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三星公司可能會推出一款能變身為平板電腦的智能手機。
幾個月來一直傳言不斷。盡管均未得到證實,但既然能夠持續這么長時間,也就意味著三星公司確實有可能最早于今年做出一項重大舉動:推出可折疊移動設備。●如今的移動世界主要分為兩個陣營——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適用于閱讀雜志和書籍,也可以通過外接鍵盤來輸入較長的信息,還可以查看照片和上網。智能手機則更適合發信息和通話。工程師們一直都夢想著把它們合二為一。
這種設備可以以折疊的方式輕松地在兩種形式之間切換:打開是平板電腦,從中間彎曲或折疊后則可以變成手機。“只需展開手機就可以使屏幕放大一倍。”美國安大略省女王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家羅艾爾?維特加爾(Roel Vertegaal)說。除了其多功能性,這款設備可能還會有其他一些有趣的新特性——想象一下,你可以彎曲手機來實現電子書翻頁,就像你為了跳過一本小說的前幾頁而把它們翻過去一樣。
在可變性設計方面,三星已投入了至少4年時間來開展研究。該公司所開發的是一種“人造肌肉”,可以將智能手機的部件推拉至新的位置,避免彎曲時發生損壞。現在,據媒體報道,三星可能終于準備好了與全世界共享那些技術,把用戶從既要帶手機又要帶平板電腦的煩惱中解放出來。
“我覺得,這種雙模設備將真正改變我們的游戲規則。”IHS Markit公司的移動設備分析員韋恩?拉姆(Wayne Lam)說,“這不僅是為手機創造了一種新的形態,更是在吞噬其他的產品類型。”
競爭對手們也正在思考類似的做法。在去年夏季的一場貿易展上,聯想公司展示了一款概念性智能手機產品。該產品可以折疊在用戶的手腕上,從而變為一件可穿戴設備。在2016年,一家名為墨希科技有限公司的中國制造商承諾將限量推出高端的柔性智能手機。但三星將會是首家推出真正柔性屏幕設備的大型公司。
如果三星確實能夠推出這種手機,那么就已經向告別智能手機平面矩形設計時代邁出了第一步,這一時代從2007年蘋果公司推出其首款iPhone手機以來就開始了。很多制造商們都曾用曲面玻璃做過試驗,也采用了更大的屏幕,但當前市面上幾乎所有的智能手機仍是iPhone最初設計的派生物。
這種簡約、剛性的智能手機設計能夠存在這么長時間,一部分原因在于,制造一款可靠、可折疊屏幕的挑戰非常艱巨。一些堅硬的元部件(比如電池),必須要么能夠與屏幕一起彎曲,要么遠離可彎曲的部分。
去年,維特加爾在他的實驗室里制造出了一款柔性智能手機,他歷經了幾百次測試才找到最終可行的解決方案——采用樂金顯示公司(LG Display)生產的一種高清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屏幕。OLED屏中包含一層有機化合物薄膜,利用設備表面的電流發光。與液晶顯示屏(LCD)不同,該款屏幕無需大量背光和濾光器,因此備受各大柔性電視與移動設備設計人員的青睞。
三星恰恰是全球最大的OLED面板供應商。在2013年的國際消費電子產品展上,三星公司展示了一款可彎曲OLED屏的概念產品。這一舉動在整個技術博客圈引起了騷動,因此人們猜測該公司將會推出一款基于該技術的智能手機。
維特加爾指出,他在制造柔性手機過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戰莫過于如何研發出可承受無數次彎折的連接裝置,以便為LG屏幕中的所有像素供電。簡單起見,他用了一種相對比較原始的屏幕,僅有720像素。不幸的是,他發現傳統智能手機中的硬性材料都非常脆弱。“電路是用金屬制成的,而這種金屬受到壓力后很容易發生斷裂。”他說,“制造出此類可彎曲屏幕是有可能的,但要想在不造成斷裂的情況下完成卻很難。”
印刷電子技術可能是一種解決辦法,該技術將極薄的電路和平面天線沿著智能手機表面放置。理論上來說,這種方法可以減少設備中大型元部件和脆弱附加裝置的數量,從而讓手機更加靈活。不過,最便捷的制造方法是注塑成型,這在智能手機制造領域還不是很常見。
國際數據公司(IDC)的移動分析師威廉?斯托費加(WilliamStofega)說:當前,世界上僅有兩家公司具備可彎曲屏幕智能手機量產化的專業技術和生產設施,即三星和LG。就在去年的國際消費電子產品展上,LG展示了一款厚度不足1毫米的OLED屏幕,可以像報紙一樣卷起來。但斯托費加表示,制造時間、復雜程度和支出都意味著,今年推出的任何柔性產品都會是非常昂貴的高端設備。
去年Galaxy Note7爆炸事件發生之后,當時有數十份報道是關于其智能手機著火新聞的,三星需要一針強心劑來重振雄風。隨后,三星做出了召回的決定,也使其當季的利潤下降了17%,降到了40億美元。可折疊手機有助于該公司挽回名譽。然而斯托費加指出,這是一種高風險戰略。“誰也不愿意推出一款表面光鮮亮麗卻會在彎曲2000次之后就斷成兩半的設備。”他說。
三星對其2017年計劃不予置評,看來我們只能等待了,看看今年他們是否能推出幾款炫目的柔性智能手機,亦或是把設計的難題和痛苦留給對手去承受。
作者:Amy Nordrum 攝影插圖:Edmon de Ha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