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tisim10.0仿真軟件破解版下載:【軟件介紹】 Multisim本是加拿大圖像交互技術公司(Interactive Image Technoligics簡稱IIT公司)推出的以Windows為基礎的仿真工具,被美國NI公司收購后,更名為NI Multisim ,而V10.0是其(即NI,National Instruments)最新推出的Multisim最新版本。 目前美國NI公司的EWB的包含有電路仿真設計的模塊Multisim、PCB設計軟件Ultiboard、布線引擎Ultiroute及通信電路分析與設計模塊Commsim 4個部分,能完成從電路的仿真設計到電路版圖生成的全過程。Multisim、Ultiboard、Ultiroute及Commsim 4個部分相互獨立,可以分別使用。Multisim、Ultiboard、Ultiroute及Commsim 4個部分有增強專業版(Power Professional)、專業版(Professional)、個人版(Personal)、教育版(Education)、學生版(Student)和演示版(Demo)等多個版本,各版本的功能和價格有著明顯的差異。 NI Multisim 10用軟件的方法虛擬電子與電工元器件,虛擬電子與電工儀器和儀表,實現了“軟件即元器件”、“軟件即儀器”。NI Multisim 10是一個原理電路設計、電路功能測試的虛擬仿真軟件。 NI Multisim 10的元器件庫提供數千種電路元器件供實驗選用,同時也可以新建或擴充已有的元器件庫,而且建庫所需的元器件參數可以從生產廠商的產品使用手冊中查到,因此也很方便的在工程設計中使用。 NI Multisim 10的虛擬測試儀器儀表種類齊全,有一般實驗用的通用儀器,如萬用表、函數信號發生器、雙蹤示波器、直流電源;而且還有一般實驗室少有或沒有的儀器,如波特圖儀、字信號發生器、邏輯分析儀、邏輯轉換器、失真儀、頻譜分析儀和網絡分析儀等。 NI Multisim 10具有較為詳細的電路分析功能,可以完成電路的瞬態分析和穩態分析、 時域和頻域分析、器件的線性和非線性分析、電路的噪聲分析和失真分析、離散傅里葉分析、電路零極點分析、交直流靈敏度分析等電路分析方法,以幫助設計人員分析電路的性能。 NI Multisim 10可以設計、測試和演示各種電子電路,包括電工學、模擬電路、數字電路、射頻電路及微控制器和接口電路等。可以對被仿真的電路中的元器件設置各種故障,如開路、短路和不同程度的漏電等,從而觀察不同故障情況下的電路工作狀況。在進行仿真的同時,軟件還可以存儲測試點的所有數據,列出被仿真電路的所有元器件清單,以及存儲測試儀器的工作狀態、顯示波形和具體數據等。 NI Multisim 10有豐富的Help功能,其Help系統不僅包括軟件本身的操作指南,更要的是包含有元器件的功能解說,Help中這種元器件功能解說有利于使用EWB進行CAI教學。另外,NI Multisim10還提供了與國內外流行的印刷電路板設計自動化軟件Protel及電路仿真軟件PSpice之間的文件接口,也能通過Windows的剪貼板把電路圖送往文字處理系統中進行編輯排版。支持VHDL和Verilog HDL語言的電路仿真與設計。 利用NI Multisim 10可以實現計算機仿真設計與虛擬實驗,與傳統的電子電路設計與實驗方法相比,具有如下特點:設計與實驗可以同步進行,可以邊設計邊實驗,修改調試方便;設計和實驗用的元器件及測試儀器儀表齊全,可以完成各種類型的電路設計與實驗;可方便地對電路參數進行測試和分析;可直接打印輸出實驗數據、測試參數、曲線和電路原理圖;實驗中不消耗實際的元器件,實驗所需元器件的種類和數量不受限制,實驗成本低,實驗速度快,效率高;設計和實驗成功的電路可以直接在產品中使用。 NI Multisim 10易學易用,便于電子信息、通信工程、自動化、電氣控制類專業學生自學、便于開展綜合性的設計和實驗,有利于培養綜合分析能力、開發和創新的能力。 multisim10.0激活碼及破解序列號
上傳時間: 2013-10-28
上傳用戶:com1com2
批量的替換,值得看看~~~
上傳時間: 2015-01-01
上傳用戶:zuozuo1215
Protel_99_se 修改元件的封裝
上傳時間: 2013-12-21
上傳用戶:lbbyxmoran
本文是關于賽靈思Artix-7 FPGA 數據手冊:直流及開關特性的詳細介紹。 文章中也討論了以下問題: 1.全新 Artix-7 FPGA 系列有哪些主要功能和特性? Artix-7 系列提供了業界最低功耗、最低成本的 FPGA,采用了小型封裝,配合Virtex 架構增強技術,能滿足小型化產品的批量市場需求,這也正是此前 Spartan 系列 FPGA 所針對的市場領域。與 Spartan-6 FPGA 相比,Artix-7 器件的邏輯密度從 20K 到 355K 不等,不但使速度提升 30%,功耗減半,尺寸減小 50%,而且價格也降了 35%。 2.Artix-7 FPGA 系列支持哪些類型的應用和終端市場? Artix-7 FPGA 系列面向各種低成本、小型化以及低功耗的應用,包括如便攜式超聲波醫療設備、軍用通信系統、高端專業/消費類相機的 DSLR 鏡頭模塊,以及航空視頻分配系統等。
上傳時間: 2013-11-12
上傳用戶:songyue1991
本白皮書主要介紹 Spartan®-6 FPGA 如何滿足大批量系統的需求。包括經濟高效地驅動商用存儲器芯片、構建芯片間的高性能接口、創新型節電模式,這些只是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 Spartan-6 FPGA 解決諸多問題的一部分。
上傳時間: 2015-01-02
上傳用戶:jx_wwq
可編程技術勢在必行 — 用更少的資源實現更多功能 隨時隨地降低風險、使用可編程硬件設計平臺快速開發差異化產品 — 驅使人們不斷探索能夠提供更大容量、更低功耗和更高帶寬的 FPGA 解決方案,用來創建目前 ASIC 和 ASSP 所能提供的系統級功能。賽靈思已經開發出一種創新型 FPGA 設計和制造方法,能夠滿足“可編程技術勢在必行”的兩大關鍵要求。堆疊硅片互聯技術是新一代 FPGA 的基礎,不僅超越了摩爾定律,而且實現的功能能夠滿足最嚴格的設計要求。利用該技術,賽靈思縮短了批量交付最大型 FPGA 所需的時間,從而可以滿足最終客戶的批量生產需求。本白皮書將探討促使賽靈思開發堆疊硅片互聯技術的技術及經濟原因,以及使之實現的創新方法。
上傳時間: 2013-10-24
上傳用戶:Yue Zhong
CAM350 為PCB 設計和PCB 生產提供了相應的工具(CAM350 for PCB Designers 和CAM350 for CAM Engineers),很容易地把PCB設計和PCB生產融合起來。CAM350 v8.7的目標是在PCB設計和PCB制造之間架起一座橋梁隨著如今電子產品的朝著小體積、高速度、低價格的趨勢發展,導致了設計越來越復雜,這就要求精確地把設計數據轉換到PCB生產加工中去。CAM350為您提供了從PCB設計到生產制程的完整流程,從PCB設計數據到成功的PCB生產的轉化將變得高效和簡化。基于PCB制造過程,CAM350為PCB設計和PCB生產提供了相應的工具(CAM350 for PCB Designers和CAM350 for CAM Engineers),很容易地把PCB設計和PCB生產融合起來。平滑流暢地轉換完整的工程設計意圖到PCB生產中提高PCB設計的可生產性,成就成功的電子產品為PCB設計和制造雙方提供有價值的橋梁作用CAM350是一款獨特、功能強大、健全的電子工業應用軟件。DOWNSTREAM開發了最初的基于PCB設計平臺的CAM350,到基于整個生產過程的CAM350并且持續下去。CAM350功能強大,應用廣泛,一直以來它的信譽和性能都是無與倫比的。 CAM350PCB設計的可制造性分析和優化工具今天的PCB 設計和制造人員始終處于一種強大的壓力之下,他們需要面對業界不斷縮短將產品推向市場的時間、品質和成本開銷的問題。在48 小時,甚至在24 小時內完成工作更是很平常的事,而產品的復雜程度卻在日益增加,產品的生命周期也越來越短,因此,設計人員和制造人員之間協同有效工作的壓力也隨之越來越大!隨著電子設備的越來越小、越來越復雜,使得致力于電子產品開發每一個人員都需要解決批量生產的問題。如果到了完成制造之后發現設計失敗了,則你將錯過推向市場的大好時間。所有的責任并不在于制造加工人員,而是這個項目的全體人員。多年的實踐已經證明了,你需要清楚地了解到有關制造加工方面的需求是什么,有什么方面的限制,在PCB設計階段或之后的處理過程是什么。為了在制造加工階段能夠協同工作,你需要在設計和制造之間建立一個有機的聯系橋梁。你應該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記住從一開始,你的設計就應該是容易制造并能夠取得成功的。CAM350 在設計領域是一個物有所值的制造分析工具。CAM350 能夠滿足你在制造加工方面的需求,如果你是一個設計人員,你能夠建立你的設計,將任務完成后提交給產品開發過程中的下一步工序。現在采用CAM350,你能夠處理面向制造方面的一些問題,進行一些簡單地處理,但是對于PCB設計來說是非常有效的,這就被成為"可制造性(Manufacturable)"。可制造性設計(Designing for Fabrication)使用DFF Audit,你能夠確保你的設計中不會包含任何制造規則方面的沖突(Manufacturing Rule Violations)。DFF Audit 將執行超過80 種裸板分析檢查,包括制造、絲印、電源和地、信號層、鉆孔、阻焊等等。建立一種全新的具有藝術特征的Latium 結構,運行DFF Audit 僅僅需要幾分鐘的時間,并具有很高的精度。在提交PCB去加工制造之間,就能夠定位、標識并立刻修改所有的沖突,而不是在PCB板制造加工之后。DFF Audit 將自動地檢查酸角(acid traps)、阻焊條(soldermask slivers)、銅條(copper slivers)、殘缺熱焊盤(starved thermals)、焊錫搭橋(soldermask coverage)等等。它將能夠確保阻焊數據的產生是根據一定安全間距,確保沒有潛在的焊錫搭橋的條件、解決酸角(Acid Traps)的問題,避免在任何制造車間的CAM部門產生加工瓶頸。
上傳時間: 2013-11-07
上傳用戶:chongchongsunnan
Cadence 應用注意事項 1、 PCB 工藝規則 以下規則可能隨中國國內加工工藝提高而變化 1.1. 不同元件間的焊盤間隙:大于等于 40mil(1mm),以保證各種批量在線焊板的需要。 1.2. 焊盤尺寸:粘錫部分的寬度保證大于等于 10mil(0.254mm),如果焊腳(pin)較高,應 修剪;如果不能修剪的,相應焊盤應增大….. 1.3. 機械過孔最小孔徑:大于等于 6mil(0.15mm)。小于此尺寸將使用激光打孔,為國內 **************************************************************************************** 各種化工 石油 電子 制造 機械 編程 紡織等等各類電腦軟件, 歡迎咨詢 ------------------------------------------------------------------------------------ 聯系QQ:1270846518 Email: gjtsoft@qq.com 即時咨詢或留言:http://gjtsoft.53kf.com 電話: 18605590805 短信發送軟件名稱, 我們會第一時間為您回復 **************************************************************************************** 大多數 PCB廠家所不能接受。
上傳時間: 2013-12-13
上傳用戶:sjy1991
問:為什么已經有了西門子官方的Modbus通信解決方案卻還要選擇免狗功能塊? 答:因為官方的價格有點貴、編程有點繁鎖、功能過于簡單! 1、 官方ModbusRTU主站示例程序相對復雜,占用中間變量多,從站多時就顯得相當繁瑣。 2、 官方不支持CP340卡件的ModbusRTU通信; 3、 官方不支持對主站命令報文先進行智能分析判別后再發送; 4、 官方不支持對各從站通信故障判別并產生相應故障狀態標志位供用戶直接調用; 5、 官方不支持在CPU運行時對暫無需進行通信的從站地址進行動態屏蔽; 6、 官方不支持ModbusRTU 測試功能08號功能碼; 7、 官方沒有獨立的主站通信功能塊來簡化編程工作量,依靠發送接收塊的調用來拼湊實現; 8、 官方只能在輪詢模式下對從站發出命令,不支持隨機模式,更不支持批量隨機模式
上傳時間: 2015-01-02
上傳用戶:zfyiaaa
隨著總線和接口技術的發展,在工業場合如何更加可靠、快速、便捷地進行數據傳輸成為該領域通信的研究重點之一。而USB技術以其高速、可靠、通用性強等一系列特點在過去的十多年時間里發展迅猛,而USB OTG技術的誕生,使得兩USB設備在沒有PC參與的情況下進行數據傳輸成為可能。本文通過搭建以16位微處理器MSP430F149為核心控制芯片、ISPl362為USB接口芯片的硬件平臺,分別實現了USB部分主機和從機功能,使之能進行USB數據的存儲與交換。本文完成以下工作:首先,認真研究USB協議,深入理解USB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傳輸方式等內容。仔細分析USB Mass Storage類協議,并討論了采用BULK-ONLY傳輸實現Mass Storage類協議的方法,并對SCSI指令集等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其次,根據要求,設計出由控制、接口、數據存儲、過流保護與供電切換電路等硬件模塊組成的系統,在ALTIUM 2004軟件上完成原理圖的設計和PCB圖的布局、布線,并完成硬件調試工作。再次,在已構建的硬件平臺上,針對ISPl362 USB接口芯片的主/從機功能,分別設計了USB主機和從機的固件程序。利用IAR Workbench、BusHound等軟件進行固件程序的調試,最終USB主機可對u盤進行檢測、識別與配置;USB設備實現了USB設備的基本功能,能夠被Windows XP操作系統識別,與PC機之間實現數據的批量傳輸。最后,用DriverWorks軟件包的Driver Wizard生成驅動程序框架,并利用Windows DDK和vc++等軟件進行驅動程序的編譯,最終生成基于Windows操作系統的WDM型USB設備驅動程序。通過對USB通信協議的研究,本人成功地構建了以MsP430F149和ISPl362為核心的硬件試驗平臺,并在此平臺上進行USB主機、從機通信試驗。經測試表明,PC機能檢測、識別、讀寫USB設備,其讀取與寫入速度分別為560KB/s和312Ⅺ玳。而主機能識別、配置接入的U盤。關鍵詞:USB主機、USB從機、MSI'430F149、ISPl362、BuR-Only傳輸
上傳時間: 2013-10-11
上傳用戶:淺言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