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俄羅斯基礎研究基金會(RFBR)雙邊合作協議, 2019年雙方將共同資助中俄合作研究項目,促進兩國科學家之間的合作與創新研究。
━━━━
一、項目說明
1.資助領域:申請人可在以下4個領域范圍內自主選題,開展創新性的科學研究合作:
1)基于現代腦科學的神經精神疾病研究( Neuropsychiatric disease research based on modern brain science), 申請代碼1須選擇H09下相應的二級申請代碼;
2)從衰老機制到老年醫學的轉化醫學研究( Translational medicine research from aging mechanisms to geriatrics), 申請代碼1須選擇H25下相應的二級申請代碼;
3)腫瘤診斷與治療新技術(Innovative technologies for cancer diagnostics and therapy),申請代碼1須選擇H16下相應的二級申請代碼;
4)跨境傳染病(Cross-border infectious diseases),申請代碼1須選擇H2609。
未按要求填寫申請代碼的申請書將不予受理。
2.資助強度:中方資助強度為不超過100萬元/項(直接費用),包括研究經費和國際合作交流費用。
3.項目執行期:3年(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申請人應按管理辦法要求提交項目進展報告,項目執行期結束后應提交結題報告。
4.預計資助項目數:不超過20項。
二、申請資格
1.中方申請人應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應作為負責人正在承擔或承擔過3年期以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或入選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千人計劃”)創新人才長期項目或青年項目。
2.合作雙方有良好的合作基礎,項目申請應體現強強合作和優勢互補。
3. 俄方合作者應符合RFBR對本國申請人的資格要求,并按照要求向RFBR提交申請。單方提交的申請將不予受理。
4.更多關于申請資格的說明請見《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
三、限項規定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包括組織間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以下簡稱組織間合作研究項目)和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NSFC-RFBR(中俄)”項目屬于組織間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申請人申請時須遵循以下限項規定:
1.申請人同年只能申請1項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
2.正在承擔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的負責人,不得作為申請人申請本項目。
3.《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中關于申請數量的其他限制。
注:作為項目申請人申請或參與人參與申請本項目,不計入“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人員申請(包括項目申請人和主要參與者)和正在承擔(包括負責人和主要參與者)項目總數限3項”的查重范圍。
四、申報要求
1.在線填報路徑:
中方申請人須登錄ISIS科學基金網絡系統(http://isisn.nsfc.gov.cn/egrantweb/),在線填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申請書》(以下簡稱“中文申請書”)。具體步驟是:選擇“項目負責人”用戶組登錄系統,進入后點擊“在線申請”進入申請界 面;點擊“新增項目申請”按鈕進入項目類別選擇界面;點擊“國際(地區)合作與交流項目”左側+號或者右側“展開”按鈕,展開下拉菜單;點擊“組織間合作研究(組織間合作協議項目)”右側的“填寫申請”,進入選擇“合作協議”界面,在下拉菜單中選擇“NSFC-RFBR(中俄)”,然后按系統要求輸入依托基金項目的批準號后即進入具體申請書填寫界面。申請人用中文填寫中文申請書并點擊提交成功后,再打印紙質申請書。
2. 在線提交附件材料:
除在線填寫并提交中文申請書外,中方申請人須將下列材料上傳至中文申請書的“附件”欄中一同提交:
(1)合作協議(協議參考范本見附件1)。
合作雙方須就合作內容及知識產權等雙方共同關心的問題達成一致,并簽署合作協議。
(2)生物醫學研究中涉及倫理和患者知情同意等問題的申請書,須提供所在單位或上級主管單位倫理委員會的紙質批準證明。(電子版申請書應附掃描件)
(3)涉及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項目申請,應隨申請書提交依托單位生物安全保障承諾。(電子版申請書應附掃描件)
注:由于醫學研究對象的特殊性,申請人在項目申請及執行過程中應嚴格遵守針對相關醫學倫理和患者知情同意等問題的相關規定和要求。涉及病原微生物研究的項目申請,應嚴格執行國務院關于《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和有關部委關于“倫理和生物安全”的相關規定;涉及人類遺傳資源項目的項目申請應嚴格遵守《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暫行辦法》相關規定。
3. 申請人將以上全部材料在線填寫和上傳確認無誤后,點擊提交。電子版申請書須經依托單位科研處在在線申報接收期截止之前登陸ISIS系統審核確認后提交,未經確認的項目將無法成功提交。依托單位科研處審核確認后,申請人須打印系統生成的紙質申請書及附件,經申請人及參與人簽字、依托單位及合作單位蓋章確認后,寄送1份至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項目材料接收組(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雙清路83號101房間,郵編100085,電話:010-62328591)。歐洲處不直接接收項目申請材料。
4. ISIS系統在線申報接收期為2019年2月11日至2019年4月25日16時。紙質材料集中接收期為2019年4月19日至2019年4月25日16時(法定節假日除外),紙質文件的郵寄以郵戳為準。
注:請申請人嚴格遵照本項目指南的各項要求填報申請,不符合上述要求的申請不予受理,如有疑問,請致電歐洲處詢問。
五、結果公布
2019年底公布審批結果,獲批準的合作項目自2020年1月開始執行。
六、項目聯系人
中方聯系人:
邱春紅、李文聰
Email: qiuch@nsfc.gov.cn, liwc@nsfc.gov.cn
電話:010-6232 7005
中方申請人在線填寫申請書過程中如遇到技術問題,可聯系我委ISIS系統技術支持。
電話:010-6231 7474
俄方聯系人:
Mrs. Svetlana Kolchina
e-mail:ksv@rfbr.ru
電話:+7 (499) 941-01-15 доб.1623
附件: 1. 合作協議參考范本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國際合作局
2019年2月2日
文章來源:國際合作局
IEEE Spectrum
《科技縱覽》
官方微信公眾平臺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