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 光纖的分類 一, 光纖的分類 光纖是光導纖維(OF:Optical Fiber)的簡稱。但光通信系統(tǒng)中常常將 Optical Fibe(光纖)又簡化為 Fiber,例如:光纖放大器(Fiber Amplifier)或光纖干線(Fiber Backbone)等等。有人忽略了Fiber雖有纖維的含義,但在光系統(tǒng)中卻是指光纖而言的。因此,有些光產品的說明中,把fiber直譯成“纖維”,顯然是不可取的。 光纖實際是指由透明材料作成的纖芯和在它周圍采用比纖芯的折射率稍低的材料作成的包層所被覆,并將射入纖芯的光信號,經(jīng)包層界面反射,使光信號在纖芯中傳播前進的媒體。 光纖的種類很多,根據(jù)用途不同,所需要的功能和性能也有所差異。但對于有線電視和通信用的光纖,其設計和制造的原則基本相同,諸如:①損耗小;②有一定帶寬且色散小;③接線容易;④易于成統(tǒng);⑤可靠性高;⑥制造比較簡單;⑦價廉等。
標簽: 光纖 光接入網(wǎng)
上傳時間: 2013-10-27
上傳用戶:llandlu
W-RXM2013基于高性能ASK無線超外差射頻接收芯片 設計,是一款完整的、體積小巧的、低功耗的無線接 收模塊。 模塊采用超高性價比ISM頻段接收芯片設計 主要設定為315MHz-433MHz頻段,標準傳輸速率下接 收靈敏度可達到-115dbm。并且具有行業(yè)內同類方案W-RXM2013 Micrel、SYNOXO、PTC等知名品牌的芯片所不具備的超強抗干擾能力。外圍省去10.7M的中頻 器件模塊將芯片的使能腳引出,可作休眠喚醒控制,也可通過電阻跳線設置使能置高控制。 本公司推出該款模塊力求解決客戶開發(fā)產品過程中無線射頻部分的成本壓力,為客戶提供 性能卓越價格優(yōu)勢突出的電子組件。模塊接口采用金手指方式,方便生產及應用。天線輸入部 分可以將接收天線焊接在模塊上面,也可以通過接口轉接至客戶主機板上,應用非常靈活。 優(yōu)勢應用:機電控制板、電源控制板、高低溫環(huán)境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等復雜條件下 的控制指令的無線傳輸。 1.1 基本特性 λ ●省電模式下,低電流損耗 ●方便投入應用 ●高效的串行編程接口 ●工作溫度范圍:﹣40℃~+85℃ ●工作電壓:2.4~ 5.5 Volts. ●有效頻率:250-348Mhz, 400-464Mhz ●靈敏度高(-115dbm)、功耗低在3.5mA@315MHz應用下 ●待機電流小于1uA,系統(tǒng)喚醒時間5ms(RF Input Power=-60dbm)
上傳時間: 2013-10-08
上傳用戶:dapangxie
可見光照度傳感器On9658F On9658F 是一個光電集成傳感器,典型入射波長為λp=520nm,內置可見光通過和近紅外線截止光 學級濾光片、光電雙敏感元接收器,可見光范圍內高度敏感,輸出電流隨照度呈線性變化。適合紅外攝 像機、電視機、LCD 背光、數(shù)碼產品、儀器儀表、工業(yè)設備等諸多領域的節(jié)能控制、自動感光、自適應 控制。 ■ 電氣特性
上傳時間: 2014-03-31
上傳用戶:hjshhyy
可見光照度傳感器On9658 On9658是一個光電集成傳感器,典型入射波長為λp=520nm,內置雙敏感元接收器,可見光范圍內高度敏感,輸出電流隨照度呈線性變化。適合電視機、LCD背光、數(shù)碼產品、儀器儀表、工業(yè)設備等諸多領域的節(jié)能控制、自動感光、自適應控制。 ■ 電氣特性
上傳時間: 2013-10-11
上傳用戶:wgh_kf
結合聲表面波(SAW)標簽的物理特性以及零中頻的靈活性,設計了一種雙通道的聲表面波射頻識別系統(tǒng)。詳細介紹了系統(tǒng)硬件結構,同時給出了零中頻結構中直流偏置、本振泄漏、偶次失真和閃爍噪聲等問題的解決方案。測試結果表明,該系統(tǒng)不僅成本較低,而且與同類產品相比具有更高的性價比。
上傳時間: 2013-12-18
上傳用戶:司令部正軍級
采用DQPSK 調制方式對NRZ, RZ 和CSRZ 3 種碼型進行調制, 研究40 Gb/ s 高速傳輸系統(tǒng)中這3 種不同類型的光信號。使用色散補償方式對高速光纖傳輸系統(tǒng)進行200 kM 的模擬仿真, 比較不同碼型的系統(tǒng)傳輸特性。分析表明CS- RZ- DQPSK 調制格式, 在較寬的入纖功率范圍內都能取得最小的眼圖張開代價。
上傳時間: 2013-10-17
上傳用戶:YKLMC
本課題在深入研究了射頻卡的相關理論和技術的基礎上,設計開發(fā)了一套完整的非接觸式射頻卡(收費)管理系統(tǒng)。本文首先結合國內外射頻卡技術研究動態(tài)和發(fā)展趨勢,簡要介紹了非接觸式射頻技術的基本概況,從非接觸式射頻卡的系統(tǒng)組成結構入手,詳細分析了射頻卡系統(tǒng)的基本原理和其所涉及到的關鍵技術,接著本文著重分析了非接觸式射頻卡系統(tǒng)的軟硬件開發(fā)設計思想,對硬件設計中的MCU和射頻模塊的特性進行了具體的介紹,對終端讀寫器各部分硬件(射頻識別部分、顯示電路、報警模塊,485通訊模塊等)的功能構造和電路設計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在硬件設計的基礎上,詳細闡述了終端讀寫器的軟件設計過程,給出了終端讀寫器主程序和各功能模塊的軟件設計,并結合終端讀寫器的設計開發(fā)了射頻卡管理系統(tǒng)作為上位機管理軟件,對數(shù)據(jù)庫管理和串口通信等作了詳細的闡述。
標簽: 非接觸式 射頻卡 應用系統(tǒng)
上傳時間: 2013-11-13
上傳用戶:pwcsoft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希望您掌握如下內容: 了解以太網(wǎng)特性單板常用術語及含義 熟練掌握各類以太網(wǎng)單板特性及差異 熟悉以太網(wǎng)單板提供的幾個重要功能
上傳時間: 2014-12-30
上傳用戶:wvbxj
用二端口S-參數(shù)來表征差分電路的特性■ Sam Belkin差分電路結構因其更好的增益,二階線性度,突出的抗雜散響應以及抗躁聲性能而越來越多地被人們采用。這種電路結構通常需要一個與單端電路相連接的界面,而這個界面常常是采用“巴倫”器件(Balun),這種巴倫器件提供了平衡結構-到-不平衡結構的轉換功能。要通過直接測量的方式來表征平衡電路特性的話,通常需要使用昂貴的四端口矢量網(wǎng)絡分析儀。射頻應用工程師還需要確定幅值和相位的不平衡是如何影響差分電路性能的。遺憾的是,在射頻技術文獻中,很難找到一種能表征電路特性以及衡量不平衡結構所產生影響的好的評估方法。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幫助射頻應用工程師們通過使用常規(guī)的單端二端口矢量網(wǎng)絡分析儀來準確可靠地解決作為他們日常工作的差分電路特性的測量問題。本文介紹了一些用來表征差分電路特性的實用和有效的方法, 特別是差分電壓,共模抑制(CMRR),插入損耗以及基于二端口S-參數(shù)的差分阻抗。差分和共模信號在差分電路中有兩種主要的信號類型:差分模式或差分電壓Vdiff 和共模電壓Vcm(見圖2)。它們各自的定義如下[1]:• 差分信號是施加在平衡的3 端子系統(tǒng)中未接地的兩個端子之上的• 共模信號是相等地施加在平衡放大器或其它差分器件的未接地的端子之上。
上傳時間: 2013-10-14
上傳用戶:葉山豪
本書涉及了有關微波電路的幾乎全部內容,主要包括微波電路概念、多端口網(wǎng)絡、參量與測量方法、電路穩(wěn)定性、各種微波元件與器件、微波電路的噪聲分析、脈沖微波電路、非線性效應等,最后還給出了1.25ghz的放大器、振蕩器、濾波器的設計實例。本書的內容有助于解答讀者在設計、分析射頻/微波放大器、振蕩器、濾波器的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有關元件和電路特性的所有問題。
上傳時間: 2014-12-31
上傳用戶:139741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