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3月5日上午9時在人民大會堂開幕。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特別提到:
促進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集群,壯大數字經濟。
此外,報告中還出現了“智能+”,這是該名次首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
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智能+”,為制造業轉型升級賦能。支持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將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優惠政策擴大至全部制造業領域。強化質量基礎支撐,推動標準與國際先進水平對接,提升產品和服務品質,讓更多國內外用戶選擇中國制造、中國服務。
在科技發展的今天,我國在人工智能,物聯網,5G等新興科技領域已取得較大的突破,這些都離不開互聯網科技領軍人物的貢獻。互聯網行業大佬在兩會的提案也備受政府各界關注。
今年兩會中,百度,騰訊,科大訊飛等公司再次對AI領域提出相關提案,涉及倫理,技術,以及AI在各行業中的運用。
今年作為5G商用元年,雷軍,董明珠的提案中希望5G能夠與物聯網的融合創新發展。
一起來看下各位互聯網大佬具體關注哪些話題吧。
百度李彥宏:AI倫理、智能交通、電子病例
百度李彥宏:AI倫理、智能交通、電子病例
2013年,李彥宏首次參與“兩會”;在2015年的兩會中提出建設“中國大腦”計劃以促進AI在國內的發展,并同時針對看病難問題提出醫院開放掛號號源的提案。2017年兩會,他再次從加強AI的應用,與交通以及大數據的結合提出三個相關提案。今年,AI倫理成為李彥宏的第一個提案,并繼續關注智能交通領域,繼“開放號源”提案后再次提出電子病例的建設管理。
AI 倫理
李彥宏指出,雖然我國在AI的研發和應用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但在AI倫理的討論仍處于起步階段,缺乏共識,仍停留在比價淺的層次。簡單來說,我們現在所說的AI均為狹義AI階段,為完成某種特定任務而生,為進一步發展為廣義AI,倫理道德是不可避免的關鍵挑戰,例如《流浪地球》空間站中叛逃的Moss人工智能機器人。
對此,李彥宏建議:開展人工智能倫理的研究和頂層設計,以人為核心,明確人工智能倫理原則,加快人工智能倫理原則落地,讓人工智能提供的信息和服務幫助人們的成長與發展。并加強國家合作和交流,凝聚全球共識。
智能交通
交通擁堵和安全已成為眾多城市發展的共同難題,通常政府以擴大交通基礎設施為主要手段,其投入成本巨大,且常受限與物理空間而難以實施,傳統方式已經難以有效緩解擁堵。
李彥宏認為,利用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可以實現是對交通的“全面感知、全局決策、實時控制”以緩解擁堵,減少交通事故。
對此,李彥宏建議:加強數據共享和使用機制,鼓勵各地探索并構建智能交通解決方案。
政府加快車路協同標準制定,推動智能化基礎設施改造,開發車路協同管理平臺。選取有條件的城市,率先部署智能交通信號燈、智能停車等并向全國推廣。
電子病例
目前,我國電子病例在部分區域實現一定程度上的共享,但跨省病例數據仍彼此割裂,難以共享。電子病例包含豐富的臨床數據,通過對電子病例大數據的分析,將有效提高我國醫學科技進步和診療水平,同時也將提高百姓的就診效率。他認為,基于人工智能在電子病例有望我國醫療資源不足,分布不均等難題。
對此,李彥宏建議:
第一,由國家衛健委牽頭,在電子病例的管理,使用和科研方向加快人工智能的探索。
第二,鼓勵醫療機構和科研院所,企業加強合作,提升電子病例數據資源的規模和質量。
第三,完善數據應用的技術標準和法律保障,開通數據流通和保障機制。
第四,鼓勵企業,研究中心和專業性組織聯合探索,擇優落地試點,推動重大健康問題攻關。
騰訊馬化騰:七份建議,問題全面
騰訊馬化騰:七份建議,問題全面
今年兩會,馬化騰提交了七份書面建議,涉及產業互聯網、基礎科學研究、科技倫理、粵港澳大灣區、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就業、生態環保等問題。
馬化騰認為互聯網公司不是與傳統企業賽跑競爭,而是作為其“數字化助手”,做好連接器、工具箱和生態共建著。因此,在《關于加快發展產業互聯網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建議中》,他提到,大力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夯實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基礎,加快5G和IPv6全面商業部署;促進云計算創新發展,加速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
在基礎科研領域,他提出《關于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加強中國關鍵核心技術與基礎科學研究的建議》。
第一,加強關鍵核心技術和基礎科學領域成果轉化,構建產學研聯動創新平臺。
第二,建設科研創新資源開放共享機制。
第三,強化基礎科學的普及和教育力度,引導社會力量提升科普水平。
馬化騰在《關于加強科技倫理建設踐行科技向善理念的建議》也表示出對科技倫理問題的擔憂,并建議加強科技倫理的制度化建設,加快研究數據,人工智能,基因編輯等新興技術領域的法律規則問題。從國家層面制定倫理準則,從國際層面積極參與國際標準,規則制定,推動新技術領域的全球治理。
小米雷軍:布局5G、物聯網的創新發展是關鍵
小米雷軍:布局5G、物聯網的創新發展是關鍵
雷軍今年是第七次參加兩會,在今年他提出《關于布局5G應用、推動物聯網創新發展的建議》、《關于提高創新能力、大力發展商業航天產業的建議》、《關于進一步深化落實信息無障礙建設的建議》三份建議。
第一,建議提前布局5G產業應用,推動5G與物聯網的創新融合發展。
第二,建議大力發展商業航天產業。
第三,深化落實信息無障礙建設。細化相關法律法規關于信息無障礙的要求,出臺落地時間表。
網易丁磊:智能教育、互聯網+先進制造等
網易丁磊:智能教育、互聯網+先進制造等
網易丁磊的建議方向在智能教育以及青少年教育和健康成長,電商精準扶貧以及“互聯網+先進制造”。特別是,青少年教育和健康成長方面,丁磊已經連續兩年都有專門的提案。
第一,智能教育方面。建議利用“AI+教育”等互聯網技術,推動中國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搭建城鄉一體化的“網絡數字學校”,探索“AI+教育”。
第二,電商精準扶貧方面。建議貧困地區走特色品牌脫貧路,提升產品品質。
第三,“互聯網+先進制造”升級方面。深化工業物聯網發展,培育中國制造自主品牌,政府加強標準引領指導。
第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方面。今年的提案建議普及智能設備的兒童模式,為兒童戶外活動提供更多場地。
其他大佬
其他大佬
另外,根據新浪科技報道,今年兩會,周鴻祎圍繞網絡安全方面提交了四個提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呼吁國家支持,國企和民企結合,共同推動國家級的網絡安全大腦的互聯互通。預防網絡威脅,周鴻祎認為唯有一個方法,就是把網絡的大數據整合起來。
聯想的楊元慶在今年的建議側重于制造業,人工智能。提倡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相融合。第一,大力提升制造業核心
競爭力,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第二,發展智能物聯網,革新生產技術,提升傳統行業的生產效率。
文章來源:大數據文摘
IEEE Spectrum
《科技縱覽》
官方微信公眾平臺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