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多元化技術和工業領域領導者江森自控發布《新時代智慧醫院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基于對全國范圍內負責醫院管理、運維和醫療設施使用者的深度調研,“白皮書”提出了詮釋智慧醫院內涵的全新維度 —— “有思維、能感知、可執行”。
此次“白皮書”的前期調研面向智慧醫院四大關鍵利益相關群體展開,共有包括患者、醫護人員、后勤運維及醫院管理者近1200人參與調研。調研數據顯示,超過70%的患者以及一半以上的醫護人員一致認為“環境舒適度”是好的醫療體驗最重要的因素,但在認知“智慧醫院提供好的體驗”方面,其中卻只有不到15% 選擇了“舒適性”,“網上掛號、問診等互聯網科技的應用”反而被認為是最重要的體驗。此外,醫院管理層關注的“個性化服務”在患者需求的優先級中排序不高。這些認知偏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智慧醫院建設的盲區,導致醫院未能實現較好的體驗和高滿意度。
在智慧醫院建設上,除了智慧醫院概念模糊,缺乏頂層設計和系統不兼容也成為智慧醫院發展的阻礙。“白皮書”指出,由于缺乏智慧醫院建設標準,大多數醫院很難從全局進行設計,只能進行局部智能化改造。而智能化、信息化技術迭代與現有系統尚無法充分兼容,又限制了醫院的高效運轉。因此,建設“有思維、能感知、可執行”的智慧醫院需要打破傳統的建設模式。
“白皮書”分享了基于建筑側系統集成建設理念 BWSI (Building Wide System Integration) 的“五步法”,即通過基準對標、需求評估、輔助設計、集成交付、竣工調試,打造以患者為中心的智慧醫院。該方法論全面覆蓋了包括頂層設計、實施及運維的工程全生命周期,在滿足不同智慧醫院的個性化需求的同時,還能降低建設及運維成本。
除了方法論,“白皮書”還總結出一套系統性的智慧醫院建設參考架構,將建筑系統、醫療系統、業務系統相結合,建立針對性的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支持體系,為智慧醫院實現安全、舒適、可持續運營提供技術層面的支撐。
全文如下
文章來源:數據觀
IEEE Spectrum
《科技縱覽》
官方微信公眾平臺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