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在今年的“4·26”世界知識產權日前夕,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17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有關情況。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表示,我國知識產權創造量質齊升,2017年,發明專利申請量達到138.2萬件,同比增長14.2%,連續7年居世界首位,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9.8件。
申長雨說,各部門各地方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扎實推進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各項工作取得新的重要進展。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知識產權創造量質齊升。全年發明專利申請量達到138.2萬件,同比增長14.2%,連續7年居世界首位;PCT國際專利申請受理量5.1萬件,同比增長12.5%,排名躍居全球第二;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9.8件。受理商標注冊申請574.8萬件,同比增長55.72%,連續16年居世界第一。累計有效商標注冊1492萬件。我國申請人提交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申請4810件,全球排名第三。作品、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量分別達200.2萬件、74.54萬件,同比分別增長25.15%、82.79%。農業、林業植物新品種權申請量分別達到3842件、623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數量穩步增長。
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建設穩步推進。《反不正當競爭法》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修訂通過,《專利法》《專利代理條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修改和制定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積極推進《著作權法》《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國防專利條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生物遺傳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管理條例》制修訂工作。推動知識產權領域反壟斷執法指南盡快出臺。深化對新領域、新業態創新成果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研究。
知識產權保護更加嚴格。專利行政執法辦案量6.7萬件,同比增長36.3%;商標行政執法辦案量3.01萬件,涉案金額3.33億元;版權部門查處侵權盜版案件3100余件,收繳盜版品605萬件;海關查獲進出口侵權貨物1.92萬批次,涉及侵權貨物4095萬件,案值1.82億元。全國法院新收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刑事一審案件21.35萬件,審結20.30萬件,分別同比增長40.37%、38.38%。檢察機關共批準逮捕涉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2510件4272人,起訴3880件7157人。公安機關共破獲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犯罪案件1.7萬起,涉案金額64.6億元,掛牌督辦44起重大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深入開展“護航”“雷霆”“清風”“龍騰”“劍網”“溯源”等行政執法專項行動。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提高到76.69分。設立14家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知識產權維權援助與舉報投訴網絡覆蓋全國大部分地區。探索建立企業商標海外維權協調機制。推進軟件正版化長效機制建設,對16個?。▍^、市)389家單位組織軟件正版化督查。
知識產權運用效益明顯提升。完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支持機制,加快實施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推進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建設。國家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西安和珠海特色試點平臺建成運行。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基金陸續設立組建,已募資總額超過42億元。建設商標品牌創新創業基地,推進產業區域品牌建設。積極培育版權交易中心和版權貿易基地,在全國布設10個國家級版權交易中心。專利質押融資金額達720億元,同比增長65%;商標、版權質押融資金額分別達369億元、59.8億元。專利保險金額99.85億元,同比增長170.6%。知識產權使用費進出口總額超過300億美元。
知識產權重點領域改革不斷深化。完善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加快知識產權權益分配改革,強化國家科技計劃實施過程中的知識產權管理和分類評價制度。專利快速審查、確權、維權一站式服務和專利權質押融資新模式被國務院納入支持創新改革舉措推廣清單。推進“放管服”改革,累計減免專利費用58億元,減少提交各類材料269.8萬份。深化商標注冊便利化改革,設立地方商標受理窗口105個、商標專用權質權登記申請受理點49個。推行商標獨任審查制,商標注冊審查周期從法定的9個月縮短到8個月。加強對境外著作權認證機構的監管,辦理6家涉外著作權認證機構重新登記。繼續開展全國版權示范創建工作,評選出35家示范單位、5個示范園區(基地)。
知識產權對外合作交流深入開展。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簽署加強“一帶一路”知識產權合作協議及司法交流與合作諒解備忘錄。柬埔寨成為首個在其國內認可中國專利授權結果的國家。加強知識產權合作等相關內容被納入《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宣言》。持續推進商標領域國際合作,推廣馬德里商標注冊體系。舉辦2017年世界地理標志大會。中歐地理標志協定談判取得實質性進展,簽署關于地理標志合作與保護協定談判的備忘錄。推動《視聽表演北京條約》早日生效,已有19個國家批準或加入該條約。
文章來源:學術幫
IEEE Spectrum
《科技縱覽》
官方微信公眾平臺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