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使用手機時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狀況:人群密集的地方經常手機沒信號,或是連不上WiFi,加拿大皇家科學院、工程院院士莊衛華教授在報告上解釋說,這是因為傳統通信的基站、網卡的頻譜和信道有限,人群太密集的情況下出現“交通擁堵”,沒法保障通信正常。雖然這樣的問題目前并不算嚴重,但當物聯網時代來臨時,方圓幾公里內成千上萬個傳感器聚集在一起,傳統網絡就法保障物與物之間的協同通信。
記者從近日上海電力學院主辦的第二屆“智能計算與智能電網”國際研討會獲悉,加拿大皇家科學院、工程院院士莊衛華教授正在研發的新一代無線自組織網絡避免了使用基站和網卡,利用手機的發射器和接收器實現一定范圍內用戶之間的自主通信,相當于隨身攜帶了路由器和主機,是未來物聯網通信的關鍵技術之一。
━━━ ━━━
物聯網的概念曾經很火,但由于缺乏關鍵的通信技術,一直是空中樓閣。無線自組織網絡是一種點對點的網絡,和低速、只能短距離傳輸的藍牙相比,它的傳輸范圍更廣、速度更快,采用的是一種全新的通信協議。“自組織網絡是20年前的提出的,如今有了新的應用場景。”莊曉華說,藍牙、蜂窩網和WiFi等集中式網絡是通過搜集基站等設施用戶的需求信號進行統一調配處理,耗能較大,在未來物聯網終端急劇增加的情況下不可忽略這樣的能源消耗。
自組織網絡作為一種分布式網絡,是一種自治、多跳網絡,整個網絡沒有固定的基礎設施,能夠在不能利用或者不便利用現有網絡基礎設施(如基站、AP)的情況下,提供終端之間的相互通信。“但并不意味著自組織網絡可以替代傳統網絡。”莊曉華介紹說,由于終端的發射功率和無線覆蓋范圍有限,因此距離較遠的兩個終端如果要進行通信就必須借助于其它節點進行分組轉發,這就意味著,自組織網絡將作為一種補充通信方式,和蜂窩網、WiFi等共同組成未來的5G網絡,為物聯網、車聯網、智慧城市提供信息基礎。
據介紹,目前莊曉華團隊正在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設計相應的自組織網絡通信協議、制定標準,只要服務商和相關環節共同推進,很快自組織網絡就可以實現實際應用。
文章來源:光明科技 圖片來源:網絡
IEEE Spectrum
《科技縱覽》
官方微信公眾平臺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