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總預算 299.35億
13日,科技部在官網公布科技部2018年度部門預算。本次預算的收入和支出預算含原科技部和原國家外國專家局的本年度預算。其中在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年度預算安排說明顯示,2018年財政核定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總預算299.35億元。
主要用于支持如下8個方面的重點研發任務:
1.支撐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的重點研發任務,包括糧食豐產提質增效、農業面源污染防控、農田重金屬污染修復、智能農機裝備、畜禽養殖安全、食品加工貯運、林業資源高效利用等方面的基礎前沿研究、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產品)開發及應用示范。
2.支撐引領節能環保和新能源發展的重點研發任務,包括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新型節能技術以及智能電網等方面的基礎前沿研究、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產品)開發及應用示范。
3.支撐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的重點研發任務,包括重點基礎材料和新材料、網絡信息安全、大數據與云計算、智能機器人、現代服務業、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等方面的基礎前沿研究、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產品)開發及應用示范。
4.支撐引領資源環境和生態保護的重點研發任務,包括水安全、生態修復、深地油氣和礦產資源勘探開發、海洋工程裝備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的基礎前沿研究、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產品)開發及應用示范。
5.支撐引領人口健康發展的重點研發任務,包括重大疾病防控、生殖健康、生物醫用材料、組織器官修復替代、生物安全等方面的基礎前沿研究、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產品) 開發及應用示范。
6.支撐引領新型城鎮化創新發展的重點研發任務,包括綠色建筑及其工業化、先進軌道交通,以及公共安全保障與應急救援等方面的基礎前沿研究、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產品) 開發及應用示范。
7.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的基礎研究,包括變革性技術、納米、干細胞、蛋白質、量子調控和全球變化等方向的重大科學研究,能夠充分發揮大科學裝置優勢的前沿研究,未來10 年可能產生顛覆性技術的前瞻性科學研究,以及深空、深海、深地、深藍等戰略性科學研究等方面。
8.重大國際科技合作,包括對于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具有重大關鍵作用、已納入或應納入雙多邊政府間合作協議的重大科技合作任務,共性關鍵技術轉移國際合作任務,以及發起或參與國際重大科學工程等方面的合作任務。
此外,在績效和目標欄顯示:
中期目標(2018-2020 年)
立項項目數量≥2000 個
針對事關國計民生的農業、能源資源、生態環境、健康等領域中需要長期演進的重大社會公益性研究,以及事關產業核心競爭力、整體自主創新能力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基礎性、前瞻性重大科學問題、重大共性關鍵技術和產品、重大國際科技合作,分批啟動重點專項,不斷提升我國在量子調控、納米、干細胞等基礎研究領域的原始創新能力,在高性能計算、增材制造、軌道交通、深海裝備等高技術領域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大力推進糧食豐產增效、現代食品加工、畜禽重大疫病防控和高效養殖、精準醫學、重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典型脆弱生態修復等領域科技創新,增強保障糧食安全、提升人民健康水平等方面的能力,讓科技更好地服務民生。
2018年度目標
擬立項項目數量≥800 個
繼續組織實施量子信息與量子通信、干細胞與轉化研究、變革性技術、數字診療裝備、大氣污染防治、重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等一批重點專項,在基礎前沿、高新技術和社會民生領域新啟動一批重點專項,新立項一批重大項目,持續開展原創性、顛覆性技術研究,不斷提升相關領域的原始創新能力和基礎科學水平;持續增強研發能力,不斷突破重點領域關鍵技術瓶頸;開展典型應用示范,促進科研成果應用轉化和產業化,為我國供給側結構改革、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新興產業的發展壯大、生態環境和民生改善等提供科技支撐。
文章來源:銳動源
IEEE Spectrum
《科技縱覽》
官方微信公眾平臺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