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數碼管顯示原理 數碼的顯示方式一般有三種: 第一種是字型重疊式; 第二種是分段式; 第三種是點陣式。 目前以分段式應用最為普遍,主要器件是七段發光二極管(LED)顯示器。它可分為兩種, 一是共陽極顯示器(發光二極管的陽極都接在一個公共點上) ,另一是共陰極顯示器(發光 二極管的陽極都接在一個公共點上,使用時公共點接地) 。 EXCD-1 開發板使用的數碼管為四位共陰極數碼管, 每一位的共陰極 7 段數碼管由 7個 發光 LED 組成,呈“ ”字狀,7 個發光 LED 的陰極連接在一起,陽極分別連接至 FPGA 相應引腳。SEG_SEL1、SEG_SEL2、SEG_SEL3 和 SEG_SEL4 為四位 7 段數碼管的位選擇 端。當其值為“1”時,相應的 7 段數碼管被選通。當輸入到 7 段數碼管 SEG_A~ SEG_G和 EG_DP 管腳的數據為高電平時,該管腳對應的段變亮,當輸入到 7 段數碼管 SEG_A~ EG_G和 SEG_DP 管腳的數據為低電平時,該管腳對應的段變滅。
上傳時間: 2013-05-23
上傳用戶:66666
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交通的壓力越來越大,很多城市都開始建設地鐵項目,發展地下軌道交通事業。在地鐵列車上,駕駛員需要方便、快捷地控制各種語音功能,保障列車可靠、安全的運行,從而為乘客提供優質的服務。駕駛員語音控制器就是為了滿足這一需求而提出來的。 在描述列車乘客信息系統的發展、介紹了公共廣播系統的功能的之后,本文分析了駕駛員語音控制器的設計需求,設計了一種具有人機交互功能的駕駛員語音控制器。它帶有LCD顯示屏和輸入鍵盤;能夠在內部存儲路線、站點和緊急信息等用戶數據。通過窗口菜單以圖形化的方式向駕駛員顯示列車運行信息。通過通信端口,按照雙方約定的通訊格式,將運行模式,路線站點,緊急信息等內容發送給列車顯示與廣播控制單元,完成語音及顯示控制。根據需求分析,提出了一種基于ARM的控制器設計平臺。設計了該控制器的硬件和軟件的整體方案,采用模塊化設計的思想給出了系統各主要模塊的具體設計與實現方法,并給出了相關電路的實現原理圖。最后介紹了本控制器的測試方法與過程,并給出了具體應用。該駕駛員語音控制器實現了人工廣播、司機對講、緊急對講和系統設置等功能。具有操作方便、便于維護、可配置、成本低等優點,滿足了駕駛員以及列車語音與顯示控制的實際需求。關鍵詞:ARM;RS485;乘客信息系統;圖形用戶界面;嵌入式系統
上傳時間: 2013-07-30
上傳用戶:電子世界
智能城市公交系統為解決城市交通擁堵、空氣污染,降低交通事故提供了解決方案,并在世界各國達成廣泛的共識。我國政府為改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統投入了大量的財力對公交系統進行升級和改造,智能調度、自動報站、車輛監控等新技術應用于城市公交系統中。IEEE802.15.4/ZigBee標準的制定,不僅為工業控制、家居自動化控制和遙測遙控等領域提供了一種無線互聯互通的標準,而且給智能公交系統帶來了新的生機,為智能交通系統及相關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契機。 本文給出了IEEE802.15.4/ZigBee標準的介紹,給出了協議棧框架結構,從物理層到應用層進行了分析,并將ZigBee技術與其他無線通信技術做了比較,分析了ZigBee技術應用的場合。 在查閱大量參考文獻的基礎上,,設計了基于ZigBee技術的智能公交系統的框架結構,分析了始發站、中間站、終點站的功能,并嘗試采用挪威Chipcon公司的ZigBee—CC2430無線模塊來代替GPS技術實現公交車輛自動報站。 在始發站停車場監控系統中,重點研究ZigBee定位機制,研究了多邊定位算法、幾何算法、加權質心算法等,并改進現有的定位算法,并使用MATLAB工具進行仿真分析,實現了基于ZigBee技術的公交車定位系統;在中間站電子站牌設計中采用能量檢測算法實現了與車載終端的通訊,編寫了電子站牌和公交車載終端的通信協議并實地測試了自動報站功能。 最后設計了以Philips公司的ARM7芯片LPC2364為微處理器的智能公交車載終端,并給出了各部分的硬件電路設計。
上傳時間: 2013-05-25
上傳用戶:561596
當前全球定位系統(Navigation Satellite Timing And Ranging Global Position System,簡稱GPS)廣泛應用于艦船導航,航空航天,地理測繪等領域,特別是移動式定位系統對于目前的城市交通管理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分析了當前交通管理中的實際問題,介紹了一種車載終端的設計方法。設計采用ARM9內核的S3C2410微處理器構造的嵌入式系統,可以實現對GPS定位信息的接受和處理,并采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統,結合開放式Linux圖形軟件Qt,可以為后續的建立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簡稱GIS)提供數據支持,是集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和通用分組無線業務(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簡稱GPRS)無線通信技術于一體的新型電子產品。它為現代交通運輸提供了新穎,可靠,有效的控制和管理途徑。 車載終端通過將GPS模塊的定位信息提取出來,一方面將定位信息在車載終端上顯示,一方面又結合車輛的狀態信息通過GPRS模塊發送出去,該信息通過無線公共網絡傳輸給車輛管理部門。車輛管理部門根據車輛的位置和狀態等,結合GIS系統中的地圖信息提供GPS數據的差分修正,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從而實現車輛的有效管理。 本設計從硬件和軟件兩大部分出發,硬件上設計了ARM處理器、存儲器、內存及其外圍電路,另外還有GPS模塊電路和GPRS模塊電路;軟件上采用Qt的人機界面完成數據顯示與更新,采用PPP撥號腳本完成GPRS模塊的撥號,通過Qt多線程編程的方法完成GPS數據的提取和GPRS的信息發送。在硬件和軟件之間采用了嵌入式Linux系統,包括啟動代碼、內核和文件系統等。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夜月十二橋
I/O并行口直接驅動LED顯示1. 實驗任務 如圖13所示,利用AT89S51單片機的P0端口的P0.0-P0.7連接到一個共陰數碼管的a-h的筆段上,數碼管的公共端接地。在數碼
上傳時間: 2013-06-15
上傳用戶:kytqcool
將嵌入式系統接入Internet已經成為嵌入式系統未來的發展趨勢,基于ARM嵌入式系統實現Internet技術在遠程監控領域中的應用,為嵌入式系統和監控行業的發展起著積極推動的作用。 本文利用32位ARM微處理器和uClinux操作系統為核心的嵌入式開發技術實現嵌入式應用系統與Internet的結合,主要從嵌入式系統的硬件開發和軟件開發兩個方面介紹遠程監控系統特定應用的實現。嵌入式系統的硬件平臺是由ARM7TDMI體系結構的S3C44BOX微處理器和存儲器模塊、以太網接口模塊、ADC模塊等外圍設備來構成。通過移植Bootloader和uClinux操作系統,開發以太網、ADC、RTC設備驅動程序以及嵌入式Web服務器、SMTP客戶機、嵌入式網關等應用程序,完成系統的軟件部分。其中,利用以太網驅動程序可實現嵌入式系統的獨立接入Internet功能,執行ADC驅動程序可對設備進行控制完成數據采集任務。系統通過內嵌的Web服務器和公共網關接口CGI程序,實現與遠程Web客戶的交互,響應客戶下達的各種監控命令,如上傳采集的數據,修改設備參數,以及啟動SMTP客戶機發送E-mail等。 本文以遠程監控應用的需求為出發點,以Web技術為主要手段,實現了嵌入式系統的網絡化,完成了嵌入式設備的遠程控制和訪問功能,不僅符合嵌入式系統開發的特殊要求,而且對監控行業應用范圍的擴展以及應用水平的提高有著重要意義。
標簽: ARMuClinux 遠程監控系統
上傳時間: 2013-07-01
上傳用戶:hank
射頻識別技術(RFID)是一種通過電磁耦合方式工作的無線識別系統,具有保密性強、無接觸式信息傳遞等特點,目前廣泛應用于物流、公共交通、門禁控制等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方方面面。 本論文的目的是開發出一款讀卡終端設備,支持IS014443標準中規定的TypeA、Type B兩種類型的卡,具有高級擴展功能,也可以在硬件基礎上進行增減,以適應不同場合的需要。 讀卡器設計中采用嵌入式芯片為處理核心,讀卡功能采用射頻讀卡芯片實現。讀卡器終端具有網絡接口、USB接口和觸摸屏接口。軟件上采用移植嵌入式系統并添加任務的模式實現讀卡器的各功能。通過對軟硬件的調試實現了RYID讀卡器原理樣機的硬件與軟件平臺構律。
上傳時間: 2013-06-12
上傳用戶:450976175
二維條碼的識別和RFID技術是當今最主要的自動識別技術,分別適用于不同場合,具有保密性強、無接觸式信息傳遞等特點,目前廣泛應用于物流、公共交通、倉儲、車輛識別等領域。 本文以RFID和條碼技術為基礎,設計出了一種新的應用模式:將RFID技術和條碼技術與可移動的智能終端相結合,移動智能終端設備作為RFID模塊和二維條碼掃描模塊的載體,RFID模塊和二維條碼掃描模塊作為數據的采集主體,將采集到的數據傳送給后臺數據庫,實現對RFID標簽和二維條碼信息的采集、處理與傳輸。物流終端以WinCE5.0操作系統為平臺,具有可擴展功能的特性,支持基于WinCE開發的第三方軟件的使用,縮短了開發周期。 本文針對手持式設備的特點和實際要求,對終端軟硬件系統整體結構進行了規劃,在研究了基于ARM9體系結構的Samsung S3C2440A處理器的基礎上,完成了時鐘電路、包括Nand Flash和SDRAM的存儲器電路、RFID讀寫模塊接口電路、條碼掃描模塊接口電路、串口電路、ⅡS音頻電路、LCD/觸摸屏接口電路的設計,并利用Platform Builder工具定制了適用于終端的WinCE操作系統。最后提出了設計的不足和改進之處。
上傳時間: 2013-06-08
上傳用戶:zhoujunzhen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公共安全保障需求的提高,視頻監控系統在工業生產、日常生活、警備與軍事方面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采用基于 FPGA 的SOPC技術、H.264壓縮編碼技術和網絡傳輸控制技術實現網絡視頻監控系統,在穩定性、功能、成本與擴展性等方面都有著突出的優勢,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與實用意義, 本課題所設計的網絡視頻監控系統由以Nios Ⅱ為核心的嵌入式圖像服務器、相關網絡設備與若干PC機客戶端組成。嵌入式圖像服務器實時采集圖像,采用H.264 編碼算法進行壓縮,并持續監聽網絡。PC機客戶端可通過網絡對服務器進行遠程訪問,接收編碼數據,使用H.264解碼算法重建圖像并實時顯示,使監控人員有效地掌握現場情況, 在嵌入式圖像服務器設計階段,本文首先進行了芯片選型與開發平臺選擇。然后構建圖像采集子系統,采用雙緩存乒乓交換的方法設計圖像采集用戶自定義模塊。接著設計雙Nios Ⅱ架構的SOPC系統,闡述了雙軟核設計中定制連接、內存芯片共享、數據搬移、通信與互斥的解決方法。同時完成了網絡服務器的設計,采用μC/OS-Ⅱ進行多任務的管理與調度, H.264視頻壓縮編解碼算法設計與實現是本文的重點。文中首先分析H.264.標準,規劃編解碼器結構。接著設計了16×16幀內預測算法,并設計宏塊掃描方式,采用兩次判決策略進行預測模式選擇。然后設計4×4子塊掃描方式,編寫整數變換與量化算法程序。熵編碼采用Exp-Golomb編碼與CAVLC相結合的方案,針對除拖尾系數之外的非零系數值編碼子算法,實現了一種基于表示范圍判別的編碼方法。最后設計了網絡傳輸的碼流組成格式,并針對編碼算法設計相應解碼算法。使用VC++完成算法驗證,并進行測試,觀察不同參數下壓縮率與失真度的變化。 算法驗證完成后,本文進行了PC機客戶端設計,使其具有遠程訪問、H.264解碼與實時顯示的功能。同時將H.264 編碼算法程序移植到NiosⅡ中,并將嵌入式圖像服務器與若干客戶端接入網絡進行聯合調試,構建完整的網絡視頻監控系統, 實驗結果表明,本系統視頻壓縮率高,監控圖像質量良好,充分證明了系統軟硬件與圖像編解碼算法設計成功。本系統具有成本低、擴展性好及適用范圍廣等優點,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上傳時間: 2013-08-03
上傳用戶:88mao
小波變換是一種新興的理論,是數學發展史上的重要成果。它無論對數學還是對工程應用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最新的靜態圖像壓縮標準JPEG2000就以離散小波變換(DWT)作為核心變換算法。 本文首先較為詳細地分析了小波變換的理論基礎,對多分辨率分析、Mallat算法和提升算法做了介紹。然后分析了JPEG2000所采用的小波濾波器,并引入了一個新的LS97小波。該小波系數簡單、易于硬件實現,并且與CDF97小波有很好的兼容性,可作為CDF97小波的替代者。使用Matlab對CDF97小波和LS97小波的兼容性做仿真測試,結果表明這兩個小波具有幾乎相同的性能。在確定所用的小波后,本文設計了二維離散小波變換的硬件結構。設計過程中對標準二維小波變換做了優化,即將行變換和列變換的歸一化步驟合并計算,這樣可以減少兩次乘法操作。另外還使用移位加代替乘法,提取移位加中的公共算子等方式來優化設計。對于邊界數據的處理,本文采用了嵌入式對稱延拓技術,不需要額外的緩存,節約了硬件資源。為提高硬件利用率,本文將LeGall53小波變換和LS97小波變換統一起來,只要一個控制信號就可實現兩者之間的轉換。本文所提出的結構采用基于行的變換方式,只需要六行中間數據即可完成全部行數據的小波變換。采用流水線技術提高了整個設計的運行速度。最后也給出了二維離散小波反變換的實現結構。 在完成硬件結構設計的基礎上,使用Verilog硬件描述語言對整個設計進行了完全可綜合的RTL級描述,采用同步設計,提高了可靠性。在Xilinx公司的FPGA開發軟件ISE6.3i中對正反小波變換做了仿真和實現,結果表明,本設計能高速高精度地完成正反可逆和不可逆小波變換,可以滿足各種實時性要求。
上傳時間: 2013-07-25
上傳用戶:sn2080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