,計算特定電壓空間矢量作用時間時需要進行正弦、余弦三角函數的運算以及過飽和情況下的歸一化處理過程,同時,在整個SVPWM算法中還包含了無理數的運算,這些復雜計算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大量計算誤差,對高精度實時控制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而且這些復雜運算的計算量大,對系統的處理速度要求高,程序設計復雜,系統運行時間長,占用系統資源多。因此,從工程實際應用的角度出發,需要對常規SVPWM算法進行優化設計。 本文提出的優化SVPWM算法,只需進行普通的四則運算,計算非常簡單,克服了上述常規SVPWM算法中的缺點,同時,采用交叉分配零電壓空間矢量,并將零電壓空間矢量的切換點置于各扇區中點的方法,達到降低三相橋式逆變電路中開關器件開關損耗的目的。SVPWM算法要求高速的數據處理能力,傳統的MCU、DSP都難以滿足其要求,而具有高速數據處理能力的FPGA/CPLD則可以很好的實現SVPWM的控制功能,在實時性、靈活性等方面有著MCU、DSP無法比擬的優越性。本文利用MATLAB/Simulink軟件對優化的SVPWM系統原型進行建模和仿真,當仿真效果達到SVPWM系統控制要求后,在XilinxISE環境下采用硬件描述語言設計輸入方法與原理圖設計輸入方法相結合的混合設計輸入方法進行FPGA/CPLD的電路設計與輸入,建立相同功能的SVPWM系統模型,然后利用ISESimulator(VHDL/Verilog)仿真器進行功能仿真和性能分析,驗證了本文提出的SVPWM優化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上傳時間: 2013-07-30
上傳用戶:15953929477
運算放大器、比較器設計指南,運算放大器、比較器設計指南
上傳時間: 2013-07-19
上傳用戶:a673761058
書名:數字邏輯電路的ASIC設計/實用電子電路設計叢書 作者:(日)小林芳直 著,蔣民 譯,趙寶瑛 校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原價:30.00 出版日期:2004-9-1 ISBN:9787030133960 字數:348000 頁數:293 印次: 版次:1 紙張:膠版紙 開本: 商品標識:8901735 編輯推薦 -------------------------------------------------------------------------------- 內容提要 -------------------------------------------------------------------------------- 本書是“實用電子電路設計叢書”之一。本書以實現高速高可靠性的數字系統設計為目標,以完全同步式電路為基礎,從技術實現的角度介紹ASIC邏輯電路設計技術。內容包括:邏輯門電路、邏輯壓縮、組合電路、Johnson計數器、定序器設計及應用等,并介紹了實現最佳設計的各種工程設計方法。 本書可供信息工程、電子工程、微電子技術、計算技術、控制工程等領域的高等院校師生及工程技術人員、研制開發人員學習參考。 目錄 -------------------------------------------------------------------------------- 第1章 ASIC=同步式設計=更高可靠性設計方法的實現 1.1 面向高性能系統的設計 1.2 同步電路的不足 1.3 同步電路設計 1.4 ASIC機能設計方法有待思考的地方 第2章 邏輯門電路詳解 2.1 邏輯門電路的最基本的知識 2.2 加法電路及其構成方法 2.3 其他輸入信號為3位的邏輯單元 2.4 復合邏輯門電路的調整 第3章 邏輯壓縮與奎恩·麥克拉斯基法 3.1 除去玻色項的方法 3.2 奎恩·麥克拉斯基法 第4章 組合電路設計 4.1 選擇器、解碼器、編碼器 4.2 比較和運算電路的設計 第5章 計數器電路的設計 5.1 計數器設計的基礎 5.2 各種各樣的計數器設計 5.3 LFSR(M系列發生器)的設計 第6章 江遜計數器 6.1 設計高可靠性的江遜計數器 6.2 沖刷順序的組成 第7章 定序器設計 7.1 定序器電路設計的基礎知識 7.2 把江遜計數器制作成狀態機 7.3 一比特熱位狀態機與江遜狀態機 7.4 跳躍動作的設計 第8章 定序器的高可靠化技術 8.1 高可靠性定序器概述 8.2 關注高可靠性江遜狀態機 第9章 定序器的應用設計 9.1 軟件處理與硬件處理 9.2 自動扶梯的設計 9.3 信號機的設計 9.4 數碼存錢箱的設計 9.5 數字鎖相環的設計 第10章 實現最佳設計的方法 10.1 如何杜絕運行錯誤的產生 10.2 16位乘法器的電路整定 10.3 冒泡分類器(bubble sorter)的電路設定 參考文獻
上傳時間: 2013-06-15
上傳用戶:龍飛艇
本文介紹了基于軟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編程控制器)的嵌入式技術起源和背景,綜述了基于軟PLC的嵌入式系統的關鍵技術和優點,最后介紹了其設計和實現的方法。 基于軟PLC的嵌入式系統的研究與實現分為開發系統和運行系統(又稱為虛擬機系統)。本文概述了開發系統,其運行于PC機的操作系統如Windows或者Linux等,為用戶提供一個大眾化的編程環境,它包含編輯器、編譯器、連接器、調試器和通信接口幾個部分。編輯界面友好,可以讓用戶方便的使用LD、ST和FBD三種語言編寫程序,編譯器和連接器將源程序文件編譯和連接成虛擬機系統可執行的目標代碼文件;分析了開發系統,其中詳細描述了編譯模塊的編制過程,實現了將指令表語言轉換為運行系統能夠識別的C/C++指令的功能;詳細地研究了梯形圖轉換為指令表語言,以及由指令表語言向梯形圖語言的算法和數據結構。調試器借助于虛擬機運行系統提供的服務可完成對應用程序的調試糾錯;討論了uCLinux操作系統和編譯調試技術,以及采用ModBus/TCP工業通信協議的通信接口用于開發系統和運行系統之間的通信。 另一方面,本文分析了虛擬機運行系統,它運行于安裝了uCLinux的ARM7平臺上,包括運行內核模塊、系統管理模塊和通信接口模塊。由于uCLinux沒有MMU和本身對實時性沒有什么要求,而針對基于軟PLC的嵌入式系統的研究與實現要求,本文在對其進行了uCLinux小型化研究的同時探討了雙內核實時性方案,解決了uCLinux實時性不足的問題。運行內核模塊調度和執行應用程序并管理時鐘。系統管理模塊管理系統狀態和內存。通信模塊用于開發系統及I/O設備通信。在此基礎上,對基于軟PLC的嵌入式系統的進行了設計與實現,并通過試驗將編譯的目標代碼傳遞到基于軟PLC的嵌入式運行系統中,實現了控制功能,驗證了生成目標代碼的正確性和開發系統的可行性,實現了編輯界面友好,系統開放,性價比較高的軟PLC嵌入式系統,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具有一定理論和應用價值。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jiiszha
正弦波逆變器理論基礎知識,劉鳳君老師作品,對初學者和正在進行逆變器設計及改進會有幫助
標簽: 正弦波逆變器
上傳時間: 2013-07-06
上傳用戶:liber
固態硬盤是一種以FLASH為存儲介質的新型硬盤。由于它不像傳統硬盤一樣以高速旋轉的磁盤為存儲介質,不需要浪費大量的尋道時間,因此它有著傳統硬盤不可比擬的順序和隨機存儲速度。同時由于固態硬盤不存在機械存儲結構,因此還具有高抗震性、無工作噪音、可適應惡劣工作環境等優點。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固態硬盤技術已經成為未來存儲介質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 本文以設計固態硬盤控制芯片IDE接口部分為項目背景,通過可編程邏輯器件FPGA,基于ATA協議并使用硬件編程語言verilog,設計了一個位于設備端的IDE控制器。該IDE控制器的主要作用在于解析主機所發送的IDE指令并控制硬盤設備進行相應的狀態遷移和指令操作,從而完成硬盤設備端與主機端之間基本的狀態通信以及數據通信。論文主要完成了幾個方面的內容。第一:論文從固態硬盤的基本結構出發,分析了固態硬盤IDE控制器的功能性需求以及寄存器傳輸、PIO傳輸和UDMA傳輸三種ATA協議主要傳輸模式所必須遵循的時序要求,并概括了IDE控制器設計的要點和難點;第二:論文設計了IDE控制器的總體功能框架,將IDE控制器從功能上分為寄存器部分、頂層控制模塊、異步FIFO模塊、PIO控制模塊、UDMA控制模塊以及CRC校驗模塊六大子功能模塊,并分析了各個子功能模塊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具體功能設計;第三:論文以設計狀態機流程和主要控制信號的方式實現了各個具體子功能模塊并列舉了部分關鍵代碼,同時給出了主要子功能模塊的時序仿真圖;最后,論文給出了基于PIO傳輸模式和基于UDMA傳輸模式的具體指令操作流程實現,并通過SAS邏輯分析儀和QuartusⅡ對IDE控制器進行了功能測試和分析,驗證了本論文設計的正確性。
上傳時間: 2013-07-31
上傳用戶:liang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