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繼電器類PCB封裝庫Altium封裝庫三維視圖PCB庫(3D封裝庫合集),76個封裝,PcbLibb后綴文件,封裝列表如下:Component Count : 76Component Name-----------------------------------------------0MI-SH-112LM012-1HW_BK012-1HW_W012-1ZW_BK012-1ZW_W855AWP-1A-C2892-1CC-C892N-1AC-CATQ203DSP1DSP2G4A-1A-E-CNG5NB-1A-E-5VG6K-2F-YHF46-xx-HS1HF163F-LHFD3-DIPHFD3-SMDHK19F-DCHK4100FHRS1HHRS2HJDQ-12V30AJDQ-793-PJDQ-835-1AJDQ-842-1JDQ-4078-2CJDQ-EC2-12NUJDQ-G5V-1JDQ-WJ112-1CJQX-14FC-1A_BKJQX-14FC-1A_WJQX-14FC-1AH_BKJQX-14FC-1AH_WJQX-14FC-1B_BKJQX-14FC-1B_WJQX-14FC-1BH_BKJQX-14FC-1BH_WJQX-14FC-1C_BKJQX-14FC-1C_WJQX-14FC-1CH_BKJQX-14FC-1CH_WJQX-14FC-2A_BKJQX-14FC-2A_WJQX-14FC-2B_BKJQX-14FC-2B_WJQX-14FC-2C_BKJQX-14FC-2C_WJQX-105F-2JZC-23F(4123)JZC-32F_1HJZC-32F_1ZK1MKT6-S-12DHOJ-SH-112LMHOJE-SS-112DMOMI-SH-112LMOMIF-S-112LMOZ-SS-112LOZ-SS-112LM1PCJRelay-1A0500SDT-S-112DMRSIL24-1A72-71DSLA-xxVDC-SL-ASPA-S-112DMSRD-A_BSRD-A_BKSRD-A_YSRD-B_BSRD-B_BKSRD-B_YSRD-C_BSRD-C_BKSRD-C_YTA-1a
上傳時間: 2021-12-21
上傳用戶:bluedrops
通 用 測 試 系 統 能 夠適 應 多 樣 化 的 儀 器 控 制 方 式 以 及 通 信 方 式 ,實 現 測 量 儀 器 的 通 用 化控 制 ,減 輕 測 試 人 員 的 測 試 壓 力, 提 高測 試 效 率 ; 該 系 統 基 于 安 捷 倫 的 多 種 測 量 儀 器 , 以 VISA_COM技 術 和 SCPI 儀 器 控 制 語 言 為 重 要 支 撐;結 合 模 塊 化 的 方 法 進 行 開 發系 統 通 過 對 GPIB、USB和LAN等 多 種 形 式 通 信 接 口 的 靈 活 調 度 實 現 對 測 量 儀 器 的 控制以 及 控 制 命令 和 實 驗數 據 的 傳 輸,并 具 有 處 理 和可視 化 實 驗 數 據 的 能 力 ; 系 統接 口 形 式 多 樣 、人 機 交 互 友 好 、擴 展 性 好 ,降 低 了 測 量 儀 器 的 使 用 復雜 度 ,簡 化 了 測 量 流 程,提 高 了 測 試 效 率 ,為 各 型 號 測 試 工 作 提供 了 較 好 的 支 持 。
上傳時間: 2022-01-16
上傳用戶:
無線充電設計攻略大合集電池壽命仍是目前移動產品的最大障礙,幾乎沒有一款智能 手機能夠在高強度的使用下堅持一整天,所以我們需要經常為其 充電。顯然,隨時攜帶數據線和充電器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那 么有沒有什么解決方案至少讓充電不那么麻煩?無線充電顯然 是最具潛力、也最容易實現的。 繼蘋果可穿戴新品 iwatch 開始采用無線充電技術后,未來, 相信無線充電的風潮會被真正地帶動起來,眼下,眾多廠商也是 紛紛加碼布局,力拓無線充電的市場。 鑒此,電子發燒友網特別策劃《一周回顧系列白皮書之無線 充電技術方案》,以期在工程師設計較為常見的無線充電方案中 提供參考價值
標簽: 無線充電
上傳時間: 2022-02-09
上傳用戶:
用三點法實現機器人三維位置測量的研究摘 要 :提 出 了一 種 微 小 爬 壁 機 器 人 三 維 位 置 測 量 的新 方 法 。筆 者 通 過 深 入 分 析 研 究各 種 位 置 測 控 方 法 與 系 統 ,提 出采 用單 目視 覺方 法 中的 聚 焦法 ,以 CCD作 為 傳 感 器 ,用 三 點 法 實現 對 機 器 人 的 三 維 位 置 測 量 。 驗 證性 實驗 結果表 明 ,本研 究提 出的測 量原 理和 系統是 正 確 可行 的 。 關鍵詞 :機 器人 ;位置 測量 ;CCD傳 感 器 ;單 目視 覺 ;攝 像 機 標 定 中 圖分 類 號 :TP242.6 文 獻 標 識 碼 :B Abstract:A new 3D position measurementmethod Ofa wall—climbing micro robothas been researched.Researc— hing on the various position measuring and controlling method,theauthorhasputforwardanewprojecttomeas— ure the 3D position of the robot,in which the focusing method with singlecamera and CCD sensorhasbeen used to getthe position information.The elementary experiment has verified the principle and the system. Key words:robot;position detection;CCD sensor;single camera vision;camera caiibration 位置測量技 術是智 能機 器人 的關鍵 技術 ,是各 種 機器人控 制系統 中極 為重 要 的環節 ,也 是 國內外研 究 的熱點所 在。 按 照測試 系統 與被 測機 器 人 的關 系 ,可 以將位 置 測量技術 分為接觸 式和非接觸式 兩大類 。接觸 式測量 系統 由于在測 量過程 中或多或少地 對機器人施 加 了載 荷 ,因而僅適用于靜 態 位置測 量 。而動 態 位 置測量 系 統 主要分 5類 :①激光跟蹤 系統 ;@ CCD交 互測量 收 稿 日期 :2001—07—03 基 金項 目:國家 863高科技 研 究 資助 項 目(9804-06);教 育 部 高 等 學校 骨干教 師 資助 計 3t,j項 目 作者 簡 介 :張 智海 (1973一 ),男 ,工 學碩 士 ,主 要 研 究 方 向 為 智 能 機 器人 測 控 技 術 。 系統 ;③ 超聲波 測量 系統 ;④ PSD(positionsensitivede— vice)位 置 測 量 系統 ;⑤ 帶 有 接 近覺 傳 感 器 的 測量 系 統 。位置測量 還可 以從另一個分類 角度劃分為主動式 測量和被動 式測 量 。主動式測 量主要可 以分為結 構光方法和激光 自動聚焦法兩類 。被 動式測量 主要 可 以分為雙 目視 覺 、三 目視覺 、單 目視覺 等方法 。 對 比以上各種方法 的 優缺 點 ,針對 筆者 研制 的微 小爬壁機器人 的空 間三 維位 置 測量 的要 求 ,測量 系統 必須滿足尺 寸小 、分 辨率 高 、穩定 性 和可 靠性 好 、時 間 響應快等特 點 ,提 出了采用 單 目視覺方法 中的聚焦法 , 選用 CCD作 為傳感器 ,用 三點法實現對機器人 的三維 位置測量 ,并用 Matlab和 V
標簽: 機器人
上傳時間: 2022-02-12
上傳用戶:
移動機器人導航與定位技術隨 著 計 算機 技 術 、微 電 子 技 術 、網 絡 技 術 等 的快 速 發 展 ,特 別是 通 訊 技 術 的進 步 。機 器 人 技 術 也 得 到 了飛 速 發 展 ,移 動機 器 人 的 關鍵 技 術 得 到 深 入 而 廣 泛 的研 究 。并 且 部 分 已經 走 向成 熟 , 移 動 機 器 人 應 用 領 域 不 斷擴 展 ,與 制 造 業 相 比 ,移動 機 器 人 的 工 作 環 境 具 有 非 結 構 化 和 不 確 定 性 。因而 對機 器人 的要 求 更 高 。不 僅 要 求 機 器 人 完 成 一 定 的 功 能 ,還 需 要 機 器 人具 有 行 走 功 能 。對 外感 知 能力 以及 局 部 的 自主 規 劃 能 力等 ,因 此 移 動機 器 人 的 導 航 與 定位 技 術 成 為 智 能機 器 人 領 域 的一 個 重 要 研 究 方 向 .也 是 智 能移 動 機 器 人 的一 項 關 鍵 技 術 。 多年 來 國際 國 內都 有 大 量 的 科技 工 作 者 致 力 于 這 方 面 的研 究 開 發 工作 .因 而 對 許 多 問題 的 認 識 與求 解 都 取 得 了長 足 的 發 展 。在 某 些特 定 的 應用 領 域 ,移 動 機 器人 導航 技 術 已得 到 了實 際 應用 。本 文 介 紹 了移 動機 器人 導 航 技 術 研 究 中的 相 關 關 鍵 技 術 。 2移動 機 器 人導 航 與定位 研 究 的 目的 移 動 機 器 人 根 據 運 動 行 為 方 式 分 為 自主 和 半 自主 式 .根 據 應 用 的環 境 有 室 內和 室 外 機器 人之 分 。無 論 哪 種 移動 機 器人 。在 它的運動過程 中始終要求解決 自身的導航與定位 問題 .也就是 Dm.~ntWhyte提 出 的 三 個 問 題 :(1)”我 現 在 何 處 ?”,(2)”我 要 往 何 處 去 ?”,(3)”要 如 何 到 該 處 去?”。其 中 問題 (1)是 移 動 機 器 人 導 航 系統 中 的定 位 及 跟 蹤 問題 ,(2)(3)是 移 動機 器人 導 航 系 統 中 的 路徑 規劃 問題 。移 動 機 器 人 導航 與 定位 技 術 研 究 的 目的 就 是 解 決上 面 的 3個 問題 .給 出 已知 和 未 知 環 境 下 移 動機 器 人 實 時 導 航 與 定 為 控 制 的 理 論 、方 法 與 關 鍵 技 術 ,并 驗 證 該 理 論 與 方 法 的 的 實用 性 :提 出適 應 多種 環境 的 實 時導 航 策 略 和 具 有 良好 可 擴 展 性 的 移動 機 器 導航 體 系 結 構 :未知 環 境 中 移 動 機 器 人 的 快 速環 境 建模 與 定 位 方 法 :未 知環 境 中基 于 傳 感 器 的 移 動 機 器 人 局部 運 動 規 劃 理 論 與 方 法 :與 未 知環 境 中移 動 機 器 人 導 航 控 制 相 關 的機 器 學 習的 基 礎 理 論 與 方 法 ;移 動 機 器 人 的 故 障 自診
上傳時間: 2022-02-12
上傳用戶:xsr1983
基于紅外技術的智能機器人控制系統基于紅外技術、單片機技術等完成 了智能機器人控制 系統的設計。該機器人實現 了步行、跟蹤、避 障 、 步伐調 整 、語 音 、聲控 、液 晶 顯示 、地 面探 測 等功 能 。 紅外技 術 智 能機 器人 控制 系統 隨著政 治格 局 、 戰爭形 式 的 變化 ,在 偵察 、戰 場攻擊 、反恐 防爆 等軍 事領 域 {冉}要 大量 無人 作戰 機 器人 ;人 類探 索太 空 、建設 航 天站 、搶 險救 災等 不 適合 由人 來承擔 的任務 的增 加 ,也 {冉}要 機器 人代 替 人類執 行 任務 。 同時, 新 的需 求和任 務 也對 機器 人 的 性能 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 求 。 由于 紅 外線 有較 強 的 穿透 能 力和 抗 干 擾 能 力, 不易散 射 且不 易 引起 串干擾 。本 設計 基 于紅 外技 術 完 成 智 能機 器 人 控 制 系 統 的 設 計 , 主 要 實現 了 步 行 、跟蹤 、避 障 、步伐 調整 、語 音 、聲 控 、液 晶顯 示 、地 面探 測 8個 功能 ,在 遇到 外界 條件 發生 變化 時, 該機 器人 將采 取不 同 的措 施對 待, 能較 好地 表 現 出該 機器 人 的 簡單 思 考 能 力 。 1智能機器人說明 1.1功能簡介機系統框圖 機 器人 控 制系 統框 圖如 圖 1。 耦,P3,0~P3.5接 ISD語音芯片, P3,O~P3.5接 ISD語 音 芯 片 。 該機器人 采用 2片 AT89C51來控制,一 片用于 整個 系統的控制, 一片僅 用于驅動 液晶屏 1602的控 制 ,它 們之 間通過 I/O 121通 訊, 以實現 兩片單 片機 工 作 的協
上傳時間: 2022-02-13
上傳用戶:zhanglei193
基于FPGA的紅外熱成像溫度檢測算法研究要#以非制式冷紅外焦平面技術為基礎的非制冷式熱成像儀以其價格低~體積小的優勢s在非接觸式測溫領域得 到廣泛的應用 目前市面上的熱成像儀對溫差的識別非常敏感s但是無法通過從熱成像儀獲得的電信號數據得知目 標的具體溫度 而能夠進行非接觸式測溫的成品熱成像儀不僅價格高昂s而且保密的封裝使得二次開發的難度較大 基于以上問題s本文搭建基于 FPGA 和 MATALB的熱成像系統s得到了一種溫度檢測算法的獲取方法 通過該實驗 方法來取得由電信號轉換為具體溫度的算法及其關鍵系數 實驗結果表明s該溫度算法的誤差較小s在溫度測量預警 系統有較強的工程意義 關鍵詞#紅外熱像儀3FPGA3MATLAB3溫度檢測 中圖分類號#TN211 文獻標識碼#A 國家標準學科分類代碼#510.1
上傳時間: 2022-02-14
上傳用戶:
功能說明:當溫度低于設定的閥值時,相應的指示燈亮,同時相應的繼電器吸合,繼電器可以驅動負載(風扇、制冷片、加熱管等)。當溫度高于報警值時,聲光報警。按鍵為設置按鍵、加鍵和減鍵。可設置報警值和溫度控制范圍,溫度測量范圍0到99.9攝氏度,精度為0.1攝氏度。原理圖:PCB截圖:
上傳時間: 2022-02-25
上傳用戶:XuVshu
5G移動通信網絡關鍵技術綜述.pdf陳 婧,韓遠兵,徐 川 (重慶郵電大學未來網絡研究中心 重慶 400065) 摘 要: 為適應未來海量移動數據的爆炸式增長,加快新業務新應用的開發,第五代移動通信( fifth generation mo- 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5G) 網絡應運而生。目前,國內外已經逐漸明確了 5G 的愿景和需求,如何將現有技術和 多種潛在的新技術進行融合以實現 5G 網絡成為下一步的研究與發展重點。面向未來 5G 的技術發展,介紹 5G 的 概念、應用場景以及終端用戶對 5G 的相關需求; 然后,重點闡述 5G 在無線網絡方面具有發展前景的 10 大關鍵技 術,包括: 超密集異構網絡、自組織網絡、D2D( device-to-device) 通信、M2M( machine-to-machine) 通信、軟件定義無線 網絡、
上傳時間: 2022-02-25
上傳用戶:zhaiyawei
網絡安全技術-QoS技術白皮書摘 要:本文對Internet的三種服務模型(Best-Effort、IntServ和DiffServ),以及服務模型的 發展歷程進行了簡單介紹,較為詳細地介紹了H3C系列數據通信產品所支持的QoS技 術,內容包括:流量分類和標記、擁塞管理、擁塞避免、流量監管與流量整形、鏈路 效率機制以及MPLS網絡相關QoS技術,并且簡要描述了在實際應用中的QoS解決方 案。網絡運營商及行業用戶等通過對這些QoS技術的靈活運用,可以在Internet或任何 基于IP的網絡上為客戶提供有保證的區分服務。1 概述 1.1 產生背景 在傳統的IP網絡中,所有的報文都被無區別的等同對待,每個轉發設備對所有的報 文均采用先入先出(FIFO)的策略進行處理,它盡最大的努力(Best-Effort)將報 文送到目的地,但對報文傳送的可靠性、傳送延遲等性能不提供任何保證。 網絡發展日新月異,隨著IP網絡上新應用的不斷出現,對IP網絡的服務質量也提出 了新的要求,例如VoIP等實時業務就對報文的傳輸延遲提出了較高要求,如果報 文傳送延時太長,用戶將不能接受(相對而言,E-Mail和FTP業務對時間延遲并不 敏感)。為了支持具有不同服務需求的語音、視頻以及數據等業務,要求網絡能夠 區分出不同的通信,進而為之提供相應的服務。傳統IP網絡的盡力服務不可能識別 和區分出網絡中的各種通信類別,而具備通信類別的區分能力正是為不同的通信提 供不同服務的前提,所以說傳統網絡的盡力服務模式已不能滿足應用的需要。 QoS技術的出現便致力于解決這個問題。 1.2 技術優點 QoS旨在針對各種應用的不同需求,為其提供不同的服務質量。如: z 可以限制骨干網上 FTP 使用的帶寬,也可以給數據庫訪問以較高優先級。 z 對于 ISP,其用戶可能傳送語音、視頻或其他實時業務,QoS 使 ISP 能區分 這些不同的報文,并提供不同服務。 z 可以為時間敏感的多媒體業務提供帶寬和低時延保證
上傳時間: 2022-02-26
上傳用戶:king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