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第一页_禁久久精品乱码_粉嫩av一区二区三区免费野_久草精品视频

蟲蟲首頁| 資源下載| 資源專輯| 精品軟件
登錄| 注冊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技術閱讀 >  5G+醫療:醫療發展新方向

5G+醫療:醫療發展新方向

時間:2024-01-10

從2019年年初開始,關于5G醫療的話題火速升溫。5G到來之后,醫療領域率先擁抱,全國各地不少醫院紛紛開啟了基于5G的醫療應用探索,通過與運營商、設備商開展合作,陸續推出遠程診斷、遠程手術、5G醫療救護車等,給大眾帶來了全新的醫療體驗和服務。“5G+醫療”無疑成了目前醫療行業發展的一個新方向。


5G醫療發展成就

2019年1月19日,蘇州協同創新醫用機器人研究院傳出一則消息,中國一名外科醫生利用5G技術實施了全球首例遠程外科手術。這名醫生在福建省利用5G網絡操控30英里(約合48公里)以外一個偏遠地區的機械臂進行手術。

3月16日,華為與中國移動合作,助力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完成全國首例基于5G網絡的遠程人體手術——“帕金森病腦起搏器”植入手術。這場手術跨越近3000公里,醫生在海南為遠在北京的患者實施手術。

4月3日,在移動和華為的技術支持下,廣東高州市人民醫院和廣東省人民醫院共同完成了全國首臺“5G+AI微創心臟手術”。

4月10日,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與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貴州公司共同揭牌成立5G 醫療聯合實驗室,聯手打造貴州省首個5G智慧醫院,共同推進5G在智慧醫療領域的應用落地。貴醫大附院遠程醫學中心利用5G通信網絡,聯合長順縣人民醫院及中日醫院完成了首次5G遠程多學科會診。

6月27日,在中國電信的幫助下,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田偉在機器人遠程手術中心,利用5G技術同時遠程操控兩臺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為不同地區醫院的兩名患者同時進行手術。此舉在全球尚屬首次,標志著我國5G遠程醫療與人工智能應用達到了新高度,是外科醫學劃時代的里程碑。

6月28日,MWC19上海5G峰會上,憑借中國移動提供的5G網絡連接,巴塞羅那臨床醫院胃腸手術服務負責人Antonio de Lacy博士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的場館里為上海東方醫院手術室提供了遠程實時指導。這是首次在中國進行的實時5G遠程手術指導演示。

7月4日下午,5G+AI遠程消化內鏡診斷在四川成功實施。四川馬邊彝族自治縣人民醫院的病房內,醫生正給患者進行AI消化內鏡檢查,與此同時,患者的胃部影像通過5G網絡傳送到300多公里外的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專家面前。

在運營商、設備商和國內各大知名醫院的共同推進下,5G醫療離百姓的生活越來越近。


5G能為醫療帶來什么?

節省搶救時間

5G帶寬“速率”是4G的100倍,并且延時低,對于信令的收發速度很快,同時具備的高可靠性和多連接性,可供海量設備同時聯網。在醫療場景中,這樣的優勢便意味著便捷與高效。

以院前急救為例,4分鐘是心肌梗死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院前急救“黃金時間”,超過8分鐘就會給心臟、大腦帶來不可逆的損害。在與死神分秒必爭的賽跑中,達到毫秒級速度的5G網絡會是醫療人員最好的助力。

目前正在研發完善的5G條件下的救援車,對于病患來說就像是移動的急診中心。病人上了救護車以后,醫生可以實時察看病人以往的病歷,在車上做一些心電圖、B超等檢查,這個檢查的結果可以實時傳輸到急救中心,大夫可以進行指導。

如果病人病情復雜,可以在救護車上面啟動遠程會診系統,通過醫院專家對急救車輛上的病人進行多學科的會診,指導急救車上的現場救治,這樣就極大的縮短了搶救時間,減少了治療不及時的可能性。

輔助醫生診斷

疾病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再優秀的醫生也有記憶出錯無法正確判斷的時候,但是通過5G技術和大數據的結合,能夠實時從龐大的數據庫里找出符合度較高的情況,幫助醫生更好的判斷病患的情況。

解決醫療資源分布不平衡問題

我國一直以來就有看病難的問題,歸根到底,是人們日益增長的醫療服務需求與服務供給之間的不平衡。不僅在各個省之間存在差異,在一個省內的各個市州,醫療資源的分布也是極不平衡的。

因此,我國異地跨區域就診的現象十分明顯。這不但增加了就醫難度和就醫費用,而且不合理的流向也使基層醫療機構技術水平下降,大醫院的醫療優勢得不到利用,無形中浪費了醫療資源。

基于這樣的現象,遠程診斷、遠程手術在此前多次被提及,但受制于遠程實時操控對于網絡帶寬和時延的高要求,例如,醫生手部動作、圖像傳輸、力量反饋必須達到高度同步,這在原有的4G網絡條件下難以實現。

大帶寬特性的5G網絡,能夠為現場音視頻和B超圖像的實時傳輸,提供數十兆的傳輸帶寬。同時低時延特性使得病人體表的力量反饋信號,在短短幾毫秒內就可以傳遞到醫生的觸覺設備。

此外,超聲影像也能在5G網絡中實現云端的實時分析,多層次輔助醫生診斷。

在“6·17”四川長寧縣地震中,5G醫療首次被運用于地震救援中。6月18日下午,在成都的四川省人民醫院醫生通過災區的5G醫療救護車,為長寧地震兩名傷員進行遠程會診。

據了解,上海、河南、浙江等地的醫療機構也都“試水”5G醫療救護車,通過救護車上的遠程診斷設備,提前對患者進行診斷,前移急救場景。


5G醫療的實現還有哪些局限?

目前來看,5G醫療盡管出現了許多革命性的突破,但仍然沒有進入深水區。許多通信、醫療行業的專家仍然對5G遠程醫療保持謹慎態度。

國家衛健委遠程醫療管理培訓中心主任、中日友好醫院信息中心主任盧清君在公開演講中強調,如果目前過度依賴5G遠程手術,一旦中間出現問題,甚至會影響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過早宣傳對時效性、技術成本要求特別高的場景,會導致醫患矛盾的加劇和醫患糾紛的增多。

與此同時,過度炒作會使公眾對5G應用在醫療技術上的向往和期待特別高,給行業技術轉化帶來較大的壓力。哪些是既經濟又有效、又安全的,是目前5G+醫療場景設計的原則,4G保障不了的,才是5G的剛需。

從目前情況來看,讓醫生給患者遠程操作手術,患者還是不放心。因此把醫療過程分解開,先通過AR、VR等技術進行遠程會診、遠程B超診斷,等技術進一步成熟之后,再轉向遠程手術,才是更科學合理的模式。

從另一方面來說,全國大部分實體醫療機構都部署了遠程醫療系統,但利用率不到20%。原因在于國家早有規定,三年以上的主治醫生才可以參加互聯網診療,幫助專家整理病理,會診意見由高級職稱簽發。有了預約轉診,大病患者就可以從協同會診到轉診到住院,到最后的基層康復。但這些主治醫生的日常工作已實屬繁重,他們能分出多少時間與精力用于遠程診療也是對遠程醫療的另一考驗。

“從我接觸到的醫院來看,大多數醫院都對遠程醫療感興趣并且持支持態度,但5G技術畢竟是新興事物,還有醫院對信號穩定性存疑,遠程診斷還好,要是在遠程手術過程中出現信號中斷,責任在誰?”有業內人士表達了對遠程醫療具體落地景況的擔憂。

除了慎重對待5G遠程手術之外,為了保證就醫的安全性,醫院“專用網”的建立也將成為關鍵。

文章來源:數據觀綜合報道(轉載請注明來源)


IEEE Spectrum

《科技縱覽》

官方微信公眾平臺



往期推薦

電信專家描繪5G實現之路

人工智能醫療來到非洲農村診所

1G→2G→3G→4G→5G:一部波瀾壯闊的移動通信史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牡丹江市| 凌海市| 巴南区| 塔河县| 桐庐县| 达拉特旗| 准格尔旗| 汤原县| 龙口市| 和林格尔县| 绥阳县| 晴隆县| 扶沟县| 东兰县| 上犹县| 阜平县| 错那县| 宝应县| 灵丘县| 高密市| 金昌市| 枣强县| 常山县| 山东省| 东至县| 桦南县| 宁明县| 东乌珠穆沁旗| 明光市| 天津市| 扶沟县| 法库县| 内江市| 合肥市| 南投县| 荣成市| 巫山县| 昆明市| 西平县| 嫩江县| 资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