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延生長模擬過程中采用二階有限差分計算法,模擬臺階生長的生長過程
標簽: Fortran程序
上傳時間: 2015-11-24
上傳用戶:xx2018
題目描述 蛇行矩陣 Problem 蛇形矩陣是由1開始的自然數依次排列成的一個矩陣上三角形。 輸入 Input 本題有多組數據,每組數據由一個正整數N組成。(N不大于100) 輸出 Output 對于每一組數據,輸出一個N行的蛇形矩陣。兩組輸出之間不要額外的空行。 矩陣三角中同一行的數字用一個空格分開。行尾不要多余的空格。 樣例輸入 5 樣例輸出 1 3 6 10 15 2 5 9 14 4 8 13 7 12 11
上傳時間: 2016-02-29
上傳用戶:lwol2007
《晶體管電路設計(上)》 《晶體管電路設計》(上)是“實用電子電路設計叢書”之一,共分上下二冊。《晶體管電路設計》(上)作為上冊主要內容有晶體管工作原理,放大電路的性能、設計與應用,射極跟隨器的性能與應用電路,小型功率放大電路的設計與應用,功率放大器的設計與制作,共基極電路的性能、設計與應用,視頻選擇器的設計與制作,共射-共基電路的設計,負反饋放大電路的設計,直流穩定電源的設計與制作,差動放大電路的設計,運算放大電路的設計與制作,下冊則共分15章,主要介紹FET、功率MOS、開關電源電路等。《晶體管電路設計》(上)面向實際需要,理論聯系實際,通過大量具體的實驗,通俗易懂地介紹晶體管電路設計的基礎知識。
上傳時間: 2016-07-14
上傳用戶:煙草圈兒
官方說明:“刨丁解羊中文分詞器,主要用于對網絡蜘蛛或網絡爬蟲抓取的網頁進行分詞,支持繁體中文分詞、簡體中文分詞、英文分詞,是制作通用搜索引擎和垂直搜索引擎的核心組件。該軟件在普通PC機器上測試顯示:TXT格式正文分詞速度約為3000萬字/分鐘,網頁分詞速度約為277.8個網頁/秒。該軟件采用基礎詞庫(63萬詞語)+擴展詞庫(用戶可手工添加新詞)。DLL及OCX調用請聯系QQ(601069289)。” 很小的綠色中文分詞軟件,我也是從網上找到的,還是足夠日常中一些小場景使用,對不懂程序的同學而言,可能用這樣的小軟件比去想辦法自學程序再去研究一套分詞工具出來要干脆。當然更復雜的需求,這個可能也解決不了。
上傳時間: 2017-10-21
上傳用戶:hanboy
function [alpha,N,U]=youxianchafen2(r1,r2,up,under,num,deta) %[alpha,N,U]=youxianchafen2(a,r1,r2,up,under,num,deta) %該函數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有兩種介質的正方形區域的二維拉普拉斯方程的數值解 %函數返回迭代因子、迭代次數以及迭代完成后所求區域內網格節點處的值 %a為正方形求解區域的邊長 %r1,r2分別表示兩種介質的電導率 %up,under分別為上下邊界值 %num表示將區域每邊的網格剖分個數 %deta為迭代過程中所允許的相對誤差限 n=num+1; %每邊節點數 U(n,n)=0; %節點處數值矩陣 N=0; %迭代次數初值 alpha=2/(1+sin(pi/num));%超松弛迭代因子 k=r1/r2; %兩介質電導率之比 U(1,1:n)=up; %求解區域上邊界第一類邊界條件 U(n,1:n)=under; %求解區域下邊界第一類邊界條件 U(2:num,1)=0;U(2:num,n)=0; for i=2:num U(i,2:num)=up-(up-under)/num*(i-1);%采用線性賦值對上下邊界之間的節點賦迭代初值 end G=1; while G>0 %迭代條件:不滿足相對誤差限要求的節點數目G不為零 Un=U; %完成第n次迭代后所有節點處的值 G=0; %每完成一次迭代將不滿足相對誤差限要求的節點數目歸零 for j=1:n for i=2:num U1=U(i,j); %第n次迭代時網格節點處的值 if j==1 %第n+1次迭代左邊界第二類邊界條件 U(i,j)=1/4*(2*U(i,j+1)+U(i-1,j)+U(i+1,j)); end if (j>1)&&(j U2=1/4*(U(i,j+1)+ U(i-1,j)+ U(i,j-1)+ U(i+1,j)); U(i,j)=U1+alpha*(U2-U1); %引入超松弛迭代因子后的網格節點處的值 end if i==n+1-j %第n+1次迭代兩介質分界面(與網格對角線重合)第二類邊界條件 U(i,j)=1/4*(2/(1+k)*(U(i,j+1)+U(i+1,j))+2*k/(1+k)*(U(i-1,j)+U(i,j-1))); end if j==n %第n+1次迭代右邊界第二類邊界條件 U(i,n)=1/4*(2*U(i,j-1)+U(i-1,j)+U(i+1,j)); end end end N=N+1 %顯示迭代次數 Un1=U; %完成第n+1次迭代后所有節點處的值 err=abs((Un1-Un)./Un1);%第n+1次迭代與第n次迭代所有節點值的相對誤差 err(1,1:n)=0; %上邊界節點相對誤差置零 err(n,1:n)=0; %下邊界節點相對誤差置零 G=sum(sum(err>deta))%顯示每次迭代后不滿足相對誤差限要求的節點數目G end
標簽: 有限差分
上傳時間: 2018-07-13
上傳用戶:Kemin
Ansoft HFSS軟件是應用有限元方法的原理來編制的,深入的了解有限元方法的理論基礎,及其在電磁場與微波技術領域的應用原理,對于我們靈活、準確地使用Ansoft HFSS軟件來解決實際工程問題能夠提供幫助。這一部分教材的內容就是在結合 Ansoft HFSS軟件中涉及到的有限元技術,力爭在最小的篇幅和最短的時間里為學員建立理論結合實際的有限元方法的基本概念。有限元方法是近似求解數理邊值問題的一種數值技術,大約有40年的歷史。他首先在本世紀40年代被提出在50年用于飛機的設計。在六七十年代被引進到電磁場問題的求解中。電磁場的邊值問題和很多的物理系統中的數學模型中的邊值問題一樣,都可以用區域Ω內的控制微分方程(電磁場問題中可以是泊松方程、標量波動方程和矢量波動方程等)和包圍區域的邊界廠上的邊界條件(可以是第一類的 Dirichlet條件和第二類的 NEumann條件或者是阻抗和輻射邊界條件等)來定義。微分方程可表為從上一小節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到電磁場邊值問題變分解法的這樣的兩個特點:(1)變分問題已經將原來電磁場邊值問題的嚴格求解變為求解在泛函意思下的弱解,這個解可以和原來的解式不一樣的。(2)在電磁場邊值問題的變分方法中,展開函數(也可成為試探函數)是由定義在全域上的一組基函數組成,這種組合必須能夠表示真實解,也必須滿足適當的邊界條件,這對于二維、三維問題是非常困難的。
標簽: Ansoft
上傳時間: 2022-03-12
上傳用戶:qdxqdxqdxqdx
該資料包含原理圖、源程序、Proteus仿真、PCB和使用說明等功能說明:具體位置參考實物圖1、上電之后LED燈點亮,代表當前燈是自動控制模式;2、通過按鍵K5可以在自動和手動模式來回切換;3、在手動模式下,按鍵K2,K3,K4分別對應一個燈光亮度;(k1按下時不可用)4、在自動模式下,首先要檢測到有人,才進行亮度的自動控制,否則臺燈熄滅。可以擋住光敏電阻的光線,或用手電筒來照射光敏電阻,模擬光照的變化,從而就可以看到臺燈的亮度會隨著環境中的光照強度的改變而改變,效果是光照越弱,臺燈越亮。如果人體傳感器1分鐘檢測不到有人,臺燈就會自動熄滅。(光敏電阻在USB燈后面);5、無論是自動模式還是手動模式,都是把亮度分為10個等級的,并在LCD上顯示0-9;6、設置日期時間:按下K1(設置)鍵,顯示年位置會有光標閃爍,表示此時可以調節年份,如需調節年份,按K3(加),K4(減)即可對年份進行調節。然后按K2(移動)鍵,顯示月份位置會光標閃爍,同樣的方法可以調節月,再按K2鍵分別可設置日,時,分,秒。7、靠近超聲波時,蜂鳴器報警。實物制作圖:原理圖:PCB圖:仿真圖:
上傳時間: 2022-03-19
上傳用戶:得之我幸78
本書中文版包括“2006-07-01”“2010-04-01”“2012-05-01”“2014-01-01 ”若干個版本,本次上傳為2006版7月第一次印刷。內容簡介《雷達系統導論》(第三版)共分11章,主要內容包括雷達基本原理和方程,現代雷達技術體制,動目標指示和多普勒雷達技術,跟蹤雷達技術,噪聲中信號檢測技術,雷達信號的信息提取技術,雷達雜波特性、雷達波傳播特點等,并詳細介紹了雷達天線、雷達發射機和雷達接收機等分系統技術。本書系統覆蓋了現代雷達的理論與技術,內容系統、完整。每章后都附有大量習題及參考文獻,便于讀者進一步學習和研究。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電子工程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參考教材,也可作為相關專業工程技術人員參考用書。作者簡介Skolnik博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IEEE會士。擔任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雷達分部負責人已有30余年,第一個在雷達技術與應用方面獲得IEEE Dennis J.Picard獎章;同時是IEEE Harry鉆石獎,Johns Hopkins大學著名男畢業生獎,以及美國海軍著名文官服務獎的獲得者。目 錄第1章 雷達簡介1.1 基本雷達1.2 雷達方程的簡單形式1.3 雷達框圖1.4 雷達頻率1.5 雷達的應用1.6 雷達的起源參考文獻習題第2章 雷達方程2.1 引言2.2 噪聲中信號的檢測2.3 接收機噪聲和信-噪比2.4 概率密度函數2.5 檢測和虛警概率2.6 雷達脈沖的積累2.7 目標雷達橫截面積2.8 雷達橫截面積的起伏2.9 發射機功率2.10 脈沖重復頻率2.11 天線參數2.12 系統損耗2.13 其他有關雷達方程的考慮參考文獻習題第3章 MTI雷達和脈沖多普勒雷達3.1 引言3.2 延遲線對消器3.3 參差脈沖重復頻率3.4 多普勒濾波器組3.5 數字MTI處理3.6 運動目標檢測器3.7 MTI性能的限制3.8 運動平臺的MTI(AMTI)3.9 脈沖多普勒雷達3.10 其他的多普勒雷達參考文獻習題第4章 跟蹤雷達4.1 用雷達跟蹤4.2 單脈沖跟蹤4.3 圓錐掃描和順序波束轉換4.4 跟蹤精度的限制4.5 低角跟蹤4.6 距離跟蹤4.7 其他有關跟蹤雷達的專題4.8 跟蹤雷達的比較4.9 監視雷達自動跟蹤參考文獻習題第5章 噪聲中的信號檢測...參考文獻習題第6章 雷達信號的信息...
標簽: 雷達
上傳時間: 2022-03-21
上傳用戶:ttalli
隨著現代電子和通信技術的飛躍發展,信息交流越發頻繁,各種各樣電子電氣設備已大大影響到各個領域的企業及家庭。在微波通信領域,隨著微波技術的發展,功分器作為一個重要的器件,其性能對系統有不可忽略的影響,因此其研制技術也需要不斷的改進本文首先對功分器的基本理論、性能指標作了簡單介紹,然后闡述了一個具體的一分六功分器的設計思路和過程,并給出了設計的電路結構、仿真結果、最后制作了版圖。本文還用到了HFSS,在功分器的具體電路結構建模、仿真優化和版圖的生成上如何應用,在設計過程中文中都作出了相應的說明功分器是將輸入信號功率分成相等或不相等的幾路輸出的一種多端口網絡它廣泛應用于雷達系統及天線的饋電系統中。功分器按照其功率分配比有相應的設計公式可較為容易的實現。等分功分器按其分配支路的數量可分為2n+1(奇)等分和2n(偶)等分兩類。后者的設計方法相對簡單,只需要在最基本的一分功分器上再等分即可。對于奇等分功分器,通常慣用的設計方法是先2(n+1)等分,然后其中一路加負載,這種設計方法雖然簡便,可是有著結構受限,接負載端容易影響其它端口相幅的一致性,并且插損較大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各種通訊系統的載波頻率不斷提高,小型化低功耗的高頻電子器件及電路設計使微帶技術發揮了優勢。在射頻電路和測量系統如混頻器、功率放大器電路中的功率分配與耦合元件的性能將影響整個系統的通訊質量在通訊設備中,功分器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例如在相控陣雷達系統中,要將發射機功率分配到各個發射單元中去。實際中常需要將某一功率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分支電路中。功分器種類繁多,常見的功分器有變壓器式、微帶式或帶狀線式、波導式和鐵氧體式,它們各有優缺點和使用場合。
標簽: hfss
上傳時間: 2022-04-05
上傳用戶:bluedrops
12.5mDEM數據,是ALOS(Advanced Land Observing Satellite,2006年發射)衛星相控陣型L波段合成孔徑雷達(PALSAR)采集。該傳感器具有高分辨率、掃描式合成孔徑雷達、極化三種觀測模式。該數據水平及垂直精度可達12.5米。該文件為江蘇省分市12.5m DEM數據
上傳時間: 2022-05-13
上傳用戶: