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官網, 2019年度項目申請集中接收工作自2019年3月1日開始,3月20日16時截止(3月16日、17日照常辦公,其他法定節假日不辦公)。!!!申請馬上截止啦,不知道各位老師材料提交準備怎么樣了,小銳特邀了太原理工大學李偉老師給大家分享一份很有經驗又靠譜的提交注意自查清單,智慧經驗來自民間,及時、給力的清單希望能助大家一臂之力!
一、2019年新變化
1、資助體系變化
(1)選取重點項目和部分學科面上項目(詳見下表)開展基于“鼓勵探索、突出原創;聚焦前沿、獨辟蹊徑;需求牽引、突破瓶頸;共性導向、交叉融通”四類科學問題屬性的分類申請與分類評審(具體評審要求見《指南》或登陸isis系統后彈出的視頻)。
面上項目試點開展分類申請與分類評審的學科名單
科學部 | 一級申請代碼 | 一級申請代碼相應的學科名稱 |
數理 | A04 | 物理學I |
化學 | B01-B08 | 合成化學、催化與表界面化學、化學理論與機制、化學測量學、材料化學與能源化學、環境化學、化學生物學、化學工程與工業化學 |
生命 | C07 | 細胞生物學 |
地球 | D05 | 大氣科學 |
工材 | E01、E06 | 金屬材料、工程熱物理與能源利用 |
信息 | F04、F05 | 半導體科學與信息器件、光學和光電子學 |
管理 | G03 | 經濟科學 |
醫學 | H16 | 腫瘤學 |
(2)增設“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與“企業創新發展聯合基金”,其項目指南已于2019年3月5日在國家基金委網站分別單獨發布。
(3)基礎科學中心項目資助周期采取“5+5”模式,5年為一個資助期,最多資助2期,一個資助期內的資助直接費用不超過8000萬元(數學與管理學部不超過6000萬元)。
(4)創新研究群體的資助期限由6年縮短至5年,且不再進行延續資助(包括在研項目)。
(5)取消2年期的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且自2020年起對該類項目不再進行延續資助申請。
(6)生命與地球學部的申請代碼有擴充、刪減、合并、拆分、更名等變化,請務必參照2019指南選擇申請代碼。
2、申請材料變化
(1)無紙化申請范圍在優青、重點項目的基礎上納入了青年科學基金,以上三類項目申請書僅在系統提交,無需報送紙質申請書,無需將簽字頁作為附件上傳。項目批準后將簽字蓋章頁附在計劃任務書后提交即可,但署名、單位等信息不得修改。
(2)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與創新研究群體項目申報不再需要提供學術委員會專家組推薦意見。
(3)取消對于在站博士后人員作為項目申請人需要提供依托單位承諾函的要求。
(4)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不列參與人。
(5)進一步限制所列成果數量,代表性論著上限由10項降為5項,專利、獲獎等論著之外成果由不設限變為上限10項。附件中可以上傳的代表性論著仍為5篇。
3、其他變化
(1)項目執行過程中,不再限制差旅/會議/國際交流、專家咨詢費、勞務費的調增,目前除設備費以外的直接費用各科目預算如需調整,由項目負責人報依托單位審批。
(2)取消申請書接收編號。
二、正式提交申請書前必須注意的問題
1、選擇申請代碼時,必須選擇到最后一級(6位或4位數字),《指南》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2、申請書水印為NSFC 2019。
3、項目組的主要參與者如果有境內其他單位人員(包括學生),必須在申報系統的“單位信息”一欄將其單位列入 “合作研究單位”。
4、預算說明書:各項都要有詳細測算依據,不能出現辦公電腦、移動硬盤、打印機、硒鼓等通用辦公用品,不能出現績效、管理費、電話費、網費、專利維護費等支出,不能出現不可預見費用,有合作單位時必須注明是否給合作單位撥款,以及撥款比例或金額。
5、系統中下載的《正文模板》首頁沒有“報告正文”字樣,需要手動在報告正文首頁的標題位置添加,并刪除頁眉頁腳信息后上傳。
6、正文中的年度研究計劃:必須從2020年1月開始,無縫銜接到項目執行期結束,且必須和基本信息頁所填時間一致。
7、無內容的提綱下面要寫無。
8、申請人簡歷:教育經歷、工作經歷都必須按時間倒序填寫,碩士及以上經歷要寫導師姓名。參與人簡歷同上,且必須是2019年新模板,學生參與人不填寫簡歷。申請人的添加的研究成果類別默認為“論著之外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和學術獎勵”,如果該成果屬于代表性論著,請在成果類別中手動進行切換,否則將會在生成的申請書中導致錯誤的成果分類。
9、申報過程中涉及下載模板填寫內容上傳的環節,請務必按照系統提示下載最新模板,切勿將往年未中的文檔直接上傳。每年的模板都有少許變化,如2019年的《正文模板》第一段前面多了 “正文:”,又如參與人簡歷模板中的代表性論著已由10篇變為5篇,這都是能夠明顯鑒定是否使用錯誤模板之處。
10、附件:已不再強調上傳5篇代表性論著,如果上傳代表性論著,則相應的成果附件不隨紙質版提交,但以下附件(若涉及)需要以紙質形式隨申請書報送。
(1)非全職聘用人員要附上合同和人事處證明;
(2)既不是博士又不是高級職稱的申請人,需要附上兩封專家推薦信;
(3)申請人是在職博士且依托在職博士單位申請,需要附導師同意函;
(4)涉及倫理研究要附倫理委員會證明,依托單位無倫理委員會可由學術委員會代章。
11、簽字蓋章頁:簽字與蓋章必須原件,不能彩打。項目主要參與人中有境內其他單位人員,則必須在合作研究單位公章處加蓋其單位公章,“基本信息頁”與“簽字蓋章頁”與“公章”的合作單位名稱必須一致,境外參與人的電子簽名無效,不能親筆簽名時要附知情書,簽名處寫“見附件”。
12、各頁的右下角的版本號必須一致。
13、申請人與主要參加者所有在研+申請項目累計工作時間不超12月/年。
三、2018年申請出錯率最高的原因
1、研究期限填寫不符合要求,主要是系統中生成項目執行期限與正文中填寫的年度研究計劃所列時間不一致(一般因直接提交了往年未獲批的申請書正文)。
2、不屬于本學科項目指南資助范疇(一般因填寫了錯誤的申請代碼)。
3、依托單位或合作研究單位未蓋公章或非法人公章,或所填單位名稱與公章不一致(一般因使用了合作研究單位的簡稱,或未將境內非本單位人員所在的單位列為合作研究單位)。
4、申請書缺頁或缺項、缺少主要參與人簡歷(一般因簡歷無學習和工作經歷、碩博經歷未寫導師姓名。)。
5、申請人或主要參與者未簽名或簽名與基本信息表中人員姓名不一致(一般因使用了錯別字)。
6、申請代碼或研究領域選擇錯誤(一般因沒有關注本年度的申請代碼變化)。
7、申請人或主要參與者的職稱信息不一致(一般因申請人沒有核實參與人提供的簡歷)。
8、無高級職稱且無博士學位的申請人未提供專家推薦信或推薦信不符合要求(一般因推薦專家未寫工作單位或所屬專業)。
9、在職研究生未提供導師同意函。
10、申請人或主要參與者申請超項(一般因同一人使用了多個證件信息超項申報)。
文章來源:銳創動力
IEEE Spectrum
《科技縱覽》
官方微信公眾平臺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