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rotread是一個根據用戶在Twitter上的關注提供書籍推薦的網站,本文來自該網站的“AI和機器學習專家們推薦的書籍”專題,介紹吳恩達、馬斯克、哈薩比斯、Ian Goodfellow等人推薦的書。
吳恩達、Yann LeCun、Elon Musk平時都在讀什么書?本文將帶你一覽十位大神們的書架。他們博覽技術、科幻、心理學、哲學等各個領域的書籍。而閱讀,使他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 吳恩達推薦的書
The Second Machine Age (《第二次機器革命》)
在《第二次機器革命》這本書中,Erik Brynjolfsson 和 Andrew McAfee——這兩位處于數字技術時代最前沿的思想家,向我們闡述了驅動我們經濟和生活的發生變革的力量。他們認為,數字技術將會給我們帶來難以想象的巨大變革:想象一下令人眩目的個人數字技術產品、一流的基礎設施,都將會給我們帶來極大的便利。數字技術(其核心是硬件、軟件和網絡)在不久的將來能夠比醫生更準確地診斷疾病,能夠使用海量的數據改變零售行業,而且還能夠相當人性化地完成很多工作。
數字化技術在給我們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給各種職業帶來永久性、顛覆性的改變。各種公司也將被迫轉型,否則只能消亡。憑借對數字化技術和社會發展趨勢的精準研究,布萊恩約弗森和麥卡菲辨析出了最佳的生存與發展戰略,也給我們找到了一條通向社會發展與繁榮的新路徑。
The hard thing about hard things (《創業維艱》)
本·霍洛維茨,硅谷頂級投資人,與網景之父馬克·安德森聯手合作18年,有著豐富的創業和管理經驗。2009年創立風險投資公司A16Z,被外媒譽為“硅谷最牛的50個天使投資人”之一,先后在初期投資了Facebook、Twitter、Groupon、Skype,是諸多硅谷新貴的創業導師。
在《創業維艱》中,本·霍洛維茨從自己的創業經歷講起,以自己在硅谷近20余年的創業、管理和投資經驗,對創業公司(尤其是互聯網技術公司)的創立、經營、人才選拔、企業文化、銷售、CEO與董事會的關系等方方面面,毫無保留地奉上自己的經驗之談。他還談到了與比爾·坎貝爾、安迪·拉切列夫、邁克爾·奧維茨等硅谷頂級CEO和投資人的交往經歷,從他們身上學到的寶貴經驗,以及他和馬克·安德森這對絕佳拍檔為何能夠一起奮斗18年還能合作得這么好。
大多數創業書所說的都是如何做正確的事,不把事情搞砸,而本·霍洛維茨還會告訴你:當事情已經搞砸時,你該怎么辦。
Decisive: How to Make Better Choices in Life and Work (《決斷力:如何在生活與工作中做出更好的選擇》)
這是一本關于如何做出更好的選擇并擁有超強決斷力的圖書。
國際心理學暢銷書作家希思兄弟根據心理學方面的研究,得出了一系列可以影響我們決策的阻礙因素——思維狹隘、證實傾向、短期情緒和過度自信。希思敏銳地發現,人們進行選擇時往往隱藏著豐富的心理活動。從人的行為心理出發,他們深入分析了人們的決策心理誤區,并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心理案例,以幫助我們在既有的社會文化大環境下形成準確的自我認知,通過“4步決斷法”在生活和工作中做出更好的選擇。
《決斷力》是希思兄弟繼國際超級暢銷書《讓創意更有黏性》的最新重磅力作。全書視角新穎獨特,案例豐富。獨具魅力,引人入勝。理論框架清晰,方法簡單實用。從個人生活中的大小決定,到公司管理層的群體決策,決斷的力量無處不在。
● Elon Musk 推薦的書
Life 3.0 (《生命3.0:人工智能時代的人類》)
該書是今年8月29日出版的新書,作者為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家麥克斯.泰格馬克。這本書上線僅一天就登上美國亞馬遜“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類”書籍排行版首位,引起人工智能社區和科技界的廣泛關注。始終對人工智能持保守態度的埃隆馬斯克也在推特上發文,表示此書值得一讀。
The Machine Stops(《機器休止》)
福斯特曾發表過中篇《機器休止》(The Machine Stops,1909)。故事敘述未來的社會由於對機器過分依賴后來機器發生故障,一切停頓下來,人類由於再無獨立求生的能力,遂一一死在停頓了的機器的懷里。這篇極盡諷刺的作品,在相隔了大半個世紀的今天著來,警世觸目之處仍然不減當年。
● Elon Musk (《硅谷鋼鐵俠》)
硅谷資深科技記者阿什利?萬斯與馬斯克超過40個小時的深度對話,記錄了他從粗放貧瘠的南非到國際商業世界頂峰的不凡之旅。在三年多的時間里,作者首次深入特斯拉、Space X等公司,采訪了馬斯克的伙伴、員工、家人、朋友超過300人,真實地講述了馬斯克在創立、運營他那些足夠改變世界的公司(包括PayPal,特斯拉,Space X和太陽城)時發生的驚人故事。同時也揭示了企業家和創業者如何專注于創業本身,并同時管理多領域公司所需要的能力、方法和經驗,以及如何在與許多競爭對手交手時不斷推進企業創新的步伐。
● Demis Hassabis推薦的書
The Glass Bead Game (《玻璃球游戲》)
本書是老年黑塞回溯其一生的精神體驗的結晶。作品從1931年寫到1934年,幾乎與希特勒上臺到滅亡同步。作者的目標很明確:“一是構筑抗拒毒化以衛護我得以生存的精神空間,二是表達悖逆野蠻勢力的精神思想”。十二載的苦心經營,作者幾乎動用了一切文學手段:詩歌、格言、書信、傳記、理論等等,在這部小說中可稱應有盡有,而且各種題材在書中既打成一片又相對獨立,如作為附錄的三篇記述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國家信仰者的傳記,貌視互不相關,卻在本質上與整部作品渾然一體,密切呼應。
● Yann LeCun推薦的書
Data Scientist at Work
本書是16位頂尖數據科學家的采訪合集。通過深入訪談,本書從各行各業的杰出人士中挖掘數據科學的秘密。
● Ian Goodfellow 在看的書
Convex Optimization (《凸優化》)
Ian Goodfellow 用這本書的想法來證明GAN的納什均衡。《信息技術和電氣工程學科國際知名教材中譯本系列:凸優化》內容非常豐富。理論部分由4章構成,不僅涵蓋了凸優化的所有基本概念和主要結果,還詳細介紹了幾類基本的凸優化問題以及將特殊的優化問題表述為凸優化問題的變換方法,這些內容對靈活運用凸優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非常有用。應用部分由3章構成,分別介紹凸優化在解決逼近與擬合、統計估計和幾何關系分析這三類實際問題中的應用。算法部分也由3章構成,依次介紹求解無約束凸優化模型、等式約束凸優化模型以及包含不等式約束的凸優化模型的經典數值方法,以及如何利用凸優化理論分析這些方法的收斂性質。通過閱讀《信息技術和電氣工程學科國際知名教材中譯本系列:凸優化》,能夠對凸優化理論和方法建立完整的認識。
● Pedro Domingos 薦書
Algorithms to Live By
本書可以用算法教你優雅地面對現實人生,目前豆瓣評分已超過8.0。
● Gary Marcus 在看的書
Future Visions
Bose是一位量子計算科學家,雖然他認為自己并不是一個聰明的人,但卻一直享受著研究的樂趣。在實驗室中,他和其他四位科學家正在進行著量子計算機的研發,雖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與時間,但量子計算機的各種嘗試卻屢屢碰壁。當他們某次嘗試轉變思路之后,一系列奇怪的事情在量子實驗室中發生了。一張張字跡熟悉的便條,一瓶瓶空置的可樂罐,很多跡象表明實驗室里并不只有他們五個人,究竟實驗室監視器里那個熟悉的人影是誰?他們的目的又是什么?Bose決定解開這背后的秘密……
● Thomas G. Dietterich 在看的書
《到燈塔去》
英國女作家伍爾夫的代表作。本書描寫一次大戰后拉姆齊教授一家和幾個親密朋友在蘇格蘭某島嶼上度假的一段生活。作者企圖在這部情節非常簡單的小說中探討人生的意義和自我的本質,指出自我有可能逃脫流逝不息的時間的魔掌并不顧死亡的威脅而長存不朽。燈塔塔尖的閃光即象征拉姆齊之人的靈魂之光。本書的意識流寫作手法十分值得注意,如視角轉換,兩種時間,象征手法,音樂結構,借鑒繪畫等。
● Oren Etzioni 在看的書
Data-ism
《紐約時報》首席科技記者Steve Lohr為讀者描繪了一副數據主義的上升圖譜。數據主義已成為當今時代主導的哲學思想。相比起經驗和直覺,現在的決策都需要基于數據分析。
● Andrej Karpathy 在看的書
The Ideal Factory
該書歷史考據詳實,人物刻畫生動,讓人受益頗豐。不過,更重要的是,這本書探討了我們這個時代最關鍵的問題:什么引發了創新?為什么會發生創新?如何鼓勵創新?根據貝爾實驗室的經驗,那些持續性創新所帶來的最驕人的成就,不可能、也不會發生在某個標志性的車庫或者天才發明家的工作室里。只有當擁有不同天賦、思維定式和專長的人聚集在一起——最好有物理距離上的密切接觸,這些人能經常見面、偶然邂逅,才會引發創新。
本文轉自新智元
來源:parrotread.com
譯者:常佩琦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