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在數據率轉換技術之上的寬帶數字偵察接收機要求能夠實現高截獲概率、高靈敏度、近乎實時的信號處理能力。雙信號數據率轉換技術是寬帶數字偵察接收機關鍵技術之一,是解決寬帶數字接收機中前端高速ADC采樣的高速數據流與后端DSP處理速度之間瓶頸問題的可行方案。測頻技術以及帶通濾波,即寬帶數字下變頻技術,是實現數據率轉換系統的關鍵技術。本文首先介紹了寬帶數字偵察接收關鍵技術之一的數據率轉換技術,著重研究了快速、高精度雙信號測頻算法以及實驗系統硬件實現。論文主要工作如下: (1)分析了現代電子偵察環境下的信號特征,指出寬帶數字接收機必須滿足寬監視帶寬、流水作業以及近實時的響應時間。給出了一種頻率引導式的數字接收機方案,簡要介紹這種接收機的關鍵技術——快速、高精度頻率估計以及高效的數據率轉換。 (2)介紹了FFT技術在測頻算法中的應用,比較了FFT專用芯片及其優點和缺點,指出為了滿足實時處理要求,必須選用FPGA設計FFT模塊。 (3)在分析常規的插值算法基礎上,提出了一種單信號的快速插值頻率估計方法,只需三個FFT變換系數的實部構造頻率修正項,計算量低。該方法具有精度高、測頻速率快的特點。 (4)基于DFT理論和自相關理論,提出了結合FFT和自相關的雙信號頻率估計算法。該方法先用DFT估計其中一個信號的頻率和幅度,以此頻率對信號解調并對消該頻率成分,最后利用自相關理論估計出另一個信號的頻率。 (5)基于DFT理論和FFT技術,研究了信號平方與FFT結合的雙信號頻率估計算法。根據信號中兩頻率分量的幅度比,只需一次一維平方信號譜峰搜索,就可以得到雙信號的和頻與差頻分量的估計值,并利用插值技術提高測頻精度。該算法能夠精確地估計頻率間隔小的雙信號頻率,且容易地擴展到復信號,FPGA硬件實現容易。 (6)基于現代譜分析理論,研究了基于AR(2)模型的雙信號頻率估計算法。方法在利用AR(2)模型系數估計雙正弦信號頻率之和的同時,利用FFT快速測頻算法估計其中強信號分量的頻率值。算法仿真驗證和性能分析表明了提出的算法能快速高精度地估計雙信號頻率。 (7)給出了基于頻譜重心算法的雷達雙信號頻率估計的FPGA硬件實現架構,并進行了時序仿真。 (8)討論了雙信號帶寬匹配接收系統的硬件設計方案,給出了快速測頻及帶寬估計模塊設計。
上傳時間: 2013-06-02
上傳用戶:youke111
隨著ASIC設計規模的增長,功能驗證已成為整個開發周期的瓶頸。傳統的基于軟件模擬和硬件仿真的邏輯驗證方法已難以滿足應用的要求,基于FPGA組的原型驗證方法能有效縮短系統的開發周期,可提供更快更全面的驗證。由于FPGA芯片容量的增加跟不上ASIC設計規模的增長,單芯片已無法容納整個設計,所以常常需要對設計進行邏輯分割,將子邏輯塊映射到FPGA陣列中。 本文對邏輯驗證系統的可配置互連結構和ASIC邏輯分割算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FPGA陣列的非對稱可配置互連結構。與現有的對稱互連結構相比,該結構能提供更多的互連通道,可實現對I/O數量、電平類型和互連路徑的靈活配置。 本文對邏輯分割算法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針對現有的兩類分割算法存在的不足,提出并實現了基于設計模塊的邏輯分割算法,該算法有三個重要特征:1)基于設計代碼;2)以模塊作為邏輯分割的最小單位;3)使用模塊資源信息指導邏輯分割過程,避免了設計分割過程的盲目性,簡化了邏輯分割過程。 本文還對并行邏輯分割方法進行了研究,提出了兩種基于不同任務分配策略的并行分割算法,并對其進行了模擬和性能分析;驗證了采用并行方案對ASIC邏輯進行分割和映射的可行性。 最后基于改進的芯片互連結構,使用原型系統驗證方法對某一大規模ASIC設計進行了邏輯分割和功能驗證。實驗結果表明,使用改進后的FPGA陣列互連結構可以更方便和快捷地實現ASIC設計的分割和驗證,不但能顯著提高芯片間互連路徑的利用率,而且能給邏輯分割乃至整個驗證過程提供更好的支持,滿足現在和將來大規模ASIC邏輯驗證的需求。
上傳時間: 2013-06-12
上傳用戶:極客
本論文首先描述了數字下變頻基本理論和結構,對完成各級數字信號處理所涉及到的CORDIC、CIC、HB、DA、重采樣等關鍵算法做了適當介紹;然后根據這些算法提出了基于FPGA實現的結構并進一步給出了性能分析;并且從數字下變頻的系統層次上考慮了各模塊彼此間的性能制約,從而選擇合理配置、優化系統結構以獲得模塊間的性能均衡和系統性能的最優化;最后給出了FPGA實現的數字下變頻器在測試中產生的波形和頻譜,作了測試結果分析.
上傳時間: 2013-05-25
上傳用戶:01010101
電力線通信技術利用分布廣泛的低壓電力線作為通信信道,實現internet高速互連,為用戶提供互聯網訪問、視頻點播等服務,形成包括電力在內的“四網合一”,目前正受到人們的關注。利用該技術,可以在居民區內建立寬帶接入網,也可以利用遍布家庭各個房間的電源插座組成家庭局域網。但是電力線是傳輸電能的,因此通過電力線傳輸數據有許多的問題需要解決。 OFDM(正交頻分復用)技術是實現電力線通信的一項熱門技術。OFDM采用添加循環前綴的技術,能有效地降低ICI(信道間干擾)和ISI(碼間干擾)。同時通過使用正交的子信道,大大提高了頻譜資源利用率。FPGA作為可編程邏輯器件,具有設計時間短、投資少、風險小的特點,而且可以反復修改,反復編程,直到完全滿足需要,具有其他方式無可比擬的方便性和靈活性,能夠加速數字系統的研發速度。本文著重研究了OFDM同步技術在FPGA上的實現。本論文主要是在項目組工作的基礎上構造雙路信號數據糾正算法流程,提出最佳采樣點與載波相位估計算法,完善中各個子模塊算法的硬件設計流程。內容安排如下:第一章介紹OFDM(正交頻分復用)技術的發展歷史、技術原理。第二章介紹了PLD的分類、工藝和結構特點,以及FPGA的開發環境、開發流程和Verilog語言的特點。第三章對OFDM系統的同步模塊進行詳細的闡述。第四章是OFDM同步算法的在FPGA上的實現,對各個子模塊進行仿真,給出了仿真波形圖和系統性能分析。最后,第五章總結了全文的工作,對OFDM技術的實現需要進一步完善的方面與后續工作進行了探討。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hgy9473
隨著嵌入式系統的發展、嵌入式應用的不斷增長以及嵌入式系統復雜性不斷提高,嵌入式軟件的規模和復雜性也不斷提高。在目前的嵌入式系統開發中間,軟件開發占80%以上的工作量,嵌入式軟件的質量和開發周期對產品的最終質量和上市時間起到決定性的影響。因此,為了保持產品競爭力,支持用戶對嵌入式設備進行快速、高效的軟件開發,嵌入式的開發人員迫切需要更加強大的調試技術和手段來為開發復雜的嵌入式應用提供幫助;同時,強有力的嵌入式軟件開發工具也是基本的必備條件。 本文結合ARM公司RVDS集成開發環境中調試模塊組成部分Event Viewer系統的開發,實現了對通過原始數據源采集到的CoreSight跟蹤數據的完整實時解析,并最終在顯示模塊中將其包含的信息以可視化的形式直觀地展現給用戶,以供后續的程序性能分析和嵌入式軟件系統調試。研究了與本課題相關的一些技術,包括CoreSight調試體系結構、嵌入式常見調試技術、Eclipse平臺體系架構及其插件擴展點技術。在研究嵌入式集成開發環境國內外現狀及其發展趨勢的基礎上,結合Event Viewer系統的整體需求,介紹了系統的總體設計及其功能模塊劃分,并給出了系統的第三方擴展設計。討論了系統解析模塊的設計與實現。在分析CoreSight跟蹤數據解析流程的基礎上,對系統中解析模塊進行了詳細設計,并完成了基于ITM數據流的解析實現。結合系統的功能需求和解析模塊的設計,本文利用Eclipse插件擴展點機制,劃分解析模塊提供對外擴展,實現了系統向第三方產品提供商提供擴展接口的功能,第三方可以在此基礎上提供自己的解析處理。利用Eclipse View擴展點和SWT/JFace技術,實現了對跟蹤數據的前臺展示,包括Text、Event、Analog三種類型;本文著重討論了Analog展示部分的詳細設計和實現,將解析后得到的Analog數據信息以實時曲線圖的形式展現給客戶,提供對Analog數據變化趨勢的直觀描述。
標簽: ARMCoreSight 調試技術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www240697738
隨著現代信息系統發展,網絡系統尤其是分布式系統日益廣泛地用于各個行業和領域,其中很多的關鍵應用需要基于時間同步進行。傳統采用精準時鐘對設備物理時鐘進行精準調節以達到時鐘同步的方式,以及單純的在局域網內部通過相關時間協議進行時間同步的方式,由于受諸多限制,不能很好地解決分布式精確時鐘同步的問題。然而人們對分布式時間精準度和時間同步的精確度要求越來越高,新型分布式網絡時間同步研究成為一個需要亟待解決的關鍵性問題。既有工程應用價值,也有一定的理論意義。 首先從分布式系統應用的角度出發,首先對GNSS衛星授時、NTP協議、嵌入式系統及uClinux操作系統等理論和技術進行了闡述。重點討論了如何解決分布式系統中的精確授時與同步問題的必要性和工程意義,分析了GNSS衛星授時特點和NTP網絡協議的機制。 其次在充分考慮到網絡同步實時性要求高的特點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基于GNSS的嵌入式NTP授時服務器的設計架構,對各主要模塊的功能、結構和工作原理進行了功能和性能分析。硬件具體以32位ARMS3C44B0X作為硬件控制核心的微處理器,開發了具有多通信端口的應用電路主板,并集成了GNSS衛星通信模塊。 再次在軟件方面具體對uClinux操作系統底層接口進行了較為深入的分析,在所設計的服務器硬件平臺上移植了uClinux嵌入式操作系統及相關的驅動程序,并采用模塊化的設計思想進行了NTP應用程序的設計與集成,實現了NTP協議的編譯和NTP授時服務,其中對NTP協議主要參數和具體工作過程進行了系統性分析和設置應用。 最后在獲取精準的系統統一時鐘、通過NTP協議提供授時服務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在人工影響天氣通信指揮系統中具體應用,實現了分布式人工降雨火箭彈發射點按命令精確同步進行發射的應用集成。初步測試表明,本文所設計的授時服務器應用情況良好,實現了不同層次分布式應用對于時間精準同步的高要求。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ouyangtongze
模糊控制是近代控制理論中一種基于模糊數學理論、采用語言規則與模糊推理等新穎技術的高級控制策略,它是當前研究熱點——智能控制中的一個重要分支,發展迅速、應用廣泛、實效顯著、引人關注。 本書主要內容有模糊數學基礎、模糊邏輯理論、模糊控制系統與模糊控制器、模糊控制器的設計與分析、模糊控制理論研究、基于多值邏輯的硬件模糊控制器、模糊集成控制器與系統、模糊控制用的通用芯片和模糊控制應用實例等。這次修訂著重增加了多值邏輯理論與應用技術、模糊Petri網和模糊H網理論及嵌入式模糊Petri網知識表示與推理算法,以及基于多值邏輯的模糊控制器硬件實現機理、設計與性能分析等內容。原理與理論部分的論述條理清楚,通俗易懂;應用技術與實例面廣量多,說明翔實;全書圖文并茂,由淺入深;開卷有益,宜于自學入門。 本書可作為各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教師、研究生和高年級學生的教學與研究的參考用書;也可以作為信息學科相關領域,特別是自動化領域的高科技研究和開發部門與公司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工作者的主要參考書。
上傳時間: 2013-06-24
上傳用戶:suxuan110425
本文以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課題為背景,設計并實現了基于FPGA的π/4-DOPSK全數字中頻發射機和接收機。π/4-DQPSK廣泛應用于移動通信和衛星通信中,具有頻帶利用率高、頻譜特性好、抗衰落性能強的特點。 近年來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器件在芯片邏輯規模和處理速度等方面性能的迅速提高,用硬件編程實現無線功能的軟件無線電技術在理論和實用化上都趨于成熟和完善,因此可以把數字調制,數字上/下變頻,數字解調在同一塊FPGA上實現,即實現了中頻發射機和接收機一體化的片上可編程系統(SOPC,System On Programmabie Chip)。 本文首先根據指標要求對數字收發機方案進行設計,確定了適合不停車收費系統的全數字發射機和接收機的結構,接著根據π/4-DQPSK發射機和接收機的理論,設計并實現了基于FPGA的成形濾波器SRRC、半帶濾波器HB和定時算法并給出性能分析,最后給出硬件測試平臺上結果和測試結果分析。
上傳時間: 2013-07-18
上傳用戶:saharawalker
本文著重研究了OFDM調制解調技術在FPGA上的實現。全文內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介紹了PLD(可編程邏輯器件)和OFDM(正交頻分復用)技術的發展歷史。 第二章介紹了PLD的分類、工藝和結構特點,以及FPGA的開發環境、開發流程和Verilog語言的特點。 第三章就OFDM系統中的基本概念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第四、五章是OFDM算法的在FPGA上的實現,首先對要實現的算法進行分析,給出了需要實現的指標。然后給出了FPGA的實現方案,對系統的進行仿真,給出了仿真波形圖和系統性能分析。 第六章總結了全文的工作,對OFDM技術的實現需要進一步完善的方面進行了探討。
上傳時間: 2013-08-05
上傳用戶:躍躍,,
利用混沌的對初值和參數敏感、偽隨機以及遍歷等特性設計的加密方案,相對傳統加密方案而言,表現出許多優越性能,尤其在快速置亂和擴散數據方面.目前,大多數混沌密碼傾向于軟件實現,這些實現方案中數據串行處理且吞吐量有限,因而不適合硬件實現.該論文分別介紹了適合FPGA(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并行實現的序列密碼和分組密碼方案.序列密碼方案,對傳統LFSR(線性反饋移位寄存器)進行改進,采用非線性的混沌方程代替LFSR中的線性反饋方程,進而構造出基于混沌偽隨機數發生器的加密算法.分組密碼方案,從圖像置亂的快速性考慮,將兩維混沌映射擴展到三維空間;同時,引入另一種混沌映射對圖像數據進行擴散操作,以有效地抵抗統計和差分攻擊.對于這兩種方案,文中給出了VHDL(硬件描述語言)編程、FPGA片內功能模塊設計、加密效果以及硬件性能分析等.其中,序列密碼硬件實現方案,在不考慮通信延時的情況下,可以達到每秒61.622兆字節的加密速度.實驗結果表明,這兩種加密算法的FPGA實現方案是可行的,并且能夠得到較高的安全性和較快的加密速度.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yx007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