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平臺體感慣性傳感器應用 智能互聯 物聯傳感 操作系統 體感 慣性傳感 人機接口 windows8 android
標簽: integrating-motion-and-orientatio n-sensors 智能平臺 傳感器
上傳時間: 2013-10-07
上傳用戶:Ants
特點 精確度0.1%滿刻度 ±1位數 可量測 交直流電流/交直流電壓/電位計/傳送器/Pt-100/荷重元/電阻 等信號 顯示范圍-1999-9999可任意規劃 具有異常值與異常次數記錄保留功能 異常信號過高或過低或范圍內或范圍外檢測可任意設定 報警繼電器復歸方式可任意設定 尺寸小,穩定性高 2.主要規格 精確度: 0.1% F.S. ±1 digit 0.2% F.S. ±1 digit(AC) 取樣時間: 16 cycles/sec. 顯示值范圍: -1999 - +9999 digit adjustable 啟動延遲動作時間: 0-99.9 second adjustable 繼電器延遲動作時間: 0-99.9 second adjustable 繼電器復歸方式: Manual (N) / latch(L) can be modified 繼電器動作方向: HI /LO/GO/HL can be modified 繼電器容量: AC 250V-5A, DC 30V-7A 過載顯示: "doFL" 溫度系數: 50ppm/℃ (0-50℃) 顯示幕: Red high efficiency LEDs high 14.22mm(.56")(PV) Red high efficiency LEDs high 7.0mm(.276")(NO) 參數設定方式: Touch switches 記憶型式 : Non-volatile E2PROM memory 絕緣耐壓能力: 2KVac/1 min. (input/output/power) 1600Vdc(input/output 使用環境條件 : 0-50℃(20 to 90% RH non-condensed) 存放環境條件: 0-70℃(20 to 90% RH non-condensed) CE認證: EN 55022:1998/A1:2000 Class A EN 61000-3-2:2000 EN 61000-3-3:1995/A1:2001 EN 55024:1998/A1:2001
上傳時間: 2013-11-02
上傳用戶:fandeshun
特點 最高輸入頻率 10KHz 計數速度 50/10000脈波/秒可選擇 四種輸入模式可選擇(加算,減算,加減算,90度相位差加減算) 90度相位差加減算具有提高解析度4倍功能 輸入脈波具有預設刻度功能 前置量設定功能(二段設定)可選擇 數位化指撥設定操作簡易 計數暫時停止功能 3組報警功能 2:主要規格 脈波輸入型式: Jump-pin selectable current sourcing(NPN) or current sinking (PNP) 脈波觸發電位: HI bias (CMOS) (VIH=7.5V, VIL=5.5V) LO bias (TTL) (VIH=3.7V, VIL=2.0V) 最高輸入頻率: <10KHz (up,down,up/down mode) <5KHz (quadrature mode) 輸出動作時間 : 0.1 to 99.9 second adjustable 輸出復歸方式: Manual(N) or automatic (R or C) can be modif 繼電器容量: AC 250V-5A, DC 30V-7A 顯示值范圍: -199999 to 999999 顯示幕: Red high efficiency LEDs high 9.2mm (.36") 參數設定方式: Touch switches 感應器電源: 12VDC +/-3%(<60mA) ( 感應器電源 ) 記憶方式: Non-volatile E2PROM memory 絕緣耐壓能力: 2KVac/1 min. (input/output/power) 1600Vdc (input/output) 使用環境條件: 0-50℃(20 to 90% RH non-condensed) 存放環境條件: 0-70℃(20 to 90% RH non-condensed) CE認證: EN 55022:1998/A1:2000 Class A EN 61000-3-2:2000 EN 61000-3-3:1995/A1:2001 EN 55024:1998/A1:2001
上傳時間: 2013-11-12
上傳用戶:909000580
特點 精確度0.1%滿刻度 可輸入交直流電流/交直流電壓/電位計/傳送器...等信號 16 BIT類比輸出功能 輸入與輸出絕緣耐壓2仟伏特/1分鐘 寬范圍交直流兩用電源設計 尺寸小,穩定性高 2主要規格 精確度: 0.1% F.S. (23 ±5℃) 顯示值范圍: 0-±19999 digit adjustable 類比輸出解析度: 16 bit DAC 輸出反應速度: < 250 ms (0-90%)(>10Hz) 輸出負載能力: < 10mA for voltage mode < 10V for current mode 輸出之漣波: < 0.1% F.S. 歸零調整范圍: 0- ±9999 Digit adjustable 最大值調整范圍: 0- ±9999 Digit adjustable 溫度系數: 50ppm/℃ (0-50℃) 顯示幕: Red high efficiency LEDs high 10.16mm (0.4") 隔離特性: Input/Output/Power/Case 參數設定方式: Touch switches 記憶方式: Non-volatile E2PROM memory 絕緣抗阻: >100Mohm with 500V DC 絕緣耐壓能力: 2KVac/1 min. (input/output/power) 1600Vdc (input/output) 使用環境條件: 0-60℃(20 to 90% RH non-condensed) 存放環境條件: 0-70℃(20 to 90% RH non-condensed) 安裝方式: Socket/plugin type with barrier terminals CE認證: EN 55022:1998/A1:2000 Class A EN 61000-3-2:2000 EN 61000-3-3:1995/A1:2001 EN 55024:1998/A1:2001
上傳時間: 2014-01-05
上傳用戶:eastgan
介紹了EMCCD 的結構原理, 詳細分析了EMCCD 的噪聲來源。利用在EMCCD 芯片內嵌入獨特的全固態電子倍增結構, 實現放大信號, 抑制噪聲的功能。通過對幾種主要噪聲的數學模型進行分析, 總結出EMCCD 噪聲的3 點特性: EM 增益有效抑制了讀出噪聲; EM 增益過程產生的噪聲因子對倍增結構之前的噪聲有放大作用; 時鐘感生電荷(CIC) 的影響在EMCCD 中變得重要。提高增益、深度制冷、時鐘波形優化等方法可有效抑制噪聲。
上傳時間: 2013-11-03
上傳用戶:邶刖
最早的檢測磁場的人通過測量地球磁場的方向在茫茫無際的大海上航行。隨著科技的發展,多種磁傳感器被用來測量磁場的存在、強度和方向,這個磁場不僅僅是地球磁場,還包括永磁體、磁化的軟磁體、車輛的擾動、腦電波以及電流產生的磁場。磁傳感器可以非接觸地測量這些物理參數,成為許多工業和導航控制系統的眼睛。本文將討論在地球磁場范圍內的磁感測技術的現狀,以及這些傳感如何應用。側重于在地磁場環境下的車輛檢測和導航的應用。
上傳時間: 2014-12-29
上傳用戶:baby25825
近年來體感3D視頻游戲風靡全球,此設計便是對體感3D視頻游戲的一次探索和嘗試。游戲由下位機和上位機兩部分構成,下位機以C8051單片機為核心設計一個硬件電路,連接嵌入到魚竿模型中的傳感器中,負責采集并處理傳感器信息。上位機以Virtools為開發工具,負責視頻的輸出控制。下位機根據上位機的請求通過串口向上位機傳送控制信息,實現玩家通過真實的魚竿在虛擬的屏幕中釣魚的過程。
上傳時間: 2013-10-09
上傳用戶:13686209316
ARM Cortex A9的手冊,大家感興趣的可以看看
標簽: I_cortex_a 0388 DDI trm
上傳時間: 2013-11-15
上傳用戶:eastimage
Windows Phone7完美開發征程電子版(development journey)《Windows Phone7完美開發征程》以全新的Windows Phone 7手機應用程序開發為主題,采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法,由淺入深地講述了新平臺的基礎架構、開發環境、圖形圖像處理、數據訪問、網絡通信等知識點。在《Windows Phone7完美開發征程》的最后章節,通過較為完整的實戰演練,幫助讀者更快地掌握項目開發的各個技術要點,使得讀者能夠盡快投入到實際項目的開發中去。 《Windows Phone7完美開發征程》適合于對微軟全新智能手機平臺Windows Phone 7的開發感興趣的大專院校師生、需要在Windows Phone 7平臺上進行商業開發的程序員或編程愛好者閱讀。
標簽: development Windows journey Phone7
上傳時間: 2013-11-08
上傳用戶:icarus
射頻識冊(RFm)技術是自動識別技術的一種,它采用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識別技術、計算機及通信技術,通過閱讀器(Reader)和安裝在載體上的應答器(Tag)構成RFID系統,實現對載體的非接觸的識別和數據信息交換.與其他自動識別技術相比,RFID技術具有高效快捷、非接觸、無污染、識別率高等突出優點.在物流、交通、倉儲、車輛識別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上傳時間: 2014-03-25
上傳用戶:yiwen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