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式永磁同步電動機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新型結構高性能伺服電動機,具有軸向尺寸短、重量輕、體積小、結構緊湊等特點??梢灾瞥啥喽ㄗ佣噢D子交錯組成的多盤式結構,進一步提高轉矩,特別適合于機器人和大力矩直接驅動裝置。同時由于結構原因,盤式電機的徑向尺寸受到一定限制,半徑太大會增加加工工藝的難度,有時相關的尺寸數據難以保證,為提高電機的輸出功率,一般采用多盤式結構。 目前永磁電機正向著大功率化、高功能化和微型化方向發展,其中高力能密度和高效率是對各類永磁電機設計所提出的共同要求。本文本著提高電機的輸出功率的目的,在總結各種盤式永磁同步電機的結構、特點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新型的基于Halbach陣列的多盤式無鐵心永磁同步電動機,從提高電機的功率密度入手,將無鐵心結構和Halbach型永磁體陣列應用到其中。利用釹鐵硼永磁材料高矯頑力的優異特性以及Halbach陣列的高聚磁作用來提高電機氣隙磁密,使無鐵心電機變成可能,同時Halbach陣列使軛部的磁通減小,可相應少用或不用軛部。電機重量因此可以大幅度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也可降低電機的成本。
上傳時間: 2013-07-06
上傳用戶:talenthn
勵磁裝置是同步發電機的重要控制部件,直接影響電機及電力系統的特性,本文介紹了一種基于DSP(TMS320F2812)微控制器的同步發電機勵磁調節器的設計研究。 本文以新型同步發電機勵磁調節器的開發研制為主要內容,首先介紹了同步發電機勵磁系統的重要作用,然后介紹了常用的DSP 芯片特點與構成,最后著重介紹了新型勵磁調節器的軟、硬件設計實現方法,給出了硬件原理圖和軟件流程圖。硬件設計主要有交、直流的調理電路的設計,鐵電儲存設計以及通訊電路、D/A 電路等其它外圍電路的具體設計;軟件由主程序和中斷程序構成。其中,主程序主要完成系統的初始化;中斷程序主要完成數據的采集和算法實現, PID 調節、限制保護模塊等部分以及通訊部份等。 本設計充分利用TMS320F2812 芯片的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和豐富的片內外設及高速的實時控制能力,來完成各功能的實現。
上傳時間: 2013-05-20
上傳用戶:wsf950131
能量變換器是一種新型高壓發電機,采用高壓交聯聚乙烯(XLPE)電纜作為定子繞組,這種革新結構使其能夠輸出高電壓,從而可以直接并網。因此,對能量變換器的運行進行系統地研究是極為必要的。本文針對能量變換器小值振蕩和穩定性進行了深入地研究。 本文首先介紹了能量變換器的發展背景和國內外的研究現狀,詳盡分析了研究大型同步發電機和能量變換器穩定性的意義。 然后,本文對能量變換器靜態穩定運行進行了分析,建立了能量變換器靜態穩定運行時的數學模型,推導出了能量變換器靜態穩定功率特性和靜態穩定功率極限的表達式。并分析了勵磁調節對能量變換器靜態功率特性的影響,應用對比研究的方法,證明了能量變換器的靜態穩定儲備系數和靜態穩定功率極限都比傳統同步發電機高。 本文同時結合能量變換器樣機參數,系統分析了其穩態小值振蕩的物理過程,推導了能量變換器小值振蕩時的整步轉矩系數、阻尼轉矩系數和電流、轉矩、電磁功率各微變量的表達式,并通過仿真分析,歸納出了不計定子電阻和線路阻抗時能量變換器相應微變量的變化規律。此外,本文對考慮勵磁調節作用時小值振蕩各微變量的變化進行了仿真研究,給出了此狀態下相應微變量的變化規律。 最后,本文對能量變換器系統在線路發生單相短路、相間短路和兩相接地短路故障時的物理過程進行了分析,繪制了能量變換器正常運行和故障運行時的電氣圖與等值電路,結合等值電路推導了能量變換器相應故障狀態下的功率表達式,并通過仿真分析與對比研究,給出了能量變換器系統在線路發生單相短路、相間短路和兩相接地短路故障時的極限切除時間,得到了能量變換器的動態穩定極限。 本文所得結論對能量變換器合理可靠的設計及運行提供了依據,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qqiang2006
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能源問題在當今社會中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能量回饋系統可以在減緩矛盾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無論在減少能源的浪費方面或是在新能源的利用開發上.主要運用在功率電子負載、分布式發電和電機制動能饋等場合.該文主要研究了能量回饋系統.電力電子的逆變技術是能量回饋系統的核心部分,該文講述了電壓型逆變電路和電流型逆變電路在能量回饋系統中的工作實現原理.電壓型逆變電路是該文的重點,針對中國電網的形式,對單相和三相逆變電路作了分析,討論了幾種控制策略的選擇,提出間接電流控制中相位幅值分別控制方法和直接電流控制中滯環控制方法在逆變器并網中的實現意義.電流型有源逆變利用移相調節,適合大功率場合.文章的最后部分比較分析電流型和電壓型電路的性能特點.數字化是控制領域發展的趨勢,在具體實現能量回饋系統的過程中,該文也充分運用數字式控制方式.在電流型逆變系統中,運用可編程序控制器(PLC)作為控制核心,并在MCGS組態平臺實現和工控機的通訊.在電壓型逆變系統中,將數字信號處理器(DSP)作為控制中心,實現外圍電路工作及其控制.在以上基礎上,分別研制了一臺大功率晶閘管電流型有源逆變器和一臺電壓型并網逆變器.
上傳時間: 2013-06-20
上傳用戶:lingduhanya
本文對感應電動機軟起動過程中存在的電流、電磁轉矩以及轉速振蕩問題進行了系統的理論分析和實驗研究.論文首先根據感應電動機的數學模型,利用MATLAB仿真工具建立了感應電動機軟起動的通用仿真模型,其次分析了晶閘管觸發角度、機組的轉動慣量、負載轉矩以及轉子電阻這四個因素對振蕩的影響,進而探討了感應電動機軟起動過程中出現電流、電磁轉矩以及轉速振蕩的原因.結果表明:在感應電動機軟起動過程中,當轉子轉速達到同步轉速并在其附近變化時,電動機的續流角會大幅度變化,當續流角圍繞晶閘管的觸發角變化時,三相交流調壓電路的輸出電壓會產生振蕩,在電動機定、轉子磁場的相互作用下會使振蕩加劇,因而就會造成電動機電流、電磁轉矩以及轉速的振蕩.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電動機在軟起動過程中出現的轉速振蕩是在同步轉速附近振蕩而并非象有些文章所說的在低速下振蕩.根據上述原因,本文提出了采用關斷角控制的新型控制策略,這種控制策略是使電動機在起動過程中的電流關斷角由某一初始值逐漸減小到零,利用該方法可以使感應電動機起動過程中的續流角始終小于晶閘管的觸發角,這樣續流角的變化就不會引起電動機端電壓的振蕩,因而就從根本上消除了感應電動機軟起動過程中的振蕩現象.文中首先通過仿真驗證了該控制策略的正確性,在此基礎上研制了基于關斷角控制的感應電動機軟起動裝置的硬件電路和軟件程序,并進行了樣機試驗,實驗結果驗證了理論分析的正確性.另外,文中還探討了軟起動對于感應電動機起動過程中轉軸扭矩振蕩的影響.大型感應電動機驅動大轉動慣量負載直接起動時,其轉子軸上會出現過大的扭矩振蕩,這是由于定子繞組中電源頻率的電流與轉子中直流電流相互作用產生的具有轉差頻率的電磁轉矩分量造成的.采用軟起動會使電動機起動時轉子中產生的直流電流分量大為減小,進而可以減小電磁轉矩的轉差頻率分量,故可以有效地抑制感應電動機起動過程中作用在轉軸上過大的扭矩振蕩.
上傳時間: 2013-07-13
上傳用戶:天誠24
動力傳動中的直線往復運動往往是通過旋轉運動在傳動裝置的作用下實現的。因此,頻繁的高速和低速的傳遞運動裝置的較好選擇是直線開關磁阻電機(LSRM)。但是,這種電機很少得到運用,這是因為LSRM的數學模型很難準確建立,它的固有的牽引力脈動(類似于旋轉開關磁阻電機的轉矩脈動)也很難克服,因而控制起來比較困難。隨著電力電子技術和數字技術的發展,直線開關磁阻電機以其簡單結實的電機結構、優越的性能和經濟指標,近年來受到學術界的極大關注,不少大學和研究機構都開展了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文在“通過先進的控制策略簡化機械裝置”的指導思想下,結合目前國際學術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對直線開關磁阻電機的理論、結構設計和系統仿真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本文從最基本的理論公式推導出直線開關磁阻電機的數學模型,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具體參數進行電機的結構設計,分析了各參數的靜態特性,推導出動態方程和傳遞函數,建立了非線性動態模型,利用該模型進行系統的動態特性分析,給出仿真結果;對系統進行優化,提出了一種簡單可行的參數選擇方法。仿真結果表明,其動態響應性能明顯提高。在分析常用功率變換器的基礎上,引進軟開關技術,用來降低電機的損耗和脈動。采用TMS320VC33進行數據處理,給出了與DSP相連接的相關檢測電路。 為了降低和消除開關磁阻電機的脈動和噪聲,本文利用滑模變結構控制具有快速響應和對外部變化不靈敏等優點,設計了LSRM滑模變結構控制系統。仿真結果表明,其效果明顯。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把直線電機的結構和開關磁阻電機的原理和控制方式結合起來,對直線開關磁阻電機進行深入的分析,并在動態特性上進行較多的理論和仿真分析,在保持開關磁阻電機固有的優點上,進一步簡化電機的結構,使之能在一些特殊場合使用,以提高整個傳動系統的效率。 研究結果表明,直線開關磁阻電機的結構十分簡單,控制策略相對成熟,因而直線開關磁阻電機的研究和推廣運用是很有前途的。
上傳時間: 2013-06-20
上傳用戶:lo25643
稀土永磁無刷直流電動機采用高磁能積的稀土永磁材料,同時采用電子換向技術去掉了電刷,使得它具有結構簡單、運行可靠、體積小、質量輕、損耗小、效率高、運行特性優良等特點,從而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精密儀器、工業控制等許多對電機運行性能要求較高的場合。因此,對稀土永磁無刷直流電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對稀土永磁無刷直流電動機設計方法和分析方法進行了研究: 永磁電機設計計算中傳統的一般采用比較簡單的磁路法,用磁鋼工作圖計算靜態及動態的工作點,這顯然不能滿足精確性的要求。本文采用了場路結合的方法,首先利用磁路法對電機進行初步設計,然后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對電機的參數和性能進行精確分析,采用這樣的方法不但可以滿足精確性要求,同時可以縮短設計周期。 本文把有限元方法引入到了對電機性能影響較大的重要系數(如空載漏磁系數、電樞計算長度、計算極弧系數和氣隙系數等)及性能參數反電動勢、電磁轉矩、電感的計算中。以電機內磁場有限元分析為基礎的設計結果體現了較高的精確度;同時,由于在大功率、高轉速的永磁無刷直流電動機中,電流受漏感的影響從而改變了電機的性能,因此漏感的作用不容忽視。本文推導了稀土永磁無刷直流電動機漏電感計算的有限元方法,引入了電機等效電阻系數,并針對電磁轉矩脈動和齒槽轉矩脈動的產生的原因,給出了多種有效的抑制方法,使電機設計更為合理。最后介紹了電機測試平臺的搭建和具體的測試方法,以驗證用戶關心的電機性能參數在電機設計中的正確性。
上傳時間: 2013-06-09
上傳用戶:mingaili888
本文提出了一種LED發光顯示牌的設計方案制作燈箱,其具有無燈絲光源、無逆變器能量消耗和系統直流供電等優點。LED發光顯示牌是LED在照明領域中的 一個重要應用,設計原理基于Notebook的液晶顯示器,是將點光源轉換成面光源的科技產品。為增強顯示牌的發光效果,在設計中還合理地應用到了光學級 PMMA導光板、反射膜和擴散膜等材料,并對它們的特性及其在系統中的作用進行了詳細的理論分析。同時在分析大量實驗數據的基礎上,證明了設計方案 的可行性。 系統中的太陽電池、蓄電池、負載LED的優化匹配也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本文從容量、功率匹配等方面對系統進行了優化設計。 太陽能發電和常規能源發電不同,它具有隨機不確定性。而這種時變性又增加了系統的不穩定性因素。本文根據課題的要求提出了一種應用于光伏照明 系統的充放電控制器的設計方案,較好地解決了系統中太陽電池輸出能量不穩定的缺陷,同時還對蓄電池和負載LED進行各種控制和保護。最后,給出了硬 件電路的設計和軟件算法,并提供了相關實驗數據和波形。
上傳時間: 2013-06-20
上傳用戶:ca05991270
隨著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軟件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的高度發展及其在電子測控技術與儀器上的應用,新的測控理論、方法、測控領域以及新的儀器結構不斷的出現,在許多方面已經沖破儀器的概念,電子測控儀器的功能和作用發生了質的變化。在這種背景下,八十年代末美國成功開發了圖形化的計算機語言LabVIEW。 LabVIEW是美國NI公司實現虛擬儀器(VirtualInstrument-Ⅵ)技術的G語言。圖形化編程開發平臺的特點是基于通用計算機等標準軟硬件資源平臺,實現構建靈活、層次體系明晰、功能強大且人機界面友好的測控系統,因此在國內外許多測控應用中被廣泛采用,但目前用LabVIEW實現的應用大多是基于單機運行的LabVIEW虛擬儀器程序。 本論文介紹了小型電站中多個任務的實時測控系統。系統采用分布式控制系統結構,將人機交互、數據采集等任務和控制任務分別交由測試計算機和控制計算機完成。該測控系統計算機應用軟件是在LabVIEW平臺上開發,實現了友好的人機交互,簡單直觀的現場數據監控,安全可靠的故障處理措施等功能。這個實時系統對電機的多個開關量、模擬量、溫度信號、直流電動機和步進電動機等進行實時的數據采集和控制。 本設計通過基于優先級的設置和執行系統的選擇,結合固定時間間隔調度和事件驅動機制,提出了基于LabVIEW平臺測控系統的兩級多任務調度策略。這些設計方案大大提高了測控系統的性能。按照軟件工程學的觀點對實時多任務測控系統進行了方案設計;開發了操作簡單、界面友好、通用化程度高的測控系統。 本論文較全面系統深入地研究了LabVIEW的網絡化功能。系統分析了LabVIEW的TCP/IP、DataSocket和RemotePanels三種網絡通信機制,詳細討論了每種機制的原理及功能特點,并設計了相應的LabVIEW程序。實現了基于局域網的實時數據通信和遠程控制。 此外,為了結果查詢和數據分析,本課題還設計了用LabVIEW開發的數據庫。
上傳時間: 2013-05-15
上傳用戶:zukfu
本課題來源于國家863計劃《高速高效防爆稀土永磁同步電機研究》項目的部分研究內容。為了進一步提高稀土永磁同步電動機的效率,本論文主要采用有限元分析與實驗相結合的方法,重點針對稀土永磁同步電動機穩態運行時的諧波轉子銅耗、瞬態起動過程以及空載諧波磁場進行了深入研究。 論文利用有限元電磁場仿真軟件MagNet,對油田抽油用22kW稀土永磁同步電動機進行了詳細的電磁場仿真計算,首次,對諧波磁場引起的稀土永磁同步電動機穩態運行時的轉子銅耗進行了深入分析。通過對22kW電機的間接法和直接法效率實驗,分離出諧波引起的雜散損耗,并與仿真計算結果進行對比分析,證明了:實際稀土永磁同步電動機穩態運行時是存在轉子銅耗的,這也是和傳統稀土永磁同步電動機理論不同的地方。研究成果《稀土永磁同步電動機穩態運行時的轉子銅耗分析》發表在核心期刊《微特電機》2006年第9期上。 論文采用有限元MagNet對抽油用22kW稀土永磁同步電動機進行了起動過程的仿真研究,并利用先進的動態示波記錄儀DL750對22kW電機進行了空載起動過程的實驗。實驗結果表明有限元電磁仿真計算結果是準確的,也為稀土永磁同步電動機的優化設計提供了參考依據。研究成果《基于有限元的稀土永磁同步電動機起動過程仿真研究》發表在核心期刊《微特電機》2007年第1期上。 論文應用有限元電磁場軟件MagNet對作者設計的370W稀土永磁同步電動機的空載氣隙磁場進行了仿真分析,得到空載諧波磁場的波形畸變率是6.23﹪;為了驗證有限元分析結果的正確性,專門設計了兩臺370W稀土永磁同步電動機對拖實驗,利用WT3000電力分析儀分析出:實際空載氣隙磁場波形的畸變率是3.26﹪;通過實驗結果和仿真結果的對比分析,發現實際電機的轉子鼠籠條對電機空載諧波磁場有很好的抑止作用。初步的研究成果《稀土永磁同步電動機空載氣隙磁場的諧波分析研究》于2006年12月投到核心期刊《微特電機》上。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chengli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