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穩壓電源是最常用的儀器設備,也是電子儀器設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介紹了一種以AT89S51單片機為控制核心的數控直流穩壓電源設計方案,給出了數控直流穩壓電源的硬件電路和軟件系統。本穩壓電源由單片機系統、鍵盤、顯示、D/A轉換、輔助電源、電壓輸出調整等模塊組成,實現了電壓的可預置、可步進增減調整、輸出電壓信號可數字顯示等功能。本系統具有精度高、顯示直觀、使用方便等特點關鍵詞:直流穩壓電源;單片機:數控;D/A電源設備是電子儀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科研及實驗中都是必不可少的,通常可分為直流電壓源、直流電流源、交流電壓源、交流電流源等。在實際的工作環境下,特別是在一些工業場所,電磁環境十分惡劣,常常有異常情況出現,例如過電壓、瞬態脈沖沖擊波、強電磁輻射等,這些都有可能損壞電源,影響整個系統的工作人們已經研制成了許多模擬電壓源,這些電壓源各有各的優點,例如成本低、簡單負載可以接地等。在自動控制儀表中,常要求按一定輸入值輸出相應精度電壓,但是一般的電壓源往往是固定的一種電壓值,或有限的數檔電壓值,不便于通用。常見的直流穩壓電源,大都采用串聯反饋式穩壓原理,通過調整輸出端取樣電阻支路中的電位器來調整輸出電壓。由于電位器阻值變化的非線性和調整范圍窄,使普通直流穩壓電源難以實現輸出電壓的精確調整。目前所使用的直流可調電源中,幾乎都為旋紐開關調節電壓,調節精度不高,而且經常跳變,使用麻煩。有些電壓源雖能實現數控但輸出電壓值往往比較小,且所設定的輸出電壓值是否準確不經測試無法知道等等
上傳時間: 2022-03-31
上傳用戶:bluedrops
《航空航天電磁兼容性手冊》是針對航空航天系統的EMC的一本開創性著作,涉及航空器和航天器。在國際航空航天EMC專家小組的貢獻下,這本重要的書涉及航天器組件和子系統的測試,串擾和場耦合的分析,飛機通信系統等等。該書還包括有關雷電影響和測試的信息,以及有關雷電保護設計原理和技術的指南。該書介紹了航空航天系統中的E3模型和技術,并探討了EMP對航空航天系統的影響和技術。 《航空航天電磁兼容性手冊》包含了最新信息,說明性示例,描述性數字和有用的場景,旨在作為實用的信息源。電磁兼容性的重要指南:?提供有關一系列主題的信息,包括接地,耦合,測試程序,標準和要求?提供有關航空航天應用標準的討論?通過測試和理論方法解決航空航天EMC問題《航空航天電磁兼容性手冊》是為EMC工程師和從業者撰寫的,是理解航空航天系統EMC的重要參考書籍。
標簽: 電磁兼容
上傳時間: 2022-04-22
上傳用戶:slq1234567890
該步進電機驅動器又稱為EasyDriver,EasyDriver能夠為兩級步進電機提供大約每相750mA(兩極一共1.5A)的驅動。它默認設置為8步細分模式(所以如果你的電機是每圈200步,你使用EasyDriver時默認為每圈1600步),更多細分模式可以通過將MS1或MS2兩個接腳接地進行設置。這是一種基于Allegro A3967驅動芯片的細分斷路器。對于此設計的完整規格,請查閱A3967的參數表。它的最大每相電流從150mA到750mA。可以采用的最大驅動電壓大概是30V,其中包括板載5V的調壓器,所以只需要一個電源。質優價廉,這玩意兒只要十幾美元,比你自己制作電路板更便宜。步進電機驅動器設計特色:· A3967 Microstepping Driver· MS1 and MS2 pins broken out to change microstepping resolution to full, half, quarter and eighth steps (defaults to eighth)· Compatible with 4, 6, and 8 wire stepper motors of any voltage· Adjustable current control from 150mA/phase to 700mA/phase· Power supply range from 6V to 30V. The higher the voltage, the higher the torque at high speeds
上傳時間: 2022-04-27
上傳用戶:
周立功RS485協議指南,RS485選型及應用指南。 1 章 RS-485 選型及應用指南 .........................................................................1 1.1 RS-232/422/485 標準 ...............................................................................................1 1.1.1 RS-232 標準 .....................................................................................................2 1.1.2 RS-422/485 標準 ..............................................................................................2 1.2 RS-485/RS-422 芯片................................................................................................5 1.2.1 增強型低功耗半雙工 RS-485 收發器-SP481E/SP485E ..............................7 1.2.2 1/10 單位負載 RS-485 收發器-SP481R/SP485R .....................................10 1.2.3 +3.3V 低功耗半雙工 RS-485 收發器-SP3481/SP3485..............................13 1.2.4 增強型低功耗全雙工 RS-422 收發器-SP490E/SP491E ............................15 1.2.5 +3.3V 低功耗全雙工 RS-422 收發器-SP3490/SP3491..............................20 1.3 RS-485 接口電路 ...................................................................................................22 1.3.1 基本 RS-485 電路...........................................................................................22 1.3.2 隔離 RS-485 電路...........................................................................................23 1.3.3 上電抑制電路.................................................................................................24 1.3.4 RS-485 自動換向電路....................................................................................24 1.4 RS-485 通訊協議 ...................................................................................................25 1.4.1 ModBus 協議(RTU 模式)...............................................................................25 1.4.2 多功能電能表通訊規約(DL/T645-1997) ......................................................27 1.5 RS-485 程序設計 ...................................................................................................28 1.5.1 RS-485 接口電路............................................................................................28 1.5.2 通訊規約.........................................................................................................28 1.5.3 程序設計流程圖.............................................................................................29 1.5.4 數據接收部分.................................................................................................29 1.5.5 命令執行部分.................................................................................................29 1.5.6 數據發送部分.................................................................................................30 1.5.7 RS-485 程序清單............................................................................................31 1.6 RS-485 應用要點 ...................................................................................................38 1.6.1 合理選用芯片.................................................................................................38 1.6.2 終端匹配電阻.................................................................................................39 1.6.3 應用層通信協議.............................................................................................39 1.6.4 3V-5V 系統的連接.........................................................................................39 1.6.5 網絡節點數.....................................................................................................40 1.6.6 節點與主干距離.............................................................................................40 1.6.7 RS-485 系統的常見故障及處理方法............................................................40 1.6.8 RS-422 與 RS-485 的網絡拓樸 .....................................................................41 1.6.9 RS-422 與 RS-485 的接地問題 .....................................................................41 1.6.10 RS-422 與 RS-485 的瞬態保護 .....................................................................42 1.7 參考文獻.................................................................................................................43 廣州周立功單片機發展有限公司 Tel:(020)38730977 38730977 Fax:38730925 http://www.zlgmcu.通常的微處理器都集成有 1 路或多路硬件 UART 通道,可以非常方便地實現串行通訊。 在工業控制、電力通訊、智能儀表等領域中,也常常使用簡便易用的串行通訊方式作為數據 交換的手段。 但是,在工業控制等環境中,常會有電氣噪聲干擾傳輸線路,使用 RS-232 通訊時經常 因外界的電氣干擾而導致信號傳輸錯誤;另外,RS-232 通訊的最大傳輸距離在不增加緩沖 器的情況下只可以達到 15 米。為了解決上述問題,RS-485/422 通訊方式就應運而生了。 本章將詳細介紹 RS-485/422 原理與區別、元件選擇、參考電路、通訊規約、程序設計 等方面的應用要點,以及在產品實踐中總結出的一些經驗、竅門。
上傳時間: 2022-04-27
上傳用戶:qingfengchizhu
主要內容介紹 Allegro 如何載入 Netlist,進而認識新式轉法和舊式轉法有何不同及優缺點的分析,透過本章學習可以對 Allegro 和 Capture 之間的互動關係,同時也能體驗出 Allegro 和 Capture 同步變更屬性等強大功能。Netlist 是連接線路圖和 Allegro Layout 圖檔的橋樑。在這裏所介紹的 Netlist 資料的轉入動作只是針對由 Capture(線路圖部分)產生的 Netlist 轉入 Allegro(Layout部分)1. 在 OrCAD Capture 中設計好線路圖。2. 然後由 OrCAD Capture 產生 Netlist(annotate 是在進行線路圖根據第五步產生的資料進行編改)。 3. 把產生的 Netlist 轉入 Allegro(layout 工作系統)。 4. 在 Allegro 中進行 PCB 的 layout。 5. 把在 Allegro 中產生的 back annotate(Logic)轉出(在實際 layout 時可能對原有的 Netlist 有改動過),並轉入 OrCAD Capture 裏進行回編。
上傳時間: 2022-04-28
上傳用戶:kingwide
EMC基礎知識結構/屏蔽/接地電纜/連接器/接口電路濾波與抑制旁路與去耦PCB設計器件/軟件與頻率抖動技術
上傳時間: 2022-05-07
上傳用戶:
EMC技術是解決電磁干擾與被干擾相關問題的一門技術。EMC設計的目的是解決電路之間的相互干擾,防止電子設備產生國強的電磁發射及對外界干擾過渡敏感等問題。本書的大部分內容來自于作者在實際工作中碰到的EMC問題,每個案例都有較詳細的理論分析過程,并從中得出參考經驗。這些案例是作者積累的大量EMC案例中的一些典型,每一個案例的結果都形成了一個或多個EMC設計規則,這是值得借鑒與參考的。每個案例包括現象描述,原因分析,處理措施和思考與啟示,可以較為深入的幫助理解現實項目中遇到的EMC問題,希望能幫助到各位同僚。《EMC電磁兼容設計與測試案例分析(第2版)》以EMC:案例分析為主線,通過案例描述、分析來介紹產品設計中的EMC技術,向讀者介紹產品設計過程中有關EMC:的實用設計技術與診斷技術,減少設計人員在產品的設計與:EM(:問題診斷中的誤區。書中所描述的EMC案例涉及結構、屏蔽與接地、濾波與抑制、電纜、布線、連接器與接口電路、旁路、去耦與儲能、PCBLayout,以及器件、軟件與頻率抖動技術等各個方面。《EMC電磁兼容設計與測試案例分析(第2版)》是以實用為目的,以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來說明復雜的原理,并盡量避免拖沓冗長的理論,可作為電子產品設計部門EMC方面必備的參考書,也可作為電子和電氣工程師、EMC工程師、EMC顧問人員進行EMC培訓的教材或參考資料。
上傳時間: 2022-05-24
上傳用戶:shjgzh
安裝塌所1、通凰良好少溫策及灰座之塌所。2、雜腐蝕性、引火性氛髓、油急、切削液、切前粉、戴粉等聚境。3、雜振勤的場所。4、雜水氟及踢光直射的場所。1、本距勤器探用自然封流冷御方式正隨安裝方向局垂直站立方式2、在配電箱中需考感溫升情況未連有效散熟及冷御效果需保留足豹的空固以取得充分的空氟。3、如想要使控制箱內溫度連到一致需增加凰扇等散熱毅倩。4、組裝睛廊注意避免贊孔屑及其他翼物掉落距勤器內。5、安裝睛請硫資以M5螺練固定。6、附近有振勤源時請使用振勤吸收器防振橡腥來作腐噩勤器的防振支撐。7、勤器附近有大型磁性陰嗣、熔接樓等雄部干援源睛,容易使距勤器受外界干攝造成誤勤作,此時需加裝雄部濾波器。但雍訊濾波器舍增加波漏電流,因此需在愿勤器的輸入端裝上經緣羹愿器(Transformer)。*配象材料依照使用電象規格]使用。*配象的喪度:指令輸入象3公尺以內。編碼器輸入綜20公尺以內。配象時請以最短距薄速接。*硫賞依照操單接象圈配象,未使用到的信貌請勿接出。*局連輸出端(端子U、V、W)要正硫的速接。否則伺服焉速勤作舍不正常。*隔雄綜必須速接在FG端子上。*接地請以使用第3砸接地(接地電阻值腐100Ω以下),而且必須罩黏接地。若希望易速輿械之周腐紀緣狀懲畸,請將連接地。*伺服距勤器的輸出端不要加裝電容器,或遇(突波)吸收器及雅訊濾波器。*裝在控制輸出信號的DC繼電器,其遏(突波)吸收用的二梗溜的方向要速接正硫,否則食造成故障,因而雜法輸出信猶,也可能影馨緊急停止的保渡迎路不座生作用。*腐了防止雍部造成的錯溪勤作,請探下列的威置:請在電源上加入經緣雯愿器及雅亂濾波器等裝置。請將勤力緣(雷源象、焉連緣等的蘊雷回路)奧信蔬緣相距30公分以上來配練,不要放置在同一配緣管內。
標簽: tsda
上傳時間: 2022-05-28
上傳用戶:zhanglei193
該文件是器件官方元件封裝的文件,用cadence,打開后綴為bxl的文件。 下載的Ultra Librarian 軟件; Ultra Librarian提供了一個基于云的庫,該庫中有超過 8 百萬種符號、封裝,以及帶有供貨商 ECAD 中性數據輸出選擇的 3D 模型。該庫以業內最大的 ECAD 元器件庫為后盾,代表了 400 多家制造商。輕松找到您所需的零件,導出至 22 種不同的 CAD 工具。該庫每天更新,為您提供滿足 PCB 設計需求的最準確零件。 打開 Ultra Librarian軟件,導入bxl后綴文件,選擇需要轉換的文件類型,最后導出文件。 然后就可以用cadence或者AD打開該庫。該文件生成edf和cfg文件。 再用orcad capture cis軟件打開,file>import design >edif> open(edf) configation(cfg)然后就可以生成dns工程,就會在目標路徑下產生olb和obk文件,是原理圖文件,可以用orcad capture cis軟件打開。 附加導入Altium Designer:首先,按照所給鏈接下載ULib文件,解壓,并將解壓后的文件安裝。打開桌面上的Ultra應用程序。打開后彈出一個對話框,選擇繼續免費使用。然后彈出主程序窗口,在步驟一里面加載我們需要轉換的BXL文件。并且在下面選擇Altium designer,。選擇步驟三的export to selected tools ,并生成一個log.txt文件。用AD打開剛生成的UL_Import.PrjScr文件,。打開工程文件后,并將鼠標光標移動到UL_Import.Pas文件下且選中。點擊箭頭所指運行按鈕。在彈出的對話框UL Import下,選擇剛生成的LOG.txt文件。最后點擊輸出start import按鈕,即可把bxl庫文件轉換為AD封裝庫文件。生成的庫文件。
上傳時間: 2022-06-01
上傳用戶:xsr1983
摘要:隨著客戶要求手機攝像頭像素越來越高,同時要求高的傳輸速度,傳統的并口傳輸越來越受到挑戰。提高并口傳輸的輸出時鐘是一個辦法,但會導致系統的EMC設計變得越來困難;增加傳輸線手機攝像頭MIPI技術介紹隨著客戶要求手機攝像頭像素越來越高,同時要求高的傳輸速度,傳統的并口傳輸越來越受到挑戰。提高并口傳輸的輸出時鐘是一個辦法,但會導致系統的EMC設計變得越來困難;增加傳輸線的位數是,但是這又不符合小型化的趨勢。采用MIPI接口的模組,相較于并口具有速度快,傳輸數據量大,功耗低,抗干擾好的優點,越來越受到客戶的青睞,并在迅速增長。例如一款同時具備MIPI和并口傳輸的8M的模組,8位并口傳輸時,需要至少11根的傳輸線,高達96M的輸出時鐘,才能達到12FPS的全像素輸出;而采用MIPI接口僅需要2個通道6根傳輸線就可以達到在全像素下12FPS的幀率,且消耗電流會比并口傳輸低大概20MA。由于MIPI是采用差分信號傳輸的,所以在設計上需要按照差分設計的一般規則進行嚴格的設計,關鍵是需要實現差分阻抗的匹配,MIPI協議規定傳輸線差分阻抗值為80-125歐姆。上圖是個典型的理想差分設計狀態,為了保證差分阻抗,線寬和線距應該根據軟件仿真進行仔細選擇;為了發揮差分線的優勢,差分線對內部應該緊密耦合,走線的形狀需要對稱,甚至過孔的位置都需要對稱擺放;差分線需要等長,以免傳輸延遲造成誤碼:另外需要注意一點,為了實現緊密的耦合,差分對中間不要走地線,PIN的定義上也最好避免把接地焊盤放置在差分對之間(指的是物理上2個相鄰的差分線)。
上傳時間: 2022-06-02
上傳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