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變分法來源于微積分,后來由歐拉和拉格朗日從不同的角度把它發展成一門獨立學科,用于求解極值問題。而變分學起源頗富戲劇性——1696年,歐拉的老師、巴塞爾大學教授約翰·伯努利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并向其他數學家挑戰:設想一個小球從空間一點沿某條曲線滾落到(不在同一垂直線上的)另外一點,問什么形狀的曲線使球降落用時最短。這就是著名的“最速降線問題”,半年之后仍沒人解出,于是伯努利更明確地表示“即使是那些對自己的方法自視甚高的數學家也解決不了這個問題”。有人說他在影射牛頓,因為伯努利是萊布尼茨的追隨者,而萊布尼茨和牛頓正因為微積分優先權的問題在“打仗”,并導致歐洲大陸和英國數學家的分裂。
當時牛頓任倫敦造幣局局長。有一天他收到一個法國朋友轉寄的“挑戰書”,于是吃過晚飯后挑燈夜戰,天亮前解了出來,匿名發表在劍橋大學《哲學會刊》。雖是匿名,但約翰·伯努利看到之后驚呼:“從這鋒利的爪我認出了這頭雄獅。”后來伯努利兄弟和萊布尼茨也都解出了這個問題,發表在同一期刊物上。


IEEE Spectrum
《科技縱覽》
官方微信公眾平臺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