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序論……………………………………………………………6
1- 1 研究動機…………………………………………………………..7
1- 2 專題目標…………………………………………………………..8
1- 3 工作流程…………………………………………………………..9
1- 4 開發環境與設備…………………………………………………10
第二章 德州儀器OMAP 開發套件…………………………………10
2- 1 OMAP介紹………………………………………………………10
2-1.1 OMAP是什麼?…….………………………………….…10
2-1.2 DSP的優點……………………………………………....11
2- 2 OMAP Architecture介紹………………………………………...12
2-2-1 OMAP1510 硬體架構………………………………….…12
2-2.2 OMAP1510軟體架構……………………………………...12
2-2.3 DSP / BIOS Bridge簡述…………………………………...13
2- 3 TI Innovator套件 -- OMAP1510 ……………………………..14
2-2.1 General Purpose processor -- ARM925T………………...14
2-2.2 DSP processor -- TMS320C55x …………………………15
2-2.3 IDE Tool – CCS …………………………………………15
2-2.4 Peripheral ………………………………………………..16
第三章 在OMAP1510上建構Embedded Linux System…………….17
3- 1 嵌入式工具………………………………………………………17
3-1.1 嵌入式程式開發與一般程式開發之不同………….….17
3-1.2 Cross Compiling的GNU工具程式……………………18
3-1.3 建立ARM-Linux Cross-Compiling 工具程式………...19
3-1.4 Serial Communication Program………………………...20
3- 2 Porting kernel………………………………………………….…21
3-2.1 Setup CCS ………………………………………….…..21
3-2.2 編譯及上傳Loader…………………………………..…23
3-2.3 編譯及上傳Kernel…………………………………..…24
3- 3 建構Root File System………………………………………..…..26
3-3.1 Flash ROM……………………………………………...26
3-3.2 NFS mounting…………………………………………..27
3-3.3 支援NFS Mounting 的kernel…………………………..27
3-3.4 提供NFS Mounting Service……………………………29
3-3.5 DHCP Server……………………………………………31
3-3.6 Linux root 檔案系統……………………………….…..32
3- 4 啟動及測試Innovator音效裝置…………………………..…….33
3- 5 建構支援DSP processor的環境…………………………...……34
3-5.1 Solution -- DSP Gateway簡介……………………..…34
3-5.2 DSP Gateway運作架構…………………………..…..35
3- 6 架設DSP Gateway………………………………………….…36
3-6.1 重編kernel……………………………………………...36
3-6.2 DEVFS driver…………………………………….……..36
3-6.3 編譯DSP tool和API……………………………..…….37
3-6.4 測試……………………………………………….…….37
第四章 MP3 Player……………………………………………….…..38
4- 1 MP3 介紹………………………………………………….…….38
4- 2 MP3 壓縮原理……………………………………………….….39
4- 3 Linux MP3 player – splay………………………………….…….41
4.3-1 splay介紹…………………………………………….…..41
4.3-2 splay 編譯………………………………………….…….41
4.3-3 splay 的使用說明………………………………….……41
第五章 程式改寫………………………………………………...…...42
5-1 程式評估與改寫………………………………………………...…42
5-1.1 Inter-Processor Communication Scheme…………….....42
5-1.2 ARM part programming……………………………..…42
5-1.3 DSP part programming………………………………....42
5-2 程式碼………………………………………………………..……43
5-3 雙處理器程式開發注意事項…………………………………...…47
第六章 效能評估與討論……………………………………………48
6-1 速度……………………………………………………………...48
6-2 CPU負載………………………………………………………..49
6-3 討論……………………………………………………………...49
6-3.1分工處理的經濟效益………………………………...49
6-3.2音質v.s 浮點與定點運算………………………..…..49
6-3.3 DSP Gateway架構的限制………………………….…50
6-3.4減少IO溝通……………….………………………….50
6-3.5網路掛載File System的Delay…………………..……51
第七章 結論心得…
標簽:
OMAP
1510
mp3
播放器
上傳時間:
2013-10-14
上傳用戶:a471778
-
第八章 labview的編程技巧
本章介紹局部變量、全局變量、屬性節點和其他一些有助于提高編程技巧的問題,恰當地運用這些技巧可以提高程序的質量。
8.1 局部變量
嚴格的語法盡管可以保證程序語言的嚴密性,但有時它也會帶來一些使用上的不便。在labview這樣的數據流式的語言中,將變量嚴格地分為控制器(Control)和指示器(Indicator),前者只能向外流出數據,后者只能接受流入的數據,反過來不行。在一般的代碼式語言中,情況不是這樣的。例如我們有變量a、b和c,只要需要我們可以將a的值賦給b,將b的值賦給c等等。前面所介紹的labview內容中,只有移位積存器即可輸入又可輸出。另外,一個變量在程序中可能要在多處用到,在圖形語言中勢必帶來過多連線,這也是一件煩人的事。還有其他需要,因此labview引入了局部變量。
標簽:
labview
教程
上傳時間:
2013-10-27
上傳用戶:xieguodong1234
-
附件是一款PCB阻抗匹配計算工具,點擊CITS25.exe直接打開使用,無需安裝。附件還帶有PCB連板的一些計算方法,連板的排法和PCB聯板的設計驗驗。
PCB設計的經驗建議:
1.一般連板長寬比率為1:1~2.5:1,同時注意For FuJi Machine:a.最大進板尺寸為:450*350mm,
2.針對有金手指的部分,板邊處需作掏空處理,建議不作為連板的部位.
3.連板方向以同一方向為優先,考量對稱防呆,特殊情況另作處理.
4.連板掏空長度超過板長度的1/2時,需加補強邊.
5.陰陽板的設計需作特殊考量.
6.工藝邊需根據實際需要作設計調整,軌道邊一般不少於6mm,實際中需考量板邊零件的排布,軌道設備正常卡壓距離為不少於3mm,及符合實際要求下的連板經濟性.
7.FIDUCIAL MARK或稱光學定位點,一般設計在對角處,為2個或4個,同時MARK點面需平整,無氧化,脫落現象;定位孔設計在板邊,為對稱設計,一般為4個,直徑為3mm,公差為±0.01inch.
8.V-cut深度需根據連板大小及基板板厚考量,角度建議為不少於45°.
9.連板設計的同時,需基於基板的分板方式考量<人工(治具)還是使用分板設備>.
10.使用針孔(郵票孔)聯接:需請考慮斷裂后的毛刺,及是否影響COB工序的Bonding機上的夾具穩定工作,還應考慮是否有無影響插件過軌道,及是否影響裝配組裝.
標簽:
PCB
阻抗匹配
計算工具
教程
上傳時間:
2014-12-31
上傳用戶:sunshine1402
-
附件是一款PCB阻抗匹配計算工具,點擊CITS25.exe直接打開使用,無需安裝。附件還帶有PCB連板的一些計算方法,連板的排法和PCB聯板的設計驗驗。
PCB設計的經驗建議:
1.一般連板長寬比率為1:1~2.5:1,同時注意For FuJi Machine:a.最大進板尺寸為:450*350mm,
2.針對有金手指的部分,板邊處需作掏空處理,建議不作為連板的部位.
3.連板方向以同一方向為優先,考量對稱防呆,特殊情況另作處理.
4.連板掏空長度超過板長度的1/2時,需加補強邊.
5.陰陽板的設計需作特殊考量.
6.工藝邊需根據實際需要作設計調整,軌道邊一般不少於6mm,實際中需考量板邊零件的排布,軌道設備正常卡壓距離為不少於3mm,及符合實際要求下的連板經濟性.
7.FIDUCIAL MARK或稱光學定位點,一般設計在對角處,為2個或4個,同時MARK點面需平整,無氧化,脫落現象;定位孔設計在板邊,為對稱設計,一般為4個,直徑為3mm,公差為±0.01inch.
8.V-cut深度需根據連板大小及基板板厚考量,角度建議為不少於45°.
9.連板設計的同時,需基於基板的分板方式考量<人工(治具)還是使用分板設備>.
10.使用針孔(郵票孔)聯接:需請考慮斷裂后的毛刺,及是否影響COB工序的Bonding機上的夾具穩定工作,還應考慮是否有無影響插件過軌道,及是否影響裝配組裝.
標簽:
PCB
阻抗匹配
計算工具
教程
上傳時間:
2013-10-15
上傳用戶:3294322651
-
電路板故障分析
維修方式介紹
ASA維修技術
ICT維修技術
沒有線路圖,無從修起
電路板太複雜,維修困難
維修經驗及技術不足
無法維修的死板,廢棄可惜
送電中作動態維修,危險性極高
備份板太多,積壓資金
送國外維修費用高,維修時間長
對老化零件無從查起無法預先更換
維修速度及效率無法提升,造成公司負擔,客戶埋怨
投資大量維修設備,操作複雜,績效不彰
標簽:
電路板維修
技術資料
上傳時間:
2013-11-09
上傳用戶:chengxin
-
一、PAC的概念及軟邏輯技術二、開放型PAC系統三、應用案例及分析四、協議支持及系統架構五、軟件編程技巧&組態軟件的整合六、現場演示&上機操作。PAC是由ARC咨詢集團的高級研究員Craig Resnick提出的,定義如下:具有多重領域的功能,支持在單一平臺里包含邏輯、運動、驅動和過程控制等至少兩種以上的功能單一開發平臺上整合多規程的軟件功能如HMI及軟邏輯, 使用通用標簽和單一的數據庫來訪問所有的參數和功能。軟件工具所設計出的處理流程能跨越多臺機器和過程控制處理單元, 實現包含運動控制及過程控制的處理程序。開放式, 模塊化構架, 能涵蓋工業應用中從工廠的機器設備到過程控制的操作單元的需求。采用公認的網絡接口標準及語言,允許不同供應商之設備能在網絡上交換資料。
標簽:
PAC
開放式
系統設計
上傳時間:
2014-01-14
上傳用戶:JGR2013
-
C++完美演繹 經典算法 如 /* 頭文件:my_Include.h */ #include <stdio.h> /* 展開C語言的內建函數指令 */ #define PI 3.1415926 /* 宏常量,在稍后章節再詳解 */ #define circle(radius) (PI*radius*radius) /* 宏函數,圓的面積 */ /* 將比較數值大小的函數寫在自編include文件內 */ int show_big_or_small (int a,int b,int c) { int tmp if (a>b) { tmp = a a = b b = tmp } if (b>c) { tmp = b b = c c = tmp } if (a>b) { tmp = a a = b b = tmp } printf("由小至大排序之后的結果:%d %d %d\n", a, b, c) } 程序執行結果: 由小至大排序之后的結果:1 2 3 可將內建函數的include文件展開在自編的include文件中 圓圈的面積是=201.0619264
標簽:
my_Include
include
define
3.141
上傳時間:
2014-01-17
上傳用戶:epson850
-
源代碼\用動態規劃算法計算序列關系個數
用關系"<"和"="將3個數a,b,c依次序排列時,有13種不同的序列關系:
a=b=c,a=b<c,a<b=v,a<b<c,a<c<b
a=c<b,b<a=c,b<a<c,b<c<a,b=c<a
c<a=b,c<a<b,c<b<a
若要將n個數依序列,設計一個動態規劃算法,計算出有多少種不同的序列關系,
要求算法只占用O(n),只耗時O(n*n).
標簽:
lt
源代碼
動態規劃
序列
上傳時間:
2013-12-26
上傳用戶:siguazgb
-
c語言版的多項式曲線擬合。
用最小二乘法進行曲線擬合.
用p-1 次多項式進行擬合,p<= 10
x,y 的第0個域x[0],y[0],沒有用,有效數據從x[1],y[1] 開始
nNodeNum,有效數據節點的個數。
b,為輸出的多項式系數,b[i] 為b[i-1]次項。b[0],沒有用。
b,有10個元素ok。
標簽:
多項式
曲線擬合
c語言
最小二乘法
上傳時間:
2014-01-12
上傳用戶:變形金剛
-
一般認為Windows CE是一個適合嵌入式應用的通用作業系統,然而,從系統的角度來看,Windows CE並不只是一個作業系統,它還包括對多種目標處理器以及週邊設備的支援,並提供了系統開發工具、應用開發工具、整合的應用程式
標簽:
Windows
嵌入式
系統
上傳時間:
2015-07-01
上傳用戶:asasas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