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物理學中常用的仿真算法,刻以給研究計算物理和仿真建模的朋友參考,第5章
上傳時間: 2016-08-26
上傳用戶:ardager
計算物理學中常用的仿真算法,刻以給研究計算物理和仿真建模的朋友參考,第6章
上傳時間: 2014-01-19
上傳用戶:epson850
計算機仿真技術課件,非常不錯。實際應用計算機仿真技術時,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考慮,本章將向讀者介紹部分仿真應用技術,包括:仿真語言、一體化仿真技術、人工智能和專家系統在仿真技術中的應用、仿真建模方法學,以及仿真實驗的計劃指定和實施。
上傳時間: 2017-03-06
上傳用戶:569342831
本書著眼于現代永磁同步電機控制原理分析及 MATLAB 仿真應用,系統地介紹了永磁同步電機控 制 系統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應用技術 。全 書分為 3 部分共 10 章,主要內容包括 三 相永磁同步電 機 的數學建模及矢量控制技術、 三 相電壓源逆變器 PWM 技術、 三 相永磁同步電機的直接轉矩控制、 三 相永磁同步電機的無傳感器控制技術、六相永磁同步電機的數學建模及矢量控制技術、六相電壓源逆變器 PWM 技術和五相永磁同步電機的數學建模及矢量控制技術等。每種控制技術都通過了 MATLAB 仿真建模并進行了仿真分析 。 本書各部分既有聯系又相互獨立,讀者可 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學習 。本書可作為從事電氣傳動自動化、永磁同步電機控制、電力電子技術的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也可作為大專院校相關專業的教師、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的參考書 。
上傳時間: 2022-06-21
上傳用戶:
《現代永磁同步電機控制原理及MATLAB仿真》的隨書matlab仿真文件,囊括了各種電機的不同控制算法的仿真模型,對于電機控制的算法理解十分有用。主要內容包括三相永磁同步電機的數學建模及矢量控制技術、三相電壓源逆變器PWM 技術、三相永磁同步電機的直接轉矩控制、三相永磁同步電機的無傳感器控制技術、六相永磁同步電機的數學建模及矢量控制技術、六相電壓源逆變器WM 技術和五相永磁同步電機的數學建模及矢量控制技術等。每種控制技術都通過了MATLAB 仿真建模并進行了仿真分析。
上傳時間: 2022-06-30
上傳用戶:
本文首先介紹了無刷直流電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然后論述了無刷直流電機的控制技術和策略。為了驗證控制算法和控制策略的合理性,在分析無刷直流電機(BLDC)數學模型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無刷直流電機控制系統仿真建模的方法。本文在Matlab/Simulink環境下,構建了無刷直流電機系統的仿真模型,并詳細介紹了控制系統的各個子模塊。該系統采用雙閉環控制:速度環采用離散PID控制,根據滯環電流跟蹤型PWM逆變器原理實現電流控制。在建立仿真模型的基礎上,本論文對模型進行了仿真。觀察電機的相電流、反電動勢、轉速、輸出電磁轉矩等參數,并進行了分析。仿真和試驗結果與理論分析一致,驗證了該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該仿真模型適用于驗證其他控制算法的合理性,并且為實際電機控制系統的設計和調試提供了新的思路。關鍵詞:無刷直流電機;建模;仿真;電流滯環;Matlab
上傳時間: 2022-07-18
上傳用戶:qdxqdxqdxqdx
由于世界能源危機的日益嚴重和全球環境的不斷惡化,大規模開發清潔可再生能源成為當前能源戰略的主要方向。太陽能作為當前世界上最清潔、最現實、最有大規模開發利用前景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得到了各界的廣泛關注。在太陽能的利用中,光伏發電并網又是其主要發展方向之一。 由于光伏產業界目前還沒有統一的標準,又因為功率等級及應用場合的不同,使各種拓撲結構的光伏并網變流器都得以嘗試使用。本文就是在此背景下,對當前使用的各類光伏并網變流器的拓撲結構和控制方法進行比較,并結合光伏并網系統實際應用中暴露的主要缺陷,從適應光伏陣列輸出特性和提高系統整體的可靠性兩方面入手,提出Z-source變換器結合PWM整流器的拓撲結構。 文章首先介紹了光伏并網系統中并網變流器的三種隔離回路方式,及應用于小功率和中大功率場合的不同主電路拓撲結構及控制策略,比較其優缺點,提出了Z-source變換器結合PWM整流組成的光伏發電系統。這種拓撲結構可以減小系統中電解電容的體積容量,并解決由太陽能電池板輸出電壓大范圍變化所帶來一系列問題,同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系統的可靠性問題。其次,文中分析介紹了Z-source變換器的工作原理,對比了三種升壓控制的實現方式和性能差異,并簡述了逆變器的三種SPWM電流控制策略及其優缺點。最后,結合整體系統需要,將Z-source變換器的升壓控制與PWM整流器的并網控制融合,提出完成逆變并網功能和最大功率點跟蹤的控制思想。 根據上述分析和研究,選定整體光伏系統的硬件結構和控制方案。詳細闡述了系統硬件部分的設計計算,提供了系統主電路結構、參數計算、元件選型和控制電路的設計的詳細說明,并完成了主電路硬件的制作。根據空間狀態方程法對光伏發電系統進行仿真建模,仿真模型包括主電路拓撲及各控制子模塊,文中簡要說明各控制模塊的功能,給出仿真結果并進行分析。驗證該系統可以較好的實現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案所應完成的各項功能,系統工作穩定可靠,性能良好。
上傳時間: 2013-07-12
上傳用戶:asd_123
隨著電力電子技術、微處理器技術、控制理論及永磁材料等技術的快速發展,以永磁同步電機作為控制對象的傳動領域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隨著FPGA的技術的普及和廣泛應用,使得各種先進的控制算法得以實現,于是數字化、智能化的永磁交流控制器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和當前的研究熱點。本文的主要工作就是圍繞數字化的永磁同步電機控制器研究來展開。首先深入研究了永磁同步電機的數學建模方法及電機控制策略問題。在對永磁同步電機的數學模型進行了推導的基礎上,在PSIM仿真軟件中建立了永磁同步電機的電機模型,提出了一種永磁同步電機傳統控制系統仿真建模的新方法。其次對常用的數字脈寬調制方法進行了數學推導,并對滑模控制理論和矢量控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將滑模變結構控制應用于永磁同步電機的調速系統中,改善了傳統PI控制器參數整定繁瑣、系統魯棒性差的缺點,仿真結果驗證了該系統設計方案的優越性。最后在永磁同步電機建模仿真的基礎上,根據永磁同步電機控制器的設計要求及FPGA的特點,提出永磁同步電機控制器的的設計方案。按照FPGA模塊化設計思想,將整個系統進行了合理的劃分,分別對SVPWM、Park變換、SMC、反饋速度測量等重要模塊的FPGA硬件實現算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各模塊在Modelsim平臺上完成功能仿真后并下載到Spartan-3E開發板上完成硬件驗證,驗證結果表明:永磁同步電機在低速和高速時都能穩定運行,從而證實了本設計方案的可行性。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wff
感應電機由于具有可靠性好、結構簡單、價格低廉和體積小等優點,成為生產實踐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電動機。然而,感應電機是一個多變量、強耦合、非線性的時變系統,這使得感應電機的控制十分復雜,尤其是在對控制精度要求比較高的場合,設計出高精度的感應電機控制系統變得非常困難。 針對高精度感應電機控制較困難的問題,本文分析了感應電機的數學建模方法及電機控制策略問題。在對感應電機的數學模型進行了數學推導的基礎上,在Matlab/Simulink平臺上建立了感應電機的電機模型,提出了一種感應電機控制系統仿真建模的新方法。對常用的數字脈寬調制方法進行了數學推導及仿真研究,并將模糊控制理論應用于感應電機的變頻調速系統中,改善了傳統PI控制器超調較大、響應較慢、魯棒性差的缺點。仿真結果驗證模糊PI控制方案的優越性。 在感應電機建模仿真的基礎上,根據高精度感應電機控制器的需求及FPGA的特點,本文提出感應電機控制器的的設計方案。按照FPGA模塊化設計思想,將整個系統進行了合理的劃分,對SVPWM、Park變換、模糊PI控制器、反饋速度測量等重要模塊的FPGA硬件實現算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一些模塊算法的設計上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各模塊在Modelsim平臺上完成功能仿真后并下載到Spartan-3E開發板上完成硬件驗證。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tdyoung
H.264視頻編解碼標準以其高壓縮比、高圖像質量、良好的網絡適應性等優點在數字電視廣播、網絡視頻流媒體傳輸、視頻實時通信等許多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提高H.264幀內預測的速度,對于實時性要求較高的場合具有重大的意義。為此,論文在總結國內外相關研究的基礎上,針對H.264幀內預測的軟件實現具有運算量大、實時性差等缺點,提出了一種基于FPGA的高并行、多流水線結構的幀內預測算法的硬件實現。 論文在詳細闡述H.264幀內預測編碼技術的基礎上,分析了17種預測模式算法,通過Matlab仿真建模,直觀地給出了預測模式的預測效果,并在JM12.2官方驗證平臺上測試比較各種預測模式對編碼性能的影響,以此為根據對幀內預測模式進行裁剪。接著論文提出了基于FPGA的幀內預測系統的設計方案,將前段采集劍的RGB圖像通過色度轉換模塊轉換成YCbCr圖像,存入片外SDRAM中,控制模塊負責讀寫數掘送入幀內預測模塊進行處理。幀內預測模塊中,采用一種并行結構的可配置處理單元,即先求和再移位最后限幅的電路結構,來計算各預測模式下的預測值,極大地減小了預測電路的復雜度。針對預測模式選擇算法,論文采用多模式并行運算的方法,即多個結構相同的殘差計算模塊,同時計算各種預測模式對應的SATD值,充分發揮FPGA高速并行處理的能力。其中Hadamard變換使用行列分離的變換方法,采用蝶形快速變換、流水線設計提高硬件的工作效率。最后,論文設計了LCD顯示模塊直觀地顯示所得到的最佳預測模式。 整個幀內預測系統被劃分成多個功能模塊,采用層次化、模塊化的設計思想,并采用流水線結構和乒乓操作來提高系統的并行性、運行速度和總線利用率。所有模塊用Verilog語言設計,由Modelsim仿真和集成開發環境ISE9.1綜合。仿真與綜合結果表明,系統時鐘頻率最高達到106.7MHz。該設計在完成功能的基礎上,能夠較好地滿足實時性要求。論文對于研究基于FPGA的H.264視頻壓縮編碼系統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上傳時間: 2013-07-21
上傳用戶:ABCD_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