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2C(Inter Integrated Circuits)是Philips公司開發的用于芯片之間連接的串行總線,以其嚴格的規范、卓越的性能、簡便的操作和眾多帶I2C接口的外圍器件而得到廣泛的應用并受到普遍的歡迎。 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設計靈活、速度快,在數字專用集成電路的設計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本論文主要討論了如何利用Verilog/FPGA來實現一個隨機讀/寫的I2C接口電路,實現與外圍I2C接口器件E2PROM進行數據通信,實現讀、寫等功能,傳輸速率實現為100KBps。在Modelsim6.0仿真軟件環境中進行仿真,在Xilinx公司的ISE9.li開發平臺上進行了下載,搭建外圍電路,用Agilem邏輯分析儀進行數據采集,分析測試結果。 首先,介紹了微電子設計的發展概況以及設計流程,重點介紹了HDL/FPGA的設計流程。其次,對I2C串行總線進行了介紹,重點說明了總線上的數據傳輸格式并對所使用的AT24C02 E2PROM存儲器的讀/寫時序作了介紹。第三,基于Verilog _HDL設計了隨機讀/寫的I2C接口電路、測試模塊和顯示電路;接口電路由同步有限狀態機(FSM)來實現;測試模塊首先將數據寫入到AT24C02的指定地址,接著將寫入的數據讀出,并將兩個數據顯示在外圍LED數碼管和發光二極管上,從而直觀地比較寫入和輸出的數據的正確性。FPGA下載芯片為Xilinx SPARTAN Ⅲ XC3S200。第四,用Agilent邏輯分析儀進行傳輸數據的采集,分析數據傳輸的時序,從而驗證電路設計的正確性。最后,論文對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進行了總結,并展望了下一步的工作。
標簽: I2C 隨機 讀寫 串行總線接口
上傳時間: 2013-06-08
上傳用戶:再見大盤雞
本文應用EDA技術,基于FPGA器件設計與實現UART,并采用CRC校驗。主要工作如下: 1、在異步串行通信電路部分完全用FPGA來實現。選用Xilinx公司的SpartanⅢ系列的XC3S1000來實現異步串行通信的接收、發送和接口控制功能,利用FPGA集成度比較高,具有在線可編程能力,在其完成各種功能的同時,完全可以將串行通信接口構建其中,可根據實際需求分配資源。 2、利用VerilogHDL語言非常容易掌握,功能比VHDL更強大的特點,可以在設計時不斷修改程序,來適用不同規模的應用,而且采用Verilog輸入法與工藝性無關,利用系統設計時對芯片的要求,施加不同的約束條件,即可設計出實際電路。 3、利用ModelSim仿真工具對程序進行功能仿真和時序仿真,以驗證設計是否能獲得所期望的功能,確定設計程序配置到邏輯芯片之后是否可以運行,以及程序在目標器件中的時序關系。 4、為保證數據傳輸的正確性,采用循環冗余校驗CRC(CyclicRedundancyCheck),該編碼簡單,誤判概率低,為了減少硬件成本,降低硬件設計的復雜度,本設計通過CRC算法軟件實現。 實驗結果表明,基于EDA技術的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集成度高,結構靈活,設計方法多樣,開發周期短,調試方便,修改容易,采用FPGA較好地實現了串行數據的通信功能,并對數據作了一定的處理,本設計中為CRC校驗。另外,可以利用FPGA的在線可編程特性,對本設計電路進行功能擴展,以滿足更高的要求。
標簽: FPGA CRC 串行 通信實現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Altman
· 摘要: 以實例介紹了利用MZX3232芯片實現TMS320F2812與上位機的串行通信,給出了硬件電路,設計了串行通信程序.詳細說明了利用Visual Basic6.0通信控件進行通信的方法,并給出了程序流程圖和部分源程序.實驗表明,該串行通信方法傳輸數據準確可靠,具有實用價值.
標簽: DSP 上位機 串行 通信設計
上傳用戶:cmc_68289287
USB、串口、并口是PC機和外設進行通訊的常用接口,但對于數據量大的圖像來說,若利用串行RS-232協議進行數據采集,速度不能達到圖像數據采集所需的要求;而用USB進行數據采集,雖能滿足所需速度,但要求外設必須支持USB協議,而USB協議與常用工程軟件的接口還不普及,給使用帶來困難。有些用戶為了利用標準并行口(SPP)進行數據采集,但SPP協議的150kb/s傳輸率對于圖像數據采集,同樣顯得太低。因此,為了采集數據量大的圖像數據,本文采用了具有較高傳輸速率的增強型并行口協議(EPP)和FPGA,實現對OV
標簽: USB PC機 串口 并口
上傳時間: 2013-08-31
上傳用戶:wsf950131
AT93C46/56/66是Atmel公司生產的低功耗、低電壓、電可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器,采用CMOS工藝技術制造并帶有3線串行接口,其容量分別為1kB/4kB,可重復寫100萬次,數據可保存100年以上。文中介紹了該存儲器的引腳功能和指令時序,給出了AT93C46/56/66和單片機的接口應用電路和軟件程序。
標簽: EEPROM AT 93 46
上傳時間: 2013-11-18
上傳用戶:2404
摘要:設計了基于單片機的罐道傾角數據采集系統,介紹了系統的構成、工作原理和流程圖,給出了單片機AT89S52與外圍器件的硬件接口電路。使用匯編語言和VisualBasic設計了PC機與單片機間的串行通信程序,并提出了數據趨勢曲線的繪制方法。設計的數據采集系統具有易實現、易編程、可移植、體積小、功耗低等優點。關鍵詞:單片機;數據采集系統;罐道傾角;串行通信;VB
標簽: 單片機 串行通信 數據采集 系統設計
上傳時間: 2013-11-19
上傳用戶:012345
計算機的串行口與控制 單片機串行口除用作單片機之間串行通信的通道外,還能和普通計算機的RS-232口(串口)進行通信。 這是單片機的一大特色,使得它在通信與控制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 本部分從一些基礎的RS-232標準談起,并結合一些串口基礎實驗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最后,講解如何用Visual Basic語言編寫一個簡單的串口通信程序。
標簽: 070 89S S51 STK
上傳時間: 2014-01-12
上傳用戶:siguazgb
摘要: 介紹一種基于MCS 251系列單片機的LON節點 ,它利用MCS 251 系列單片機的串行接口實現與Neuron芯片的數據交換。文中給出了具體的軟硬件設計方案 ,并指出了其應用前景。關鍵詞: 現場總線;LonWorks;單片機;Neuron芯片
標簽: Neuron MCS 251 芯片
上傳時間: 2013-11-04
上傳用戶:jichenxi0730
在計算機系統中,串行通信是指計算機主機與外設之間以及主機系統與主機系統之間數據的串行傳送。由于串行通信和通信制式、傳送距離以及I/O數據的串并變換等許多因素有關,為進一步學習MCS-51的串行接口打下基礎。
標簽: 單片機 串行通信 接口
上傳時間: 2013-10-10
上傳用戶:李彥東
介紹了用C51編程時的一些常用優化方法,同時提出了用C51開發PC總線和SPI總線等串行總線的優化方案,并給出了優化后的數據傳輸源程序,該方案在Keil仿真器上驗證并通過。結果表明該優化方案不但縮短了機器代碼的長度,而且提高了代碼的運行速度,使代碼的執行效率與匯編語言相當,同時也為其它常用串行總線的高級語言開發提供了可行的優化方案。
標簽: c51 串行總線 程序
上傳時間: 2013-11-06
上傳用戶:392210346
蟲蟲下載站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102340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