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Ubuntu 12.04 和下載編譯Android R10.4源碼 安裝Ubuntu 12.04 和下載編譯Android R10.4源碼
標簽: Android Ubuntu 12.04 10.4 下載 編譯 源碼
上傳時間: 2018-08-14
上傳用戶:18321548967
ECE R10是GB 34660的原版,主要規定了車輛寬窄帶輻射發射、車輛輻射抗擾都測試的相關內容。
標簽: EMC
上傳時間: 2022-06-26
上傳用戶:
38V/100A可直接并聯大功率AC/DC變換器 隨著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電源技術被廣泛應用于計算機、工業儀器儀表、軍事、航天等領域,涉及到國民經濟各行各業。特別是近年來,隨著IGBT的廣泛應用,開關電源向更大功率方向發展。研制各種各樣的大功率,高性能的開關電源成為趨勢。某電源系統要求輸入電壓為AC220V,輸出電壓為DC38V,輸出電流為100A,輸出電壓低紋波,功率因數>0.9,必要時多臺電源可以直接并聯使用,并聯時的負載不均衡度<5%。 設計采用了AC/DC/AC/DC變換方案。一次整流后的直流電壓,經過有源功率因數校正環節以提高系統的功率因數,再經半橋變換電路逆變后,由高頻變壓器隔離降壓,最后整流輸出直流電壓。系統的主要環節有DC/DC電路、功率因數校正電路、PWM控制電路、均流電路和保護電路等。 1 有源功率因數校正環節 由于系統的功率因數要求0.9以上,采用二極管整流是不能滿足要求的,所以,加入了有源功率因數校正環節。采用UC3854A/B控制芯片來組成功率因數電路。UC3854A/B是Unitrode公司一種新的高功率因數校正器集成控制電路芯片,是在UC3854基礎上的改進。其特點是:采用平均電流控制,功率因數接近1,高帶寬,限制電網電流失真≤3%[1]。圖1是由UC3854A/B控制的有源功率因數校正電路。 該電路由兩部分組成。UC3854A/B及外圍元器件構成控制部分,實現對網側輸入電流和輸出電壓的控制。功率部分由L2,C5,V等元器件構成Boost升壓電路。開關管V選擇西門康公司的SKM75GB123D模塊,其工作頻率選在35kHz。升壓電感L2為2mH/20A。C5采用四個450V/470μF的電解電容并聯。因為,設計的PFC電路主要是用在大功率DC/DC電路中,所以,在負載輕的時候不進行功率因數校正,當負載較大時功率因數校正電路自動投入使用。此部分控制由圖1中的比較器部分來實現。R10及R11是負載檢測電阻。當負載較輕時,R10及R11上檢測的信號輸入給比較器,使其輸出端為低電平,D2導通,給ENA(使能端)低電平使UC3854A/B封鎖。在負載較大時ENA為高電平才讓UC3854A/B工作。D3接到SS(軟啟動端),在負載輕時D3導通,使SS為低電平;當負載增大要求UC3854A/B工作時,SS端電位從零緩慢升高,控制輸出脈沖占空比慢慢增大實現軟啟動。 2 DC/DC主電路及控制部分分析 2.1 DC/DC主電路拓撲 在大功率高頻開關電源中,常用的主變換電路有推挽電路、半橋電路、全橋電路等[2]。其中推挽電路的開關器件少,輸出功率大,但開關管承受電壓高(為電源電壓的2倍),且變壓器有六個抽頭,結構復雜;全橋電路開關管承受的電壓不高,輸出功率大,但是需要的開關器件多(4個),驅動電路復雜。半橋電路開關管承受的電壓低,開關器件少,驅動簡單。根據對各種拓撲方案的工程化實現難度,電氣性能以及成本等指標的綜合比較,本電源選用半橋式DC/DC變換器作為主電路。圖2為大功率開關電源的主電路拓撲圖。
上傳時間: 2013-11-13
上傳用戶:ukuk
微型51/AVR 編程器套件裝配說明書 請您在動手裝配這個編程器之前,務必先看完本說明書,避免走彎路。 1.收到套件后請對照元器件列表檢查一下,元件、配件是否齊全? Used Part Type Designator ==== ================ ========== 1 1k R6 1 1uf 50V C11 5 2k2 R2 R3 R4 R5 R11 1 10K*8 RN1 2 11.0592MHZ Q1 Q2 1 12V,0.5W D2 2 15k R7 R8 2 21k R9 R10 4 33p C6 C7 C8 C9 1 47uf 25V C10 1 74HC164 IC6 2 78L05 IC4 IC5 1 100uf 25V C12 1 220R R1 1 AT89C51 IC2 1 B40C800(W02) D1 2 BS170 T1 T2 1 BS250 T3 1 DB9/F J2 1 J1X2 J1 1 LED GN5 D3 1 LM317L IC1 1 TLC2272 IC7 1 ZIF40 IC3 5 1uf C1 C2 C3 C4 C5 另外,套件配有1.5米串行電纜一根和配套的PCB一塊,不含電源。編程器使用的15V交流電源或12V直流電源需要自己配套。2.裝配要點:先焊接阻容元件,3個集成電路插座(IC2,IC7,IC6)其次是晶振, 全橋,穩壓IC 等,然后焊接J2,最后焊接T1,T2,T3三只場效應管。焊接場效應管時務必按照以下方法:拔去電烙鐵的電源,使用電烙鐵余溫去焊接三只場效應管,否則靜電很容易損壞管子。這是裝配成功的關鍵。這三只管子有問題,最典型的現象是不能聯機。由于電源插座封裝比較特殊,國內無法配套上,已改用電源線接線柱,可直接焊接在PCB板焊盤上,如下圖1所示(在下圖中兩個紅色圓圈內指示的焊盤),然后在連接到套件中配套的電源插座上。最近有朋友反映用15V交流比較麻煩,還要另外配變壓器。如果要使用12V的直流電,無需將全橋焊上,將兩個接線柱分別焊接在全橋的正負輸出位置的焊盤上即可,如下圖2所示,藍色圓圈內指示的焊盤,連接電源的時候要注意正負極,不要接錯了。方形焊盤是正極。40腳ZIF插座焊接前,應該將BR1飛線焊接好。注意:由于焊盤比較小,注意焊接溫度,不要高溫長時間反復焊接,會導致焊盤脫落。
上傳時間: 2013-12-31
上傳用戶:caiguoqing
Contents 1 Introduction 1 2 Glosary 1 2.1 Concepts 1 2.2 Abbreviations and acronyms 4 3 Capabilities 6 4 Technical Description 6 4.1 General 6 4.2 Service oriented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on the Abis interface (SARA) 8 4.3 Configuration of dedicated PDCHs in Packet Switched Domain (PSD) 10 4.4 Handling of Packet Data traffic 15 4.5 Channel selection in Cicuit Switched Domain (CSD) 19 4.6 Return of PDCHs to Cicuit Switched Domain (CSD) 22 4.7 Main changes in Ericsson GSM system R10/BSS R10 24 5 Engineering guidelines 24 6 Parameters 26 6.1 Main controlling parameters 26 6.2 Parameters for special adjustments 26 6.3 Value ranges and default values 28 7 References 29
上傳時間: 2013-11-12
上傳用戶:ainimao
工作原理 該裝置電路原理見圖1。由紅外線傳感器、信號放大電路、電壓比較器、延時電路和音響報警電路等組成。紅外線探測傳感器IC1探測到前方人體輻射出的紅外線信號時,由IC1的②腳輸出微弱的電信號,經三極管VT1等組成第一級放大電路放大,再通過C2輸入到運算放大器IC2中進行高增益、低噪聲放大,此時由 IC2①腳輸出的信號已足夠強。IC3作電壓比較器,它的第⑤腳由R10、VD1提供基準電壓,當IC2①腳輸出的信號電壓到達IC3的⑥腳時,兩個輸入端的電壓進行比較, 此時IC3的⑦腳由原來的高電平變為低電平。IC4為報警延時電路,R14和C6組成延時電路,其時間約為1分鐘。當IC3的⑦腳變為低電平時,C6通過VD2放電,此時IC4的②腳變為低電平它與IC4的③腳基準電壓進行比較,當它低于其基準電壓時,IC4的①腳變為高電平,VT2 導通,訊響器BL通電發出報警聲。人體的紅外線信號消失后,IC3的⑦腳又恢復高電平輸出,此時VD2截止。由于C6兩端的電壓不能突變, 故通過R14向 C6緩慢充電,當C6兩端的電壓高于其基準電壓時,IC4的①腳才變為低電平,時間約為1分鐘,即持續1分鐘報警。
上傳時間: 2013-12-19
上傳用戶:Breathe0125
電路主要包括以下七個單元電路:正弦波產生電路、正弦波放大及電平變換電路、峰值檢測電路、增益控制電路、三角波產生電路、比較電路、低通濾波電路。正弦波產生電路采用文氏橋正弦波振蕩電路,由放大電路、反饋電路(正反饋)、選頻網絡(和反饋電路一起)、穩幅電路構成,它的振蕩頻率為:f=1/(2Π*RC),由R4和C1構成RC并聯振蕩,產生正弦波,與R5和C2構成選頻網絡,同時R5和C2又構成該電路的正反饋;穩幅電路是由該電路的負反饋構成,當振幅過大時,二極管導通,R3短路,Av=1+(R2+R3)/R1減小,振幅減小,反之Av=1+(R2+R3)/R1增大,振幅增大,達到穩幅效果,從而保證正弦波的正常產生。正弦波放大及電平變換電路由R10,R7分別與R15滑動電阻部分相連,通過滑動R15來分VCC和VEE的電壓,通過放大器正相來抬高或降低正弦波來達到特定范圍內的幅值,滑動電阻R6與地相連,又與放大器反相端相連,滑動R6分壓來改變振幅,后又由R9和R8構成反饋來達到放大的效果,從而達到正弦波放大及電平變化的目的。峰值檢測電路是由正弦波放大及電平變換電路產生的正弦波送入電壓跟隨器的正相端,通過兩個反向二極管后再連電容,快速充放電達到峰值,然后再送回正弦波放大及電平變換電路的反相端,構成負反饋,達到增益穩幅控制效果三角波產生電路主要由兩個NPN型三極管Q3Q4,一個PNP型三極管Q2,兩個電容C3C4,兩個非門,一個滑動電阻R16組成,通過充放電后經過非門產生三角波。比較電路產生的正弦波送入放大器的正相端,產生的三角波送入放大器的反相端,通過作差比較產SPWM波,后又經過由R22和C8組成的低通濾波電路,還原正弦波。
上傳時間: 2021-10-30
上傳用戶:
Altium Designer 10 提供了一個強大的高集成度的板級設計發布過程,它可以驗證并將您的設計和制造數據進行打包,這些操作只需一鍵完成,從而避免了人為交互中可能出現的錯誤。發布管理系統簡化規范了發布您的設計項目的流程,或者更具體地說,是那些項目中定義的配置, 直觀,簡潔而且穩定。更重要的是,該系統可以被直接鏈接到您的后臺版本控制系統。 新增的強大的預發布驗證手段的組合 - 用以確保所有包含在發布中的設計文件都是當前的,與存儲在您的版本控制系統中的相應的文件“主人”保持同步的文件,并且通過了所有特定的規則檢查(ERC, DRC, 等等) – 從而您可以在更高層面上控制發布管理,并可保證卓越的發布質量。亮點 ● 提供了將設計數據管理置于設計流程核心地位的全新桌面平臺● 提供了新的維度,以供器件數據的搜尋和管理,確保輸出到制造廠的設計數據具有準確性和可重復性● 為設計環境提供供應鏈信息的智能鏈接,確保對元器件的使用有更好的選擇● 提供了涵蓋整個設計與生產生命周期的器件數據管理方案,而結構性的輸出流程更是確保了輸出信息的完整性R10 系列的增強功能包括:輸出Output Job編輯器、內電層分割加速改善、彈出式的多邊形鋪銅管理器、AtmelQTouch支持、自定制的笛卡爾直角和極坐標柵格、Aldec HDL 仿真功能、實現比使用指針更多的GUI增強,以及隨著Altium DesigneR10臨近發布日前,我們將構建其中的更多酷炫功能。而且,其平臺穩定性也得到了增強。新功能與過去以季節性主題(如Winter09,Summer09)來命名的方案不同,而是采用新型的平實的編號形式來為新的發布版本進行命名。最新發布的Altium Designer - Release 10 將繼續保持不斷插入新的功能和技術的過程,使得您可以更方便輕松地創建您的下一代電子產品設計。 Altium 的統一的設計架構以將硬件,軟件和可編程硬件等等集成到一個單一的應用程序中而聞名。它可讓您在一個項目內,甚或是整個團隊里自由地探索和開發新的設計創意和設計思想,團隊中的每個人都擁有對于整個設計過程的統一的設計視圖。在軟件解決方案的開發過程中,偶爾腦子里會跳出不斷進化的創意,跳出的每一個創意都在它能做么,并且能給用戶帶來什么好處方面,帶領軟件的解決方案到一個更高的臺階。Release 10 的到來是對于Altium Designer的又一個進化跳躍 – 是軟件及其功能上的世代性的交替和革新,如果您愿意縱向追溯,其規模DXP平臺推出以來,從未見過的以單一的統一模式交付的設計經驗。 此次飛躍的亮點是收集了大量令人印象深刻而廣泛全面的新技術,旨在不但幫助進化您管理您的設計信息的方式,而且還幫助您自動配置發布程。AD10 與Altium Vault Server -- 來自Altium的另一解決方案 -- 提供了一個設計數據管理系統,它可以有效地識別并解決許多導致設計,發布和制造等進程緩慢的各種問題。它是一種非常具有創造性和革命性的智能數據管理系統。該數據管理解決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元器件管理系統。該元器件管理系統提供了真正的生命周期追蹤功能和器件檢驗的獨立性。 Altium Designer 10 提供了一個強大的高集成度的板級設計發布過程,它可以驗證并將您的設計和制造數據進行打包,這些操作只需一鍵完成,從而避免了人為交互中可能出現的誤差。發布管理系統簡化規范了發布您的設計項目的流程,或者更具體地說,是那些項目中定義的配置, 直觀,簡潔而且穩定。更重要的是,該系統可以被直接鏈接到您的后臺版本控制系統。 新增的強大的預發布驗證手段的組合 - 用以確保所有包含在發布中的設計文件都是當前的,與存儲在您的版本控制系統中的相應的文件“主人”保持同步的文件,并且通過了所有特定的規則檢查(ERC, DRC, 等等) – 從而您可以在更高層面上控制發布管理,并可保證卓越的發布質量。通過AD10,您可以利用完整的生命周期(從概念和設計,經由原型和產品,到折舊和廢棄 )來開發并管理您的電子產品,關于所有這些操作的正確性您都有足夠的信心。我們很高興能帶給您這些富有靈感的新技術,和很多其他新功能一起,我們開發了這個發布系統并且得到了很多正面的反應,我們相信您也會很興奮!通過全新的安裝和內容交付系統,以及Altium Subscrption 訂戶計劃可讓您訪問那些酷炫的新功能,并且隨時保持更新。以可選擇的插件方式交付各種功能模塊,您再也不需要為下一個主體(或附體)發布而等待。相反,如果您愿意,您可以通過一個內容流水線 持續不斷地從Altium獲得最新的技術和解決方案的更新。Altium Designer 10 – ---所有一切將從這里開始。設計數據和發布管理設計數據管理系統Altium Designer 的統一平臺 – 用一個統一的數據模型來代表所設計的系統 – 已被有效地運用,而且已有效地解決了在確保不斷增長的產品性能增強和革新的要求的同時,提供更高的數據完整性的問題。其結果是一個設計數據管理模式的執行,允許關于設計世界和最終負責構建實際產品的供應鏈這二者之間的鏈接進行正式的定義。統一的數據模型會將設計數據映射到供應鏈將實際構建的特定的產品條目(裸裝配板)。有了這種模型,并且配以各種功能和技術的廣泛支持,該軟件可使您輕松無痛苦地,流線式地,自動地傳遞來自設計領域的數據到產品領域 – 以高集成度的,直觀的方式一鍵生成數據的輸出。板級實現導出到 Ansoft HFSS?Updated in Beta 4對于那些需要用到RF和幾G頻率數字信號的PCB設計,您現在可以直接從PCB編輯器導出您的PCB文檔到一個 Ansoft Neutral文件格式,這種格式可以被直接導入并使用 Ansys' ANSOFT HFSS? 3D Full-wave Electromagnetic Field Simulation軟件來進行仿真。 Ansoft 與Altium合作提供了在PCB設計以及其電磁場分析方面的高質量協作能力。導出到 SiSoft Quantum-SI?Altium Designer 的 PCB編輯器支持保存PCB設計時同時包括詳細的層棧信息以及過孔和焊盤的幾何信息,并保存為CSV文件,該文件可用于 SiSoft 的 Quantum-SI 系列信號完整性分析軟件工具。 SiSoft 與 Altium 合作特別為Altium Designer的用戶提供了最理想的 Quantum-SI 可接受的導入格式。PCB 3D 視頻為了提供對于您的PCB板的更為生動和更為有用的文檔, Altium Designer 的 Release 10 提供了生成PCB 3D視頻文檔的功能。 從您的主管那邊所看到的PCB 3D視頻的內容,就是簡單的一系列關于您的PCB板3維畫面的快照截圖,類似于關鍵幀。對于這一系列按順序排列的每一個后來的畫面關鍵幀,您都可以調整其縮放程度,平移或者旋轉,調整這些所有相對之前的關鍵幀的設置。輸出時,畫面幀的順序采用強大的多媒體發布器導出為視頻格式 – 一個可配置的輸出媒介被單獨添加到 Release 10 以用于生成PCB 3D 視頻。 其結果就是一系列畫面幀按順序平滑地內插到關鍵幀系列。統一的光標捕獲系統Altium Designer 的 PCB編輯器已經有了很好的柵格定義系統 – 通過可視柵格,捕獲柵格,元件柵格和電氣柵格等等都可以幫助您有效地放置您的設計對象到PCB文檔。隨著Altium Designer 10 的發布,該系統已休整而且隨著統一的光標捕獲系統的到來達到一個新的水平。該系統匯集了三個不同的子系統,共同驅動并達到將光標捕獲到最優選的坐標集:用戶可定義的柵格,直角坐標和極坐標之間可按照喜好選擇;捕獲柵格,它可以自由地放置并提供隨時可見的對于對象排列進行參考的線索;以及增強的對象捕捉點,使得放置對象的時候自動定位光標到基于對象熱點的位置。按照您覺得合適的方式,使用這些功能的組合, 可確保您輕松地搞定在PCB工作區放置和排列您的對象!PCB 中類的結構在將設計從原理圖轉移到PCB的時候,Altium Designer中已經提供了對于高質量,穩定的類(器件類和網絡類)創建功能的支持。Release 10 將這種支持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可以在PCB文檔中定義生成類的層次結構。從本質上講,這使得您可以按照圖紙層次將元件或網絡類組合到從那張圖紙生成的一個母類,而這個母類本身也可以是它上面的一個母類的子類,如此一路到您的設計中的頂層圖紙。而頂層生成的母類(或叫特級類)從本質上來講即是類的結構層次的源頭。這些所有生成的母類都被稱為結構類。結構類,不僅允許在PCB領域中對原理圖文檔結構進行繁衍和高級導航 ,而且也可用于邏輯查詢,例如,設計規則的范圍,或者設置條件進行過濾查找。設計協作喜歡進行協同PCB設計,多個設計師可以同一時間對同一電路板進行工作,然后把他們的結果合并在一起的想法? Release 10 帶來了真正的PCB設計過程中的協作。通過新的協作,比較和合并面板您會了解你的PCB板當前的狀態,與您的協作同伴的結果進行比較。點擊面板上的命令來顯示差異,然后使用差異映射圖得到關于誰在板上做了些什么的整體視圖。在映射圖中進行點擊以所放到您感興趣的區域,然后在工作區中使用右鍵單擊命令來保留您的更改,或拖拽其他人所做的更改到您的PCB板。甚至還有一個自動命令,可以自動集成所有的與您的板子的當前版本不相沖突的更改 ,并且帶來大量來自其他設計師的布線成果。當您一切準備就緒,可以將更新保存下來,并提交回儲存庫。每個設計師還可以定義工作區域,確保每個人都知道其他人在哪一塊工作,以及不能在哪一塊工作。對于 Atmel Touch Controls 的支持隨便看一下如今任何最新的電子產品,您也許會發現一個很酷的用戶界面 - 如按鈕,滑條和滾輪等等觸摸感應控制塊。為了適應您的電子產品中對這種控制塊的使用,Altium Designer 10 提供了在您的PCB中創建平面電容性的傳感器模式的支持,用于 Atmel? QTouch? 和QMatrix? 傳感器控制器。增強的多邊形鋪銅管理器Altium Designer 的Release 10 中的多邊形鋪銅管理器 對話框提供了更強大的功能性增強,提供了關于管理您的PCB板中所有多邊形鋪銅的附加功能。這些附加功能包括創建新的多邊形鋪銅,訪問對話框的相關屬性和多邊形鋪銅刪除,等等都可以在這里進行操作 --- 全面地豐富了多邊形鋪銅管理器對話框的內容,并將多邊形鋪銅管理整體功能帶到新的高度!為使設計師們成功協作的重要工具,是使得設計師們能夠圖形化地比較他們的工作成果,然后合并以保留任何他們認為合適的更改。但對于庫方面的協作呢? Altium Designer 已經提供了在某一時間更新PCB到庫元件的最新版本的功能,但Release 10 包含了一個功能強大,可視化比較的工具,以協助PCB設計師在更新和改變控制流程方面的工作。
上傳時間: 2022-07-22
上傳用戶:canderile
智能稱重系統的設計資料要以微控制器為控制核心,通過稱重傳感器實現對灌裝氣體重量的自動檢測及控制,但普遍存在稱重精度不高、功能不全等問題。本文旨在以高性能STC11F32XE 單片機為控制核心,設計出高精度數據采集、寬溫度工作范圍的智能燃氣灌裝稱重系統。1 系統硬件電路設計1. 1 整體硬件電路設計燃氣灌裝稱重控制系統主要包括: 信號采集、信號調理、灌裝過程控制、數據顯示等模塊。其中的信號調理模塊對傳感器的mV 輸入信號進行濾波、放大、A/D 轉換后送入單片機STC11F32XE 進行處理; 電源電壓電路給各模塊電路提供數字5 V 和模擬5 V 直流電壓; 數碼管顯示器、鍵盤、蜂鳴器及指示燈構成人機交互模塊; 溫度傳感器DS18B20 采集環境溫度供傳感器溫度補償時使用( 見圖1) 。1. 2 信號采集及調理電路據設計要求,稱重傳感器選用鋁合金懸臂梁結構的應變片式傳感器,其有效的最大輸出在20 mV以內,為了拓展其A/D 轉換器的滿量程有效利用范圍,需要對其進行差動放大。同時,為了提高其抗干擾能力,對傳感器輸出信號進行二階低通濾波, IN -和IN + 為傳感器輸出的差動信號,S3 和S4 是磁珠,對高頻干擾信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運算放大器采用精密雙運放OP2177,放大電路的放大倍數由R10、R31 和RG1 決定
標簽: 智能稱重系統
上傳時間: 2022-07-24
上傳用戶:
介紹了基于 STC11F32XE 和 A / D 轉換器 ADS1230 的燃氣灌裝稱重系統,并提出了其硬件電路設計和軟件設計流程。該系統具有對傳感器進行溫度誤差補償、自動校準等功能。通過試驗證明,該系統具有測量精度高、穩定可靠等優點。近年來,國內燃氣灌裝設備已部分實現智能化,主要以微控制器為控制核心,通過稱重傳感器實現對灌裝氣體重量的自動檢測及控制,但普遍存在稱重精度不高、功能不全等問題。本文旨在以高性能STC11F32XE 單片機為控制核心,設計出高精度數據采集、寬溫度工作范圍的智能燃氣灌裝稱重系統。1 系統硬件電路設計1. 1 整體硬件電路設計燃氣灌裝稱重控制系統主要包括: 信號采集、信號調理、灌裝過程控制、數據顯示等模塊。其中的信號調理模塊對傳感器的mV 輸入信號進行濾波、放大、A/D 轉換后送入單片機STC11F32XE 進行處理; 電源電壓電路給各模塊電路提供數字5 V 和模擬5 V 直流電壓; 數碼管顯示器、鍵盤、蜂鳴器及指示燈構成人機交互模塊; 溫度傳感器DS18B20 采集環境溫度供傳感器溫度補償時使用( 見圖1) 。1. 2 信號采集及調理電路據設計要求,稱重傳感器選用鋁合金懸臂梁結構的應變片式傳感器,其有效的最大輸出在20 mV以內,為了拓展其A/D 轉換器的滿量程有效利用范圍,需要對其進行差動放大。同時,為了提高其抗干擾能力,對傳感器輸出信號進行二階低通濾波, IN -和IN + 為傳感器輸出的差動信號,S3 和S4 是磁珠,對高頻干擾信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運算放大器采用精密雙運放OP2177,放大電路的放大倍數由R10、R31 和RG1 決定。調理電路如圖2 所示。
標簽: 燃氣灌裝稱重系統
上傳時間: 2022-07-29
上傳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