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自然出版集團更新發布了2018年最新的自然指數(Nature Index),中國科學院再次位列全球首位。根據此前發布的自然指數數據,中科院已連續六年位列該排行榜全球第一。
此次最新的自然指數是基于2017年2月1日至2018年1月31日的統計數據。該排行榜顯示,中科院在全球科研機構綜合排名中高居榜首,美國哈佛大學、德國馬普學會、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美國斯坦福大學分列二至五位。同時,中科院在化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物理科學三個學科領域繼續排名第一,在生命科學領域排名全球第六。
━━━━ ━━━━
此次共有16家中國科研機構和高校進入全球總排名前100位,比上一年增加3家。除中科院外,還包括北京大學(12)、清華大學(13)、南京大學(19)、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4)、中國科學院大學(31)、浙江大學(42)、復旦大學(55)、上海交通大學(58)、南開大學(67)、廈門大學(70)、中科院化學研究所(73)、蘇州大學(75)、武漢大學(76)、中山大學(81)、蘭州大學(98)。在針對全球高校的排名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位列第19位,中國科學院大學位列第26位。
自然指數于2014年11月首次發布,納入指數的68種自然科學期刊由在職科學家所組成的兩個獨立小組選出,并結合一項大規模的調查最終確定。自然指數有三種計量方法來追蹤作者的單位信息,其中論文計數 (AC) 指不論一篇文章有一個還是多個作者,每位作者所在的國家或機構都獲得1個AC分值;分權式計量(FC)考慮的是每位論文作者的相對貢獻;加權分權式計量(WFC)即為FC增加權重,以調整占比過多的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論文。
2018年最新自然指數:
https://www.natureindex.com/institution-outputs/generate/All/global/All/weighted_score
文章來源:中科院國際合作局
IEEE Spectrum
《科技縱覽》
官方微信公眾平臺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