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數字化焊機系統的主電路采用能輸出較大功率的IGBT全僑式逆變結構,控制系統采用DSP(TMS320LF2407A)和單片機(C8051F020)構成的主從式控制結構,其中DSP為控制系統的核心,主要完成焊接實時參數的采集、PI運算和PWM波形的產生:單片機對整個控制系統進行管理,可以實現對人機交互系統(包括鍵盤和顯示)、送絲電機和一些開關量的控制以及與PC機通訊等功能。此外,單片機與DSP之間采用串行通信方式進行信息交換。本文還對送絲電機控制電路和一些輔助控制電路進行了必要的設計.在控制系統軟件設計中采用了模塊化的程序設計思想。在規劃出整個主程序流程的基礎上,把整個程序分為多個結構簡單、功能明確的子程序來設計,從而大大降低了系統軟件設計的復雜性,同時也使程序結構清晰、簡單易懂。在主電路和控制電路的設計中,采用了線性光耦、霍爾傳感器等多項隔離措施,并設計了相應的焊機保護電路,同時還采用了必要的軟硬件抗干擾措施,從而保證了全數字化焊機系統工作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通過對控制電路的各個功能模塊進行軟、硬件調試表明,該焊機系統響應速度快,電路簡單可靠,系統軟件較高效、可移植性好,且系統抗干擾能力強,基本達到了本設計的要求。最后,在對本文做簡要總結的基礎上,對于本焊機的進一步完善工作提出了建議,為全數字化焊機控制系統今后更加深入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關鍵詞:數字化焊機:控制系統:逆變技術;DSP:單片機:人機交互系統
上傳時間: 2022-06-22
上傳用戶:slq1234567890
1引言有要發光二極管(OLED)具有低驅動電壓、寬溫工作、主動發光、響應速度快和視角寬等優點],其作為全彩顯示器件,與LCD相比,具有更簡單的工藝和更低的成本。近年,單色和局域色的OLED顯示屏已有較多報道~1,并推出了全彩OLED顯示屏~9]。本文研制了尺寸為1.9、分辨率為128(×3)×160的全彩OLED屏。在目前報道的同等或以下尺寸的采用無源矩陣(PM)驅動的全彩OLED屏中,該屏的分辨率處于較高水平。2全彩OLED屏2.1全彩技術的實現圖1是5種實現全彩OLED顯示屏技術的示意圖。本文采用(a)所示的平面結構式,每個全彩像素包括紅、綠和藍3個子像素,利用空間混色實現彩色。這種技術的難點是在制作全彩OLED時,需要將紅、綠和藍OLED的發光層(EML)材料分隔開01。屏的最高分辨率不僅受限于機械掩模制作的公差,還受限于在器件制作工藝過程中機械掩模與ITO基板玻璃的對準誤差。2.2P-OLED屏的驅動技術OLFD屬于電流型器件,其發光亮度與驅動電流成正比,故OLED均采用恒流源驅動。由于OLED自身較高的寄生電容(20~30pF/pixel)和ITO電極引線的電阻(幾~幾109/口形成的電壓降,對恒流源的性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例如可提供高達~30V的電壓。為了實現多灰度顯示,電流必須可程控。lare公司為了精確控制每個OLED子像素的發光亮度,提出了預充電方案]。根據有無開關和驅動薄膜晶體管的存在,可將矩陣式OLED的驅動可分為P10l和有源矩陣AM112種。PM驅動的顯示器件由于制作工藝比AM要簡單得多,且成本低廉,故在小尺寸的顯示器件上得到了廣泛應用。PM驅動電路如圖2所示。
標簽: oled
上傳時間: 2022-06-24
上傳用戶:
SPI協議及工作原理分析一、概述.SPI,Serial Per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圍設備接口,是Motorola公司推出的一種同步串行接口技術.SPI總線在物理上是通過接在外圍設備微控制器(PICmicro)上面的微處理控制單元(MCU)上叫作同步串行端口(Synchronous Serial Port)的模塊(Module)來實現的,它允許MCU以全雙工的同步串行方式與各種外圍設備進行高速數據通信SPI主要應用在EEPROM,Flash,實時時鐘(RTC),數模轉換器(ADC),數字信號處理器(DSP)以及數字信號解碼器之間它在芯片中只占用四根管腳(Pin)用來控制以及數據傳輸,節約了芯片的pin 數目,同時為PCB在布局上節省了空間.正是出于這種簡單易用的特性,現在越來越多的芯片上都集成了SPl技術。
標簽: spi協議
上傳時間: 2022-06-24
上傳用戶:jiabin
MSP430F5438的串口Bootloader(非BSL下載方式),從串口下載,兩線即可,類似STC的MCU。帶原代碼及說明文檔,方便二次開發
標簽: msp430f5438 串口 bootloader
上傳時間: 2022-06-29
上傳用戶:
SERDES是英文SERializer(串行器)/DESerializer(解串器)的簡稱。它是一種時分多路復用(TDM)、點對點的通信技術,即在發送端多路低速并行信號被轉換成高速串行信號,經過傳輸媒體(光纜或銅線),最后在接收端高速串行信號重新轉換成低速并行信號。這種點對點的串行通信技術充分利用傳輸媒體的信道容量,減少所需的傳輸信道和器件引腳數目,從而大大降低通信成本。隨著對信息流量需求的不斷增長,傳統并行接口技術成為進一步提高數據傳輸速率的瓶頸。過去主要用于光纖通信的串行通信技術——SERDES正在取代傳統并行總線而成為高速接口技術的主流。本文闡述了介紹SERDES的架構、關鍵技術、SERDES硬件設計要點以及測試方法。
上傳時間: 2022-06-30
上傳用戶:
與傳統PWM(脈寬調節)變換器不同,LLC是一種通過控制開關頻率(頻率調節)來實現輸出電壓恒定的諧振電路。 它的優點是:實現原邊兩個主MOS開關的零電壓開通(ZVS)和副邊整流二極管的零電流關斷(ZCS),通過軟開關技術,可以降低電源的開關損耗,提高功率變換器的效率和功率密度。
標簽: LLC
上傳時間: 2022-07-04
上傳用戶:
MATLAB/simulink 搭建的逆變器控制模型,包含DCDC的boost電路,逆變器的PQ、VF、下垂控制策略,參數全來自實際樣機平臺,控制效果很好
上傳時間: 2022-07-08
上傳用戶:XuVshu
目前,許多檢測儀表、在線分析儀、工控機等均采用RS232或RS485協議通過串口與上位機進行通信,尤其是在鋼鐵、有色、熱工等領域,用戶通過串行通信可以實時訪問遠程設備的工作狀況、對設備運行參數進行優化,通過指令反饋控制儀器設備的正常運行,從而實現生產的節能與質暈控制。此外,串行通信在實驗教學、科學研究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科技工作者采用串行通信接口能夠方便快捷地對溫度、濃度、流量、壓力等過程參數進行實時監測與分析,大大減少工業試驗次數,在低成本、高質最前提下完成設備的調試。因此,串行通信技術的應用在質量控制、節能降耗、環境保護等方面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是廣大科研人員的迫切需求。鑒于此,本書采用簡單易學的Visual Basic 語言,對串行通信進行了系統性、集中性的介紹,由淺入深,使讀者能夠快速掌握該項技術并應用到科研生產環節,實現技術到成果的轉化。本書以 Visual Basic6.0 中文版為背景編寫,從初學者的角度,在介紹VB串口通信基本概念、串口連接線的制作以及 MSComm 串口通信控件的某礎上,主要列舉典型測控應用實例,詳細分析了電子秤量具、在線濃度分析儀以及指令型通信設備等的通信協議,并提供了具體可行的串行通信開發程序,引導讀者舉一反三,實現與各類型控制設備的串口通信及數據采集。該書具有獨特的編寫風格, 主要有兩大特點: 第一,處理問題集中化, 即本書專門針對串口進行選材與分析, 在串口方面不惜筆墨,而與串口無關的內容卻惜墨如金,全書緊緊圍繞串口展開討論,為讀者展示了系統、詳盡的知識內容; 第二, 學以致用思想,即本書通過對具有串行通信功能儀表設備的數據采集和界面控制,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之中,使讀者做到舉一反三, 學有所用, 切實掌握該項技術,從而達到培養科研和生產雙重人才的目的。
標簽: visual basic 串口通信
上傳時間: 2022-07-09
上傳用戶:qingfengchizhu
負載的多樣化,特別是負載功率的多變性,以及人們對設備成本投入的最低化和階段化,需要適用面更廣,穩定性更高,還需要具備冗余性和可擴容性的電源與之相適應。這些都對傳統的集中式電源提出了挑戰,隨著模塊化分布式電源的技術發展,模塊電源系統已成為現在和未來電源的發展趨勢。本文以220V交流輸入,42V-58V直流輸出的AC/DC型模塊電源單元為研究對象,選用PFC+LLC諧振回路為主電路拓撲。首先介紹了PFC主電路和控制芯片,給出主要參數的設計,并介紹PFC電路的保護和延時電路;然后分析LLC諧振變換器的工作原理,討論LLC諧振變換器的主要特性,給出主要參數的設計,并介紹了LLC諧振變換器的控制方案和控制芯片,再次介紹了均流控制方法,重點研究分析了最大電流均流法和限流最大電流均流控制,提出了非選擇性共同控制模式和選擇性控制模式兩種均流控制方案。最后設計制作220V交流輸入,輸出功率3kW的模塊電源,并進行了不同諧振頻率(40kHz1與100kHz)以及不同電路布局下的對比試驗研究,以諧振頻率為100kHz的模塊電源為例,進行了并機均流試驗研究,給出了試驗波形和結果。通過對試驗結果的分析,驗證了設計的可行性。最后分析了不足之處以及今后可能的改進方向。
上傳時間: 2022-07-09
上傳用戶:
SSCOM串口調試助手,個人認為是現在最方便的串口助手。
上傳時間: 2022-07-11
上傳用戶:d1997way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