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第一页_禁久久精品乱码_粉嫩av一区二区三区免费野_久草精品视频

蟲蟲首頁| 資源下載| 資源專輯| 精品軟件
登錄| 注冊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技術閱讀 >  6.27-7.4 | 最新科技成就縱覽

6.27-7.4 | 最新科技成就縱覽

時間:2024-01-22


1. 土衛二熱液“噴泉”中發現大型復雜分子

 地球、空間、海洋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近日報道,NASA“卡西尼”號探測器提供的數據,首次揭示土衛二(Enceladus)深海熱液“噴泉”中存在復雜有機分子,這些分子比此前發現的更大、更重,進一步夯實“土衛二這個海洋世界擁有適合生命生存的條件”這一假設。

2. 銀河系塞滿有毒“太空油脂”

 天文物理

據英國《獨立報》近日報道,科學家估計,我們浩渺無垠的銀河系“腹”中大約被塞滿了1034噸有毒的“太空油脂”,這些“太空油脂”未來或許會成為星際旅行的障礙。據估計,每百萬個氫原子就有100個油脂碳原子,這意味著,僅銀河系就含有約1034噸油脂物質,約相當于4×1037桶黃油。

3. 太陽系首個“星際來客”可能是彗星

 天文物理

來自太陽系外的第一個已知的被稱為“Oumuamua”的拜訪者可能是一顆冰冷的彗星,而不是一顆由巖石構成的小行星。對“Oumuamua”軌道的仔細觀察顯示,隨著其在太空中穿行,該天體正在以比預期更快的速度被推向遠離太陽的方向。那可能是冰——在加熱后會向太空中噴射氣體。而這一過程恰恰是彗星,而不是小行星的特征,盡管“Oumuamua”從來沒有展示過伴隨大多數彗星的由氣體和塵埃構成的“光輝”的尾巴。

圖片來源:ESO/M. Kornmesser

4. 科學家設計出細胞運輸機器人

 先進制造、3D技術

6月27日發表在美國《科學·機器人學》雜志上的研究顯示,香港城市大學孫東課題組使用3D激光打印技術,制備出一種具有球形孔狀結構的微型機器人,其尺寸相當于人類頭發絲直徑。研究人員選擇斑馬魚作為實驗對象,將負載有干細胞的微型機器人注射到斑馬魚的卵黃內部(直徑為500到700微米),成功實現了在復雜生物體內部通過磁場控制微型機器人運動的目的。

5. 我國科學家揭示小分子化合物誘導體細胞重編程的新機制

 生物技術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鄧宏魁研究組、李程研究組日前合作在Cell Stem Cell(細胞·干細胞)雜志在線發表研究論文,首次在單細胞和全轉錄組水平系統深入研究了小分子化合物誘導體細胞重編程過程,發現了其中關鍵分子事件,回答了多能性調控網絡是如何逐步建立等重要科學問題,并利用這些啟示進一步優化小分子誘導方法,顯著加快了重編程進程。

6. 3D打印材料可磁化形變

 3D技術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趙選賀及同事開發了一種技術,可以在幾分之一秒內打印柔軟的磁活化材料。該制造工藝將鐵磁微粒嵌入硅橡膠基體內。在近日發表于《自然》的報告中,研究人員通過磁化打印機噴嘴控制微粒的排列,從而能夠對打印材料的不同區域進行設定,使之在磁場作用下產生特定的形變。

研究人員利用這種技術打印了一個六腿軟體機器人。通過施加不同的磁場,機器人可以爬行、滾動、輸送藥物,甚至捕獲并釋放降落的物體。第二種設計可以使機器人水平跳躍12厘米,方法是首先在一個方向上施加一個磁場使其折疊,然后在另一個方向施加磁場將其釋放。

圖片來源:《自然》

7. 新型油水分離材料有望助力水污染治理

 新材料、環境保護

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先進功能材料》雜志上的研究顯示,新材料結構類似抓手,凹面親油、凸面親水,加入油水混合物中時,可從水中快速分離出微小的油滴。這種材料被命名為“磁性兩面神微球”。

8. eXTP空間天文臺:趟出合作新路子

 航空航天

中科院“空間科學(二期)”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第一批“空間科學背景型號項目”研究課題陸續啟動。在背景型號項目中,有兩個項目在“背景型號”前加上了“重大”二字,其中之一就是今年3月已經先行啟動的“增強型X射線時變與偏振空間天文臺”(簡稱eXTP)項目。

之所以“重大”,不僅因為eXTP項目被認為是我國首顆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的繼任者,將成為國際領先的旗艦級X射線天文臺,還因為在十多年的準備中,eXTP項目借力國際合作,日漸成熟。

9. NASA測試“立方體衛星”用太陽帆

 航空航天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報道,“近地小行星偵察機”(NEA Scout)是一顆小型衛星,用于研究近地小行星,NASA日前成功將“探測任務-1”(EM-1)準備搭載的太陽帆部署其上,部署測試在潔凈室中進行。


10. “空中天眼”監控油橄欖林木病害

 遙感技術

英國《自然》旗下子刊近日在線發表的一篇植物學研究報告稱,歐洲科學家利用一種新型機載遙感成像方法掃描整個油橄欖樹林,可以在樹木出現可見癥狀之前,識別被有害細菌感染的油橄欖樹。這種掃描方法可以通過飛機或無人機部署,或有助于控制感染擴散,挽救歐洲南部標志性的油橄欖樹。

11. 我國首次發布海洋化合物數據庫

 政策資訊

7月3日在青島舉行的“2018年全球海洋院所領導人會議”上,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管華詩發布了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海洋天然產物三維結構數據庫。這是我國首次正式發布海洋化合物數據庫。

12. 保證地鐵安全,放只“兔子”進去

 新材料

近日,北京市的兩家科技發展公司與正在加緊建設的呼和浩特地鐵達成合作意向,共同成立地鐵隧道智能巡檢機器人應用課題組,推進地鐵隧道智能巡檢機器人的市場推廣和技術完善。

作為合作協議的企業方,北京天樂泰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和北京瑞途科技有限公司對外宣布,公司聯合研發的隧道智能巡檢機器人正式下線,已具備實際應用能力,可進行產品化。研發團隊還為這款全球率先實現商用的機器人取了一個可愛的名字——“奔跑的兔子”。2020年,呼和浩特地鐵全面建成后,將成為國內首個使用人工智能巡檢機器人進行安全巡檢的城市地鐵。

13. 新型傳感器可精確“讀懂”人體微表情

 傳感器技術

南開大學梁嘉杰課題組利用富勒烯、金屬銀納米線、氧化石墨烯等多種納米功能材料的協同效應,通過在剛性的具有層狀結構主體材料中引入摩擦系數低的客體材料來提高主體材料柔性,解決了長期困擾學界的難題。該材料制作的傳感器可在很大的工作形變范圍內保持極高的響應靈敏度。

課題組把該新型可穿戴應力傳感器穿戴在人體不同部位,用于全范圍人體運動的監測中,可以清晰地捕捉到人手腕上由于脈搏跳動引起的微小皮膚運動變化;并且把人體脈搏跳動的3個特征峰清晰地體現出來;穿戴在頸部喉嚨位置,可以清楚地察覺人體聲帶發聲并辨認出不同的音節變化。

14. 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與中國聯通共建“5G技術聯合實驗室”

 政策資訊

6月28日,在上海2018世界移動大會(MWC Shanghai)上,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與中國聯通簽署合作協議,開展5G聯合創新并建立“5G技術聯合實驗室”推進雙方在5G關鍵技術領域的戰略合作。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主任廖方宇、中國聯通副總經理邵廣祿等共同為聯合實驗室揭牌。

15. 全球首個5G獨立組網系統實現全息視頻通話

 電子信息

在2018年世界移動大會(MWC上海)期間,中央網信辦副主任楊小偉打通全球首個5G獨立組網端到端系統全息視頻通話。楊小偉與上海移動技術人員進行的全息視頻通話,首次采用了包括5G CPE終端、新空口和新核心網的5G獨立組網端到端系統技術。

在這次通話前,中國移動聯合大唐電信、愛立信、華為、英特爾和諾基亞等全球合作伙伴共同發布了《5G SA(獨立組網)核心網實現優化白皮書》,展示了5G獨立組網技術和產業發展的最新進展。

文章來源:科技日報  新華社  中國科學報等


IEEE Spectrum

《科技縱覽》

官方微信公眾平臺



往期推薦

6.20-6.27 | 最新科技成就縱覽

6.13-6.20 | 最新科技成就縱覽

6.6-6.13 | 最新科技成就縱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祥县| 兴和县| 镇赉县| 莱芜市| 大渡口区| 内黄县| 海晏县| 兴海县| 塘沽区| 景谷| 武乡县| 安国市| 湟源县| 稷山县| 忻城县| 涿州市| 西平县| 三原县| 夏邑县| 改则县| 湖州市| 沁源县| 红桥区| 新巴尔虎左旗| 巫山县| 安西县| 陆良县| 孟村| 塔城市| 玉溪市| 鸡东县| 虹口区| 张掖市| 衡南县| 故城县| 娱乐| 临沂市| 项城市| 图们市| 台江县| 秦皇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