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科學家和科學傳播者都在嘗試用各種不同的形式與同行和大眾進行互動與交流,但還是經常出現科學家埋頭苦干作出了重大發現卻鮮有人理解的情況,這著實是件苦悶的事。
科學漫畫是一種一直以來都頗受歡迎的傳播方式。普通人對深奧的數學公式和陌生的專業術語望而生畏,但沒有人不懂得閱讀漫畫。
除了交流科學之外,科研人員的工作與生活也可以成為有趣的漫畫題材。假如你的論文剛被某個期刊的評審拒收,又或者被一個又一個的截止日期追趕得氣喘吁吁,也不妨放松一下創作漫畫吧!或許你會從漫畫中發現幽默和樂趣,找到最初投身科學生涯的純粹與快樂。
科學和漫畫的距離并不像想象中那般遙遠。只要有一張紙、一支筆,就可以動手創作。什么?你覺得太難?無須擔心。這里有一份由Jason McDermott、Matthew Patridge、Yana Bromberg給出的科學漫畫創作指南,他們是三位業余漫畫家,同時又是三位專業的科學家。不妨從這里開始,照著他們的步驟,動手創作你自己的科學漫畫吧!
規則1. 藝術細胞并非必須品
創作科學漫畫的主要目的在于如何以圖畫的形式傳達信息,它并不需要具有藝術性。在科學中,圖表可以用來清晰地表達數據,示意圖可用來準確地描述系統或結構,而漫畫則可用來幫助人們理解一個想法。一些最優秀的漫畫家也不過是用搖搖晃晃的線條畫出奇怪的形狀而已,就像這篇文章中的漫畫一樣。漫畫的訣竅是要找出那些能最好地傳達你的想法的形狀。
○ 用最簡單圓,就能表達比例的概念。
比如說,你可以畫兩個不同大小的圓來表示系統的比例感。相比于直接寫出“小”和“大20倍”,這個非常基本的漫畫能夠更好地傳達“比例”的概念。
線條是否流暢、圓是否完美,都不是重點,只要你能在一張紙上畫下一個粗略的形狀,就可以根據這些規則創作自己的漫畫。這種漫畫創作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或許最大的障礙就是克服“我做不到”的心理。只要勤于練習,你就能更好地用漫漶的形式來交流思想。
規則2. 漫畫應該是簡單的
漫畫應該讓一個復雜的想法更簡單、更容易理解,而不是更難。在創作漫畫的時候,可以找出那些能被精簡或組合的部分或步驟。漫畫就像是論文中的圖表,最好的情況是每一幅漫畫都只傳達一個信息。過于復雜的漫畫看起來會如同“怪物”一般,例如下面這張“文氏圖與怪獸”,雖然看起來有趣,卻很難被理解。好的科學漫畫要像前面所舉的例子那樣——能有效地傳達一個簡單的信息。
○ 添加了過多信息而變成怪獸的“文氏圖” 。
規則3. 正確就好,不必完美
檢查科學知識是否正確。如果漫畫中包含科學知識,那就要花一些時間確保科學細節是正確的。如果僅僅是一幅逗趣的漫畫,當然不必要求絕對正確,而且還可以添加一些腳注來指出科學上不嚴謹之處。但如果一幅漫畫是以教育為目的,想要真正闡述一個科學概念,那它就應該盡可能達到最真實的正確,因為在這樣的內容中如果含有錯誤信息將會產生誤導,可能會讓那些不具有科學背景的人對一些概念產生誤解。在圓的例子中,沒有人會拿著尺子去對它進行精確地丈量,但讀者仍然會期待它在肉眼可見的范圍內所表達的量級是準確的。
○ 一般說來,只有信息充沛才能讓人理解。
規則4. 角色可以提高參與度
我們還可以創造有個性的角色來引導讀者,比如這個角色穿什么、有多高、手里拿著什么……如果討論的對象是無生命的物體,也可以將它擬人化以賦予它個性。
有一個著名的例子是,假如你拿著一支鉛筆,然后告訴所有人這只的名字是毛毛,接著立即折斷它,這時,人們會對鉛筆產生同理心。在漫畫中,通過簡單地給畫中的形狀起名,就足以幫助人們理解和記住漫畫所傳達的信息。
這種做法能讓角色進行互動與情感表達,這樣一來就可以講故事了。在圓的例子中,給小圓起名叫Mike,再給大圓添加一雙手臂。或者在更真實的情景中,為角色添加一雙圓圓的眼睛也會產生相同的結果。
○ 通過添加面孔的擬人化,能提高參與度。
規則5. 不要貶低他人
漫畫具有驚人的傳播能力,一旦流行起來,它們就能像病毒一樣傳播。所以不妨思考一下如果世界上的每個人都閱讀了你的漫畫,可能會帶來什么后果。
不要貶低他人:在漫畫中取笑那些不像你一樣被生活優待的人是非常不好的。每一次,你都應該對自己創作的漫畫進行評判。許多想法都能在不傷害任何人的前提下,以一種有趣、謙遜的幽默并富有同情心的形式進行表達。
○ 漫畫可以像病毒一樣傳播。
謹慎對待你從工作中獲得的靈感。在漫畫中抱怨所在的職場絕不是一個好主意。如果你真想這么做,那就盡量不要透露任何情況或任何人的身份。作為科學漫畫的創作者,更要切忌在內容中涉及的歧視性內容。
如果你發表的漫畫受到到很多批評,也不要氣餒。找一個值得信任且誠實的朋友或同事,把事情說出來,向他們征求意見。
規則6. 講故事
好的漫畫就像一篇好的科學文獻,它會講述故事。一個故事有它的開端、中場和結局,漫畫則有其場景設定、矛盾沖突和笑點。
單幅漫畫會將所有這些內容都壓縮進一幅圖里,但在這樣一個框架內可以列出故事所包含的所有元素。如果從規則4開始畫一個過程或者機制,將所有元素擬人化;然后,想想漫畫所講述的故事,也就是你想要描述的這個過程的步驟,再想想如何利用這些角色讓故事更加有趣。例如,如果漫畫中的酶會說話,它會說什么?
所有的故事都有沖突,沖突可以存在一個真實的反派,也可以是一場思想的沖突,又或者是讀者可能會理解的笑話。重要的是,用來講述這個故事的語言要簡單易懂。理想情況下,應該在非母語的讀者身上進行測試。如果讀者不能理解漫畫中的對話,那這幅漫畫的影響力就會大大降低。
○ 角色間的互動是故事的重要組成部分。
規則7. 利用你所知道的,找到你自己的聲音
和許多其他事物一樣,“寫你知道的”這句格言也適用于漫畫,但不要覺得受限于自己擅長的領域。從自己的經歷中吸取經驗(當然,要注意規則5),如果你愿意接受困難的問題或想法,那么就去做吧。
與你自己的經歷和情感有關的個人故事是非常強大的。你的漫畫可能是話題性的,但沒關系——科學也是話題性的。通過把你關心和理解的東西帶給更廣泛的受眾,或許你就能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之外進行交流。
關注那些你認為重要的概念,與你相關的問題,以及你每天參與的互動,它們可以成為你思想的寶庫。
如果你創作了一幅漫畫,或者有了創作漫畫的想法,不妨試著和一個值得信賴的朋友或同事交流一下;然后,接受他們的反饋,通過這些反饋不斷改進你的想法。
○ 找信任的朋友交流想法。
你可能需要一些時間來找到自己想要關注的主題,也需要時間來發現自己善用的表達方式,這沒關系。藝術和科學一樣,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找到自己的聲音是很重要的。
規則8. 放飛你的想象力
讀者會期待漫畫是富有想象力的,且能夠以新穎的方式傳達思想。類比是一個用于溝通復雜或深奧的概念的好方法。通過類比,讀者或許就能將可聯想的事物與復雜的抽象概念聯系到一起。另外,類比可以通過簡單的變化使一個主題變得幽默。例如,要描述同行評審的過程,你可以將它類比為給一輛汽車配備多個“配件”,或者是把一個小圓變成個橡果,把一個大圓變成一個南瓜。但是,要謹慎選擇你的類比,因為它們有時會導致對一個話題產生誤解。
○ 添加類比能讓漫畫改頭換面。
規則9. 草圖和草稿
一幅好的漫畫的一個最重要的特點是能清晰的交流信息。用簡單快速的草圖羅列出自己的想法,排列出漫畫中重要的部分,比如你想讓角色在哪里,想如何排列面板,還有文字要放在哪里。文字的排列其實是非常重要但有時又難以做到的一點。如果一開始感覺不對也沒關系,多嘗試幾次總會好的。
選擇你的語言。就像單口相聲演員講的笑話一樣,一個笑話的好與壞的區別,有時可能在于表達的方式和使用的語言。
○ 有的想法需要打磨,有的想法是最初的創意最好。
首先在別人身上測試一下你的想法。還可以寫下一些不同的想法。有時候頭腦中冒出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最好的;還有的時候,一個想法需要不斷地雕琢打磨才會真正發光。慢慢地你就會發覺這兩種情況的差別。
規則10. 不斷練習,享受過程
沒有人會立馬就擅長一件事情。給自己留出時間多加練習。在學術會議上用草圖記錄,在休息時信手涂鴉,隨身攜帶筆記本記錄想法。
向他人學習(在這里推薦一個既懂科學,又巨會畫漫畫的科學公眾號:Sheldon)。閱讀一些漫畫。世界上已經有很多很棒的漫畫,新的漫畫也在不斷涌出。找到那些能與你共鳴的。當你有了一個創意時,即便你沒有任何繪畫功底,也絲毫不影響你開始創作。將你的作品放到網上來接觸受眾。為你的漫畫建立一個賬號,然后它將開始擁有自己的生命!
最重要的是,享受過程,玩得開心。這也是一條規則。
○ 以輕松的心態,享受你能做的一切。
編譯:烏鴉少年
參考鏈接:
[1]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compbiol/article?id=10.1371/journal.pcbi.1005845
[2]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19/02/how-secret-late-night-experiments-transformed-two-scientists-master-cartoonists
封面來源:Sara Zimmerman/Unearthed Comics
文章來源:原理
IEEE Spectrum
《科技縱覽》
官方微信公眾平臺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