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點很重要很全面的事情,卻苦于沒有時間或資源來自己完成?解決辦法就是眾包,而且這個辦法由來已久——比如在20世紀,就有成千上萬名志愿者為《牛津英語詞典》的編纂作出了貢獻。現在,智能手機使這種項目比以往更加容易。用戶的即時更新實現了我們曾夢想的服務,如Waze免費應用、谷歌實時交通監控應用等。
但是,準移動眾包人員必須清楚智能手機用戶的特別關注點,否則很可能會失敗。首先,選擇恰當的任務類型。克里斯汀?雷茲桑尼克(Christian Rozsenich)是眾包提供商Clickworker(位于德國埃森市)的常務董事,他表示,短期任務最適合移動用戶。比如,他們可以在一天的休息時間里輕松進行圖片處理和圖像識別等不出10秒即可完成的任務。在用戶可能所處的任何地方(比如超市)進行抓拍,這樣的任務一般也比需要制定特殊計劃的任務更受歡迎。
其次,記住眾包會影響手機帶寬和電池壽命。所以,把應用軟件的設置調整為每10分鐘記錄一次GPS坐標而不是每3秒鐘進行一次,會提高用戶逗留的可能性。
如何留住用戶幾乎是每個眾包項目都會面臨的問題。Clickworker上的參與者平均每人會在一個項目上待3個月。激勵措施會使參與者待得久一點。例如,價格整合網站GasBuddy.com用加油券來獎勵那些拍攝加油站價格并上傳的用戶。
不過這種辦法有個缺陷。激勵措施可能會吸引那些利用系統漏洞賺取獎勵的參與者。一些移動眾包項目依賴日常活動記錄等數據,而這些數據又很容易偽造,因此這些項目特別容易被利用。
━━━━
有幾種方法可以保護項目不會遭遇這種情況。對于以得分為基礎的任務,開發者可以向異常值分配較低的權重,以忽略它們的貢獻。對于其他任務,新加坡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托尼?T?盧奧(TonyT. Luo)開發了一種可以追蹤聲譽的算法,用戶隨著時間推移建立起可信度,但如果他們開始不遵守約定,很快就會失去可信度。
薩里爾?凱希爾(SalilKanhere)在悉尼新南威爾士大學從事移動網絡研究工作,他表示,開發者應加入另一項功能——隱私端口。收集位置數據或其他敏感數據的移動項目會嚇到潛在參與者。隱私端口可讓用戶完全控制共享其數據的方式,有助于讓他們安心。
匿名數據是另一個重要特性,但是凱希爾說這種保護方式實施起來通常比開發者預想的要麻煩。最流行的辦法是“空間障眼法”(spatialcloaking),把一位用戶與一個籠統地區聯系起來,但是將他/她的數據與該地區其他用戶的數據混在一起。不過,在用戶較少的地區,參與者還是會被識別出來。凱希爾正在研究一種名為“協作路徑隱藏”(collaborativepath hiding)的技術,即使少量用戶也能交換數據,這樣就無法辨別是誰生成的了。
弗吉尼亞理工大學(位于黑堡)Crowd實驗室主任庫爾特?盧瑟(Kurt Luther)表示,項目啟動后,合作者們必須保持開放的溝通線路,并記住貢獻者是真正的人。他說,開發者通常會忘記這一點。
“許多項目所有人是軟件開發人員,他們只會把系統中接受眾包的人類情報當作另一種資源來看待,就像磁盤空間或帶寬。”盧瑟說。但是,如果用戶們被非人化看待,受到了不好的待遇,負面評價很快就會在網絡論壇里傳開。
因此,他又說道,無論啟動什么樣的移動眾包項目,如果你切切實實地參加過眾包項目,都是很有幫助的。接受群眾的意見也會幫助開發者避免犯盧瑟和雷茲桑尼克所說的最常見的一種錯誤——設計者本身沒有明確說明該如何完成任務。“項目所有人喜歡將低質量的結果歸咎于工作人員懶惰或沒有能力,但問題關鍵通常在于糟糕的任務設計。”盧瑟如是說。
作者:Amy Nordrum
IEEE Spectrum
《科技縱覽》
官方微信公眾平臺
>>>本文為原創,轉載請回復。<<<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