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要來搶你的飯碗了!”2016年度《美國總統經濟報告》發布后,這成為無數新聞報道的焦點。只要看過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機器人挑戰賽上那些笨手笨腳的機器人,任何人第一想法都會跟我一樣:“難道就是這個東西要來搶我的飯碗!?”但是轉念一想,我冷靜多了。機器人,畢竟只是傳統工作自動化發展之路上的一套計算機化的設備。作為工程師,我們能看到機器學習、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穩步進展。想到這里,我突然有些擔心自己的工程設計工作受到威脅。
歷史表明,自動化提高了生產力,創造了新工作,但也取代了一些工作。《美國總統經濟報告》指出,最近幾十年來,職業消失的速度已經超過了新工作出現的速度,導致勞動力的總體參與度下降。與此同時,遏制或減緩技術發展的步伐一直都是徒勞的。工程師或許要對技術進步的落實負責,但在其不可阻擋的前進趨勢面前卻也無能為力。工程師是技術的仆人,即便自己的飯碗保不住了,也要站在技術這一邊。牛津大學卡爾?B?弗雷(Carl B. Frey)和邁克爾?A?奧斯本(Michael A. Osborne)在此前的一份報告中,對有可能被技術取代的702個不同職業進行了調查。他們在研究中總結道,目前美國47%的職業存在被取代的風險。在對每個職業的風險研究中,他們評估了自動化過程中最可能出現的技術瓶頸。每個職業可能在以下3方面存在瓶頸:對感知和操縱的需求、對創造性智慧的需求以及對社交智慧的需求。
在弗雷和奧斯本的研究中,有一個職業類別是“計算機、工程和科學”。他們的數據顯示,該類別是最不易受到自動化威脅的職業之一,他們將其歸因于科學和工程領域需要高度的創造性智慧。盡管如此,他們在一篇警示詳文中提出這一結論時還是表示,雖然如今計算機和人類在這些領域的角色是互補的,但“從長遠來看,計算機很有可能在這些領域取代人類”。
弗雷和奧斯本認為軟件進展深受計算機化的影響,因此將其單獨列了出來。鑒于軟件正日益成為工程設計和發展中規模空前的組成元素,這一領域是否能繼續成為未來工程師的安全港,可能會引發疑慮。然而,盡管軟件發展只需在一系列約束規則下管理和操縱符號,我還是懷疑,全自動編程依然是一個比較遙遠的目標,不會像經濟學家預言的那么早實現。
作為工程師,我總是會想,低級別的任務已經交給計算機了,我們則向上攀升,處理更高級別的功能性任務。這樣我們的工作保住了。但是經濟學家可能會說,工程師個體因此變得更加高效,也就不需要雇用那么多人了。對于這個問題,我還有很多想說的話,但不得不先跑一步了。我隱約感到身后的機器人就要追上我了。
作者:Robert W. Luc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