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識別讓平臺知道商品何時缺貨。
初創公司Wisy開發了一個人工智能(AI)平臺,使商店更易跟蹤是否有產品尚未上架。該平臺通過圖像識別來檢測哪些貨品需要補貨。
“我們不僅在解決客戶體驗問題,還在解決可持續性的問題。”IEEE高級會員、Wisy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陳敏(Min Chen,音)這樣說,“所有那些因未上架而沒能出售的產品都被丟棄了,而WisyAI讓商店員工能夠快速獲取庫存的相關信息,減少損失,更有效地銷售(產品)?!?/span>
這家總部位于舊金山的初創公司贏得了2022年在智利舉行的聯合飲料公司(CCU)Innpacta全球創新公開挑戰賽。參賽對象是為日用消費品和零售業開發技術的初創公司。Wisy正與CCU共同試用其人工智能平臺,公司還被納入創業加速器ChileGlobal Ventures的創業組合中。
Wisy公司現有16名員工,工作地點分別位于哥斯達黎加、巴拿馬、秘魯、菲律賓和美國。陳敏常駐巴拿馬市。
Wisy公司于4月份發布了該平臺。
不可靠的互聯網連接
“我們的客戶包括石油天然氣行業以及建筑公司,它們都在處理類似的問題?!彼f,2016年,她和3位同事決定啟動Wisy,開發解決方案。
她說,Wisy決定為超市和其他零售商創造這項技術,因為它們使用的跟蹤過程的問題“非常大、經常重復且非常復雜,需要用人工智能解決”。
為了解問題,Wisy進行了實地考察,走訪員工,了解貨品數據的采集過程。
他們發現,零售店的員工使用基于云的平臺進行手工跟蹤,查驗店里有哪些貨品。在平臺上,員工清點貨品,并記錄貨品相關信息,例如價格等。
陳敏的團隊發現,手工清點貨品并填寫信息的過程十分緩慢,員工容易出錯。她表示,零售店使用的云平臺通常不可靠,互聯網連接經常很慢或不可用,尤其是在商店的地下室和倉庫。
“如果員工沒有良好的互聯網連接,他們在網絡重建連接之前無法看到結果。”她說,“如果連接速度很慢,得到結果的過程也會很慢。”
員工短缺增加了商店的挑戰。
保持貨架充實
陳敏表示,她知道Wisy的平臺必須“可用、可靠、快速且靈活”。平臺還必須適用于大公司和夫妻店,且在沒有互聯網連接的情況下也可用。
“采用Wisy的平臺,公司可以放心自己的團隊用可靠的工具支持工作。” 陳敏這樣說。
每個貨架和產品的圖像及條形碼均被上傳到平臺。店員拍攝貨架上貨品的照片,人工智能根據照片記錄信息。這個過程不到1秒鐘。
WisyAI既可作為獨立的系統工作,也可與商店之前的產品跟蹤平臺集成。
若店內的某款貨品缺貨,WisyAI會通知商店員工。如果平臺檢測到貨品脫銷或庫存不足,它會提示員工訂購。
WisyAI還可以跟蹤貨品交付的時間。例如,如果顧客正在尋找特定的洗發水,但貨架上沒有,這項功能便會很有幫助。員工可以使用WisyAI來了解洗發水是在店內倉儲還是已脫銷。
該平臺可使用采集的數據來預測商品何時到貨,同時根據商品的暢銷程度預判其何時會缺貨。
作者:Joanna Goodrich
IEEE Spectrum
《科技縱覽》
官方微信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