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在高科技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對環境的嬰求也越來越高,環境問題開始得到社會的重視。目前,環境監測發展的個重要方向是開發適合中國國情、價格低廉的遠程監測系統,而環境監測系統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如何獲得環境參數,只有獲得環境參數才能進行后面的分析、決策工作,無線傳感器網絡能夠通過各類集成化的微型傳感器協作地實時監測、感知和采集各種環境或監測對象的信息,并傳達給用戶,具有可快速部署、無人值守,功耗低、成本低等優點,十分適合應用于環境監測系統本文基于 ZisBee協議設計了用于環境監測的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該節點采用超低功耗的MSP430單片機和CC242024G射頻芯片,并移植了完全符合 ZigBee2006標準的協議棧,在協議棧上運行自己的臉測程序,能夠實時地采集周圍環境的溫度,濕度和大氣壓力,并自動校正,將測量的數據通過無線傳感器網絡傳輸給下一個節點。該節點體積小,功耗低,并且具有兼容性,能夠和不同件平臺混合組網,實現應用層的完全致,不但方便了程序開發,而且能使靈活組網,實現zgBe網絡的最大優化本文主要對環境監測無線傳感器網絡的節點的軟硬件設計進行了介紹,硬件方面重點介紹了數據采集模塊,數據處理模塊的接口設計,無線訊模塊的板上天線設計、巴倫電路和高頻電路設計要點。軟件方面重點介紹了測量程序的設計,CC2420無線通訊程序的設計,板上移植的 Z-Stack結構,以及針對環境監測的應用所進行的開發。最后對節點進行了組網實驗,將設計節點和CC2430節點故在一起組網,通過 Packet Stiller工具對通訊信息進行監控和解析。實驗證明了混合組網的完全可行性,并且通訊良好,信號穩定關鍵詞:無線傳感器網絡,ZigBee,,環境監測,MSP43,CC2420
上傳時間: 2022-03-14
上傳用戶:
光學相干層析(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成像方法具有高分辨率,非接觸,無損傷等優點,應用前景十分廣闊。但其實用性受到成像速度和穩定性的限制,而成像速度和穩定性主要是受到掃描方式的限制,采用頻域快掃描延遲線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本裸題研究日的是為基于頻域快掃描延遲線的不同用途的光學相干層析成像系統中的信號探測電路設計提供理論依據和設計范例,為光學相干層析成像產業化提供參考依據。本文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研制基于顎域快掃描延遲線參考臂的實用型OCT系統,在理論分析基礎上給出實際OCT系統中信號探測電路主要參數計算依據。(2)通過設計用于高散射介質成像的光源中心波長為1310nm的OCT系統信號探測電路,給出高分辨率,高信噪比OCT系統信號探測電路設計。(3)通過設計用于高吸收介質成像的光源中心波長為820mm的快速OCT系統信號探測電路,給出高成像速度OCT系統信號探測電路設計(4)對OCT系統進行測試,對不同樣品成像,驗證設計的信號探測電路能夠工作。本文中由理論分析得到采用頻域快掃描延遲線的OCT系統信號主要參數的計算公式為探測電路設計提供了理論依據:兩套OCT系統信號探測電路設計及實現不僅為OCT珠寶(珍珠)檢測和眼科檢測的實際應用提供可行性,同時還對不同用途、不回性能側重點的OCT系統信號探測電路設計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關鍵詞光學相干層析:快掃描延遲線:光電探測:電路設計
上傳時間: 2022-03-14
上傳用戶:shjgzh
隨著汽車電子技術的發展,汽車作為一種融合了當代多種高新技術的交通工具,需要采用越來越多的電子控制系統,這些復雜的系統控制需要檢測及交換大量數據,傳統的點對點控制方式不但布線復雜、昂貴,而且可靠性差、重量大維護成本高,已經無法滿足現代汽車的通信要求,為了解決上面這些問題,德國BOSCH公司的CAN總線控制應運而生,且日前得到了廣泛應用。為了應對當前某些整車廠對車載CAN總線控制系統應用的需求,以及解決由于沒有一個開放的CAN應用層協議,使不同配套廠的設備之間不能互操作的問題論文以基于SAEJ939協議的汽車CAN總線控制系統設計與測試作為研究課題制定了基于SAEJ939協議的CAN應用層協議并設計開發了CAN總線控制模塊結合項目組已有的技術基礎,論文首先研究了CAN總線協議特點和實現該技術的要求,并研究分析了CAN總線的應用層協議規范SAE939,在此基礎上,根據某整車廠需求,分別從網絡拓撲結構的總體設計、模塊的信號定義、信息發送周期選擇、報文優先級分配以及節點地址定義等幾個方面設計制定了一套具有良好擴展性的汽車CAN應用層協議。此外,課題還完成了CAN總線控制模塊的全部硬件設計,通過軟件開發實現了所制定的CAN應用層協議以及各控制模塊的功能為了驗證CAN總線系統設計方案和所制定的CAN應用層協議的可行性,以及測試網絡性能,課題對CAN總線控制模塊和CAN網絡系統進行CAN模塊的致性測試,CAN控制模塊通信功能測試,以及應用cAN總線開發工具 CANoe進行的CAN總線仿真實驗和整個系統平臺測試。通過研究這些實驗和測試的結果驗證了CAN總線控制系統的實時性、可靠性和穩定性,證明了課題設計方案可行此外,誤題的研究也為實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汽車CAN總線控制技術的產品化積累了經驗,課題也因此具備繼續研究開發的意義和良好的經濟的前景
標簽: 汽車CAN總線
上傳時間: 2022-03-23
上傳用戶:fliang
針對當前電網需要能輸出高質量的交流電,且需具備較好的負載適應性及調壓、調頻等問題。設計了基于STM32F103C8T6單片機控制的DC-AC三相正弦波逆變器。文章詳細分析了三相逆變器硬件電路各個模塊的工作原理及相關參數的設計,分析了用于控制三相逆變器的SPWM調制技術、基于數字PI控制的功率變換技術,同時進行了硬件電路設計、軟件設計,制作了三相逆變器實物。通過對逆變器調壓、調頻測試,結果表明所制作的三相逆變器調壓、調頻控制方案的可行性與有效性。
上傳時間: 2022-03-28
上傳用戶:aben
論文介紹了當前流行的幾種無線充電技術,并提出了一種帶金屬物體檢測的多線圈無線充電系統的設計方案該方案采用電磁感應的技術原理,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等特點。另外,相比于其他電磁感應技術的無線充電方案,本文方案的特點是低功耗、多線圈及帶金屬物體檢測功能硬件方面,本文提出的無線充電系統采用美國德州儀器公司的BQ500410A及BQ51013B作為發射端電路和接收端電路的主控部分,并輔以MSP430G2101實現低功耗電路為了擴大負載設備的充電面積,發射端電路采用三線圈的方案,自動選擇最優的線圈來提供能量傳輸通道。此外,本文方案還設計了寄生金屬物體檢測及外來物體檢測功能,避免了能量傳輸通道上存在的金屬物體產生的渦流發熱對無線充電系統的影響。軟件方面,本文采用“反向散播調制技術”進行信號調制,并定義了物理層、數據鏈路層、邏輯層協議,規范了發射端電路與接收端電路之問數據通信。在傳輸功率控制方面,本文采用的是離散PID控制算法,并結合動態整流控制算法提高系統的瞬態響應速度。最后,本文測試了上述軟硬件設計的主要功能,證實了本文設計方案的可行性關鍵詞:無線充電、電磁感應、低功耗、金屬物體檢測、多線圈
標簽: 無線充電系統
上傳時間: 2022-04-02
上傳用戶:XuVshu
主要內容介紹 Allegro 如何載入 Netlist,進而認識新式轉法和舊式轉法有何不同及優缺點的分析,透過本章學習可以對 Allegro 和 Capture 之間的互動關係,同時也能體驗出 Allegro 和 Capture 同步變更屬性等強大功能。Netlist 是連接線路圖和 Allegro Layout 圖檔的橋樑。在這裏所介紹的 Netlist 資料的轉入動作只是針對由 Capture(線路圖部分)產生的 Netlist 轉入 Allegro(Layout部分)1. 在 OrCAD Capture 中設計好線路圖。2. 然後由 OrCAD Capture 產生 Netlist(annotate 是在進行線路圖根據第五步產生的資料進行編改)。 3. 把產生的 Netlist 轉入 Allegro(layout 工作系統)。 4. 在 Allegro 中進行 PCB 的 layout。 5. 把在 Allegro 中產生的 back annotate(Logic)轉出(在實際 layout 時可能對原有的 Netlist 有改動過),並轉入 OrCAD Capture 裏進行回編。
上傳時間: 2022-04-28
上傳用戶:kingwide
針對交流電路過零檢測電路存在結構復雜、過零點檢測不準確、編程繁瑣等問題,設計了一種基于LM339的硬件結構簡單的過零檢測電路。通過仿真軟件Mulisim對該設計電路進行了仿真,實驗證明了該方案過零檢測的可行性、穩定性和可靠性,可直接作為交流電路中CPU的過零信號。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AC cilsuit zero crossing detection circuit such as complex structure, zero crossing detection and cumbersome programming, a zero crossing detection circuit with simple hardware structure based on LM339 was designed. The design circuit was simulated by simulation software Mulisim, and the feasibility,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zero crossing detection were proved by experiments, which can be used as zero crossing signal of CPU in AC circuit directly.
上傳時間: 2022-05-03
上傳用戶:
為了實時檢測血氧量,能使缺氧特別敏感的腦組織或心臟類疾病患者得到及時治療,采用近紅外雙波長透射式光電脈搏血氧測定法,以H橋電路對發射光源進行控制及通用運算放大器搭建濾波電路。運用參數理論計算和計算機仿真結果相對比的方法,通過Mu ltisim軟件對所設計電路進行仿真,仿真結果與理論參數計算相吻合,證明了電路參數設計的可行性,為血氧儀的實物制作提供參考。For real-time detection of oxygen saturation for timely treatment of the brain or heart,which are very sensitive to oxygen inadequacy,the near-infrared wavelengths double photoelectric pulse oximeter transmission method is adopted.The illuminant is controlled with the H bridge circuit and the filter circuit is built with general op-amps.Parameters by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is compared with the computer simulation results in Multisim and satisfactory results are obtained.It is shown that the design of the circuit parameters is feasible and can be a help in making the physical blood-oxygen monitor.
上傳時間: 2022-05-12
上傳用戶:
在過去的幾年,人們共同見證了科學技術為社會發展所帶來的奇跡。人們對生活水平有了更高的追求,而智能家居就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智能家居將家庭生活中的各種電器結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進行統一控制,給人們提供了一個高效、優質的生活環境。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如何提出一套符合標準又被大眾接受的智能家居系統。本課題聚焦于目前智能家居所面臨的價格高昂,布線復雜等問題,設計出一種以MSP430作為主控芯片的無線智能家居控制系統。 本課題主要研究的是一款以超低功耗MSP430單片機作為主控制器,融入各種傳感器技術,利用nRF24L01與PT2262/PT2272無線收發芯片組建家庭內網,通過GSM模塊實現遠程通信的實用經濟型智能家居控制系統。系統的研究的內容主要是實現檢測與安防的功能,實現數據的遠距離與近距離無線傳輸。系統將硬件設計分為主控模塊與從控模塊的設計,利用Altium Designer軟件分別繪制出主控模塊與從控模塊的電路連接原理圖。在硬件電路設計的基礎上,確定軟件工作流程,根據軟件流程編寫C語言程序代碼,并且在IAR Systems開發環境中進行編譯。通過軟、硬件聯合調試,確保系統工作的協調性。最后,通過Proteus仿真軟件進行仿真,確定方案的可行性,之后進行硬件系統的測試。測試結果表明系統實現了家居周圍環境監測、環境異常情況下的報警、家居內部的無線通信以及家居外部的遠程通信等功能。 本文研究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統,融入了無線通信的技術,避免了家庭布線的繁瑣,實現了三種環境檢測與四種異常情況報警。嘗試構建一套成本低,功耗低,操作簡單,便于安裝的適用于普通家庭的家居智能化操作系統,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上傳時間: 2022-05-22
上傳用戶:
蔬菜大棚溫度濕度自動控制系統由主控制器AT89C51單片機、并行口擴展芯片255,74LS373,AD轉換器0809、濕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DS1820、固態繼電器、RAM6264、掉電保護和LED顯示器和報警電路等構成,實現對蔬菜大棚溫濕度的檢測與控制,從而有效提高蔬菜的產量。文中提出了具體設計方案,討論了蔬菜大棚溫濕度巡回檢測與控制的基本原理,進行了可行性論證。給出了電路圖和程序流程圖并附有源星序。由于利用了單片機及數字控制系統的優點,系統的各方面性能得到了顯著的提高。關鍵詞:溫濕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快速檢測;A/D轉換器:LED顯示器;報警電路;固態繼電器;溫室環境測控,即根據植物生長發育的需要,自動調節溫室內環境條件的總稱。現代化溫室,通過傳感器技術、微型計算機及單片機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能自動測控溫室的環境,其中包括溫度、濕度、光照、co2濃度等,使作物在不適宜生長發育的反季節中,獲得比室外生長更優的環境條件,達到早熟、優質、高產的目的。在農業種植問題中,溫室環境與生物的生長、發育、能量交換密切相關,進行環境測控是實現溫室生產管理自動化、科學化的基本保證,通過對監測數據的分析,結合作物生長發育規律,控制環境條件,達到作物優質、高產、高效盼栽培目的。傳統的環境測控管理采用模擬控制儀表和人工管理方法,工作效率低。隨著微機技術的發展,逐步采用配置靈活、開放式結構、運算能力較強、高可靠性、完善的開發手段及具有數據處理、統計分析、打印報表等功能的測控系統所代替,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增長,現代農業得到長足發展,受控農業的研究和應用技術越來越受到重視,特別是溫室工程已成為工廠化高效農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支持溫室工程的相關技術,如溫室環境復雜系統的建模技術與專家決策支持系統、溫室環境智能測控技術研究與系統開發、溫室環境調配工程技術與設施研究等已成為當前該領域的關鍵技術和研究熱點問題。研究溫室環境信息進行模擬、分析、預測,研究開發基于作物成長栽培環境的溫室環境多因子智能化綜合測控系統,研究高效生產的溫室環境綜合測控模式與配套設施等將是今后主要研究內容。
上傳時間: 2022-05-30
上傳用戶:jiab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