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牛津大學人類未來研究所(Future of Humanity Institute)結束了一項新研究。
●●●
在這份名為Deciphering China’s AI Dream(揭秘中國的AI夢)的報告中,作者Jeffrey Ding用44頁的篇幅對比介紹了中美AI的發展。
通過對硬件、數據、算法水平、商業化進展四方面的評估,Ding給出了一份AI潛力指數表。這份指數表中顯示,美國AI發展潛力為33分,中國AI發展潛力僅17分,幾乎是美國的一半。
Ding為何會做出這樣的判斷?我們將Ding眼中的AI潛力判定指標重點編譯整理如下,我們一起聽聽他的看法。
硬件水平
評估一個國家AI發展水平得先從硬件看,目前,AI硬件一半被分為兩類。
一是像CPU和GPU這類芯片,最初的設計是其他計算過程,但最后發現用來訓練人工智能算法還很好用。二是像谷歌的TPU和微軟FPGA這類、專門用來執行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算法的芯片。對了,雖然這兩類芯片與運行AI算法密切關聯,但超級計算機可能會幫助一個國家彎道超車。
就第一類AI芯片來說,目前中國還主要依靠進口的GPU。據統計,美國的Top10芯片制造商,4家專門做GPU。而中國的Top10芯片制造公司中,沒有人專注GPU市場。
還有一個古老的數據:在2015年,中國只有全球4%的半導體生產份額,當時美國占據50%的市場份額。
在中國,制造商顯然更喜歡研究第二類芯片。中國芯片制造商TOP10中有6家專門研究ASIC芯片,兩家專攻FPGA芯片。在這個市場上中美差距依然顯著,美國排名前2的FPGA制造商總共獲得1.92億美元的投資,而中國的TOP2只獲得了3000多萬美元。
最后不得不說,中國在超級計算機方面的潛力很大。2017年的超算TOP500榜單顯示中國已經反超美國,成為世界上擁有最快超級計算機并且數量最多的國家。
大數據
大數據是中國發展人工智能的一大優勢。
和美國相比,中國的隱私保護政策相對寬松,因此科技巨頭可收集大量數據,并與政府分享。
其中,手機是最大的數據來源。基于龐大的人口總量,預計在2018年,中國大陸的電子商務市場將占全球零售電子商務市場的50%以上。
此外,中國在國內實施了數據保護政策,Google和Facebook無法在國內獲取數據,取而代之的是本土的社交軟件微信和微博。
研發實力
研發水平是人工智能發展的關鍵因素。中國研究人員能夠快速復制出世界上任何地方開發的最先進的算法。
但遺憾的是,中國的多數研究還無法與美國的研究發展媲美。
AAAI會議是美國人工智能協會主辦的AI領域頂會之一,一定程度上可以部分反映一個國家的科研實力。下面是近幾年AAAI presentation情況表:
和美國相比,中國研究的論文質量有待提高,人才也同樣短缺。
據今年初調查顯示,中國的AI研究員約有39000名,不到美國的一半(78000)。將近50%的美國AI研究員有超過10年的工作經驗,而這個比例在中國只占25%。
商業化的AI生態系統
目前,中國的AI商業生態系統體量在全球排名第二,但僅為美國的四分之一。
2017年7月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共有2545家AI公司,其中美國公司占其中的42%,中國公司占比23%,位列全球第二。
美國的AI生態系統提供了更具競爭力的AI創業公司,從2012年到2017年,在79起AI巨頭收購創業公司事件中,66%屬于公司被美國公司收購,只有3家公司被中國公司(全是百度)收購的。
中美AI潛力指數
根據上述四大指標,Jeffrey Ding整理出一份中美AI潛力指數:
報告認為,中國AI潛力指數為17,美國AI潛力指數為33,中國的AI潛力為美國的一半。
文章來源:全球創新論壇
IEEE Spectrum
《科技縱覽》
官方微信公眾平臺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