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發布《教育部辦公廳關于2022年度前沿科學中心立項建設的通知》,據悉,教育部此次批復立項建設了六個前沿科學中心。目前,北京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已經官宣獲批,南開大學、蘭州大學等高校也于近日陸續官宣。此前,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已官宣通過論證。南開大學經教育部批準,南開大學“有機新物質創造前沿科學中心”獲批立項建設,標志著學校在國家重大基礎研究平臺建設上取得了新突破,邁出了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學科和特色鮮明世界一流大學的新步伐。“有機新物質創造前沿科學中心”把握新物質創造精準化、精細化、融通化和智能化的發展趨勢,主動對接國家在綠色發展、生命健康、糧食安全、清潔能源等方面重大戰略需求,聚焦含碳化合物及其聚集體的合成轉化和功能應用,開展有機新物質高效合成、有機新物質生物功能研究、有機新物質能量轉化與存儲3個重要方向前瞻性、引領性基礎研究,同時搭建精準表征與計算模擬支撐平臺,通過推進學科縱深發展和交叉融合,貫通有機新物質設計合成-構效規律-功能應用創新鏈條,打造我國物質科學領域自主創新源頭和原始創新策源地,為我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夯實科學根基。蘭州大學蘭州大學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學中心正式獲批立項建設。這是教育部此次批復立項建設的六個前沿科學中心之一,標志著學校在國家重大前沿交叉基礎研究平臺建設上取得了新突破。中心將聚焦稀有同位素高效獲取及安全利用過程中的重大科學問題及關鍵技術問題,圍繞稀有同位素的變革理論、高效獲取、創新應用和安全處置等四個研究方向開展研究。中心依托化學一流學科和核科學優勢特色學科,集聚物理學、材料、醫學、信息等多學科優勢,以高能物理超算與實驗平臺、放射化學實驗平臺、多功能加速器實驗平臺和核分析測試平臺等四個條件平臺為支撐,進行跨學科交叉融合研究,大膽開展“非共識項目”和“無人區”問題探索,力爭在相關學科新理論和新技術方面做出蘭大貢獻。哈爾濱工業大學2022年12月8日,教育部組織專家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論證會,對依托哈爾濱工業大學建設的“空間環境與物質作用前沿科學中心”建設方案進行論證,專家組一致同意建設方案通過論證。專家組認為,中心面向國家航天強國戰略發展需要和航天裝備技術發展需求,開展相關科學問題探索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突破制約航天發展的技術瓶頸,解決空間環境與物質作用領域“卡脖子”難題,產出引領性、原創性成果,有助于提升我國空間基礎科學和航天技術的創新能力水平。中心建設定位準確,目標明確,問題凝練精準,研究內容清晰,基礎條件充實,發展規劃切實可行,多學科交叉融合發展特色鮮明,人才團隊結構合理、創新能力強,在空間領域已經取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要成果,具有扎實的建設基礎、充分的資源保障和政策支持,一致同意中心建設方案通過論證,建議盡快實施。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22年12月5日,教育部組織專家召開“深時數字地球前沿科學中心”建設方案論證會,會議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心首席科學家、主任成秋明從中心建設背景、建設基礎與優勢、研究方向與內容、組織架構與運行管理、預期成效等方面向專家組詳細匯報了中心建設方案。與會專家認真聽取了中心建設方案與前期推進情況的匯報,并圍繞研究方向、建設規劃、條件支撐、人才引進等方面內容進行了充分討論。會上,專家組認為中心符合教育部前沿科學中心建設相關要求,一致同意并通過了“深時數字地球前沿科學中心”建設方案。據悉,國家計劃在全國高校布局30-40個前沿科學中心,截至2021年度,已有25個前沿科學中心獲批建設。文章來源:南開大學、蘭州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軟科IEEE Spectrum《科技縱覽》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往期推薦特斯拉龐大的數據寶庫利用放射性衰變運行的航天器放下手機:屏幕就在你的皮膚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