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較大,分為3個部分,已全部上傳:第一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1-418892.html 第二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2-418893.html 第三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3-418894.html 全書共分8章。第1章,概論。是本書的總綱,主要介紹了機器人的由來與發展、定義、分類及機器人技術的研究內容等。第2章,機器人的基本結構原理。主要講述工業機器人的組成,主要技術參數,人手臂作用機能初步分析及工業機器人的手部、手腕、手臂、機身、行走機構等原理結構和特點。第3章,機器人運動學與動力學。先后介紹了齊次坐標與動系位姿矩陣、齊次變換等基本概念,在對機器人的位姿分析的基礎上,較為深入地介紹了機器人運動學和動力學方程建立的方法與步驟。第4章,機器人傳感器技術。首先介紹了機器人常用傳感器的分類、要求及選擇,然后較為深入地介紹了機器人內部傳感器和外部傳感器原理等。第5章,機器人驅動技術。先后介紹了機器人液壓驅動、氣壓驅動、電氣驅動和新型驅動技術原理及結構。第6章,機器人控制技術。主要講述工業機器人控制方式分類、機器人位置控制、運動軌跡規劃、力(力矩)控制、智能控制技術及其應用等內容。第7章,機器人系統設計方法與實例。首先介紹了機器人系統設計基本方法,在此基礎上詳細介紹了“昆山1號6軸機器人系統設計”和“MT-R智能型移動機器人設計”過程的方法與步驟。第8章,機器人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重點介紹了工業機器人、農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軍用機器人、水下機器人、空間機器人、微型機器人和仿人機器人等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本書適合理工類專業本科生教學之用。如作為大專生教材可適當刪減;作為研究生用書時,部分章節應適當加深。書中有關*號的內容可作為拓展學生知識面內容。
標簽: 機器人
上傳時間: 2022-04-07
上傳用戶:ttalli
資源較大,分為3個部分,已全部上傳:第一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1-418892.html 第二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2-418893.html 第三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3-418894.html 全書共分8章。第1章,概論。是本書的總綱,主要介紹了機器人的由來與發展、定義、分類及機器人技術的研究內容等。第2章,機器人的基本結構原理。主要講述工業機器人的組成,主要技術參數,人手臂作用機能初步分析及工業機器人的手部、手腕、手臂、機身、行走機構等原理結構和特點。第3章,機器人運動學與動力學。先后介紹了齊次坐標與動系位姿矩陣、齊次變換等基本概念,在對機器人的位姿分析的基礎上,較為深入地介紹了機器人運動學和動力學方程建立的方法與步驟。第4章,機器人傳感器技術。首先介紹了機器人常用傳感器的分類、要求及選擇,然后較為深入地介紹了機器人內部傳感器和外部傳感器原理等。第5章,機器人驅動技術。先后介紹了機器人液壓驅動、氣壓驅動、電氣驅動和新型驅動技術原理及結構。第6章,機器人控制技術。主要講述工業機器人控制方式分類、機器人位置控制、運動軌跡規劃、力(力矩)控制、智能控制技術及其應用等內容。第7章,機器人系統設計方法與實例。首先介紹了機器人系統設計基本方法,在此基礎上詳細介紹了“昆山1號6軸機器人系統設計”和“MT-R智能型移動機器人設計”過程的方法與步驟。第8章,機器人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重點介紹了工業機器人、農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軍用機器人、水下機器人、空間機器人、微型機器人和仿人機器人等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本書適合理工類專業本科生教學之用。如作為大專生教材可適當刪減;作為研究生用書時,部分章節應適當加深。書中有關*號的內容可作為拓展學生知識面內容。
標簽: 機器人
上傳時間: 2022-04-07
上傳用戶:kingwide
常用4000系列標準數字電路的中文名稱資料 型號 器件名稱 廠牌 備注 CD4000 雙3輸入端或非門+單非門 TI CD4001 四2輸入端或非門 HIT/NSC/TI/GOL CD4002 雙4輸入端或非門 NSC CD4006 18位串入/串出移位寄存器 NSC CD4007 雙互補對加反相器 NSC CD4008 4位超前進位全加器 NSC CD4009 六反相緩沖/變換器 NSC CD4010 六同相緩沖/變換器 NSC CD4011 四2輸入端與非門 HIT/TI CD4012 雙4輸入端與非門 NSC CD4013 雙主-從D型觸發器 FSC/NSC/TOS CD4014 8位串入/并入-串出移位寄存器 NSC CD4015 雙4位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 TI CD4016 四傳輸門 FSC/TI CD4017 十進制計數/分配器 FSC/TI/MOT CD4018 可預制1/N計數器 NSC/MOT CD4019 四與或選擇器 PHI CD4020 14級串行二進制計數/分頻器 FSC CD4021 08位串入/并入-串出移位寄存器 PHI/NSC CD4022 八進制計數/分配器 NSC/MOT CD4023 三3輸入端與非門 NSC/MOT/TI CD4024 7級二進制串行計數/分頻器 NSC/MOT/TI CD4025 三3輸入端或非門 NSC/MOT/TI CD4026 十進制計數/7段譯碼器 NSC/MOT/TI CD4027 雙J-K觸發器 NSC/MOT/TI CD4028 BCD碼十進制譯碼器 NSC/MOT/TI CD4029 可預置可逆計數器 NSC/MOT/TI CD4030 四異或門 NSC/MOT/TI/GOL CD4031 64位串入/串出移位存儲器 NSC/MOT/TI CD4032 三串行加法器 NSC/TI CD4033 十進制計數/7段譯碼器 NSC/TI CD4034 8位通用總線寄存器 NSC/MOT/TI CD4035 4位并入/串入-并出/串出移位寄存 NSC/MOT/TI CD4038 三串行加法器 NSC/TI CD4040 12級二進制串行計數/分頻器 NSC/MOT/TI CD4041 四同相/反相緩沖器 NSC/MOT/TI CD4042 四鎖存D型觸發器 NSC/MOT/TI CD4043 4三態R-S鎖存觸發器("1"觸發) NSC/MOT/TI CD4044 四三態R-S鎖存觸發器("0"觸發) NSC/MOT/TI CD4046 鎖相環 NSC/MOT/TI/PHI CD4047 無穩態/單穩態多諧振蕩器 NSC/MOT/TI CD4048 4輸入端可擴展多功能門 NSC/HIT/TI CD4049 六反相緩沖/變換器 NSC/HIT/TI CD4050 六同相緩沖/變換器 NSC/MOT/TI CD4051 八選一模擬開關 NSC/MOT/TI
上傳時間: 2022-05-05
上傳用戶:
安裝塌所1、通凰良好少溫策及灰座之塌所。2、雜腐蝕性、引火性氛髓、油急、切削液、切前粉、戴粉等聚境。3、雜振勤的場所。4、雜水氟及踢光直射的場所。1、本距勤器探用自然封流冷御方式正隨安裝方向局垂直站立方式2、在配電箱中需考感溫升情況未連有效散熟及冷御效果需保留足豹的空固以取得充分的空氟。3、如想要使控制箱內溫度連到一致需增加凰扇等散熱毅倩。4、組裝睛廊注意避免贊孔屑及其他翼物掉落距勤器內。5、安裝睛請硫資以M5螺練固定。6、附近有振勤源時請使用振勤吸收器防振橡腥來作腐噩勤器的防振支撐。7、勤器附近有大型磁性陰嗣、熔接樓等雄部干援源睛,容易使距勤器受外界干攝造成誤勤作,此時需加裝雄部濾波器。但雍訊濾波器舍增加波漏電流,因此需在愿勤器的輸入端裝上經緣羹愿器(Transformer)。*配象材料依照使用電象規格]使用。*配象的喪度:指令輸入象3公尺以內。編碼器輸入綜20公尺以內。配象時請以最短距薄速接。*硫賞依照操單接象圈配象,未使用到的信貌請勿接出。*局連輸出端(端子U、V、W)要正硫的速接。否則伺服焉速勤作舍不正常。*隔雄綜必須速接在FG端子上。*接地請以使用第3砸接地(接地電阻值腐100Ω以下),而且必須罩黏接地。若希望易速輿械之周腐紀緣狀懲畸,請將連接地。*伺服距勤器的輸出端不要加裝電容器,或遇(突波)吸收器及雅訊濾波器。*裝在控制輸出信號的DC繼電器,其遏(突波)吸收用的二梗溜的方向要速接正硫,否則食造成故障,因而雜法輸出信猶,也可能影馨緊急停止的保渡迎路不座生作用。*腐了防止雍部造成的錯溪勤作,請探下列的威置:請在電源上加入經緣雯愿器及雅亂濾波器等裝置。請將勤力緣(雷源象、焉連緣等的蘊雷回路)奧信蔬緣相距30公分以上來配練,不要放置在同一配緣管內。
標簽: tsda
上傳時間: 2022-05-28
上傳用戶:zhanglei193
隨著科技進步,工業廠房、農業溫室、倉庫和智能建筑等領域對溫度的要求越來越嚴苛,對溫度監控需求也越來越高,特別是在某些環境惡劣的工業環境和戶外環境中,通過傳統的檢測難度大,且無法遠程傳輸數據以便進行實時監測。本研究針對這些問題,在對STC89C52單片機、溫濕度傳感器、TC35i模塊功能研究基礎上,應用VB程序開發出集群計算機房環境信息檢測系統,改變傳統溫度檢測的方法和思路,利用本系統數據信息檢測、傳輸的優勢,解決集群計算機房的遠程實時溫度監測問題,為管理人員提供可靠的溫度監測數據。 本論文研究設計使用溫濕度傳感器DHT11,對計算集群計算機房的環境溫度等信息進行多點、實時采集,通過單片機串口和TC35i模塊串口之間的通信,把從單片機讀取的數據,傳輸到接有短信貓模塊的上位機中,最后將采集的數據存儲到數據庫中,以供查詢,同時,可還以將監測點的信息數據,發送到指定的用戶手機上,實現實時遠程監控集群計算機房的環境溫度。 本文首先對當前國內外溫度監控檢測的現狀與發展趨勢進行調研,在結合集群計算機房溫度實際檢測需求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進行方案論證,并選擇合適的實現路線進行相應的研究;從理論上明確實驗依據,遵循各個硬件模塊的工作原理及主要芯片的技術參數,采用模塊化設計,按設計需求設計外圍工作電路,對系統的各組成模塊進行集成。然后,根據實驗方案調整系統的軟件編程思路,對相應的程序進行說明并論述相應的編程技巧。為實現集群計算機房中環境溫度的高精度測量,我們對軟件進行了一些技術處理,論文中對此也進行了相應的介紹。論文還介紹了系統的電路設計仿真和軟件設計及調試,并對其中遇到的問題和所采用的解決辦法進行了相應的說明。本論文中設計的環境溫度監測控制系統在測試過程中,能有效地完成機房的環境溫度監測,實現實時無線傳輸,達到了預期目的。
上傳時間: 2022-06-11
上傳用戶:bluedrops
CCD(Charge Coupled Device)是電荷耦合器件的縮寫,它是一種特殊的半導體器件,是一種新型的固體成像器件。它既具有光電轉換的功能,又具有信號電荷的存儲、轉移和讀出的功能。CCD應用技術是光、機、電和計算機相結合的高新技術。目前,CCD技術廣泛應用于視頻處理的前端,它通過光電轉換將光信號轉化為電信號,以便于后續電路的處理。本文從CCD出發,系統地介紹了CCD的發展、結構、特點和分類,并以CV-A50/CV-A60相機為例,闡述CCD相機的控制時序,并介紹了調光的種類及各自的優缺點。本文以AT mega16單片機為例,詳細地介紹了用AVR單片機控制調光的硬件和軟件的實現,為調光系統的設計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目前,視頻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監控和測量領域,并在寧航、遙感、軍用設備、自動控制等方面有很多應用。民用的CCD相機,廣泛應用在各種需要監視和圖像采集的環境中。例如:銀行監視器的鏡頭,數碼相機鏡頭,數碼攝像機鏡頭,手機鏡頭等中都得到了廣泛的使用。視頻技術通常由采集,處理和分析三部分組成。作為圖像采集前端的CCD,承擔著將光信號轉變成電信號的任務,直接影響著后續的計算機圖像處理的效果,對整個系統的性能起著重要作用??扉T時間是CCD的重要指標,影響著CCD的圖像質量和速度。因此,合理的選擇快門時間是非常重要的。有些相機具有自動快門,能夠較好的控制曝光時間,有些可以通過跳線設置快門,根據觀察的結果進行設置。先進的快門控制是通過調光板實現的,通過對背景環境的預測,結合一定的算法,來合理的設置快門時間。一般來說,CCD相機可以內部產生各種同步信號和控制時序,也可以通過外部控制來調節CCD的快門時間和相機的進光量,以達到幀速度和視頻質量的較好匹配。目前,對CCD相機調光的控制可分為機械調光,液品調光和電子調光等方式 其中,電子調光是常用的方式。本設計基于AT megal6單片機控制,通過C語言編程,達到調光的目的。
上傳時間: 2022-06-18
上傳用戶:
光伏發電的研究是當今國內外研究的一個熱點,因為它的實現及應用為目前人類面臨的許多問題如:能源危機、環境污染等提供了解決途徑。光伏發電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前景,在人類越來越重視可持續發展的今天,太陽能擁有其他能源所沒有的各種優點如:幾乎足取之不盡用之不渴的,清潔無污染等,這使它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成為最有希望替代傳統能源的新能源之本文實現了一種通過單片機控制開關電源使光伏電池給苗電池充電的設計方案。軟件上,對現有的常用最大功率點跟蹤(MPPT)算法進行了研究和分析,并選用電導增量法對最大功幸點跟蹤,實現了系統工作的高效率。硬件上,系統使用單片機通過PWM控制同步整流電路,并運用閉環控制,精確采樣電壓值和電流值形成反饋。同時,軟件和硬件都對系統進行了保護,實現了系統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過實驗測試,給出了系統實際使用結果,并對系統進行了功率損耗分析,由結果可知,系統工作正常,達到了預期的性能.
上傳時間: 2022-06-19
上傳用戶:trh505
請波抑制在提升電能質量以及保障供用電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等方面有若關鍵性作用;無功功率不僅對于供電側來說十分重要,而且在負載的正常運行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伴隨功率半導體開關器件的飛速發展,大量的非線性負載涌現在電力系統中,由此帶來的諧波污染和無功功率問題愈發嚴峻。在上述背景下,一方面可以對諧波進行抑制,另一方面又可以補償無功功率的有源電力濾波器則受到了國內外學者們的青睞。有源電力濾波器的主電路拓撲結構是系統中最基礎的部分,本文將由此出發,分別介紹各主電路的結構特征以及基本原理。簡單敘述了有源電力濾液器常用的語波檢測方法,比較其各白的優劣,其中著重突出本文所用到的基于瞬時無功功率的改進的ip-i法。針對傳統電流跟蹤控制策略對諧波信號跟蹤動態效果差、控制目標單一的問題,在三相四線制不對稱負載系統中,提出了一種多目標優化模型預測電流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四橋臂有源電力濾波器基于ap坐標系的離散化數學模型.以此來實現自然解耦控制:其次對預測電流進行兩步預測,實現對數字處理延時效應的補償,設置電流跟蹤偏差和開關頻率為目標函數,量化控制目標,預先評估各開關狀態的控制效果,根據評估結果決定變流器的開關狀態,去了PWM調制環節;再次討論了采樣頻率以及加權系數這兩個系統變量的取值對開關頻率和電流畸變率所造成的影響;文章的最后,為了驗證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在Matlab/Simulink仿真環境下進行實驗,結果證實所提策略諧波電流跟蹤性能良好
上傳時間: 2022-06-22
上傳用戶:slq1234567890
本書系《自動控制原理》·書的第四版.比較全面地闡述了自動控制的基本理倫與應用。全書共分十章,前八章著重介紹經典控制理論及應用,后兩章介紹現代控制理論中的線性系統理論和最優控制理論。本書精選了第二版中的主要內容,加強了對基本理論及其應用的闡述。書中深入淺出地介紹了自動控制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統在時域和復域中的數學模型及其結構圖和信號流圖;比較全面地闡述了線性控制系統的時域分折法、根軌跡法、頻域分析法以及校止和設計等方法;對線性離散系統的基礎理論、數學模型、穩定性及穩態誤差、動態性能分析以及數字校正等問題,進行了比較詳細的討論;在非線性控制系統分析方面,給出了相平面和描述函數兩種常用的分析方法,對日前應用日益增多的非線性控制的逆系統方法也作了較為詳細的介紹;最后兩章根據高新技術發展的需要系統地闡述了線性系統的狀態空間分析與綜合,以及動態系統的最優控制等方法:書末給出的兩個附錄,可供讀者在學習本書的過程中查詢之用。本書1985年被評為航空工業部優秀教材,1988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材,1997年被評為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同年被批準列為國家“九丘”重點教材。本書可作為高等工業院校自動控制、工業自動化、電氣白動化、儀表及測試、機械、動力、治金等專業的教科書,亦可供從事自動控制類的各專業工程技術人員自學參考。
標簽: 自動控制
上傳時間: 2022-06-23
上傳用戶:
本文首先就永磁同步電機弱磁控制的國內外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簡單介紹,建立了永磁同步電機在旋轉坐標系下的動態模型,介紹了常用的矢量控制策略,并通過控制效果對比引出永磁同步電機弱磁控制方法。然后,詳細介紹了永磁同步電機的弱磁控制原理,并對弱磁控制的約束條件、弱磁控制區間的電流給定及現有弱磁控制策略做了簡單的介紹,推導了電機在恒轉矩控制和弱磁控制階段中永磁同步電機電流矢量在電流平面的運行軌跡及其相關說明。深入研究了基于電壓反饋的永磁同步電機弱磁控制算法。最后,基于電壓反饋弱磁算法對控制系統建模,構建了以SVPWM為調制算法,基于電壓反饋的永磁同步電機弱磁控制系統框圖,對框圖中的關鍵模塊進行了分析和設計,并借助Matlab/Simulink 軟件對控制系統進行了建模和仿真,仿真結果驗證了基于電壓反饋的弱磁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由仿真結果分析指出基于電壓反饋弱磁控制策略的不足點,從而為該弱磁控制策略的進一步完善提出新的思路。關鍵詞:永磁同步電機,SVPWM調制,弱磁控制,電壓反饋,Matlab/Simulink仿真
上傳時間: 2022-06-24
上傳用戶:zhaiya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