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單片機越來越多的受到電子產品研發人員和我國高等技術類學校的應用與重視。本文在多年實際經驗的基礎上,從單片機結構、邏輯思維、和微觀理念方面著手,詳細介紹了如何學好單片機這門應用技術的幾點經驗之談。關鍵詞:單片機學習;經驗介紹
上傳時間: 2013-11-17
上傳用戶:yeluorag
要搞清楚單片機與PLC的異同,首先得明確什幺是單片機,什幺是PLC。對此,我們簡要回顧一下計算機的發展歷程也許有幫助,按計算機專家的原始定義,計算機系統由五大部分--即控制單元(CU)、算術運算單元(ALU)、存儲器(Memory)、輸入設備(Input)、輸出設備(Output)組成。早期計算機(晶體管的或集成電路的,不包括電子管的)的CU或ALU由一塊甚至多塊電路板組成,CU和ALU是分離的,隨著集成度的提高,CU和ALU合在一塊就組成了中央處理單元(CPU),接著將CPU集成到單塊集成電路中就產生MPU或MCU,出現了如Intel4004、8008、8080,8085、8086、8088、Z80等MPU。此后,MPU的發展產生了兩條分支,一支往高性能、高速度、大容量方向發展,典型芯片如:Intel80186、286、386、486、586、P2、P3、P4等,速度從4.7MHz到現在的3.2GHz。另一支則往多功能方向發展,將存儲器(ROM、PROM、EPROM、EEPROM、FLASHROM、SRAM等)、輸入/出接口(Timer/Counter、PWM、ADC/DAC、UART、IIC、SPI、RTC、PCA、FPGA等)全部集成在一塊集成電路中而成為SOC。依愚之見,這就是當今廣泛應用的單片計算機,簡稱單片機。這一分支可謂品種繁多,位寬從8位到32位,引腳數從6個到幾百個,工作頻率從幾十KHz到幾百MHz,體系結構既有CISC也有RISC,數不勝數。常用的有MCS-51系列、MCS-96系列、PIC系列、AVR系列、ARM7/9系列、TMS320系列、MSP430系列、MOTOROLA眾多的單片機等等。
上傳時間: 2013-10-16
上傳用戶:jjj0202
3ePIC 單片機實驗系統功能介紹 3ePIC 單片機實驗開發系統,是一個典型的模塊式、開放型 PIC 單片機實驗教學系統。3ePIC 單片機實驗開發系統各模塊的設置,主要是以 PIC 單片機內部功能特性為依據,并加入了一些很常用的外圍接口器件,以便充分顯示出 PIC 單片機獨特的功能優勢和模塊特色。 我們根據大家的學習特點,從培養實踐應用技能和開發產品能力的基礎出發,同時,也是在吸收了國外 Microchip 公司同類產品的基礎上,引入獨特的設計思想,采用面向對象式解決方案,倡導開放型、設計型和綜合型的實驗理念,強調以學習者為主體,在基本結構框架下,留給大家充分發揮的余地和創新的技術空間。3ePIC 單片機實驗開發系統,可以適應從 PIC 單片機基本驗證性實驗到開發拓展性、系統性實驗,為大家開發應用和創新設計提供了一個多功能的實驗平臺。 基于本系統,各類工程技術人員可以輕松地構建各類實際應用系統,根據自己設計的線路,采用簡單的接插連接方式,能夠形成獨特而又個性化的設計方案,無須再進行制版加工、線路焊接和排除故障。學習者可以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于系統的設計和軟件開發,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上傳時間: 2013-11-14
上傳用戶:小火車啦啦啦
文中介紹了一種全新理念的聲控MP3播放器系統的設計,并給出了基本硬件結構與軟件設計。這種聲控MP3播放器系統采用語音識別技術實現自動控制等功能。
上傳時間: 2014-12-27
上傳用戶:s藍莓汁
摘要:針對當前風速采集檢測設備普遍體積大、質量大、數據需要有線傳輸而非常不便攜的現象,選用AT89S51單片機設計了集數據采集、顯示、傳輸于一體的便攜式風速采集系統,同時采用模塊化的設計理念,使該系統具有了電源獨立供電、手持獨立操作、數據傳輸方便的特點,對工業應用中風速采集檢測系統的設計有一定的借鑒意義。關鍵詞:單片機;便攜式;風速采集;檢測
上傳時間: 2013-10-31
上傳用戶:xiehao13
本文提出了基于單片機的經濟實用型機床系統的解決方案。首先討論了一般數控系統的體系結構和經濟型數控系統的設計方法和理念,然后針對數控車床的加工特點、工作環境和性能指標要求,提出和研究了機床系統的設計方案。
上傳時間: 2013-11-17
上傳用戶:zhouchang199
單片機開發資料 單片機是一種集成在電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把具有數據處理能力的中央處理器CPU隨機存儲器RAM、只讀存儲器ROM、多種I/O口和中斷系統、定時器/計時器等功能(可能還包括顯示驅動電路、脈寬調制電路、模擬多路轉換器、A/D轉換器等電路)集成到一塊硅片上構成的一個小而完善的計算機系統。 單片機也被稱為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是因為它最早被用在工業控制領域。單片機由芯片內僅有CPU的專用處理器發展而來。最早的設計理念是通過將大量外圍設備和CPU集成在一個芯片中,使計算機系統更小,更容易集成進復雜的而對體積要求嚴格的控制設備當中。INTEL的Z80是最早按照這種思想設計出的處理器,從此以后,單片機和專用處理器的發展便分道揚鑣。 早期的單片機都是8位或4位的。其中最成功的是INTEL的8031,因為簡單可靠而性能不錯獲得了很大的好評。此后在8031上發展出了MCS51系列單片機系統。基于這一系統的單片機系統直到現在還在廣泛使用。隨著工業控制領域要求的提高,開始出現了16位單片機,但因為性價比不理想并未得到很廣泛的應用。90年代后隨著消費電子產品大發展,單片機技術得到了巨大的提高。隨著INTEL i960系列特別是后來的ARM系列的廣泛應用,32位單片機迅速取代16位單片機的高端地位,并且進入主流市場。而傳統的8位單片機的性能也得到了飛速提高,處理能力比起80年代提高了數百倍。目前,高端的32位單片機主頻已經超過300MHz,性能直追90年代中期的專用處理器,而普通的型號出廠價格跌落至1美元,最高端的型號也只有10美元。當代單片機系統已經不再只在裸機環境下開發和使用,大量專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統被廣泛應用在全系列的單片機上。而在作為掌上電腦和手機核心處理的高端單片機甚至可以直接使用專用的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統。 單片機比專用處理器更適合應用于嵌入式系統,因此它得到了最多的應用。事實上單片機是世界上數量最多的計算機。現代人類生活中所用的幾乎每件電子和機械產品中都會集成有單片機。手機、電話、計算器、家用電器、電子玩具、掌上電腦以及鼠標等電腦配件中都配有1-2部單片機。而個人電腦中也會有為數不少的單片機在工作。汽車上一般配備40多部單片機,復雜的工業控制系統上甚至可能有數百臺單片機在同時工作!單片機的數量不僅遠超過PC機和其他計算的綜合,甚至比人類的數量還要多。
上傳時間: 2013-11-16
上傳用戶:Aeray
電子產品開發的過程正發生著根本性的變化。此變化極有可能與二十多年前低成本微處理器出現后所帶來的變化同樣顯著。既可以將整個系統 — 硬件和軟件嵌入到低成本、高容量的可編程器件(FPGA),這就帶來了一種對設計過程非常不同的看法。把握這個變化創造的機遇,解決變化帶來的問題是我們必須面對的挑戰。
標簽: 電子產品
上傳時間: 2014-01-26
上傳用戶:icarus
通過介紹串行EEPR0M芯片在MCS.51單片機系統中的應用,為單片機應用數據存儲器的擴展,提供一個新的理念,從而有效地提高了單片機cPu的引腳資源利用率,為單片機應用系統設計、開發、數據管理提供了又一種結構形式.
上傳時間: 2013-10-21
上傳用戶:181992417
32位MCU(單片機)開發全攻略:本文因為內容很多,分為上下冊,上冊為基礎知識篇,從第一章到第五章,下冊為開發技巧篇,為第六章以后內容。本書可以作為MCU應用工程師、大中專學生或MCU愛好者學習32位MCU開發的參考教材。 1、匯集32位MCU基礎知識與開發工具應用知識,一書在手迅速掌握32位MCU開發!2、首次獨家披露LPC1700系列MCU權威中文開發信息! 3、問答實例結合讓你的開發難題迎刃而解! 隨著節能、高效、綠色理念的深入,32位MCU的應用已呈燎原之勢,有數據顯示僅在過去一年,基于ARM Cortex-M3的MCU的出貨量增長率就達到200%!這些高性能、低功耗的32位MCU廣泛應用于汽車電子、工業應用、醫療電子等領域,而據研究機構預測,中國MCU的可用市場總量(TAM)將從2009年的20億美元增長到2013年的30億美元以上,其增幅為全球水平的兩倍!面對如此誘人的前景,立即學習掌握32位MCU開發基本技巧并將其用于個人設計中已經成為本土工程師的當務之急。 但是,一個有趣的現象是目前有關MCU的圖書中大部分還以8位單片機為主要例舉對象,很多圖書傳授的還是51單片機開發知識,可見在知識需求和供給之間出現了巨大的落差,這也是電子創新網推出《32位MCU開發全攻略》電子書的初衷之一。 基于上述原因,本電子書主要講述32位MCU應用開發知識,對于8位單片機的開發,因為已經有大量書籍,這里不再贅述。本書的第一章主要介紹了嵌入式系統的背景知識、基本概念和目前發展狀況,讓大家對嵌入式系統的發展有大致的了解。第二章主要介紹了微控制器的基本原理、結構和32位ARM MCU供應商的信息。第三章主要介紹了ARM內核的一些特點及ARM指令集。第四章以恩智浦公司的MCU為例詳細介紹了32位ARM MCU的具體結構、功能和特點。第五章是本書的重點內容,以恩智浦的LPC17xx系列MCU為例,分模塊詳細介紹了MCU的應用開發,這些介紹把軟硬件結合在一起,這是本書和其他類似書籍的區別之一。第六章介紹了MCU開發工具及開發流程。第七章我們搜集了多個MCU開發應用實例,通過這些實例,進一步強化MCU開發技巧和系統設計方法。第八章我們以問答的形式介紹MCU開發的技巧,這些問答具有一定的基礎性和代表性,可以幫助工程師解決MCU應用開發中遇到的難題。第九章我們羅列了一些MCU開發資源信息,工程師朋友可以通過鏈接獲得所需的知識。第十章是有關本書的編委信息。第十一章是本書的版權聲明,我們授權工程師朋友和媒體免費下載此書并進行推廣,但是不得以本書切割或進行商業活動。《32位MCU開發全攻略》電子書主編張國斌。
標簽: MCU
上傳時間: 2013-12-18
上傳用戶:winco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