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screenshot by Stephen Shankland/CNETWhat's happening?Nvidia發布了一項技術,允許元宇宙開發人員創建逼真的化身,為氣在線互動的計算機提供動畫人臉。Why it matters?元宇宙需要新的計算工具,才能發揮其在工作、學習、社交和娛樂等新3D領域的潛力,而Nvidia的技術也可能最終為人類帶來全新的在線外觀,而不僅僅是機器人的樣貌而已。你可能已經習慣了通過語音與Alexa和Siri等數字助手進行互動。現在,英偉達(Nvidia)認為,這些聲音應該有數字面孔。近日,家芯片巨頭發布了其Avatar Cloud Engine(ACE),這是一種用于構建會說話的人的3D模型的工具,Nvidia希望這將成為我們與計算機交互的方式,或許也有望成為我們與元宇宙中其他人交互的方式。該工具借鑒了Nvidia在3D圖形和人工智能技術方面的經驗,這一技術徹底改變了計算機理解自然語言和與自然語言交流的方式。該公司首席執行官Jensen Huang在溫哥華舉行的Siggraph計算機圖形會議上公布了ACE。ACE建立在英偉達的統一計算框架基礎之上,內置有許多復雜的AI技術,為用戶提供豐富的軟件工具和API。它基本覆蓋了虛擬人所需的各種核心功能,如實現理解多種語言、響應語音提示、智能視頻分析、高性能推薦系統、與環境互動并提供智能建議等等。這些工具使開發者足以解鎖交互式虛擬人所需的大部分技能,并做到先進水平。Nvidia負責模擬技術的副總裁Rev Lebaredian在一次媒體簡報會上說:“這些機器人……對我們來說是必要的,不然我們創建的虛擬世界與真實世界無法區分。我們看到的是互聯網新時代的開始,一個被廣泛稱作「元宇宙」的時代。”為了進一步簡化虛擬世界建模過程,提高建模速度,英偉達發布了多個使用AI和神經圖形標準研究的軟件開發工具包。神經圖形用于模擬和渲染一個動態的虛擬世界。英偉達人工智能研究副總裁Sanja Fidler說:“神經圖形將人工智能和圖形交織在一起,為未來適合從數據中學習的圖形流水線鋪平了道路。”構建虛擬世界,3D內容創作是關鍵部分。而神經圖形旨在引導內容創造者為元宇宙世界創造“有趣的內容”,不僅是藝術家,社交媒體用戶也可以借助它來輕松地據照片創建3D內容。一個應用例子是將掃描的2D圖像帶入虛擬現實。Fidler談道,以前要做件事,藝術家必須使用不同的工具,很費時,而英偉達的“神經重建”過程將其變成了一個統一框架。借助英偉達研發的軟件Instant NeRF,藝術家可以用攝像頭掃描并使用神經圖形進行快速捕捉,從2D圖像創建物體或場景的3D模型,并可以立即將其導入虛擬世界。英偉達新發布的Kaolin Wisp,是深度學習工具庫Kaolin的補充,能讓工程師幾天內就實施新的訓練模式;還有用AI大幅減少3D模型數據內存占用的NeuralVDB,這是對體積數據存儲OpenVDB行業標準的改進。在圖形處理時代和人工智能時代,英偉達都是底層硬件基礎設施的核心供應商,隨著人們準備邁向元宇宙時代,英偉達同樣雄心勃勃,意圖占據硬件中心之位。正如Rev Lebaredian所言:“元宇宙蘊含的商機價值數萬億美元,任何企業機構都不愿錯過它。”文章來源: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IEEE Spectrum《科技縱覽》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往期推薦宏觀與微觀:虛擬的存在讓耳朵“聲臨其境”的虛擬現實虛擬存儲環境關鍵技術研究進展與應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